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辛晶  杨玉胜 《灾害学》2021,(2):134-138
通过对美国应急管理"连续性"政策发展历程、法律规定及"连续性"政策主要内容的分析,总结美国应急管理"连续性"政策对于支撑各类紧急情况下应急工作持续开展的重要作用及特点。结合美国经验及我国应急管理发展趋势,从完善我国应急管理"连续性"政策建设、构建国家应急管理"连续性"政策框架、夯实应急管理基础体系、创新我国特色应急管理"连续性"工作、营造全民应急"连续性"氛围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发展我国应急管理"连续性"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3年12月12日的国情咨文中提及美国即时全球打击系统(下简称C-PGS)。他表示,俄方会密切关注相应计划,并警告美国"谁也不应有针对俄罗斯能取得军事优势的幻想"。是什么刺痛了普京的神经?"全球快速打击计划"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正未来战机在技术上会有哪些特色?美国《流行科技》杂志称,未来军机(包括无人机和有人驾驶飞机)技术极有可能实现以下三大突破:固定翼战机将与直升机融合,无人机将具备"集群"作战/侦察技能,3万米、6倍音速让防空导弹鞭长莫及。绝密的"VTOL-X战机"近期,美国陆军与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联合启动了代号"垂直起降(VTOL-X飞机)"的绝密计划,意图打造能像固定翼战机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一组关于中国歼-16重型战斗机携带新型空空导弹的照片在网络上疯传,并引起国际媒体广泛关注。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推定它就是中国未来专供战机使用的"霹雳-13"远距空空导弹,更有军迷分析它具备"绝杀"诸如美国F-22之类隐身战机的能力。无论分析是否正确,中国正不断补强空空导弹这一"短板"的事实不应讳言。据外媒报道,中国"霹雳-13"导弹通体呈白色,长度约为3米,直径约170毫米,翼展约500毫米。这组数据超过一般现役的格斗导弹,接近于兼顾中程拦截的法国"米卡"导弹。从气动外形来看,"霹  相似文献   

5.
吴晓涛 《灾害学》2014,(2):123-127
2011年以来,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使得许多相关技术、方法等均开始修订和完善。因此,研究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理念的最新进展对于推进我国应急准备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美国政府最新出台的与应急准备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南、标准等,深入剖析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理念的3个核心元素(概念内涵、愿景目标和能力体系)发展动态,提出对我国加快推进国家应急准备工作的建议:①高度重视国家应急准备工作,研究、整合并构建国家级综合应急管理系统;②修订应急管理基本法和总体预案,加快配套法律法规等文件的出台;③准确定位"应急预案",推动应急规划的"规范化"、"动态化"与"全民化";④加快应急管理学科发展,助力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国际上开展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作为防灾减灾手段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美国减灾实践证明土地利用政策的防灾减灾效果十分明显。通过文献梳理、归纳和总结,美国防灾减灾"规划软措施"的经验主要为:①从制度上把防灾减灾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日常任务确定下来,并对减灾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软措施"在法律法规中得到了确立和强化,重视灾前减灾和防灾规划;③重视地质调查局、规划协会等职能部门的联合防灾机制的建设,确保地质灾害信息有效服务于土地利用防灾政策;④注重GIS、监测、通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构建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文中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一种高超音速武器能够在30分钟之内打击全球任何地方的目标!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2014年1月13日报道,中国军方1月9日,首次试验了10倍音速的高超音速武器,目的是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中国总是出人意料!"德国"战争资讯"网站说,这是中国武器研发和生产的巨大进步,但对华盛顿来说却是"冰冷的事实",给五角大楼敲响了警钟。有香港媒体分析说,如若中国这种武器试验成功并部署,某些国家妄图构建反导系统包围中国的小算盘,恐怕就要落空了。  相似文献   

