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生物学指标评价嫩江“十一五”期间水质污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底栖动物、着生生物指标对嫩江"十一.五"期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嫩江水体污染总体在轻污染和中污染之间;各断面污染情况为拉哈、浏园、江桥、富上逐渐加重;2006年至2010年期间水质变化不明显,但平水期略重于丰水期。  相似文献   

2.
结合牡丹江江段海浪断面1998-2002年各年内水量、水质监测数据,从1998-2002年枯、平、丰水期水质变化情况,讨论了面污染源对地表水的影响,认为面源污染是丰水期地表水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针对面污染源的来源,提出了治理面源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地面水中多环芳烃污染现状及风险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用HPLC和化学分析法,监测了1999~2002年丰水期和枯水期杭州市地面水中10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和COD、BOD5等常规指标.结果表明,10种PAHs浓度范围为0.989~96.21g/L,平均浓度30.82g/L;BaP平均浓度为1.582g/L,污染较为严重;地面水中PAHs浓度和检出率均为丰水期高于枯水期;COD、BOD5与PAHs总浓度之间没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反映地面水PAHs污染的风险;BeP、BaP与PAHs总浓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可作为水体PAHs污染的代表物.常规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地去除源水中微量PAHs等有机污染物,因此地面水特别是饮用源水PAHs污染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4.
大汶河水质状况评价和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水质评价和污染源分析对河流污染治理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2019年6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大汶河干流和主要支流21个监测断面16项水质指标的检测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大汶河流域水质状况和污染来源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大汶河流域水体整体水质较差,以Ⅴ类水为主,21个断面枯水期Ⅴ类水质断面占比为66.7%,丰水期Ⅴ类水质断面占比为81%;枯水期大汶河水质明显优于丰水期,且从大汶河上游至下游其水质污染程度逐渐加重;大汶河流域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为TN、NH~+_4-N、Hg和Se等,属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类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流域耕地面源性污染和冶金、化工、纺织等工业企业工业废水的排放。该研究结果可为大汶河流域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松花江吉林市段布设了14个监测断面,对各监测断面BOD5、CODMn、氨氮、总磷及溶解氧等水质因子进行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水质监测,运用单项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单项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水质为Ⅳ类,BOD5、CODMn为主要污染因子;平水期为Ⅴ类,BOD5为首要污染因子;丰水期水质Ⅳ类,首要污染物为BOD5、CODMn。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仅有F、I、L三个监测断面水质超过Ⅲ类水标准,且均隶属于Ⅳ类;平水期出现I、L两个隶属于Ⅳ类水的监测断面和一个隶属于Ⅴ类水的监测断面J;丰水期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对比两种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更适于松花江吉林市段的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6.
农业面源污染河流源解析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湖流域宜兴市新塍社区为研究区,分别测定研究区内各河流在丰水期和平水期的26个监测断面的污染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丰水期和平水期首要污染因子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社渎港水质指数最高,污染最为严重,其首要污染因子为氨氮;根据空间聚类分析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东北Ⅰ区、西南Ⅱ区体现空间差异特征。Ⅰ区水质明显劣于Ⅱ区,丰水期Ⅰ区和Ⅱ区污染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6.59%、73.20%;平水期分别为70.61%和86.46%。丰水期水质主要受畜禽养殖、种植业及上游客水影响较大,平水期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染源及内源污染。  相似文献   

7.
黄浦江水质污染的日趋严重,已为上海市各界所切切关注。因为在黄浦江的多种功能中,首要的是其作为全市人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的水源。目前,黄浦江水质不合格的江段已达64.5公里,占全长113.5公里的56.9%。即一半以上江段,已受到污染或严重污染,其水质已在国家规定的三级地面水标准之下。黄浦江水质的恶化,将危及人民健康,影响经济发展。对此,已引起了市政府和有关环保管理、科研、技术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在,黄浦江污染治理工程方案大体已定。其中,主要为污染源治理,污水处理,污水截流外排,等等。按照既定目标,预计到2000年,除全部河道要求达到三级水质标准外,上游江段,要求达到二级地面水标准,即水质恢复到本市  相似文献   

