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2012~2015年水质逐月监测数据,对紫坪铺水库水质和营养盐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紫坪铺水库水质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4年紫坪铺水库COD、NH_3-N、TN、pH、BOD_5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COD、NH_3-N、TN处于上升趋势,pH、BOD_5处于下降趋势;水质空间演变趋势分析表明紫坪铺水库空间差异性显著;综合营养盐指数分析表明,紫坪铺水库TLI小于30,属于贫营养。水磨镇和漩口镇对水库营养状况有明显影响,同时分析了映秀和水磨断面上游污染源来源。  相似文献   

2.
桓仁水库是辽宁省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之一,通过对2012—2014年桓仁水库3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桓仁水库水质总体情况及富营养化水平,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桓仁水库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6~2017年水质监测数据资料,对升钟水库水质和营养化状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水库水质演变规律、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及主要影响因子,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和累积概率密度模型对升钟水库富营养化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风险预测。结果表明:升钟水库水质呈上升趋势,水质状态为Ⅱ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显示水库营养状态由富营养逐步向中营养转变,水体中的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分析表明总磷是升钟湖富营养化的关键限制因子,未来5年内升钟水库的大坝断面有富营养化的中度风险(58.78%)。为控制环境风险,针对性提出防治升钟水库富营养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黑龙滩水库生态环境及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邓仕高 《四川环境》1993,12(2):63-69
本文以黑龙滩水库1989-1991年水质实测资料为依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库水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用卡森指数对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产评价。针对库区特点及周围污染源排放现状,分析了水库水质受到的潜在威胁,提出了水源保护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梅湾水库2016年水质逐月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库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水库污染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梅湾水库总体水质为Ⅳ类,超标污染物为总磷,属轻度污染。水库水质除11月符合Ⅲ类标准外,其余月份稳定在Ⅳ类。而总氮全年处于劣Ⅴ类水平。水库冬春季为中营养状态,夏秋季为轻度富营养状态,总体上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叶绿素a与水温、高锰酸盐指数之间两两正相关,相关性极显著,但与N、P相关性不显著。总氮与高锰酸盐指数、水温之间显著正相关。同时,针对库区污染源提出了相应的环境整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郭燕  邹孝  谭钦文  闫静 《四川环境》2012,(Z1):28-30
基于2003年以来西河水库中总氮、氨氮、硝酸盐氮等有关水质参数的变化,分析得出了水库中总氮呈逐年上升趋势和主要以硝酸盐氮为存在形式,并存在富营养化的潜在危机;从内部源和外部源对库中氮的来源进行了解析,得出氮主要来源于水库底泥、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进而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3~2017年水质逐月监测数据资料,对二滩水库水质和营养化状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二滩水库水质演变规律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水温、pH、溶解氧、总磷、总氮、氨氮、透明度、生化需氧量和叶绿素a浓度均存在显著年际变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显示水库营养状态由中营养逐步向贫营养转变;相关性分析显示,各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出库断面水质比入库断面水质较好;近5年间二滩水库水质逐步变好,尤其是2016年网箱拆除后,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8.
在黑龙滩水库进行污染源调查及水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水库水质和营养盐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滩水库流域CODCr、NH3-N、TN和TP产生量分别为3664.23 t/a、280.37 t/a、335.49 t/a和74.96 t/a,水库污染负荷主要集中在农村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旅游污染3个方面,其污染物产生量占总污染负荷的93%以上;水质分析表明,自2006年后,黑龙滩水库水质逐渐好转,但2010后CODMn有上升趋势,2012年主要超标因子为CODMn和TP;2004年~2012年,黑龙滩水库营养状况由贫营养向中营养发展,并在2010年~2012年稳定在中营养状态,水库富营养化整体呈现加剧趋势。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4~2016年对化成水库的水质监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库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致,该水库在此三年间持续处于中营养状态。对该点位水质富营养化变量指标(COD_(Mn)、NH_3-N、TN和TP)进行特征分析,TN和TP均为Ⅲ类,COD_(Mn)处于Ⅱ—Ⅲ类,NH_3-N达到Ⅱ类。分析该区域水质各指标为NH_3-N和TN污染主要来源是点源污染,而TP和COD_(Mn)主要来自非点源污染。根据分析结果对化成水库富营养化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小珠山水库作为青岛市黄岛区主要的供水水源地之一,本文根据近几年小珠山水库水质监测资料,采用污染指数法进行水库水质污染状况分析,探讨了小珠山水库水质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及其成因,预测未来供水水质状况与水库水质发展趋势,并提出水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由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主持,有川中地区的环境保护、水产部门等共12个单位参加的《四川省水库富营养化现状和养殖容量研究》课题,历时两年多,已于1992年年底完成。1993年5~6月邀请京、沪、宁、武汉、青岛和成都市的环境保护、生态学、环境水文学、水库渔业、水产和环境地学等专业的教授、研究员和高工共9人进行了通讯鉴定。该课题以丘陵地区中、小型水库和大型水库为研究对象,重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8~2009年对升钟水库的逐月监测结果,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湖泊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种类和密度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水库目前处于中营养状态,但在初夏和秋季由于温度和降水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可达到轻度富营养,其程度随季节变化明显:初夏和初秋形成高峰,冬、春季为低谷。从生物群落分析,浮游植物种类及密度在不同季节差别较大,初春及夏季的较其他季节多、冬季最低,优势种为蓝绿藻和硅藻。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天津市于桥水库2015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单因子评价法,2015年于桥水库整体水质为Ⅴ类,主要超标因子为总氮和总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表明水库整体呈轻富营养状态,TLI数值在54.2~59.1之间;针对目前于桥水库水质的实际情况,在未来水库治理措施及工作重点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农村非点源污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2004年天津市农村非点源污染状况,对其主要污染来源和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非点源污染控制目标和对策措施,并以天津市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于桥水库为例,介绍了水库周边村落的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甘州区环保局彻底清查“两河”流域排污状况为彻底改善黑河、山丹河流域甘州区段水质状况,消除水环境污染隐患。近期,甘州区环保局制定了“两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工作计划和措施,组织监察人员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流入“两河”的纳污渠系和城郊排污管道进行彻底的清查。  相似文献   

