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塔里木河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乱砍滥伐等人为因素导致了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失衡,影响了南疆,甚至整个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对塔里木河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综述,探讨了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并对它的保护和改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在阐明塔里木河绿色屏障衰败、下游河床断流,河道退缩266km,绿色走廊濒临灭亡的严重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流域的治理上,应把塔里木河干流的治理、恢复下游绿色走廊作为流域治理的首要任务给予优先考虑”的思想,并进而提出了“监控源流,着力治理干流”的指导思想。在治理对策上,提出了“开发与治理相结合,林、牧、农、副各业综合开发,设立‘塔河干流沿岸经济开发区’,用效益吸引投资,以开发带动治理”的设想。借以使保护塔河绿色屏障,恢复绿色走廊,改善沿岸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目标能快速实现。 相似文献
5.
广元市生态恢复重建的路子逐步形成:加大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生态治理力度,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6.
7.
8.
云南是全国贫困县最多的省份,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十分恶劣。阐述了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力度,走生态扶贫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带领群众真正脱贫致富,有效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桂林漓江地理位置优越,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具有极高的自然科学价值、自然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如何恢复重建和保护桂林石山岩溶区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课题之一。一、漓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桂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举世无双。它是广西旅游省的龙头和桂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漓江 相似文献
10.
过去30多年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但与这种奇迹伴生的是生态危机。其直接原因是粗放的发展模式、初级的市场经济;其深层原因是大规模,高速度模仿工业文明,发展模式未能创新;而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中断、迷失甚至遭遇危机,则是中国今天包括资源环境问题、发展模式问题等多数困局的总体原因。要想化解生态危机,就需要以生态文化为魂,整合认识,指导行为,改革法律,制度,政策,重塑文化主体,重新确立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河上游及源流区草原荒漠化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针对塔里木河流域环境恶化、草地开发利用失衡、草原荒漠化日趋严重的问题,提出具体规划和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根据塔里木河下游的地下水位、植物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地下水位、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实施生态输水工程后,地下水位对生态输水的响应显著,地下水位逐渐抬升,下降趋势得以控制。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每次输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输水量的增加草本植物的生物量也相应增加,草本植物生物量对生态输水的响应程度与输水的时间、输水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地下水位埋深上升,物种多样性也呈上升趋势,但二者并不是同步,物种多样性上升趋势滞后于地下水位的上升,这表明地下水位的抬升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增加,但是地下水位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为了维护下游日益劣变的生态环境,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积极实施了塔里木河干流生态治理抢救工程,以增加向塔里木河下游的输水量,改善塔里木河流域下游绿色走廊的生态环境状况。自干流中游沙子河-乌斯满河-阿其克河口段河道整治工程竣工后,塔里木河干流向下游输水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间的推移,塔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造成塔河中下游森林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人为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目前塔河流域森林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成为沙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第二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掠夺式的生产方式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第三耕地的增加,满足不了人口发展的需求,大面积的无序开荒,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塔河中下游林地植被恢复、建设及防止退化的策略有:塔河中下游生态工程治理的原则;塔河中下游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塔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对策,合理利用水资源,坚持生产、生态建设并重,确保生态用水;要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正确处理林业和农业、林业和牧业以及林业和工业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薪材和生态保护之间矛盾;大力保护、恢复、发展荒漠林草植被,大力发展绿洲林业,建立荒漠生态环境和绿洲共同支撑的稳定的生态体系;积极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和林果工程,建立较为完备和发达的生态和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整治塔里木河上、中游用水结构,恢复和重建下游绿色走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里木河下游的卡拉到罗布庄(台特马湖口),河道长度491kin,塔河中、上游大规模水土开发,使其下游的水量不断减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西海子水库就成了塔里木河最终归宿地,两大沙漠在绿色走廊的多处合拢。绿色走廊生态危机已越来越显露出来,遏制塔河下游生态恶化趋势刻不容缓,重新构筑绿色长城不能在延误了。笔者于2002-10月和2004—05月先后两次对塔河中、下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和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整治塔河上、中游,恢复和重建下游绿色走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18.
塔里木河中游段治理中的牧区水利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中游段河水近一半21×108m3被人为的散失,造成下游河水所剩无几,致使尾闾台特玛湖干涸。解决的根本办法是将中下游段两岸的农牧民迁出,实现人为耗水为零。近期切实可行的办法是积极开展牧区水利建设,改变牧业生产方式,集中高效利用塔河水资源,发展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实现牧业生产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河下游工程输水后的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里木河下游为研究区域,分析了生态输水工程实施以来该区地下水埋深、水质、植被生长状况的不同响应程度。研究表明:生态输水工程使得原本较低的地下水位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抬升,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尤其在输水中期(2003-2005年),植被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增加,植被盖度提高,地下水水质有所好转;但2007年以后,尤其是2008年,随着输水的间断,下游地下水位开始回落,草本植物物种数量又开始减少,因此,生态输水工程必须持续进行才能真正挽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