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初沉池内速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k-ε两方程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平流式初沉池内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池内存在着一个小回流区和一个大回流区,小回流区位于进水区底部,大回流区位于入流挡板后的沉淀池上部,约占整个容积的30%~40%,是初沉池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去除新庄孜煤矿瓦斯抽采泵泵体内部的结垢,在水质和结垢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机酸、无机酸及其混合后酸液,进行了结垢溶解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瓦斯抽采泵用循环水中pH、总硬度、总碱度分别为8.34、262 mg/L(以CaCO_3计)和449 mg/L(以Ca CO3计);泵内结垢成分以钙、镁的碳酸盐沉淀物为主,CaO和MgO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40.22%和9.94%;采用质量浓度为6%的盐酸和8%的柠檬酸混合后的酸液作为溶垢剂,去除瓦斯抽采泵内的结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酸化污泥回流的生物淋滤技术处理制革污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回流——即在原始污泥中添加淋滤结束的生物酸化污泥继续进行淋滤的方法,研究了回流比、混合污泥起始pH值、酸化污泥pH值对生物淋滤技术去除制革污泥中重金属铬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回流的方法能够同步完成原污泥的预酸化和接种,当控制回流后混合污泥的起始pH值在4.00左右时,经过3d的淋滤,污泥的pH值下降到1.95以下,污泥中铬的溶出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4.
X169200701464城市带廊道街道峡谷内气流运动及污染物扩散的数值研究/王超(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学报/沈阳建筑大学.-2006,22(5).-782~785环图TU-31研究了城市带廊道峡谷内气流运动和污染物扩散特征等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采用二维不可压N-S方程、标准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秸秆两相发酵水解相水解液出料和回流对秸秆水解产酸过程的影响,以打捆麦秸为原料,在中温[(37±1)℃]条件下,采用批次进料方式,进行秸秆水解产酸实验.实验设置水解液出料量为排空、排1/2和排1/3,水解液回流频次为不回流、1d回流1次和3d回流1次.结果表明:水解液出料促进了秸秆有机物的水解溶出,水解液出料后秸秆中有机物大量水解溶出,水解液COD、SCOD浓度迅速回升,pH值迅速降低,TVFAs先增加后降低;水解液大出料量更有利于秸秆有机物水解溶出,水解液排空的处理累积COD获得量、TS损失率、半纤维素损失率和纤维素损失率较排1/3的处理分别提高44.45%、25.97%、30.23%和43.34%,排空的处理单位秸秆水解获得COD质量达0.33g COD/g秸秆;水解液回流对秸秆有机物水解溶出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验后期对日产气量及产气中甲烷含量影响明显,3d回流1次的处理累积产气量和产气中甲烷含量均高于不回流和1d回流1次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正脱硫溶剂再生系统将脱硫装置的富胺液进行再生,为脱硫装置提供贫胺液。富胺液与贫胺液换热后进入再生塔上部与塔底上升热源直接接触,升温后富胺液中的H2S和CO2大部分解析出来,然后进入重沸器壳程,被管程蒸汽加热后,H2S和CO2进一步解吸,再生后的贫胺液经由塔底泵、换热器等返回脱硫装置。再生塔顶出来的酸性气经酸性气空冷器等冷却、冷凝后,进入再生塔顶回流罐,冷凝液经回流泵返回再生塔,干燥酸性气送往硫黄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7.
1g硅酸盐岩石样品置于铂金坩埚中,加1g Li_2B_4O_7-Li_2SO_4(2:1)混合试剂于1000℃温度下熔融,在不超过10—15分钟内即可分解;冷却的熔块用20ml 1.2M盐酸于90—100℃下溶解,在约6分钟内即可全溶。  相似文献   

8.
针对生活垃圾焚烧炉结焦及NOX初始生成浓度较高的问题,在垃圾焚烧炉炉膛内采用高温低氧燃烧技术,探讨了该技术的适用性。在常规垃圾焚烧炉的前拱设置11个高温低氧喷口,对喷射流速分别为60、50、40、30 m/s的四种工况进行计算流体力学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喷口速度为60 m/s和50 m/s工况下,喷射气流的卷吸和掺混能力更强,喷射气流的前端基本可达炉排表面,形成的气流旋涡覆盖了主燃区(炉排燃烧段)的高温段;燃烧段及其上方的气体组分混合较为均匀,主燃区氧气浓度(体积分数)为6.5%~7.0%;主燃区温度(约为1 200 K)分布趋于一致,局部高温区的范围较小;该技术可有效缓解焚烧炉内的结焦情况,有助于降低NOX的初始生成浓度。  相似文献   

