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大陆岩石圈、全球变化与地球深部内展研究为当代地学的三大主题。大陆动力学旨在研究大陆与地球系统之间热学、力学与化学等相互关系及其过程的学科。中同东部地处亚州大陆东部.被观为研究大陆动力学的最佳场所之一。东部火山岩带-火山系统、岩浆系统研究包括:岩浆发生、运珍、定位的方式及其构造、热机制;岩浆在何种深度上,如何与地亮相互作用?不同类型计浆可以揭示地幔依、地壳成分、结构、壳幔相互作用、地球物质循环的过程。因此,火山一岩浆系统被视为岩石围的探针、大陆动力学过供的天然记录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地动…  相似文献   

2.
<正> 深部地球化学主要是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及其演化规律,当前则侧重于研究各种幔源物质和地幔物质的相平衡与相转化以及它们处于地壳浅部环境下所发生的退变和与水介质等相互作用的规律。深部地球化学的科学知识和理论对于阐明地球的化学分异、大陆的演化、成矿物质的来源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其基础则是深部实验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3.
大陆科学超深钻探计划是当代地球科学的前沿课题之一,又是一项高科技领域。它不仅可以直接观测和研究大陆地壳深部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深部环境、动力学、地壳演变的历史进程以及地壳深处目前正在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而且在深部矿产资源评价、能源开发、灾害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这些优点是其他方法或手段无法比拟的。大陆科学超深钻探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将会给地球科学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着重论述了当前大陆科学超深钻探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所取得的地质科学成果,并对我国开展超深钻探计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 造山运动过程,包括褶皱、变质和花岗岩化等多个阶段,它的主要化学结果是某块大陆壳的形成。由于花岗岩类是大陆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花岗岩类的成因问题就和大陆的起源与演化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已提出两种极端的理论: (1)大陆壳是在整个地质时期里通过连续的分异作用由地幔形成的。 (2)大陆壳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由地幔一次分异形成的,以后这种物质便不断再循环到新的地壳中去。  相似文献   

5.
绪论     
1大陆完成分和演化是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地球作为人类居住的星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为科学地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人类必然要研究资源和环境的形成与演变。而今人类利用的资源主要来自大陆壳,环境的演变也记录在大陆壳表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更科学地掌握大陆壳的地质特征、化学成分及其演变规律。因此,研究大陆壳成分将是国际地学界的永恒主题之一。之所以说研究大陆壳成分是固体地球科学的主题之一的另一原因是,目前人类对大陆壳性质的认识还很不够,还需要加强研究。举例来…  相似文献   

6.
按照所提出的模型,地球的大陆岩石圈基本上是在被原始行星物质填满的古岩浆海洋的分异结晶过程中形成的。在岩浆海洋固结的同时,分离出金属铁、Mg-辉石和橄榄石,最终导致形成了橄榄岩土地幔及叠覆其上的原地壳,后者的成分相当于辉岩和玻古安山岩。构成原地壳的富Mg岩石以及原地壳部分熔融后留下的残留岩物质,后来可能在深部生成的碳酸盐熔体的作用下变成了二辉岩、二辉橄榄岩和异剥橄榄岩。地球化学检验证明,该模型具有与地球岩石成分的相容性和相应性。  相似文献   

7.
环境地质学作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自六十年代中期问世以来,在国内外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着重介绍这一学科领域在我所的研究和发展情况。一、学科方向和发展史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学科。它既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又是当代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的发展情况看,根据学科发展的基本学术思想和研究的具体对象,环境地质学大致包括以下几个二级分支:环境地球化学及环境生物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8.
此书是新近问世的同位素地质学领域内综述性专著之一。作者根据大量的文献和分析资料(截止于1971年)及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应用锶同位素研究地球各岩类、陨石、月球的物质来源及其成因、演化历史、形成年代等方面的现状和各学派的一些观点作了比较客观系统的介绍。可供从事同位素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质年代学、岩石学等方面的生产、教学、科研人员参考。对于研究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板块构造、深部地质、地球及陨石、月球演化等问题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钐-钕(Sm-Nd)同位素研究可用来评价地壳生长的历史,有时可给出反映壳幔分异时间的“地壳形成”年龄。然而,如果一个样品是不同时期来源于地幔的物质的混合物,那么Sm-Nd同位素分馏系列可能只提供该样品中的物质存留于大陆壳内的平均时间估计值。在这些情况下,Sm-Nd同位素不给出地壳形成年龄的直接信息。这些年龄只有在得到了其他地质和地质年代信息的支持后才可解释为壳幔分离的时间。错误的解释会导致对地壳发育得出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正>医学地质学是研究地质材料和地质过程对动物和人类健康影响的学科,是处理自然地质因素和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间关系的学科,是认识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的学科,是介于医学与地质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医学地质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质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地质环境与流行病学的调查、地质环境治理与临床治疗、水质改良和药物等。  相似文献   