8.
苏州河的污染底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底泥与流动水相的边界环境为研究对象,应用苏州河底的释放与耗氧规律,在控制地面水水质标准的环境基础上拟定了底泥评价分级标准,将评价的有机污染指标确定为未污染,污染、重污染底泥的类型级别。应用拟定的分级标准对苏州河的污染底泥进行评价,指出若对属于重类型的部分河段底泥进行整治,则整个市区段底泥释放至水相的深度,将接近地面水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宜宾附近金沙江、岷江和长江2001~2005年TP、BOD5和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并初步分析了原因。研究表明,金沙江和岷江的TP和BOD5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金沙江和岷江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TP含量比值分别为1/0.74/0.43和1/0.59/0.73。两江TP含量丰水期高于平水期和枯水期,主要是由于丰水期含沙量高的缘故。金沙江和岷江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BOD5含量比值分别为1/0.84/1.45和1/1.30/3.38。岷江BOD5含量的丰水期/枯水期比值(3.38)远高于金沙江(1.45),可能是岷江中游成都平原和下游乐山-宜宾丘陵区人口稠密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缘故。金沙江丰水期的BOD5含量高于平水期,可能和丰水期河水含沙量高、泥沙含有机物有关。金沙江和岷江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差异较大。金沙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比值为1/0.74/0.43;金沙江的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与TP一样,主要受含沙量的影响。岷江CODMn含量丰水期和枯水期高,平水期低,比值为1/0.74/1.08。岷江丰水期高与含沙量有关;枯水期高与河水污染严重有关。金沙江和岷江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差异较大,金沙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比值为1/0.74/0.43;岷江为1/0.74/1.08.金沙江的CODMn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与TP一样,主要受含沙量的影响。岷江丰水期和枯水期相当,可能是由于丰水期含沙量高,而枯水期流量小,河水污染严重。最后,比较了宜宾挂弓山断面和三峡库首朱沱断面的TP、BOD5和CODMn含量,朱沱断面的BOD5含量高于挂弓山断面,显然是宜宾-朱沱河段接纳了沱江等四川盆地支流汇入的大量污染物质的缘故。  相似文献   

10.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全面了解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的水质污染状况,根据2015年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APCS-MLR(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量化主成分对各污染物的贡献率.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ArcGIS软件对不同断面水质状况进行可视化表征,展现水环境质量的空间特征,更加直观地表达水质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CODCr、TN和NH3-N,丰水期第1主成分对其贡献率分别为69.97%、69.18%、74.23%,平水期为22.91%、22.21%、37.57%,枯水期为83.77%、83.60%、83.09%;6个断面中,朱顺屯断面的水质优于其他断面的水质,上游水质优于下游水质;研究水体水质总体上表现为丰水期优于枯水期.研究表明,污染物主要受到生活污水和该江段沿岸石化、汽车和造纸企业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阿什河口内和呼兰河口内断面,干流水体水质优于支流水体.   相似文献   

