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就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经验与成果进行了总结与介绍,为各地“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提供了一些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规范绿色学校创建模式和创建方法,使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2004年3月15日,黑龙江省环保局、教育厅联合举办了”绿色学校”校长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地中、小学省级“绿色学校”103名校长进行了为期4天的绿色理念和绿色学校创建的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3.
自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发布以来,福建省环保与教育部门紧密配合,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中普遍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活动。1999年召开了全省创建“绿色学校”经验交流会,提出了“抓试点、促提高、带一片、推普及”的创绿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对各试点学校的指导和督促。同年,组织了全省环保宣教系统、教育部门和部分学校代表参加由《环境教育》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研讨会(广州),为福建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省环保和教育部门加强对各级“绿色学校”的评选,从严要求,力…  相似文献   

4.
宝迅 《环境教育》2006,(1):59-59
自2001年河南省灵宝市全面推进“绿色学校”活动以来,该市环保局与教体局密切合作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号召全市各大中小学校参与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当中,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和环保实践活动。各学校高度重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将环境教育列入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制订了长远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黄石市环境保护局和教育局十分重视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创建工作实践中,十分注重环保部门、教育部门和配合,联合下发文件、制定评审标准和管理办法,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评审验收小组,联合统一评审和验收。几年来,黄石市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由于政府重视,部门支持,各创建学校的积极配合,使该市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已形成热潮,绿色环保理念正在逐步深入校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要求,“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创建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绿色创建活动不但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素养,还带动了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逐步形成有利于环境的社会新风,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绿色创建活动已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为进一步加强绿色创建活动,使绿色创建活动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绿色创建”专栏,将积极宣传绿色创建中的先进典型,推介绿色创建中的成功经验,展示全国绿色创建的成就,扩大环境教育覆盖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开展环境教育、培养青少年环境意识和提高参与环境保护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绿色学校”活动是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浙江省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呈现了组织机构健全、环境教育活动丰富、创绿各具特色的良好局面。正确理解“绿色学校”内涵,提高学校开展“绿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绿色学校,是21世纪文明学校的重要标志,也是环境保护的实践方式。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参与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标志。我们要求学校正确理解绿色学校的本质特征,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  相似文献   

8.
资敏 《环境教育》2009,(4):56-58
随着“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推进,目前,云南省已有国家级绿色学校14所,省级绿色学校293所,州市级绿色学校1700多所。  相似文献   

9.
潘佩玲 《环境教育》2004,(11):38-38
近几年来,我校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来抓.实行“四个结合”,构建和完善具有特色的环境教育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使学校继2002年1月晋升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后.2003年7月又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现在,我校正向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长春市在“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中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丰富学校素质教育,增加学校环境育人氛围,全面提高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经验与成果。  相似文献   

11.
本将企业管理分析上通用的SWOT分析法引入到绿色学校研究领域,对北京和陕西三所学校进行实地访谈,将获得的资料从内部积极因素(S)、内部消极因素(W)、外部积极因素(O)和外部消极因素(T),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解析了这三所学校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各自面对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及它们普遍面对的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本对中国绿色学校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宁市虎台中学柴达木路分校(原西宁市第二十四中学),创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40亩。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教职工99人,学生总数为1120人。学校主要肩负着柴达木路沿线的马坊乡、大堡子镇及邻近企业单位子弟的基础教育重任。该校是西川地区师资力量较强、办学规模较大的一所完全中学,“青海省绿色学校”。  相似文献   

13.
正姜堰区地处江苏省泰州市的东部,是江苏省乃至全国闻名的"生态之城"、"教育之乡"。全区有省级绿色学校20所,市级绿色学校37所。近年来,不断有环境工作者询问,你们区学校绿色创建的经验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很简单:是一校一品的特色教育。所谓一校一品,即一所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地域人文资源,提升、凝练环境教育的个性品牌。2012年,姜堰区教育局主导启动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鼓励当地每一所学校都独创属于自己的环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威海市古寨中学自2000年提出了创建“绿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为拥有‘绿色人生’而完善自我”的教育理念以来,学校将环境绿化与人文绿化结合起来,把创建“绿色学校”,培养绿色使者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学校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省级“花园式单位”。  相似文献   

15.
创建“绿色社区”是一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是两个文明在社区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以创建绿色社区为载体、构筑创建的移动平台,让“绿色”渗入到更多的社会细胞,倡导绿色文明、推动社区环保工作日趋完善,美化我们的市容市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吴义小学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在环境教育方式、方法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将学校整体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平台.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作为实现污染减排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层单元,学校、社区、家庭的环境建设在推进国家环保中心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教育部、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通过在广大中小学校、社区、家庭中倡导环境友好的理念并开展具体实践,有力促进了环保事业在社会基础层面的开展,成为总局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全国妇联有关文件的要求,2007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组织专家进行细致评选、抽查的基础上,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组织召开了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暨2007全国绿色创建表彰大会,系统总结了2005年来绿色系列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继续树立了一批绿色创建工作先进典型,有力发挥了广大学校、社区、家庭参与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积极性,促进了绿色系列创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的有机结合,使绿色系列创建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在社会上更加具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正>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中学创建于1978年,白泽湖中学高中才经历寒暑九载。"绿色学校"创建之初,学校决策层即达成共识,绿色学校的理念,应该包括诸多方面,不仅包括单纯客观看得见的绿色校园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绿色学校”的创建和普及,环境教育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有关环境教育的民间和非政府组织迅速增加,成为环境教育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20.
绿色社区的创建,把环境保护的舞台构筑到各个社区,使环境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各个社区。为环境宣教社会化机制的形成,和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实践试点 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缺乏“绿色社区”现成经验的情况下,杭州市选择了地处老城区的大家苑社区做为试点,从2000年6月开始,开展以提高社区居民环境意识,树立居民良好行为规范和环境道德,培养可持续消费观念为重点的创建活动,通过半年的艰苦探索,取得进展,“绿色社区”的雏形在大家苑社区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市环保局起草了“绿色社区”创建指导意见,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