9.
田宝珍 《环境工程》1996,14(1):51-52
<正>工业氢氧化铝是一种很不易溶解的物料,测定其Al_2O_3含量的传统方法是用苛性钠融溶法将Al(OH)_3变成铝酸钠,然后加酸中和至酸性,使Al(OH)_3中的Al转化成Al~(3+)阳离子,然后以EDTA容量法测其Al_2O_3含量.此方法耗能大,要在700℃~800℃的马弗炉中灼烧数小时,且操作不易掌握,Al(OH)_3+NaOH混合物灼浇反应时经常溢出坩埚外,使镍坩埚表面锈蚀变色,不易清洗.因此想用一种较简便的方法替代它.我们采用酸溶沸腾回流法使Al(OH)_3和浓HCl反应,在100℃加热溶解,约反应3~4小时,可将Al(OH)_3完全溶解.然后用EDTA容量法测其Al_2O_3含量,实验得到较理想结果,测得Al_2O_3含量64.78%,符合产品出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用MnSO_4作K_2Cr_2O_7回流法测定废水中的催化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污染源统一监测分析方法(废水部分)》所述的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是采用银盐(Ag_2SO_4)作催化剂。由于银盐贵重,因而分析成本较高。本文采用MnsO_4作K_2CrO_7回流法测定废才中化学需氧量的催化剂。用已知COD的人工合成样,优选了该体系在回流消化时的最佳条件。用所拟定的方法分析了人工合  相似文献   

11.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电除尘器斜气流技术进行了数值计算。采用多孔跳跃模型,通过改变进口喇叭口内三块气流分布板的偏转角度实现电除尘器主体结构内气流的斜向分布,并通过调整电除尘器灰斗的位置,形成更加均匀的斜气流。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气流分布板的偏转角度,可以形成斜气流,且在第一、二块气流分布板分别逆时针偏转5°、10°的情况下,第三块气流分布板逆时针偏转6°时,可以形成较好的斜气流。此外,当灰斗与电场主体的距离增大至2.4 m以后,可以形成更加均匀的斜气流。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臭氧减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半连续式实验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和初始pH对剩余污泥臭氧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污泥溶解率增加,有机质、氮、磷等物质释放到污泥液相中;最佳臭氧投加量控制在约150 mg·g-1(以SS计),污泥溶解率可达约26%;污泥臭氧减量应在初始pH中性或偏碱性条件下进行,此时污泥溶解率较高,有利于有机质和氮的溶出.臭氧处理后污泥回流至生物处理系统对微生物的生物活性、COD和TN的去除效果无显著影响,但由于系统中无剩余污泥排放,导致TP的去除效果明显下降.臭氧处理后污泥上清液的Ca(OH)2除磷实验发现,较高的钙磷摩尔比对上清液除磷有利;当其值控制在10.0左右时,TP的去除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13.
李祥  黄勇  袁怡  周呈  陈宗姮  张大林 《环境科学》2014,35(12):4636-4641
通过接种粒径小于0.9 mm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启动具有气升装置的上流式厌氧反应器.利用厌氧氨氧化过程产生的氮气作为动力,研究了气升回流系统在厌氧反应器中对厌氧氨氧化污泥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启动初期,反应器脱氮速率较低,产气量很小,导致厌氧氨氧化污泥易于凝聚.当脱氮速率达到3.4 kg·(m3·d)-1时,气升产生的回流量明显,反应器自回流系统形成.经过183 d运行,污泥颗粒中MLVSS含量随着污泥粒径增加而不断增长,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6~2.5 mm,占污泥总体积的53.2%.与外置回流泵相比,气升装置具有同样功能,产生的回流有利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内污泥的颗粒化,同时减少回流泵所需要的动力消耗和设备费用.  相似文献   

