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延安“93.8”暴雨洪水抗御经验和致灾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安祥  杨敏哲 《灾害学》1994,9(1):54-57
本文分析了延安“93·8”暴雨洪水概况和致灾因素,总结了当地抗御暴雨洪灾的经验,并就该地区基层防汛工作、淤地坝渡汛安全和河道清障等防汛减灾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思豆  张杰  曹杰 《灾害学》2018,(4):204-210
采用三重嵌套网格,利用NCEP的1°×1°再分析资料以及新一代中尺度预报模式WRF模式,对2014年6月6日08:00-7日08:00川滇切变线致灾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并对结果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可以较为客观地模拟出暴雨过程的落区和强度,较好地反映了强降水过程的实况和基本特征,模式能很好地指示出强降水发生的高湿水汽条件以及正涡度发展、强烈上升运动和下正上负垂直螺旋度结构的动力条件,模拟的上升运动位置及700 hPa正涡度带和正垂直螺旋带亦对强降水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性,另外除了模拟的切变线位置稍偏西偏南而导致暴雨区稍偏西偏南外,对高低层影响系统的走向、结构、位置和强度的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相近,表明该模式对云南省切变线致灾暴雨系统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3.
2011年第17号强台风"纳沙"于9月30日20时在越南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后,其中心并没有深入到广西内陆却给广西带来持续3d的暴雨天气,导致全区受灾人口323.15万,因灾死亡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8.265万hm2,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88亿元。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以及ECMWF等资料,对1117号强台风"纳沙"减弱后导致广西严重灾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纳沙"进入北部湾并在越南北部沿海登陆减弱为热带低压后,青藏高原东移的冷空气从低层渗透进入华南西部,并与"纳沙"东部的偏南气流在桂南汇合,形成中尺度辐合线,使得广西南部的动力辐合和上升运动得以加强和维持;②"纳沙"东部强盛的东南风急流将南海大量的水汽输送到广西上空,为持续性暴雨提供充足的水汽;③"纳沙"减弱消亡后,其外围环流位于广西南部上空的垂直风切变小,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有利于热量、水汽的积聚和辐合上升运动,有利于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并释放大量的凝结潜热,对暴雨的增幅也有重要的正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对1996年7月26~28日甘肃东部(渭河上游)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致洪暴雨的发生与低层能量的积累、700hPa低涡切变和低空急流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陕南地区中南端紫阳、镇巴两县 2 0 0 0年 7月 11~ 14暴雨降水特征 ,分析了 7月12~ 13日造成 2 36人死亡、 392人受伤、 7.95亿元人民币直接损失特大山地灾害的成因 ,并提出了该区今后防御与减少山地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