16.
甘州区环保局彻底清查"两河"流域排污状况为彻底改善黑河、山丹河流域甘州区段水质状况,消除水环境污染隐患。近期,甘州区环保局制定了"两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工作计划和措施,组织监察人员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流入"两河"的纳污渠系和城郊排污管道进行彻底的清查。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6年2月、5月、8月和10月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营养状态指数对东坡区10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各乡镇饮用水水源地除1个水库为中营养状态外,其余9个水库均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各水库枯水期的富营养化程度全年同比最低。10个水库的水质均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水质超标及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因子为TN,主要污染来源是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  相似文献   

18.
王宁 《青海环境》1996,6(2):86-91
小干沟水库是一座以蓄水发电为主的中型水库,建库4年来库区水环境由于受到河道来沙的影响,已形成库区淤积,导致水库库容减少,直接影响到水库正常效益的发挥。本文通过对水库来水来沙特性和淤积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利用壅水冲刷、滞洪排沙和异重流排沙等减淤措施,以保持一定库容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长春市2006年逐月气候资料及新立城水库2006年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定量进行新立城水库水质对气候及人为因素的响应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健康水库概念的基础上,剖析水库健康应包含水库安全、水库生态、水库效益、水库管理等4个方面,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提出了16个指标的健康水库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上述指标体系应用于东圳水库。基于相对级别特征值原则,并按照上述健康水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2015年东圳水库健康评价结果为"健康",表明东圳水库管理局重视水库管理,通过日常工作和计划实施,能有效保障东圳水库的健康状态。研究发现由于水库灌溉和发电效益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灌溉"及"发电"两项指标"不健康"的隶属度比重较大,降低了东圳水库的整体健康水平;其次,"大坝安全"、"大坝风险"及"水库生态系统健康"等3个指标的"亚健康"隶属度比重较大,需要在未来管理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