14.
从污泥堆肥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溶胞能力的嗜热菌SY-9,经形态及16SrDNA测序初步鉴定为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 sp.)对其生长、产酶及溶胞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Y-9最适生长pH值为7~9,最适生长温度约60℃,60℃的世代时间为34min.SY-9培养上清液具有溶胞能力,上清液经过热处理后溶胞能力明显下降,说明溶胞能力主要来自酶的作用.SY-9间歇培养过程中,培养上清液对大肠杆菌(Geobacillus sp.)的溶胞活性在SY-9进入稳定生长期后逐渐升高,达到最大值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SY-9培养上清液对受试的5株革兰氏阴性菌(3株大肠杆菌及2株假单胞菌)及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红球菌、球形节杆菌及溶壁微球菌)都具有溶胞能力.  相似文献   

15.
间断处理的活性污泥处理(SBR)可以比传统的连续处理活性污泥处理节省投资20%。因为所需的罐和泵,同时由于没有污泥回流,可节省动力,因此,运转费也可以节省20%。单池处理能力可以达到1,000米~3/时。此外,采用 SBR 可对流量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并可方便地改变供氧速率、搅拌和微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三维模拟槽研究了地下水曝气技术(AS)使用过程中,含水层介质粒径、曝气压力与影响半径(ROI)、气体流量、气流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曝气过程中ROI随曝气压力的上升而增大;气流质量流量随曝气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压力较大时二者呈线性关系;气流流型由介质粒径决定,与曝气压力无关.介质粒径为1~2mm时气流呈倒圆锥形,介质粒径为4~8mm时气流呈抛物线形.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全球资料同化系统数据(GDAS)和PM_(2.5)实测浓度数据,使用HYSPLIT模型和Trajstat插件的聚类方法和聚类统计模块对2015年12月-2016年2月间到达缙云山空气质量监测站的28个不同气流高度气流进行聚类分析;结合Arc GIS软件计算气流速度和气流密度,以分析山体对PM_(2.5)跨区域输送的影响;运用潜在源贡献(PSCF)分析法及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缙云山PM_(2.5)潜在源贡献率和轨迹权重浓度。结果表明:重庆主城主要受西部气流影响,主城PM_(2.5)异地源多来自该方向;高大山体会减缓气流运行速度,增大气流轨迹密度,阻碍PM_(2.5)的跨区域传输,PM_(2.5)浓度、输送速度和输送方向等会发生改变,山地城市PM_(2.5)浓度受气流输送影响小于平原城市;铜锣山以西重庆段是缙云山PM_(2.5)的极重要源区,源贡献率达到80%以上,重要源区多在四川与重庆接壤区域,横断山脉部分区域气流潜在源贡献率较高。PM_(2.5)的PSCF和CWT分布区域类似,气流轨迹浓度最大值区多位于极重要源区,随着源区重要性等级的减弱,浓度也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8.
高超声速飞行器主动式气膜冷却防热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针对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速度20 Ma),提出一种主动式气膜冷却防热技术,并计算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通过求解三维N-S方程组,采用PARK-1的5组分(N2,O2,N,O,NO)17方程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考虑了真实气体效应;针对典型的钝头体外形,在头部驻点处构造单个气膜冷却微孔,向外喷射冷却气体,计算了飞行马赫数为20、高度在30 km以下的气膜冷却效率。结果与无气膜冷却相比,有气膜冷却时,气膜孔附近等温壁面(300 K)热流密度的最高降幅约90%,冷却气体有效覆盖面积可达到约孔出口面积的10倍。结论气膜冷却在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我厂灯丝车间溶丝工序使用混酸(硝酸和硫酸)溶解芯丝。(铁丝和钼丝)。每天用硝酸约50公斤,溶丝操作时,由于工作物腐蚀量大,反应时间长,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大,尤其在反映高峰的一两分钟内排放浓度高达10000毫克/米~3以上。(常见工艺最高浓度约为1000毫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组合处理技术好氧/缺氧(A/O)/反硝化/混凝沉淀/纤维过滤处理低碳氮比(C/N)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改进运行参数、强化污泥回流、增设外加碳源等方式,以期实现低C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当控制条件:好氧区溶解氧浓度为1.5~2.5 mg/L、缺氧区溶解氧浓度为0.2~0.5 mg/L、C/N为10:1、进水:外回流:内回流=1:1:2.5时,排出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约为13.0 mg/L、氨氮(NH3-N)浓度约为0.4 mg/L、总磷(TP)浓度约为0.1 mg/L、总氮(TN)浓度约为2.2 mg/L,处理效率分别达到97%、99%、97%、94%,出水水质达到“准Ⅳ类水”要求。进而证明,在该控制条件下,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高效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