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对粉尘荷电特性的研究和分析日益深入。本文介绍国内外在粉尘荷电量测量中常用的几种方法,供有关方面参考。一、法拉第筒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利用静电感应原理来测量粉体荷电量的方法。增田闪一教授,竹内学教授和S.Kittaka,A.K.Kamra等在实验室研究粉尘荷电量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也试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影响静电除尘器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收尘极板上产生的反电晕,即沉积在收尘极板上的高比电阻粉尘层被击穿,形成逆向电离。反电晕的发生,使电除尘器由原来的单向电晕变成了双向电晕,造成空间电荷大幅度减少,从而明显地降低了粉尘粒子的荷电儿率和荷电量,最终严重影响除尘效率,甚至可能使电除尘器成为重力沉降室。因此,对反电晕现象的研究,将对改善电除尘器的工作状况,起积极的指导作用。我们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袋复合除尘系统中的粉煤灰和氧化铝粉尘层荷电电压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或氧化铝粉尘荷电后,在同一粉尘负荷下,随着电场电压的升高,粉尘层的荷电电压值(稳定值)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在同一电场电压下,氧化铝粉尘层的荷电电压值明显低于粉煤灰粉尘层的荷电电压值.对荷电粉尘层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线板式ESP内沉积粉尘层积累电荷的理论研究,对前人未能解释的现象给予解释;针对沉积粉尘层电荷积累和泄露过程提出了新的见解,且推导出了粉尘层积累电荷对粒子荷电量和粉尘层电场分布影响的表达式,从而导出了粉尘层积累电荷对ESP收尘性能影响的理论表达式。所有这些研究为完善非稳态静电收集理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线板式 ESP内沉积粉尘层积累电荷的理论研究 ,对前人未能解释的现象给予解释 ;针对沉积粉尘层电荷积累和泄露过程提出了新的见解 ,且推导出了粉尘层积累电荷对粒子荷电量和粉尘层电场分布影响的表达式 ,从而导出了粉尘层积累电荷对 ESP收尘性能影响的理论表达式。所有这些研究为完善非稳态静电收集理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可吸入性粉尘对环境、人体具有较大的危害,但由于粒径小而难以被除尘器直接捕集。电凝并是通过电场的作用使粉尘粒子荷电而发生凝并,使之有效直径增大从而便于捕集的简单、易行方法。研发采用偶极荷电凝并器并利用重力沉降作用测试可吸入性粉尘电凝并效应的实验装置,在测试段设置沉降板放置若干载玻片作为取样点。采用粉煤灰为实验样品,分别在未荷电、电压18 k V,20 k V 3种状态下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研发的实验装置可以有效测试粉尘在测试段的沉降效果,显微镜直接观察和图像粒度分析处理以及中位径分析表明,荷电凝并后的粉尘粒径明显增大,大粒径粉尘百分比明显提高,平均粒径亦有所增大,且电压越高,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运用粉尘粒子荷电原理,对四种电晕极的主要技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卧式电除尘器的最佳极配形式。  相似文献   

8.
运用粉尘粒子荷电原理,对四种电晕极的主要技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卧式电除尘器的最佳极配形式。  相似文献   

9.
水滴带电量的测定是研究液滴荷电特性以至获得可信结果的关键。整体测定法是对荷电液体的整体实施测定,从而显示出液体在各种条件下荷电过程的稳定性,并能测出不稳定状态下泄流电流的波动范围,因而是进行液体荷电技术研究简便而有效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假设粉尘为大小均一的球体、粉尘沉降过程视为沉降于滤料层及形成粉尘层两个阶段出发,认为荷电粉尘由于极化力而有形成“粉尘粒子串”的趋势,从而推导了静电增强纤维非稳态过滤压力降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普通水雾除尘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应用广泛,但对微细粉尘捕集率低。然而,借助粉尘自然荷电的性质,可有效地捕集粉尘,使空气得到净化。一、水雾感应荷电的原理要使水雾带电,主要有电晕荷电、接触荷电、感应荷电三种方法。电晕荷电,荷电能力强,雾粒荷质比较高,缺点是工作电压高;接触荷电,  相似文献   

