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是在厌氧复合床反应器中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反硝化-产甲烷的小试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处理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垃圾渗滤液时,反硝化-产甲烷能够在厌氧复合床反应器中实现同步进行。厌氧复合床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可达85%,对人工模拟回流的NO3--N去除率可达到99%。在反硝化-产甲烷耦合的同一反应器中,反硝化对COD的消耗去除起主要作用.随着进水COD浓度的升高,产甲烷量增大。当进水ρ(COD)/ρ(NO3--N)>10时,下部的污泥床几乎承担了全部反硝化任务,NO3--N去除率接近反应器总去除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分别考察了反应器启动,及不同COD/SO42-比值和硫酸盐负荷对模拟废水中SO42-去除的影响。实验在(32±0.1)℃,pH为6.06.5的条件下连续运行。结果表明:ABR经过约90 d的启动驯化阶段后,进水硫酸盐及COD浓度分别为1 500 mg/L和3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条件下,硫酸盐去除率达到了92%。固定COD/SO42-比值为2.5时,随着进水SO42-浓度的增加(1 5006.5的条件下连续运行。结果表明:ABR经过约90 d的启动驯化阶段后,进水硫酸盐及COD浓度分别为1 500 mg/L和3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条件下,硫酸盐去除率达到了92%。固定COD/SO42-比值为2.5时,随着进水SO42-浓度的增加(1 5003 500 mg/L),SO42-去除率逐渐下降,最低为60%,相反SO42-去除速率随着硫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为7.98 kg(/m3.d);维持恒定的硫酸盐浓度(1 500 mg/L),逐渐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以提高反应器中硫酸盐负荷,SO42-去除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复杂变化趋势,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 h时,SO42-去除率达到最大;随着COD/SO42-比值的提高,硫酸盐去除能力增强,且反应体系对硫酸盐负荷的耐受能力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不同土壤对垃圾沥滤液净化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比较了不同土壤对垃圾沥滤液中高浓度污染物NH4+-N和COD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对垃圾沥滤液的处理效果有明显差异。紫色土对沥滤液NH4+-N的去除效率可达到95%以上,COD去除率较低;腐殖土对COD去除率最高,出水NH+4-N含量随pH值的上升迅速下降;与腐殖土相比,黄壤对NH+4-N的去除效果较高,对COD的去除率较低。随进水次数增加,土柱对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基于理论分析,提出CODCH4/COD值作为废水厌氧可生化性的评价指标,确定了CODCH4/COD值表示厌氧可生化性的数值界限。同时,在BMP分析的基础上,采用CODCH4/COD值考察了垃圾渗滤液的厌氧可生化性,并与BOD5/COD值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CODCH4/COD值与BOD5/COD值用于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评价,得出的结论具有相似性,但CODCH4/COD值大于BOD5/COD值。究其原因:好氧条件下,总的生化耗氧量(BOD)u小于理论完全需氧量(COD);厌氧条件下,有机物完全去除时CODCH4(理)等于理论完全需氧量。此外,BOD5测试时间仅5 d,而BMP测试时间一般在30 d以上,从而使微生物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废水水质,故能较好地反映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5.
杨盈盈  陈奕  李明杰  谢冰 《环境科学》2015,36(4):1412-1416
晚期垃圾渗滤液具有氨氮浓度较高、碳氮比(C/N)较低和可生化性差的特点,生物脱氮较困难.本文研究了改变进水总氮负荷和BOD5/TN比值对填埋场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氮负荷为15~25g·(m3·d)-1的范围内时,总氮去除负荷稳定为10~12 g·(m3·d)-1,但是总氮去除率随着负荷的增加从67.7%下降至60.2%,说明在一定范围总氮负荷的增加会降低总氮去除率,但不会影响去除负荷.当改变进水的BOD5/TN从0.3提高到0.4后,总氮负荷为9 g·(m3·d)-1时的厌氧、准好氧反应器,总氮去除率可从79.9%分别提高到89.9%和86.2%,表明提高BOD5/TN能够有效促进填埋场生物反应器对总氮污染物的去除,并且厌氧条件下效果更好.脱氮途径分析表明,填埋场生物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作用可以协同脱氮.  相似文献   

6.
