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俊  王永洵  王强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613-2628
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国家能源安全问题的国际化趋势日益突出。21世纪以来,伴随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世界能源安全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成为能源地缘政治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这一认识,对2000年以来全球124个国家能源安全状态进行了系统评价,揭示了世界能源安全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及主要形成机制,并提出了未来能源地缘政治的博弈焦点。结果显示:(1)自21世纪初以来,全球能源安全格局演变整体上不断优化,但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2010年以来,全球能源安全格局优化趋势更为显著。(2)世界能源安全格局与国际地缘秩序区划基本吻合,即能源安全型国家集中分布在西欧和北美经济发达地区,较安全型国家主要分布在中欧、拉丁美洲以及亚洲高收入地区,过渡型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东、东南欧以及东亚等能源体系亟需转型的地区,而较危险和危险型国家集中分布在南亚以及非洲经济欠发达地区。(3)近20年以来,世界能源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发达经济体能源使用安全维度的良好表现,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创新能力较低、生产力较落后、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少,其能源安全水平提升空间较小。(4)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球能源安全格局将受到中美关系变...  相似文献   

2.
石油价格攀升凸显世界能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后,世界石油市场长期保持稳定状态,特别是近10年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然而,进入2003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世界石油需求量迅速增加;欧佩克的生产剩余能力增长有限;中东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伊拉克陷入战争困境委内瑞拉政局发生动荡:俄罗斯尤科斯公司出现风波等等,受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世界石油资源争夺激烈,价格至今居高不下,能源问题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能源需求量急剧膨胀、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背景下,石油问题的政治色彩异常浓厚,已经不再是个单纯的数量问题,而是影响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战略问题,并推动世界能源体系形成新的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3.
论地缘能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572-2584
权力与空间是透视与解析能源地缘政治、能源安全、国际能源合作与全球能源治理等问题的重要视角。从能源的基本地理属性出发,探讨能源的地缘政治属性,提出地缘能权的概念,阐述地缘能权的基本理论内涵,并借鉴经典地理学理论,提出地缘能权研究的地理学框架。研究认为:资源控制权、贸易控制权、技术控制权和资本控制权是最核心的四种能源权力。其中,资源控制权与贸易控制权是传统能源地缘政治的核心,技术控制权和资本控制权是新时代能源权力关注的新焦点,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全球能源治理等因素拓展了地缘能权的外延。从地理学的视角对地缘能权进行研究,其基本范式离不开能源地理的分布规律研究,能源权力从地点空间向流空间的转向研究,能源行为体的相互关系与全球能源治理研究以及面向国家能源安全的决策服务研究。  相似文献   

4.
崔守军  蔡宇  姜墨骞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585-2595
技术进步是能源地缘政治演进的物质基础,重大技术变革驱动能源利用形式的迭代升级。从能源转型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初步建立技术变革与地缘政治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重大技术变革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动力,而能源转型引发能源供需关系的改变,进而催生新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技术变革是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在地理变量维度中稀土、钴、锂等能源关键元素成为大国争夺核心,而在科技变量维度中颠覆性能源技术则成为引领能源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竞争、新供需关系与新地缘关系一同重塑了新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对能源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能源大国的博弈格局发生变化,能源外交的运用方式随之改变;另一方面与油气相关的地缘冲突将趋于减少,但电力断供将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新武器。  相似文献   

5.
能源体制革命可以作为判断能源革命成功与否的标志。 推动能源革命,消费革命要先行。能源持续稳定的供给,是能源安全的核心,也兼顾着国家能源消费安全。能源供给革命,从国内角度看主要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国际角度看则主要是加强能源交流、形成多元供应,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世界能源紧缺的形势下,各主要国家和经济体都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21世纪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2008年,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并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缓解贫困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2011年版《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报告中警告,鲜有迹象表明,全球能源发展趋势迫切需要的变革正在进行.而如果不及时改变方向,我们将被葬送在前进的道路上.报告提出,通向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大门正在关闭,而拖延行动是一笔错误的经济账:在2020年之前,电力行业少投资1美元就会造成2020年之后需要多投资4.3美元来补偿增加的排放.  相似文献   

8.
杨宇  刘承良  崔守军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569-2571
<正>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攸关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资源分布不均和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能源配置过程的全球化。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传统能源仍然是大国地缘政治经济博弈的焦点,同时新能源的地缘属性也已开始凸显,全球能源配置及能源地缘政治经济问题愈加复杂。  相似文献   

9.
薛进军 《环境保护》2021,49(8):9-14
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增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风险越来越大。本文从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引起的环境污染、美国得克萨斯州暴风雪引起的大面积停电和能源供应链断裂、地震和海啸引起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而产生的能源短缺等事件入手,分析由极端天气等引发的环境危机和能源安全问题,探讨后疫情时期如何应对气候危机和突发事件,建立安全稳定的能源系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结构调整。本文的主要观点:应当加强对气候风险和突发事件对环境影响和能源安全的研究,特别是对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安全性的研究,强化能源系统应对气候风险与突发事件的能力;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渗透率的提高,由此引起电网波动风险增大,应当加强尽早研究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轨及其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积极推进分布式能源和电力数字化,灵活应对和减缓突发事件对能源供应链的冲击;中国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必将把能源结构从煤炭为主转变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应当充分认识这次颠覆性的能源革命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风险性,并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能源转型路线图。  相似文献   

10.
2012年6月,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2011能源统计年鉴报告》,同期,该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出版题为“2011年的能源发展:断裂与延续”的分析报告,该报告根据年鉴的统计数据,对2011年全球能源发展进行了述评,认为全球能源发展在2011年遭遇了众多突发因素,包括中东阿拉伯之春、利比亚战争、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巴西作物减产、印度季风增强等,从而造成部分地区和部分能源品种供应的中断和下滑,给世界能源供应带来“断裂”,  相似文献   

