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要认识自然灾害,首先要有一套科学的描述自然灾害的方法。地震灾害指标是反映地震灾害这一自然现象在某一方面情况的统计数据,是对灾害程度的客观描述和量度;地震灾害指标体系则是由若干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地震灾害指标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是对地震灾害全面、系统的反映和描述。本文是“地震灾害经济社会指标体系”课题组的研究报告。作者在对以往各次重大地震灾害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并考虑到所设计的地震灾害指标应尽可能与现有的国家统计部门的统计指标保持一致,以及根据适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等原则,研究并建立了这一套“地震灾害经济社会指标体系”。同时给出了指标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快速平息地震发生后现场的混乱情况,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科学、系统、高质量的决策,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及时有效,对我国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国内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案例的基础上,参照《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和文献资料,对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概念进行了界定,划分了参与地震灾害救援过程中的应急协同决策主体,构建了决策主体间的关联关系,建立了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测度模型,并结合问卷调查确定了属性参数,应用多主体仿真软件进行了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仿真,得到了社会公众满意度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为度量地震灾害应急协同决策系统可靠性提供理了论根据,并具有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3年7月21日和10月16日分别发生6.2和6.1级地震的云南省大姚县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地震灾害对中困农村居民的影响,了解了我国农村居民尤其是地震多发区农村居民对地震灾害的风险意识以及在地震灾害中的反应.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是地震灾害的最大受害者和风险承担者.虽然他们会在地震灾害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但是由于经济水平、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他们只能被动地承受地震灾害,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承灾体的脆弱性.中国农村地震减灾、防灾能力的加强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4.
《灾害学》2016,(3)
针对地震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中指标权重赋值的主观性和传统突变级数评价方法存在冗余指标的问题,首先建立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地震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改进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地震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突变级数法对地震灾害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最后以四川地震灾害为例,通过对四川省各地区社会脆弱性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风险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曦  周洪建 《灾害学》2015,(2):70-74
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是对未来一年区域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目前此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以地震部门确定的年度地震危险区为基础,重点讨论区域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中的情景分析,包括地震要素情景分析、地震灾害区域情景分析和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情景表达等3个方面,旨在为规范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技术提供借鉴,同时为推动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的业务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信息的表达对规范和协调救援力量的行动具有重要意义;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系统是地震紧急救援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阐述了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的定义及内涵;探讨了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的分类、设计以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郑通彦  李洋  侯建盛  米宏亮 《灾害学》2010,25(2):112-118
在列出2008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出2008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最后对1990-2008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相应数据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地震是给人类社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房屋脆弱性是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关键指标。基于历史灾情数据的脆弱性曲线由于其参数较易获取,能够更快对地震灾害的影响进行预测,被广泛用于宏观尺度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中。然而,由于灾情数据的限制,此类曲线的精度与地区适用性仍然有待提高。本研究以1996-2017年我国116次地震灾害中不同烈度区土木、砖木、砖混和钢混四种结构房屋的毁坏比例数据为基础,采用logistic函数构建全国和部分省区的房屋脆弱性曲线,并对不同地震等级下的房屋毁坏比例进行预测。本研究可以增进对我国地震灾害房屋脆弱性的认识,并为不同尺度地震灾害建筑物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与支撑。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列出2009年中国5.0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年度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出2009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最后对自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论防震应急系统工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减轻地震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需要推行防震应急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应该包括:综合监测;综合预测;地震灾害综合评估、编制地震灾害系列区划图;圈定防震应急目标区、制定防震应急预案;推动防震应急社会响应联动系统工程;实施分阶段防震应急;建立递进式动态分级分阶段社会响应机制;开展综合减灾,减轻地震伴生灾害、次生灾害及防震应急措施不当造成的损失;研究地震灾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根据区域地震灾害承载力,制定与减灾相结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全球重大毒性灾害及其历史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志诚 《灾害学》2002,17(1):76-81
本文回顾了20世纪世界41个国家发生的200起重大毒性灾害,分析研究了毒性灾害种类的历史演变、成因与特征,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的重大影响和与经济损失。研究表明,随着科技发展与经济的全球化,21世纪将是毒性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应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减少毒性灾害的发生,减轻毒性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自然灾害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梅广清  张显东 《灾害学》1998,13(3):13-16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研究了自然灾害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资源与环境及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的影响,并对防灾救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全球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严重,人为导致的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也越来越大。对此,从理论上探讨了巨灾出现的经济影响,并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巨灾造成的社会损失。在此基础上,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提出了减灾的财税政策,及促进巨灾保险事业发展的财税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ABC分类法说明了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地震灾害绝对损失数额一般会随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渐增大这一客观事实。文中提出了表达地震灾害危险性、防抗灾工程投资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一般数学模型,对灾害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何树红  姜毅  计晓林 《灾害学》2019,(4):153-158
在泥石流灾害研究中,针对泥石流灾害经济损失的研究是预防、应对和管理泥石流灾害风险的基础。结合已有泥石流灾害经济损失研究成果,首先梳理当前泥石流灾害经济损失研究发展近况,对不同经济损失研究方法进行分类和归纳。其次,在简要介绍已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不同种类研究方法进行评述,分析各类研究方法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泥石流灾害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本文研究结果,提出泥石流灾害经济损失研究的启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上海城市发展与其海域赤潮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红明  张振克 《灾害学》2006,21(4):75-78,107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赤潮爆发频率明显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对沿海经济的危害程度日益加重。赤潮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科学地分析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与赤潮灾害的关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1978~2004年上海城市发展的相关指标与其海域赤潮发生频率及累计影响面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7年间上海海域出现了2次赤潮高峰期;赤潮灾害规模与上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沿岸养殖业及农业、陆源排泄物等有密切关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海域的赤潮频率及影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7.
广东自然灾害成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地质构造、水文特征、天气气候特征、人类活动、经济结构与布局,以及社会环境等8个方面分析了广东自然灾害形成的环境条件及类型,并分析研究了成灾特点和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自然灾害的形成及其成灾频度和强度,既决定于自然环境的变异,也受制于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环境,并具有区域性、周期性、群发性、连锁性、阶段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自然灾害对于广东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有日益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灾害经济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何爱平 《灾害学》2000,15(2):91-96
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技术落后,酱稀缺,抗灾能力低,防灾意识不强,加多不合理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过度干预以及发达国家转嫁环境灾害和社会危机,致使发展中国家产生灾害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加,灾害的成灾损失越来越严重,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经济因素对灾害的影响都在日益加深,形成恶性循环。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防灾减灾就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云南地区地震灾害损失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是我国地震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标准实施以来,云南地区积累了较丰富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资料。以1992~2001年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灾害损失评估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地震灾害损失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初步探讨了地震震级与受灾人口、人员伤亡和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等方面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等同地震能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呈逐渐增大的趋势;(2)在空间上,由于各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等同地震能量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存在着地区差异性;(3)地震灾害损失随震级增大而增大,但二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其中生命线工程及其它特殊工程结构、重大工程设施、大型企业等的经济损失随震级的增大而以更大的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宏观消防投资的现状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玉敏  梁亮余 《灾害学》2007,22(1):112-116
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火灾形势,对经济发展和火灾损失之间的总体规律进行了研究。在研究我国目前消防投资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Eviews 4.1软件对某市消防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最后提出了宏观消防投资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