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柑桔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农业保险产品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多年生果树产量变化同树龄、大小年以及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柑桔产量处理方法,分离出趋势产量、气象产量、营养产量。结合历史文献和气象产量与气象灾害的关系,运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确定低温冻害、5月上半月热害指标及其对柑桔产量的灾损率。该产量处理方法应用于丽水市莲都区2006年柑桔总产量预测,误差为4.5%。针对柑桔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不确定性,基于信息扩散原理,利用正态信息扩散技术将单一的样本观测值变为一模糊集的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柑桔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模型,得到较为稳定并符合实际的风险评估结果。在风险定量分析基础上,从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的实际需要出发,综合区域产量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的优点,设计了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理赔指数,解决了农业保险中逆选择、道德风险以及灾后理赔时效低、理赔成本高的难题,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是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基础,对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韧性,保障城市健康、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济南市的灾害分布及特征,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载体暴露性、承载体易损性、恢复力等方面选取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了济南市灾害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ArcGIS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济南市灾...  相似文献   

3.
冰雹灾害是宝鸡市面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采用宝鸡市2016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经过遥感解译得到宝鸡市主要农作物的空间分布图。根据宝鸡市1961 — 2016年55 a的降雹记录和防雹炮点分布资料,计算得到区域降雹强度、降雹频次和防雹能力值,以灾损数据确定主要农作物的承灾体敏感性指数。基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及脆弱性三要素,采用综合评价法和自然间断分类法得出宝鸡市主要农作物的冰雹灾害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宝鸡市主要农作物的冰雹灾害风险等级以中级风险为主,占全部风险等级的43.5%,主要分布于千阳、凤县、岐山、扶风等地;次高风险区占25.2%,主要分布在陈仓及扶风;次低风险区占18.7%,分布于金台、眉县及太白零星散区;高风险区占9.8%,全部集中于陇县和麟游;低风险区占比最少,为2.8%,零星分布于凤县和扶风。应加强对冰雹灾害高风险区的防爆能力建设,调整防雹点分布和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4.
黄淮地区冬小麦霜冻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淮地区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的主产区,易受霜冻灾害的影响,研究该区的霜冻灾害风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现实意义。结合分区的冬小麦物候期及其霜冻指标,以该地区56个气象站点1951—2005年日最低气温为基础数据,提取霜冻日记录。并基于年霜日数-年减产率曲线,以信息扩散理论为指导,通过IDW插值得到减产率≥10%、2...  相似文献   

5.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涉及到气候、土壤、植被、岩性及水-岩相互作用多项内容。在岩溶多重介质环境中,水-岩相互作用不断地改变岩溶多重介质环境的结构与功能。在岩溶化高度成熟地区,水-岩相互作用强烈,致使岩溶多重介质环境重建。岩溶灾害的时空演变是在岩溶多重介质环境中进行的,研究岩溶多重介质环境,可分析岩溶灾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及其破坏性和预防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61  
基于灾害风险分析的原理,论文提出了我国几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包括一年生农作物、多年生果树减产率序列的构建技术,不同致灾因子、致灾指标序列的构建技术,灾害风险估算模型的构建技术;致灾损失(减产率)的风险评估技术,致灾指标的风险评估技术,减灾措施降低灾害风险的评估技术。通过对1961~2000年逐日气象资料与产量、灾情资料的相关分析研究,筛选出适用于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冷害、江淮地区冬小麦和油菜涝渍、华南地区香蕉和荔枝寒害风险评估的主要致灾因子、致灾等级、致灾指标及其对应的减产率。以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华南地区香蕉和荔枝寒害风险评估为例,给出了针对一年生农作物、多年生果树不同承灾体类型的风险概率估算方法及其风险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华南地区香蕉和荔枝寒害风险概率分布有着很好的连片性和区域性。北方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内,自然水分亏缺的风险概率很高,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缺水率的风险概率逐渐降低。一般在轻旱年灌水1~2次、中旱年灌水2~3次、重旱年灌水3次之后,大部分地区都能基本满足冬小麦的需水要求,缺水率出现的概率已经很小。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文利用全国基准基本站地面气温、降水资料,NCAR/NCEP土壤湿度资料及各类经济数据,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和云南致灾因子危险性较高,气候变暖后四川东南部、云南和贵州西部危险性增加;西南地区中部到东南部成灾环境敏感性较高,气候变暖后四川东部、贵州及云南东部敏感性增加;承灾体易损性主要分布于西南中东部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耕地面积比重越高的地区易损性程度越高;四川中部、云南东北部、贵州南部及重庆西部防灾减灾能力较高。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最高区域为云南东部、四川东部、贵州西部及重庆大部分地区;气候变暖后四川东南部、云南西部危险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为例,基于乡镇气象资料历史序列的构建,利用AHP决策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滦县干旱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旱灾高风险区多发生在东部古马镇、雷庄镇、响嘡镇、油榨镇等;轻度旱灾风险区一般发生在西部及西北部的山丘地区,如杨柳庄镇、九百户等乡镇。通过实际历史数据验证,滦县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比较客观,能够全面反映出滦县的干旱灾害风险水平。对不同的风险区域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旱灾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农业是最容易受到天气和气候影响的行业,与天气气候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对科学农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在广大农村地区不断建立和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预防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受海冰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严重海冰灾害,造成重大损失。根据我国结冰海区海冰灾害风险的自然过程、社会经济状况和成灾机制,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分类、分布及脆弱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对海冰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不确定性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开展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的理论依据,同时给出了利用致灾因子指标体系对海冰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正定矩阵因子法(PMF)在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监测数据不确定度评估是PMF源解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绝大部分研究采用的数据不确定度仅通过借鉴前人的方法简单计算而得,缺乏对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估.本研究通过3种常用的不确定度算法交互应用建立了一套有效评估不确定度的方法体系.通过对香港荃湾站点1998—2008年PM_(10)组分监测数据进行源解析并与平行采样数据源解析结果进行对比,对该方法体系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应用该方法体系可以将某些常规方法无法分离的因子进一步分解,得到的源解析结果的残差值甚至小于平行采样方法解析结果的残差值,得到的因子贡献率均处于常规方法得出的因子贡献率之间.这些均表明了该方法体系所得源解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全面性.因此,本研究建立的评估不确定度的方法体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对确保源解析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废弃矿井数量众多,为消除废弃矿井存在的安全与环境隐患,急需全面掌握现有废弃矿井危害情况。本文介绍了AHP法在废弃矿井危害评价中的应用,系统阐述了采用AHP法的评价方法与模型,为废弃矿井治理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并以江西省废弃矿井为例,简述了江西省废弃矿井危害现状,进行了危害成因分析。选取了废弃矿井类型、矿井周边1 km2范围内的常住居民人数、井口稳定状态和井内安全因素等4个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及危害等级划分进行了权重计算,评定了全省废弃矿井危害等级,有利于全面部署和推进废弃矿井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决策。  相似文献   