11.
浅析大沽河流域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沽河流域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大沽河干流水质良好,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多数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呈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大沽河主要支流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氟化物,功能区达标率为68.8%,从污染较重河流(桃源河、云溪河、洙河下游)不同水期综合污染指数来看,桃源河和洙河下游呈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云溪河由于贯穿胶州城区,受农业面源、降水因素影响较小,呈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2006—2012年,大沽河干流水质基本保持稳定,主要支流水质呈改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钱塘江兰溪段地表水质季节变化特征及源解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季节变化对水质的影响评价是流域水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选取钱塘江兰溪段6个监测点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010和2011年丰水期和枯水期12个水质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技术识别关键污染因子及来源的季节变异特征,并基于层次聚类分析和改进的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不同季节关键污染因子空间差异性分析和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关键污染因子为来源于城镇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纺织业等点源的CODMn、BOD5和NH4+-N,丰水期为来源于农业面源的NH4+-N、TP和工业点源的CODMn;枯水期和丰水期关键污染因子存在空间差异性,无论枯水期还是丰水期,费垅为重污染区域,横山、洋港和将军岩为轻度污染区域;其不同之处在于枯水期女埠和西门码头为中度污染区域,而丰水期则为轻度污染区域;关键污染因子综合水质丰水期优于枯水期,丰水期16.7%的监测点位综合水质归属于V类,而枯水期50%的监测点位综合水质归属于V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实例的模糊聚类法在地面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模糊聚类法,并运用此方法对福建漳州地面水环境水质指标和水质监测断面分别进行了评价和聚类分析。在24个水质评价指标中污染最严重的是氨氮.其次是石油类。在14个监测断面中.受污染最严重的断面位于九龙江经漳州市区的下游方向,此断面中,氨氮的污染指数达到4.45.污染严重超标。聚类分析结果与实际污染情况相吻合.能客观地反映多因子共同作用下的地面水环境质量状况,这为制定水环境宏观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嫩江齐齐哈尔江段富区断面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以便更好的掌握各种污染物对富区段面丰、枯、平水期的污染状况,更好的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15.
(试验过程中得到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监测站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1任务的提出渭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全长818公里,流经本省境内502公里,设置监测断面13个由宝鸡、咸阳、西安、渭南四个三级监测站承担常规监测任务。我省多年环境质量报告资料表明:陕西省主要河流以氨氮,有机耗氧物(以COD计)污染最严重,其中渭河为全省六条主要监测河流的污染之首。1986-1994年渭河主要断面及全河段氨氮统计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多年来渭河水质中氨氮严重超过国家环保局推荐的地面水氢氮参考标准(0.5mg/l)。为了排除因测定误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数学和GIS的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模糊数学原理,以松花江流域1990—2006年15个国控断面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选择13种污染物为评价参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运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GIS的数据管理与空间表达能力, 从产业结构特征上分析松花江流域水体污染的变化趋势,并运用地理信息手段表征流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整体水质呈现好转的趋势;河流水质的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嫩江区域受面源污染的影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干流区域枯水期污染较重,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流域水质区域差异性表现为支流污染重于干流,大城市附近水域的水质明显劣于其他水域水质. 流域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Mn,BOD5,氨氮和六价铬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统计分析的陕西段泾河水质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局地水环境变化研究,是水资源与环境研究的热点问题,而评价地表水质的时空变化是水质评价的重要内容。论文以泾河陕西段干流景村和张家山断面3年16个水质参数为依据,分枯水期和丰水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时期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应用因子分析法选取不同时期最重要的水质参数。结果显示两断面枯水期以自然输入的盐化指标为主,景村断面还包括泾河上游人为输入的有机污染;丰水期以人为输入的非点源污染指标(包括氮营养指标和溶解性固体指标)为主,张家山断面还包括大的径流量携带的两断面之间的有机物(挥发酚);而硫酸盐总是泾河陕西段不同时期最重要的水质参数变量。  相似文献   

18.
牡丹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及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牡丹江近10年水质监测、评价及变化趋势研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法、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法,评价牡丹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水质现状,给出超标项目与超标倍数,计算污染分担率、污染负荷比,绘制主要污染物各断面浓度变化图,总结牡丹江污染特点和水质变化趋势,得出牡丹江水环境污染特征,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评价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改突变物质的污染状况,认为其基本属于轻污染至中污染。致突变物质在不同断面间的变化规律与其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一致,并且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阿什河的污染程度高于呼兰河。  相似文献   

20.
密切值法在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论述了密切值评价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原理和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 ,详细地计算了环境监测断面中主要污染因子的密切值 ,针对地面水各个断面的水质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了该评价方法推广使用的优点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