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栖动物在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简单介绍了生物监洲的优越性和选择指示生物的一般标准,沦述了不同生态类群作为指示生物的研究;重点讨论了两栖动物作为指示生物在环境监测中的优越性及其与环境的父系,总结了两栖动物在污染环境中的异常反应,综述了两栖动物作为指示生物在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中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提出了利用两栖动物的形态和行为模式建立水体污染生物监测仪器的可能性,为生物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表1参51  相似文献   

2.
一、为什么要制订乡镇企业环保规划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破坏。为建立一个有利于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良好环境,制订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步骤或计划,就是环境保护规划。它是从整个环境出发,对各个区域和各种环境问题分别制订防治措施,构成一套有相互联系的综合措施,从根本上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和破坏。  相似文献   

3.
铬本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微量营养元素,由于大量含铬废水、废渣排入环境,致使土壤、水体和生物遭受损害,铬污染成为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在环境中经常以Cr(Ⅲ)及Cr(Ⅵ)两种价态存在,它们的环境化学行为及生物效应很不相同,但在不同的氧化还原环境中它们常常互相转化,因此研究Cr(Ⅲ)与Cr(Ⅵ)相互转化的反应动力学机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生物监测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角度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监测具有敏感性、长期性、连续性、经济性、非破坏性和综合性等优势,有望在生态系统环境监测、总量控制、环境风险评价、环境污染早期预警、突发事件监测和环境标准制定等领域取得突破.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目前在环境监测中应用的生物监测的原理、分类、特点、方法学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尽管生物监测还有不足之处,但可以肯定,其发展和应用将会对环境监测事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出发,根据城市发展与环境污染相互联系,指出了必须改变目前的单个建设项目评价方式,提出了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的观点,并对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所涉及的若干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
生物炭/铁复合材料(比如生物炭/纳米零价铁(nZVI),生物炭/硫化亚铁和生物炭/氧化铁),由于其优异的理化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修复.本文首先总结了生物炭/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制备方法主要有热解法,水热碳化,沉淀和球磨法等.其次,通过综述生物炭/铁复合材料在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修复中的应用,阐明生物炭/铁复合材料的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机制以及复合材料中铁与生物炭的协同作用机理.总体而言,由于铁和生物炭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官能团和电子传递效率,从而增强生物炭/铁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后,提出了未来生物炭/铁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生物炭/铁复合材料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土壤重金属污染因其隐蔽性、滞后性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已引起广泛关注。生物炭因具有较大的孔隙率、比表面积及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常用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秸秆作为农业废弃物,将其制备为生物炭是其资源化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综述不同秸秆生物炭的原料、制备技术和改性方法等对吸附重金属的影响,探讨其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以及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实际应用效率与影响因素,包括:(1)秸秆种类及制备温度对生物炭特性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率的影响;(2)秸秆生物炭吸附/钝化土壤重金属的过程与机理;(3)可提高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率的改性技术及其实际应用效率和影响因素。并结合秸秆生物炭制备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展望,以期为提高秸秆生物炭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率,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立适宜的农药环境风险评价体系,有利于评价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欧盟具有丰富的农药风险评价经验和完善的评价体系,论文针对欧盟的初级风险评价工作中水生生物风险评价的标准物种不确定因子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其评价原则与方法,总结了预测环境浓度(predicted environmental concent...  相似文献   

9.
2013年7月5日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瑞士研究人员使用菲藻中的基因表达模式来评估环境中的汞污染和镉污染,他们得出结论,基因表达可用于评估环境污染。来自日内瓦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监测了在一种叫作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的菲藻中的基因表达模式。研究者发现,在复杂的环境样品中,它们能对有毒金属污染提供相比其他终点(比如,生物累积)更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前言     
正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亟待发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新原理和新技术。新材料作为国家战略型产业,炙手可热,而环境新材料是新材料领域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具有独特物理、化学、生物性能及优良环境净化效果的环境新材料,为解决环境污染防治技术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环境新材料既在传统环境修复、污染物去除工艺中发挥  相似文献   