12.
要从假设粉尘为大小均一的球体、粉尘沉降过程视为沉降于滤料层及形成粉尘层两个阶段出发,认为荷电粉尘由于极化力而有形成“粉尘粒子串”的趋势,从而推导了静电增强纤维非稳态过滤压力降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3.
静电增强水雾除尘是把库仑力引入水雾除尘系统,从而提高水雾除尘效率(尤其是对微细粉尘)的除尘技术。普通水雾对微细粉尘的捕尘效率仅有20%~30%,引入库仑力之后,水雾除尘效率可大幅度地提高。早期的华盛顿大学研制的荷电水雾洗涤器对DOP粒子(0.1~0.8μm)的收尘效率可达99.7%,较弯通水雾提高了3倍;日本研制的荷电水雾洗涤器对2μm的粉尘除尘效率由  相似文献   

14.
以开放性粉尘为研究对象,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产生粉尘的原因进行实验,明确了被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粉尘在堆料阶段和取料阶段的具体扩散状况,进而提出了一项以抑制粉尘逸散为目的的荷电喷雾降尘技术。并通过对该项降尘技术的喷雾压力测试和荷电电压测试,来检测该技术在不同喷雾压力和荷电电压环境下的使用效果。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设置静电场使雾滴荷电,可以显著提升喷雾的降尘效率,且荷电喷雾对粉尘的降尘效率会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喷雾压力和荷电压力在上升的过程中,降尘的效率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以开放性粉尘为研究对象,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产生粉尘的原因进行实验,明确了被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粉尘在堆料阶段和取料阶段的具体扩散状况,进而提出了一项以抑制粉尘逸散为目的的荷电喷雾降尘技术。并通过对该项降尘技术的喷雾压力测试和荷电电压测试,来检测该技术在不同喷雾压力和荷电电压环境下的使用效果。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设置静电场使雾滴荷电,可以显著提升喷雾的降尘效率,且荷电喷雾对粉尘的降尘效率会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喷雾压力和荷电压力在上升的过程中,降尘的效率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在试验装置上试验不同直径、不同荷质比的荷电水雾对粉尘凝并的效果,阐述了荷电水雾促使粉尘凝并的机理,导出了荷电水雾与XCX型旋风除尘器组合运行时捕集细粉尘的效率。试验表明,经过荷电水雾的微细粉尘,粒径都大于10um,荷电水雾XCX型旋风除尘器相结合时,粒径小于5um的粉尘的捕集效率由10.09%提高到55.31%。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荷电水雾对微细粉尘的捕集效果,围绕液滴荷质比这一影响粉尘捕集效率的主要因素开展针对性研究。分析水雾荷电过程的路径图,提取影响液滴荷质比的独立因素,并根据不同因素对荷质比影响的显著性设计正交实验,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因素水平范围内,应用预测模型得出荷质比的最优值为441.66μc/kg,误差小于5%;荷质比与荷电电压、气相射流压力、电极间距呈正相关,与液相射流压力、电极环直径、喷嘴孔径呈负相关;实验结果得出的荷质比计算公式可以用来预测液滴的荷质比,为荷电效果的定量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静电-纤维过滤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静电-纤维过滤较普通纤维过滤有着过滤效率高、阻力低的特点。但同时注意到,有许多因素对过滤效果产生影响,只有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充分分析并采取解决办法,才能使静电-纤维过滤产生良好且稳定的效果。1 过滤中存在的两种现象 静电-纤维过滤是指:含尘空气或气流通过一荷电段,在高压电晕线和接地极板间通过,使粉尘荷电,荷电后的粉尘被气流带入过滤段进行过滤。我们认为,静电-纤维过滤较普通纤维过滤效率提高主要是由于静电作用而使单一纤维效率增加造成的。荷电后的粉尘在过滤过程中存在着粉尘二次飞扬及粉尘间的静电凝并现象。  相似文献   

19.
王万玉 《安全》1994,(3):1-3
1、前言 现代工业许多部门,涉及到的粉尘大都具有爆炸性,而且粉尘在加工、输送、储存、收集过程中易积累大量的静电。目前,国内外对粉尘的爆炸特性、爆炸机理、静电起电规律都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荷电粉尘的放电规律、静电放电引燃粉尘的具体条件和因素的研究,还不象静电放电引燃可燃气体那样深入,还有待于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现有的报导和资料  相似文献   

20.
根据粉尘粒子在电场中荷电较快、沉降缓慢的特点,水文以收尘电场为目标函数建立线间距的优化模型;以料子有效驱进速度为目标函数建立线-板间距的优化模型。同时对优化模型进行实例模拟计算,对优化结果进行实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除尘器电场结构参数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