11.
论国家资源安全及其保障战略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论文系统探索了资源安全的基本内涵,并初步划分了不同类型国家资源安全。作者认为资源安全是资源供给与需求相互均衡的产物,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复合范畴。资源安全可以划分为全球性安全、区域性安全和地方性安全。按时间序列和资源生产与消费等,还可以将资源安全划分为短期资源安全、中期资源安全和长期资源安全,以及资源净出口国的资源安全和资源净进口国的资源安全。资源安全因其短缺或稀缺而来,并且首先表现为对石油安全的担忧。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国家资源安全的涵义、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家资源安全战略。最后,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七大基本策略,即资源保护战略、资源流通战略、资源消费战略、资源利用战略、资源回收战略、资源创新战略、资源管理战略,形成完整的国家资源安全复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资源安全及其基本属性与研究框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国内外对资源安全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但系统研究此问题还是近年的事情。在此,对资源安全问题的由来、基本属性、研究框架等进行系统论述。认为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资源安全具有数量、质量、结构、均衡和价格等方面的含义;并对资源安全按过程、主体和类别等进行了分类;提出应树立开放、动态、持续和系统的资源安全观;资源安全研究应主要包括资源安全概念与属性、资源安全测度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国家资源安全态势、国家资源安全战略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围绕如何测度并改善天然气安全这一核心议题,引入并修正了APERC能源安全"4A"分析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斐法,构建了天然气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主要天然气净进口国和净出口国的天然气安全状况进行了量化评估。评估发现:(1)天然气安全四维度(资源可利用性、经济可承受性、贸易可获得性与环境可接受性)的不可或缺性意味着综合表现优异的国家安全水平更高;(2)8个二级指标中,可采储量、个体可承受性等指标的权重更大;(3)天然气净出口国在资源可利用性、经济可承受性和贸易可获得性方面有优势,整体表现优于进口国。就中国而言,可从加快资源开发、完善市场机制、扩大进口渠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个方面提高天然气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土空间治理模式正由原空间规划“集群”向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转变,国土空间安全这一空间发展底线问题成为规划各界热议的焦点。基于系统理论,梳理了国土空间及其规划系统,重点分析了具有什么系统性质的空间规划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土空间安全。研究表明:(1)国土空间规划完善的法律体系与科学的系统接口是保障国土空间系统安全的关键; (2)国土空间规划立法,应构建以国土空间规划法作为基本法,形成以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核心的结构清晰、内容统一的法规体系,以使空间规划系统结构合理;(3)系统接口方面,建立以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为主要类型、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为核心的三维系统接口,实现“五级三类四体系”的三维衔接。  相似文献   

15.
加强村落尺度能源消费活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是实现农村能源可持续转型及绿色发展精细化治理的前提。但目前该领域存在明显知识空白,其原因在于缺乏基础数据和系统化数据采集体系及集成分析方法。基于对河南省邑西里村、杨家村以及山东省东桥头村的实地调研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开展能源消费活动及环境效应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村落尺度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空间分异特征。邑西里村、杨家村和东桥头村人均能源消费量分别为505 kgce、889 kgce和1139 kgce;由能源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与污染物的种类分别为CO2、CH4、SO2、N2O、NOx和TSP,单个家庭CO2的产生量在2000—4000 kg;CH4、SO2、TSP和NOx的排放量基本在1—5 kg;N2O的排放量均在100 g以下。(2)居民生活环境和炊事供暖是影响村域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其在邑西里村、杨家村和东桥头村的总用能占比分别为50.10%、79.08%和77.61%。(3)能源来源及消费结构具有明显的区位属性特征。杨家村距离市区较近,天然气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来源;邑西里村和东桥头村离市区较远,则以电力和煤炭为主。未来乡村地区的发展应该与当地的地域特征相结合,构建具有地方化特征的发展策略,实现农村能源的低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何则  周彦楠  刘毅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696-2707
面向2050年世界能源发展形势与中国发展实际,推进能源转型与保障油气供给是关乎国家发展和能源安全的重大前瞻性问题。考虑能源转型这一关键前提,基于重点行业部门的政策情景模拟了中国能源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中国油气消费需求及其对外依存情况。结果显示:(1)若实行积极的部门能源转型政策,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在较大幅度上低于参照情景,并有望在2040年达到峰值,其峰值在5755~7000 mtce之间。具体来看,煤炭消费可在2030年前达峰,石油消费在两种转型情景下均将在2040年达到峰值,而天然气仅在加速转型情景下可于2035年实现消费达峰。(2)从推进能源结构转型角度看,在转型情景下中国2050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21%,在加速转型情景下到205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不足10%;无论是在转型情景下还是加速转型情景下,到2050年油气消费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0%;若推行更加积极的转型政策,在加速转型情景下中国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超越化石能源。(3)高需求低产出将导致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在中长期内处于较高水平,因而,在2050年前保障国家能源安...  相似文献   

17.
以新的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为背景,基于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法和分类统计对我国2006—2018年省级以上开发区的密度分布特征变化、发展重心轴向的变化和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分布变化做了分析。研究表明:该阶段我国省级以上开发区空间分布的东西差距得到一定缓解,仍存在东部连片集聚、西部据点集中的模式差异。开发区分布的总体重心已经向西北方向移动,发展轴向则由原来的南北轴向转向了东南—西北轴向。从主体功能区视角来看,开发区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外围扩散与局部缩减的动态调整。开发区规模的增长主要集中在重点开发区域,缩减主要发生在生态功能区域。这些新变化将为我国国土空间土地利用优化和国土空间管控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