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着重论述内蒙古自治区21世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农业用水量增加趋势,特别随着西部大开发,现有淡水资源有限,水资源利用将变的越来越复杂和昂贵,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必须考虑节水和改善环境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协调管理的一种交互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据大系统多级递阶优化控制理论,将水资源系统分解成地面水资源系统与地下水资源系统。在地面水系统中,给出了多目标开发利用管理模型;在地下水系统中,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管理模型。区域经济涉及区域内的各种工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部门──用水系统。对该用水系统提出了分解──协调优化管理模型。据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用水系统的特点,在最高级设置总协调器来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与用水系统,进而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协调管理的一种交互式模式。  相似文献   

3.
从保护水资源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解度出发,结合贵阳市的用水状况,提出了贵阳市多源取水、分片供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加强污水处理,努力开发中水资源,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结合城市建设改造,建设一套新的、清洁水源系统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工农业和城市建设对水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保护水资源,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使我国丰富的水资源有计划地为我国日益发展的工农业和城市建设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必须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适宜领域 水资源配置在控制水资源过度开发、规范用水秩序、提高用水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较早出现的水资源配置是由于水设施或水工程提供的可利用水资源即工程水稀缺带来的用水矛盾所催生的,明晰了用水户利用工程水的权利义务和秩序,解决了工程水配置问题。在我国古代灌区出现的灌溉制度,就属此类。  相似文献   

6.
针对徐州市水资源缺乏、城区供水现状,提出了两套管路系统送水的方案,一套系统输送优质自来水饮用,一套系统输送普通自来水供生活卫生用水、工业用水、公建用水等。从水源、水质、投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可行性分析,提出了自来水优质优价、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提高徐州市主城区供水质量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水资源污染又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等生活用水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工农业生产用水等也都需要净化处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净水技术也得到了提升,新型的化学净水手段被不断研发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8.
居住小区用水节水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彤 《环境科技》2007,20(A01):81-83,86
文章简述了居住小区建设的现状,以及居民对生活用水要求,提出了分质供水的必然趋势,结合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面临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小区污水和雨水资源化的必要性,迫切性。  相似文献   

9.
水价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龙 《城市环境》2002,16(5):11-13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水的经济特性,水资源浪费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用水水价的组成和通过水价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水回用潜力巨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地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专家们预测,水资源的匮乏将成为我国本世纪面临的最大和最难解决的问题,水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据报道,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经常闹水荒,有110个严重缺水。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多万吨,年缺水量达60亿吨,影响了4000多万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由于缺水,每年至少造成工业产值损失2000亿元。天津、长春、大连、青岛、烟台、威海、唐山等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海滨城市大连…  相似文献   

11.
王娅 《环境》2002,(6):28-29
水荒猛于虎“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地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这是我国目前水资源短缺的真实写照。有专家预测,水资源的匮乏将是我国本世纪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难题。水,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的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但却要维持着占世界人口21.5%的人口。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全国660多个城市,有400多个缺水,有100多个经常闹水荒。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影响4000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95年的有关统计资料,采用直接用水系数、完全用水系数、用水乘数指数等指标对广州市工业用水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危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西部地区的紧缺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对西部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针对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水危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西部农业用水危机的基本出路是开源、节流和加强管理,强调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是实现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西部农业用水问题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14.
节水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改善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开展用水定额管理、建立用水定额管理体系,是目前强化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核心内容。本文以天津市高等院校为对象,在研究天津市用水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高校用水面临的新问题,探讨高校用水的行业特征及其内部用水的行为特点,并对高校系统的用水定额编制、实施以及进一步完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马永喜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12):2178-2188
水资源转移利用的利益补偿不仅关系到水资源重新配置的效率和效益的实现,同样还关系到不同用水主体之间利益的公平共享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科学合理地测算不同用水主体之间水资源转移利用的利益补偿额度,构建了水资源转移利用利益补偿测算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合作贡献、资源投入、用水效率、风险承担和社会公正等因素对收益分配的影响,并运用粗糙层次分析法(RAHP)来确定各种指标的权重,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用水收益分配和利益补偿进行测算。最后,通过诸暨陈石灌区用水转移的实例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有效性。同时实例研究表明实践中的农业用水主体没有充分分享到因水资源转移利用而产生的增加收益,亟待提高农业节水主体应得的利益补偿额,保障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危机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利用资源成为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对矿坑深层地下水进行水质评价并分类利用,是缓解矿山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云南会泽铅锌矿涌水量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而显著增大,应用模糊数学法和综合指数法对该矿区深坑水水质现状开展评价,结果表明,深部中段地下水水质较好,属Ⅰ-Ⅲ类水;其次,根据水量多年监测资料,得出可利用的稳定最低开采量为6500~11500m3/d,可以考虑用于矿山充填用水、采选厂用水、市政用水或生活用水。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城市居民用水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考察城市居民用水需求的决定因素,论文以华北地区城市居民用水需求为例,考虑了包括价格、收入和水资源短缺在内的各种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水价是影响城市居民用水需求的重要因素,同时发现城市居民用水需求和收入之间可能存在U型曲线,水资源短缺程度会显著影响城市居民年人均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基于1985-200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河西走廊5市以及三大内陆河流域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用水效益、人均用水水平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呈对数增长关系,与用水效益呈线性增长关系,与人均用水水平的定量关系则较为复杂。同时,河西走廊短缺的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存在明显的约束作用,而且约束强度在水资源最为紧缺的东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中部地区城市化的较快发展是以水资源的巨大消耗为代价的;而西部的疏勒河流域,则是城市化水平和用水效益相对较高的地区,但也是人均用水量相对较高的地区。因此,建立集约的水资源利用体系,缓解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是河西走廊各地区实施城镇化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河西走廊是甘肃省主要经济地区之一,河西走廊未来的经济发展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地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本文在水量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对河西走廊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水土资源平衡状况以及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指出了河西走廊水资源的潜力巨大,只有在发展节水型农业和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条件下才能提高农业用水的承载潜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水资源与居民生活、生产及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视角,借鉴能源强度概念内涵界定了水资源强度、水资源相对强度概念及其内涵,并提出相应表征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据有关用水部门的面板数据对2003—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省际水资源强度收敛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省际居民生活用水及农业用水强度差异变化相对平稳,σ-收敛趋势不明显;工业用水强度经历了"发散—平稳—收敛"的演变趋势;生态用水强度的σ-收敛趋势波动较大,且整体收敛速度较快,省际差异迅速缩小;2)大陆80%以上的省区4个用水部门的水资源相对强度受到的正面影响是持续的,整体未受短期冲击效应影响,故不具备全局性的随机收敛特征;3)4用水部门水资源强度具备绝对β-收敛特征,收敛速度分别为3.17%(居民生活用水)、4.21%(农业用水)、1.82%(工业用水)和12.41%(生态用水);4)东部省区生态用水强度呈俱乐部收敛趋势,西部省区居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具备俱乐部收敛特征,中部省区的4用水部门均呈俱乐部收敛趋势;5)4用水部门均存在条件β-收敛特征,其中:显著驱动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生态用水强度收敛的因素分别是第三产业比重、工业废水达标率和年降水量,而显著制约三者收敛的因素则分别为进出口总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工业废水达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