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地缘能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宇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572-2584
权力与空间是透视与解析能源地缘政治、能源安全、国际能源合作与全球能源治理等问题的重要视角。从能源的基本地理属性出发,探讨能源的地缘政治属性,提出地缘能权的概念,阐述地缘能权的基本理论内涵,并借鉴经典地理学理论,提出地缘能权研究的地理学框架。研究认为:资源控制权、贸易控制权、技术控制权和资本控制权是最核心的四种能源权力。其中,资源控制权与贸易控制权是传统能源地缘政治的核心,技术控制权和资本控制权是新时代能源权力关注的新焦点,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全球能源治理等因素拓展了地缘能权的外延。从地理学的视角对地缘能权进行研究,其基本范式离不开能源地理的分布规律研究,能源权力从地点空间向流空间的转向研究,能源行为体的相互关系与全球能源治理研究以及面向国家能源安全的决策服务研究。  相似文献   

2.
能源的生产及利用对所有国家的经济及环境都非常重要。更进一步来说,能源对环境质量有深刻影响。例如:化工燃料的燃烧,造成全球气候转暖。在过去20年里,全球能源产量大约增长了50%。工业化国家消耗的商业性能源是发展中国家的3倍,  相似文献   

3.
崔守军  蔡宇  姜墨骞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585-2595
技术进步是能源地缘政治演进的物质基础,重大技术变革驱动能源利用形式的迭代升级。从能源转型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初步建立技术变革与地缘政治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重大技术变革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动力,而能源转型引发能源供需关系的改变,进而催生新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技术变革是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在地理变量维度中稀土、钴、锂等能源关键元素成为大国争夺核心,而在科技变量维度中颠覆性能源技术则成为引领能源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竞争、新供需关系与新地缘关系一同重塑了新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对能源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能源大国的博弈格局发生变化,能源外交的运用方式随之改变;另一方面与油气相关的地缘冲突将趋于减少,但电力断供将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新武器。  相似文献   

4.
石油价格攀升凸显世界能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后,世界石油市场长期保持稳定状态,特别是近10年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然而,进入2003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世界石油需求量迅速增加;欧佩克的生产剩余能力增长有限;中东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伊拉克陷入战争困境委内瑞拉政局发生动荡:俄罗斯尤科斯公司出现风波等等,受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世界石油资源争夺激烈,价格至今居高不下,能源问题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能源需求量急剧膨胀、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背景下,石油问题的政治色彩异常浓厚,已经不再是个单纯的数量问题,而是影响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战略问题,并推动世界能源体系形成新的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5.
中美能源权力的空间领域与均势区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承良  王杰  杜德斌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596-2612
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取得重大突破,当前世界能源贸易版图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重塑,美国成为新的传统能源权力领导者,中国和平崛起下的能源安全问题愈发严峻。基于相互依赖理论和均势理论,构建了能源权力空间理论框架和能源权力静态模型,刻画出2003—2018年间中美能源权力的空间范围及均势区变化:(1)随着国际能源权力体系和能源贸易网络的发展演变,中国和美国的能源权力空间发生巨大变化。(2)中美煤权力和天然气权力空间基本形成较为稳定的区域组团,中国原油权力空间保持强劲的全球扩展趋势,而美国原油权力空间面临转型重构。(3)中美能源权力的空间均势区不断碎片化成点状镶嵌,相对集中于欧洲大部、非洲南部和东亚,形成资源禀赋型、资源消费型、地缘通道型、政经倾向分离型、"第三国"控制型等五种类型。(4)中国对五种类型国家的能源合作政策宜因地制宜,有所侧重。通过政治和经济双重利益吸引资源禀赋型国家,与资源市场型国家加强能源技术合作,确保地缘通道型国家安全畅通,对政经倾向分离型国家加强经济合作以影响外交政治,合理安排与"第三国"主导型国家的能源合作。结论可为中国应对全球能源转型和能源格局重塑的复杂性变局,加强对外...  相似文献   

6.
世界能源百年变局与国家能源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国当前所面临的能源形势日趋复杂,能源安全愈加成为攸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新形势下,无论是学科层面上世界能源地理与国家能源安全的科学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还是国家现实需求上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与国际能源合作等问题,都亟待专家学者们深入交流与讨论。通过"一问一答"的访谈方式,展示主持人与九位学界或业界访谈嘉宾基于不同视角的问答内容。分别围绕能源安全的内涵与全球能源治理模式、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全球能源地缘政治形势的新变化、世界能源生产空间和消费空间不平等地理格局下的能源安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趋势下的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的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变化、未来能源地理学的研究前景与重要研究方向等一系列内容发表观点。以期达成一定共识,从而更好地研讨世界能源地理学的关键问题,并积极应对世界能源的百年变局,提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应对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聂春雷  孙钰 《环境保护》2006,(2A):39-43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能源面临着长期的挑战。目前,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环境可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能源是“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人口的增长,能源供应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问题,为实现能源安全与清洁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水电、风能和生物质能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但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更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截至2014年12月,欧盟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8751MW,在2000年到2013年之间实现了10%  相似文献   

9.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时表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能源行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能源发展的急剧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商业能源构成和各类能源生产的前景。这些变化的长期趋势尚无法预测,但根据市场势头、发展需要和环境影响,能源生产很可能随之变化。1986年能源发展中的两大事件:世界油价突然下跌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和起火,使大多数专家都感到震惊。在这一年里,原油市场现货价格跌到每桶10美元以下(1981年每桶30美元以上),美国1986年初的原油平均价格跌到每桶15美元,推翻了1980年估计的每桶原油会涨到40美元以上的预言。由于努力节能和放慢经济,发达国家1985年仅消费28.09亿吨石油,比许多专家在几年前的预计几乎少40%。曾被认为是不能征服的卡特尔——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连续七年失去了销售份额。由于非欧佩克国家扩大了产量,欧佩克在世界石油生产上的比例从1975年的57%下降到1985年的30%。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被沉重的能源债务弄得身无分文,由于油价下跌,得到了复苏,但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