采用SBR法对早期垃圾渗滤液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探讨了进水COD负荷、pH值对COD、氨氮的处理效果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运行周期为24 h时,好氧生物处理对早期的垃圾渗滤液有很好的处理效果,COD的去除率都能达到88%左右;出水的COD浓度随着进水COD浓度呈直线变化。pH一直保持在中性条件下,有利于COD的去除,但是对氨氮的去除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人工配制的含硫酸盐有机废水作为原水,研究不同COD/SO42-值下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当COD/SO42-<14.8时COD的去除率可达95%,SO42-的去除率在86%~96%之间;当COD/SO42-在14.8~4.0之间时,COD的去除率有所下降但仍能保持在94%...  相似文献   

8.
厌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串联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厌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串联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探讨了各种操作条件对垃圾渗滤液生物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和有机容积负荷对系统的处理效率影响较大,当系统进水的COD容积负荷在4.01~7.87kg/(m3?d)范围内,系统COD平均总去除率为94.2%,其中厌氧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87.95%~92.76%;当系统进水的容积负荷高达10.23~16.14kg/(m3?d)时,系统总COD平均去除率仍高达92.64%,其中厌氧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79.05%~86.56%。当好氧段HRT大于1.25d,系统对氨氮的总去除率始终在97%以上。当HRT=0.75d时,系统对氨氮的总去除率仅在20%左右。该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即使在24h内受到超过正常运行负荷4倍的冲击时,系统经过约3d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在严格控制试验条件的基础上,首次采用缺氧/厌氧UASB-SBR生化系统处理高氨氮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经过5个阶 段(116 d)的连续运行,获得了稳定的工艺性能在进水COD为1 237.2~12 596.8 mg/L条件下,出水COD稳定在108.4~528.26 mg/L;在进水NH4+-N为155.8~1 298.0mg/L的条件下,出水NH4+-N稳定在0.12~4.1 mg/L,实现了有机物及氨氮的深度去除.SBR采用硝化出水回流的运行方式,对原水既有一定的稀释作用,又可使富含NOx-N的硝化液借助原水中丰富的有机碳 源在缺氧UASB内进行反硝化,实现生物脱氮及降解有机物的双重目的缺氧UASB1、厌氧UASB2和SBR反应器的OLRmax(以COD计)分别为13、2.09、2.14 kg/(m3·d)UASB1、UASB2和SBR的OLR与相应的OLRrem 均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SBR的NLR(以氮计)与NLRrem也呈现较好线性相关此外,3个反应器的OLR与去除率(η)呈二次相关另外,SBR实现了氨氮的真正去除.整个试验过程中,SBR反应器在室温下运行,硝化阶段溶解氧低于1.0 mg/L,进水温度从20.7℃逐渐降低至10.3℃,SBR的硝化率和反硝化率始终维持在98.5%和97.7%以上,实现了深度脱氮  相似文献   

10.
采用2个微曝气(0.1 L/min)矿化垃圾反应器处理渗滤液,研究进水频次对矿化垃圾处理渗滤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频次为1次/d和2次/d的条件下,提高进水频次可促进COD、NH4+-N和总磷的去除,促进NO2--N向NO3--N的转化,但对总氮的去除无促进作用。进水频次2次/d时,COD、NH4+-N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3%、95.8%和96%,高于进水频次1次/d的68%、88.3%和87%。但两者总氮平均去除率相差不大,进水频次1次/d时总氮平均去除率为48.7%,高于进水频次2次/d的46.4%。  相似文献   

11.