11.
结构方程模型在城市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负荷之间的耦合关系,选取45个样本城市,采用2004年的截面数据,开发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环境污染负荷、环境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5个结构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污染负荷与经济发展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直接相关,而与土地利用没有明显相关,建议城市管理者应当重点调控环境基础设施、工业化发展等结构因子,以实现城市环境污染负荷的削减目标。  相似文献   

12.
1 《农村生态环境》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宗旨是及时报道生态环境领域学术研究的动态、理论、方法和成果。主要内容包括:(1)全球重大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影响;(2)自然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3)转基因生物产品的生物安全性研究;(4)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控制的理论与方法;(5)农村与城镇生态系统的优化模式研制;(6)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及相关政策的研究。欢迎从事生态、环境和资源研…  相似文献   

13.
多环芳烃(PAHs)是普遍存在于环境中具有强烈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的难降解有机物,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低水溶性而导致的低生物可利用率是限制PAHs微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由于在形成胶束后能够大幅提高PAHs的表观溶解度,且毒性低、无二次污染,因而在PAHs微生物降解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目前...  相似文献   

14.
彭涛  杨滨  徐超  杨雷  应光国 《环境化学》2020,39(4):876-890
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和人们构成生态和健康风险.近年来量子化学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品环境污染过程与归趋研究,理论计算结果均得到传统实验研究的较好验证.因此,本文综述了量子化学计算在化学品环境污染研究中的诸多应用.文章首先简介了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及计算内容,阐述了小分子基态及激发态、生物大分子和无机大分子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及在化学品环境污染领域中的应用,结合过渡态理论,半定量计算可以得到化学品在环境中发生的迁移转化行为,从而为化学品环境管理和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细菌呼吸理论为基础的环境有毒物质降解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法,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细菌呼吸是自然界中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代谢过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且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厌氧条件下,细菌利用环境中多种有毒物质作为呼吸链末端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在有毒物质被还原甚至降解的同时实现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形成跨膜的质子浓度电势梯度,进而转化为其生长代谢所需的能量.细菌以环境有毒物质为电子受体的厌氧呼吸不断被发现,这对于深入理解细菌呼吸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有毒物质的降解及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重要的环境学意义,对于提高对地球表面有毒物质污染生物修复策略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图1表1参45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矿区土地退化因素调查:概念、类型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区是受人类活动高强度干扰和加速侵蚀的区域,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导致严重的土地退化,造成土壤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给我国矿山环境管理与恢复治理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亟待辨识与查明导致矿区土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土地退化概念、类型和成因,进一步界定了矿区范围,阐明了矿区土地退化的内涵,分析了导致矿区土地退化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与自然侵蚀等驱动因素的研究进展.基于此,将矿区土地退化划分为生态破坏导致的土地退化、环境污染导致的土地退化和自然侵蚀导致的土地退化3大类型,提出了一套矿区土地退化因素调查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1995年以来国外科技工作者对泥炭及泥炭地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泥炭的基本物理及化学性质、泥炭中环境污染物质如硫化物、甲基汞、泥炭酸碱性、有机物的迁移转化,泥炭地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环境污染物质的吸收、生物过滤和降解、泥炭地对C02、CH4的排放,泥炭地对古环境特征的记录、泥炭与泥炭地的开发利用,是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内容,这些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对于环境污染,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那些污染物可能给人类带来潜在的损害。如果某种物质对生物具有诱变作用,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为人的潜在诱变剂:从而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以免危及人体。因此,利用生物进行短期的诱变试验,对于预测人类在化学环境中受到诱变物质的危险性变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内外有关环境污染物导致健康风险的毒性机制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环境污染物对机体肠道菌群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对毒性效应的调控作用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本综述在归纳近年来国内外人体及模式生物的肠道菌群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以重金属污染物、微纳米颗粒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抗生素为代表的典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变化态势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认为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化、农业单一化耕作与驯养、农业物种的过度开发利用、外来物种的引进或入侵、环境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是造成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威胁,同时提出一系列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