13.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一项重要环境管理制度,自1969年实施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不断的修正和完善。特别是近10年来,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全球三大经济体——美国、中国和欧盟的环评改革均呈现出简化行政程序以及提高评价过程和报告书质量的共同趋势。采用多源流分析框架,对美国、欧盟和中国环评制度改革的根源、动力和趋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环评改革的根源在于不同国情背景下政策的实践反馈、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以及市场压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风暴潮灾害的数值模拟给出的海量数据结果往往使得研究者难以理解,阻碍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同时从应用角度也不能满足对灾害进行实时可视化的需求.因此,本文针对风暴潮灾害数值模拟的计算格式和结果数据特点,探讨了Web Service技术和可视化处理技术基础上为研究人员提供实时的风暴潮灾害数值模拟以及水位、流场的时空分布可...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生态环境保护考核体系未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办法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顶层设计纳入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存在污染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不同步,考核结果的应用只涉及暂时的排名,未针对考核发现的不足进行溯源等问题,通过对考核主体及对象、考核内容及指标、考核方式和结果的分析,结合湖北省十堰市特点,提出了其考核对象主要涉及三大部门;构建了包括环境质量,环境保护政策、规划与项目实施,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污染源监督管理,排污主体5类共42项指标的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指标体系;提出其生态环境保护考核中环境质量和管理的评分办法,具体的考核方法及流程等,形成十堰市生态环境保护第三方考核模式。该考核模式的应用结果表明:2017年十堰市各县(市、区)4个季度考核得分均呈上升趋势,第三方考核对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到良好促进作用,提升了环境管理水平,促进了环境质量的稳定与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评制度备受关注,亦饱受争议。如何客观看待一项制度,其有效性是重要的判定依据。环评有效性体现在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和发挥效力全过程,具有多个维度的内涵。围绕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制度有效性、程序有效性、实质有效性和认知有效性4个维度,按照“制度基础→实践过程→发挥作用→社会认知”逻辑,探索构建了中国环评制度有效性评估框架,并结合中国环评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提出了一套科学、适用,兼具可操作和灵活性的中国环评有效性评估指标,为客观系统看待中国环评制度提供了思路,也为建立中国环评制度有效性跟踪评估机制提供参考,支撑环评制度改革优化。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水污染流动源头-转化-汇人过程,综合衡量工业、农业、生活源污染排放对成都市主要河流的环境影响,提出驱动力D(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承载源C(工业、农业、生活源污染排放)-承载状态S(污染程度)-管理M(治理污染投资)4个子系统的DCSM模型,构建包含3层结构26个指标的成都市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DPSIRM概念框架模型的岩溶区水资源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水资源安全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片面性、单个指标隶属信息遗漏及权重确定主观性问题,以岩溶典型区-贵州省为例,结合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特点,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概念框架的岩溶区水资源安全DPSIRM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灰色-集对模型对贵州省2005~2012年水资源安全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2005和2006年整个贵州省水资源安全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07~2012年处于较安全状态,贵州省水资源安全呈现整体转好的态势.水资源的状态和水资源管理是目前影响贵州省水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继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提高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是贵州省水资源安全的根本保障;该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为岩溶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龙口市为例,在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尝试应用面向对象的理论构建评价系统; 结合RS、GIS技术与数学模型方法提取评价因子,建立基于GIS栅格数据的空间模糊评判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龙口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优等级占总面积的24.75%,良等占41.78%,中等占5.29%,差等占28.18%,但与1996年相比有下降趋势;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明显,表现为从西北沿海到东南内陆逐渐好转; 3个典型分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各异,其变化趋势也有所差别; 气候条件、土地利用状况、工业生产建设、人口迁移等因素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及演变起主要作用. 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并对比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可确定该方法合理有效, 是对当前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