王凡  陆明羽  殷记强  李祥  黄勇 《环境科学》2018,39(8):3782-3788
本研究在一体式分区反应器中接种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和亚硝化污泥,通过与反硝化反应器串联,研究了前置反硝化与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串联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脱氮除碳性能.结果表明,未串联反硝化之前,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进水氨氮浓度为600 mg·L~(-1),COD浓度483 mg·L~(-1)时,总氮去除速率(NRR)可达1.88 kg·(m3·d)-1,总氮去除率(NRE)可达90.3%;而在进水COD浓度483 mg·L~(-1),即C/N0.8时,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NRR下降至1.50 kg·(m3·d)-1.通过前置反硝化反应器可以迅速缓解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的不利影响;反硝化与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串联反应器在进水NH+4-N浓度为1 100 mg·L~(-1),COD浓度1 150 mg·L~(-1)时,仍可稳定高效运行,整体NRR可达1.37kg·(m3·d)-1,厌氧区NRRana高达15.6 kg·(m3·d)-1,平均NRE可达98.6%,在仅利用原水中有机碳源的情况下实现了垃圾渗滤液的高效深度脱氮.此工艺晚期处理垃圾渗滤液可去除大部分易生物降解有机物.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的ASBR-SBR生物脱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ASBR和SBR反应器组合起来,形成一种序批式操作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两反应器的运行周期均为12h。将原水加入ASBR中进行厌氧消化,研究了废水在28.8h~72h四种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将ASBR的HRT控制在36h,在保持41.2%COD去除率的同时,出水BOD5/COD及BOD5/NH4+-N分别为0.41和4.6,对有机物和氮的后续好氧生物去除较为有利。以HRT为36h方式运行的ASBR出水为进水,研究了每周期进水量占反应器混合液比例R分别为0.67、0.50、0.33和0.17情况下,SBR去除有机物及脱氮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pH较低的垃圾渗滤液,R≤0.5时,反应器内反硝化反应产生的碱度和硝化反应消耗的碱度较为平衡,pH稳定在脱氮微生物适宜的范围内,脱氮及去除有机物的效果较好,对COD去除率在88%~90%,NH4+-N去除率在96%~98%,TN去除率在55%~84%,其中TN去除率与R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TN去除率随着R的减小而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某电子企业的低C/S值乳化液废水为原水,经过40 d后HABR(混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启动完成,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S值为2.5~1.5,p H为9.0,HRT为36 h,进水碱度为3 500 mg/L,温度为(35±1)℃条件下,SO2-4、COD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8%、65%左右。此时经污泥特性分析,发现后面4个格室已形成1套以硫酸盐还原菌为优势菌种的微生物体系,较高的进水碱度、反应器中填料的加入、含硫启动方式,是保证系统在低C/S值进水条件下仍取得高SO2-4去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碳酸盐-硫酸盐矿物强化垃圾渗滤液厌氧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消化通常是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的首要环节,但处理效率不高.本研究尝试通过添加碳酸盐、硫酸盐等矿物来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厌氧转化效率.研究共设置5组厌氧生物反应器,包括投加硬石膏、方解石、石膏、白云石的反应器及空白对照,考察添加矿物对垃圾渗滤液厌氧消化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添加矿物的反应器中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75%左右,而空白对照组去除率尚不足60%,添加矿物反应器甲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从反应器中的p H变化可以看出,矿物的添加可以提高溶液中的p H.