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企业创新能力的投入结构,可为企业创新活动内部路径的研究提供基础。从组织层、资源层、知识层构建企业创新能力的投入模型,并据此提出企业创新能力转化结构,为剖析企业创新能力内部结构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革命,其发展水平的科学定量评价一直是循环经济基础理论问题之一。本文根据资源流转平衡原理,以企业资源的物质流转路线为基础,通过描绘和追踪其生产流程过程的资源投入、消耗、产出及废弃的价值信息,从投入、消耗与循环、输出三环节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MLR综合评价方法对电解铝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了实证研究,从而为其及相关企业资源流转价值的时空转移、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3.
滇中城市经济圈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中城市经济圈作为云南省优先开发区,其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障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科学评价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资源环境基础,是制定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为了克服传统资源环境单要素评价方法的不足,从资源环境多要素视角出发对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明确资源环境系统的优劣势,从而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培育研究——基于财务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意识淡薄,忽视环境保护,使全社会付出了高昂的环境成本。资源型企业履行生态责任有助于企业融资,可提升企业投资业绩。培育资源型企业的生态责任需要多方的努力,从财务视角来研究培育和提升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的途径,认为构建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融资机制、认真贯彻实施《企业财务通则》、构建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以及建立生态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等可有效培育资源型企业的生态责任。  相似文献   

5.
界定了6种要素来评价山水景观型自然旅游地自然旅游资源的整体吸引力:周边的自然吸引物聚集体、自然吸引物聚集体、可进入性、旅游基础设施、当地社区与区域环境、环境损害程度评价,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这6种要素进行了权重赋值,对每一种评价要素又设定了若干评价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山水景观型自然旅游地自然旅游资源评价的等级结构,并以江苏省10个山水景观型自然旅游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兰州地区2007—2012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兰州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地区的创新能力在快速提高,但在转化为经济成果时有了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当地政府要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姻",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向中西部资源富集地的转移问题,采取系统工程的原理,深度分析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的运营困境、优势要素和可行出路,以及中西部资源富集地的开发困境、优势要素和发展需求,探究双方优势要素耦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1)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突出,解决的关键在于有效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2)中西部资源开发存在产业集中度较低、资源浪费较多、安全隐患较大、环境破坏较重等问题,必须从管理体制和调控政策上进行有效创新;(3)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与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双方优势要素具有明显的耦合性,促进双方优势要素的耦合,是助力企业走出资源枯竭困境,加快中西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的可行举措。  相似文献   

8.
资源及遗产利用保护管理中的政府失灵   四川在旅游资源与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出现了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下缺乏进一步的区域性旅游资源发展总规划;旅游资源系统本底调查的科学保护工作没有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缺乏一支稳定的旅游景观资源系统调查、持续管理的专家队伍,因此造成了许多区域开发先于规划,资源本底不清、特色不明,开发缺乏科学定位,开发项目趋同.政府在将自然文化遗产(包括一些属于自然保护区范围)的开发经营权转让给企业时忽视保护权、监督权,造成自然遗产的开发和保护脱节.   ……  相似文献   

9.
构建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及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河南省资源型城市2008—2017年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各资源型城市的生态与经济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度于2017年均达到高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总体上不断增长。(2)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对河南省资源型城市耦合协调度起显著的促进作用,环保意识、城镇化水平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修正熵权法,以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徐州市为例,分析了2000—2017年徐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徐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呈提高态势,但阶段性明显。(2)徐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是结构优化、发展效益、环境效率、创新能力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综合表征,但各要素贡献程度呈发展效益创新能力结构优化环境效率的特点。(3)徐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优化路径在于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发展效益、改善环境效率、增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但其对环境的影响尚缺乏科学评价和规范管理。在系统分析页岩气勘探开发主要流程:井场选址与建设、水平井钻井、水力压裂和投产等的基础上,辨识了其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以及可借鉴的技术和经验。结合我国页岩气资源的分布和勘探开发现状,从法规政策、企业责任以及技术创新三个层面,提出我国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管理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模型)对四川省地级资源型城市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并进一步运用DEA交叉评价模型得出各资源型城市交叉评价效率值.在此基础上,将三年的数据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参考集,用DEA交叉评价模型对四川省地级资源型城市效率进行了动态研究,得出各资源型城市三年投入产出的变化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和调整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系统能否形成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主要依赖于系统中的随机涨落,而这种随机涨落的产生是由各种触发和激化因子决定的.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内源激化因子和外源触发因子,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协同动力机制,找出了资源型城市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是科技进步水平、政府宏观调控和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投资.  相似文献   

14.
构造基于经济-环境-社会(EES)概念框架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进行赋权,运用物元分析法构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对淮南市作土地生态安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淮南市2010年、2013年和2016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均为"一般安全"等级。研究可知:环境脆弱性一直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淮南市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更要致力于环境系统的绿色健康,从而提升土地生态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15.
生态校园建设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校园建设的类型主要有:景观园林设计型、生态技术型、教育管理型.通过在校园内建立生态环境体系,使校园内有限的资源得到循环、合理、科学的使用,提高学校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从土地使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4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并对我国东北地区15个地级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不高;省际间空间格局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东中西地区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增的趋势;单个城市间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石油城市>冶金城市>煤炭城市>森工城市的特征.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规模、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呈正相关,针对如何提高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海洋资源环境对海洋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河北省海洋资源环境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赋权法和综合评价法,对1984年、1993年、2000年、2003年、2007年、2010年和2015年河北省海洋资源环境和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海洋资源环境与海洋经济发展整体上协调性相对较差;1984年属于严重失调类经济受损型,1993年属濒临失调类经济受损型,2000—2003年属于资源环境/经济同步型,2003年以后属于轻度失调类资源环境受损型。  相似文献   

18.
<正>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循环经济理论与油气资源型城市发展实践相结合,如何实现油气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首要任务。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至今,绩效如何?本文以四川石油产区为例,强调了调查目的,给出了调查方法,确定了调查对象,实施了调查活动,形成了汇总分析。调查发现:四川石油产区油气污染及其补偿问题是影响四川油地和谐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四川石油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部资源枯竭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所产生的胁迫效应,阻碍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分析了资源枯竭型企业跨区转移胁迫效应的作用机理,运用2000—2015年中西部地区5个省份的煤炭产业相关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通过回归对胁迫效应的干预因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环境规制、环保投资水平、技术水平和企业发展方式水平对资源枯竭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的胁迫效应有着显著影响,并且干预强度依次降低;环保投资水平、企业发展方式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会弱化环境胁迫效应,而转入地的第二产业比例上升和环境规制强度增大会强化环境胁迫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野鸭湖湿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湿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相关特征设计湿地信息数据库,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湿地的生态环境、水质环境等方面建立了评价体系,并使用Visual Basic.NET和ArcGIS Engine的开发方法,结合ADO数据访问技术,利用COM组件技术开发了湿地评价管理系统,对湿地资源进行系统的管理、分析、评价,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