11.
<正> 超基性岩是当代地质学所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一方面是因为超基性岩含有石棉、铬、镍、铂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作用的矿产;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超基性岩在蛇绿岩套中占重要位置,而作为残余洋壳的蛇绿岩对板块构造理论和上地幔物质组分的研究有重要作用。超基性岩常常发生大规模的蛇纹石化,石棉矿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中国东南大陆中、新生代岩浆作用的多旋回性和迁移性,构造演化与岩石系列和岩石组合的关系。前寒武纪岩石圈制约本区中、新生代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并在三种岩石围岩石学一地球物理综合模型中反映。总结了四个主要构造期岩浆作用源区特征和构造背景,并根据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在碰撞造山后近南北向刊近北东向伸展裂解,从造山带挤压碰撞向伸展裂解机制转换过程探讨了中、新生代岩浆作用和壳幔演化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环境地质是一门新兴学科 ,是环境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阐述了城市环境地质主要研究方向 ,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超高压技术已能达到兆巴以上的压力范围,为研究地球深部物质及其存在状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地球物理学中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各种典型的岩石、矿物和金属进行密度、熔点、粘度、抗压强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系数等物理和力学性质的测定,并把这些实测数据与其它地球物理方法的观测资料相比较,从而推论地球深部的构成物质及状态,进而研究地球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地球物理方法为主的地学大剖面测量一直是研究深部地质的主要手段之一。地震测深和反射法的解释所取得的成果至今仍然是了解地球深部构造的主要信息。在我国东南部地区也积累了大量的地震剖面测量资料,例如马鞍山-常熟-启东爆炸地震,江西水平大爆破和汕头-长乐人工地震测深工作,并且已被引用作为研究中国地壳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地壳分层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雁荡山是一座白垩纪复活破火山,经断裂切割抬升而成为典型性的破火山立体模型。它向人们展示了破火山内部的各种地质要素和各类岩石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破火山喷发产物与中央侵入体有直接联系的证据。涵盖了流纹质岩浆火山爆发、喷溢、侵出、侵入等的完整过程,堪称流纹质火山岩类的天然博物馆。雁荡山不仅显现了白垩纪时期亚洲大陆边缘复活型破火山形成与演化的地质过程,而且是古太平洋伊泽奈奇(lzanaqi)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壳幔深部作用的一种地表标志性展示。雁荡山破火山的奇特景观代表着东亚亚热带滨海山岳地质生态模式、奇特优秀的自然景观、具普遍意义的杰出科学价值和浓厚的民族山水文化,三者交融在一起,构成了雁荡山所特有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兼符自然与文化双重标准的自然遗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地球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给出了一个推测的时间表。目前公认的地球形成年龄是以陨石年代学推断的,因而,实际的地球年龄应晚于陨石形成年龄而大于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地球物质年龄,即介于4560Ma和4276Ma之间。根据球粒陨石年代学资料,球拉的年龄约为4560Ma,星子的形成年龄间隔为107~108Ma年,考虑到原地球形成和土地幔补堆积层形成时间,地球最后形成年龄约在4400Ma前后。上、下地幔的差异和上地幔化学特征充分说明了上地幔具独立演化的历史,没有参与地球的成核过程,上、下地幔过渡带应是原地球分异壳转化而成,该层圈所富集的不相容元素及生热元素对土地幔后期演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地质工作为人类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保证,二是资源的环境保护。后者的提出,使许多地质学家不得不跳出专门地质学的圈子,扩大自己的调查研究范围,从而承担起环境地质工作的繁重任务。由于环境地质工作的迅速开展,在国外产生了一门相应的科学,即环境地质学。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目前,对环境地质学还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它出现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主要研究地质作用、地球物质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超前处理人类与其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冲突,力求为使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建立一种比较协调的关系而提供必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 洋中脊玄武岩(MORB)覆盖了约60%的地球表面。在大洋中脊喷出的这种次碱性玄武岩(拉斑玄武质)岩浆的庞大体积和上地幔中这些岩浆的生成都表明,洋中脊火山作用是地幔化学分异作用中最主要的事件之一。洋中脊环境产生的玄武岩不受大陆壳物质的污染。因而它们可能记录了下伏地幔的化学特征。因此,MORB的成因研究成了玄武岩岩石学的一个主要课题。对于了解洋中脊系统轴部层状洋壳的产生过程,这也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水与其标准状态相比具有许多特殊性质,如强烈的氧化作用、很强的溶,解性能,以及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可控制其密度在蒸汽相到液体相的密度之间等。水在约400℃的超临界温度下,几乎所有的氢键都裂解了,超临界水的这一性质很可能是超临界水具有许多特殊性质的主要原因。超临界水的存在,不仅对地球物理场的性质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地质构造演化、地球化学动力学、成矿作用,以及深部地质灾害(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成因探讨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水及其它流体的存在,很可能成为地球与其它类地行星之间有着不同演化历史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在高温超高压下水与地球深部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了解地球深部及整个地球演化过程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