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碳酸盐/硫酸盐矿物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厌氧消化过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准好氧矿化垃圾反应器来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4 mm以下、4~10 mm、10~20 mm三种粒径的矿化垃圾对渗滤液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2 L/d,进水频率1次/d的条件下,粒径为4~10 mm的矿化垃圾处理渗滤液的效果最好,其渗滤液出水中氨氮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2%和6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Fe/C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处理某固体废弃物处理企业填埋区的垃圾渗滤液,以降低其COD与浊度值,并去除渗滤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结果表明:当pH=4~5,铁炭复合材料投加量为30~40 g/L,曝气量为40 L/min,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 h时,微电解方法对垃圾渗滤液中的Ni2+、Cr(Ⅵ)、Pb2+的去除效果较好,其去除率分别达到 96%、97%和96%,垃圾渗滤液色度去除率为92.41%,COD去除率为62.33%,浊度由40.73NTU降至3.09 NTU,COD由579.2 mg/L降至218.16 mg/L。对微电解工艺出水进一步采用Fenton氧化工艺处理,结果表明:当Fe2+浓度为0.007 mol/L,氧化时间为90 min,n(H2O2):n(Fe2+)=1.2:1条件下,COD去除率为67.50%,浊度为53.20%,处理后的出水浊度为1.47 NTU、COD为69.49 mg/L,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SBR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脱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有效容积为1 200 m3的SBR反应器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生物脱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投加粪水调节进水C/N,能显著提高SBR反应器对晚期垃圾渗滤液中氮素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其中第112~136 d的TN平均去除率高达82.62%,出水TN≤190 mg.L-1,COD≤400 mg.L-1;能在反应器内达到各种生物脱氮反应的平衡状态,BOD5与TN去除量的比值稳定在1.43左右.在稳定平衡阶段,通过对反应器内氮素污染物和SO24-的含量变化进行周期跟踪监测,发现在搅拌回流阶段存在NH4+-N和SO24-的同时等比例去除现象,去除率分别为27.06%和76.17%,反应器内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同步脱氮除硫(SO24-)过程;量化分析了反应器内各种生物脱氮反应,得到异养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同化作用、同步脱氮除硫(SO24-)和内源呼吸反硝化对TN去除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2.6%、33.8%、7.0%、26.1%和2.7%.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利用UASB反应器,考察了COD和亚硫酸盐浓度的比值对烟道气含硫废碱液厌氧消化的影响.实验表明,在HRT为36h,SO32-荷为0.48~0.56kg/(m3·d),SO32-浓度为800mg/L条件下:COD/S0a'比值决定了SO32-去除率.当比值为1时,SO32-的还原率为53%;当比值为1.5时,SO32-原率为68%;比值为2时,SO32-的还原率在80%以上;当比值为3时,SO32-还原率先上升至87%5下降到75%.  相似文献   

19.
CLR反应器是在IC反应器的基础上优化的厌氧反应装置,详细介绍了改进的工艺和实验方案,对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渗滤液,采用CLR厌氧反应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的环境下,CLR厌氧进水COD从4 200 mg/L逐渐提高到42 000 mg/L的情况下,并稳定进水COD浓度42 000 mg/L左右时,出水COD在8 400 mg/L左右,COD去除率为80%以上.CLR反应器处理实际渗滤液的负荷能够达到42 kgCOD/(m3·d),产气效率为0.4L沼气/gCOD,从处理效果的分析为生产规模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厌氧消化是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重要技术,常规厌氧工艺在处理过程中存在微生物易流失和出水水质较差等问题。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中温条件下处理垃圾渗滤液,考察了废水降解性能和膜过滤性能。连续100 d的反应器运行实验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0 d,COD容积负荷平均为5.63 kg/(m3·d)的条件下,系统运行稳定,平均COD去除率达到92%,膜出水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低于200 mg/L,pH稳定在7.95左右。在膜通量为6 L/(m2·h)下,连续62 d内的膜压增长缓慢,未出现明显的膜污染。批次产甲烷试验结果表明:渗滤液产甲烷潜能达到305 mL/g TS,与连续运行实验296 mL/g TS的产气效果接近,沼气中甲烷浓度可高达70%~80%。产气达到90%和95%的潜能分别用时2.5,3.1 d,说明反应器有进一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的可能性。反应器驯化的厌氧活性污泥对乙酸有较好的耐受性,在乙酸浓度为10000 mg/L时,产气迟滞期仅为1.4 d。综合来看,长期运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较好的COD去除效果、运行稳定性和膜过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