8.
正据英国路透社3月24日报道,美国当地时间3月22日,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以北的农村区域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山泥夹带树木杂物碎片的深度可达4.5米。截至4月2日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华盛顿州斯诺霍米什县发生的泥石流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升至28人,且仍有20人失踪。在一个泥石流预警机制较为完善的国度,人们依然无法阻止它的肆虐,这不由让笔者想起业界对泥石流的另一个狰狞的称呼——"大自然的绞肉机"。本期就让笔者与您一起去更全面地了解它。  相似文献   

9.
丹麦哥本哈根N55公司的艺术团队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工程师们联合设计了一种"终极住房",房子高约3米,有6条液压"腿",由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可"徜徉"在任何地形。设计师们称,这种房子为水位升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  相似文献   

10.
正在诸多尖端军事技术上领先别国的美国,近日又做了一回"先行者"。据《简式防务周刊》等全球多家军事媒体报道,美国海军于2013年12月5日成功进行了潜艇发射无人机的试验。有军事专家认为,该项技术很可能会掀起一场多国参与的"潜艇革命"。  相似文献   

11.
正据美国媒体报道,8月,中美都进行了新型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的试射,但均以失败告终。虽然两国的试射均未成功,但这标志着中美两国之间的军事竞争仍在继续,两国都试图研发数倍于音速的高精确度导弹。这已不是中国第一次试射,早在今年1月,中国首次被外媒披露开展此类武器试射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不禁感叹:中国新型高超音速武器的试验标志着中国新型战略核武器和常规导弹发展计划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什么是"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是一种基于"弹道式巡航导弹原理"的"高超音速飞行器"。从技术原理上讲,高超音速飞行器也并不是新鲜事物,钱学森教授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末就提出了这种"助推—滑翔  相似文献   

12.
正空难,指飞机等航空器飞行中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或人为因素造成的飞机失事,并由此带来灾难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常与"空难"意义相同的词汇还有"飞机坠落事件"或"坠机事件"。汉语中对各种飞行器包括各种载人航空飞行器在起飞、飞行或降落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或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的灾难性损失,对此类事件统称为空难,如对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也称为"哥伦比亚空难"。  相似文献   

13.
"安全第一"这个词最早是美国钢铁公司B·H·凯里董事长提出来的.1906年,凯里从长期接连不断的事故中得出教训,下决心摆脱焦头烂额的困境.他别出心裁地把公司提出的经营方针加以变动,将原来的"质量第一"、"产量第二",改为"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这项方针的改动,既保障了雇员的安全,又使质量,产量得到保证.凯里"安全第一"的口号和他的安全措施取得了成功,震动了美国的实业界.1912年,芝加哥创立了"全美安全协会",研究制定有关安全的法律草案.1917年英国伦敦也成立了安全协会.从此"安全第一"的口号为世界各国的许多企业和管理部门所接受. 我国则是由周恩来总理于1957年首次提出了安全第一的口号.1957年10月5日,周总理在民航局的一份报告上做出了"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14.
地球系统科学提出前我国科学界的某些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增建 《灾害学》2005,20(1):15-17
列举了在1988年美国提出"地球系统科学"前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某些思维: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东亚大陆磁异常与我国人群健康关系的观点,天地生三位一体的观点,地球表层学的观点以及灾害系统的观点等.这些观点虽不如"地球系统科学"着眼于全球整体,但也包括了很大的系统,且不空洞.  相似文献   

15.
《防灾博览》2015,(3):88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称,在美国航天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合作下,美国国土安全部科学技术司近日宣布将"在灾难和应急响应中发现个人"(简称"发现者")技术的最终样品移交给商业市场。"发现者"是一种雷达技术,旨在发现被困在废墟中的受灾群众的心跳。早些时候,科学技术司和航天局在位于弗吉尼亚州洛顿的弗吉尼亚第一行动队的训练场展示了该技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4月20日22时(北京时间21日11时),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公里海面处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继而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钻井平台沉入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钻井平台之一,造价约6亿—7亿美元。该钻井平台是韩国现代重工业公司造船厂于2001年建成,由总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地球各种灾难不断。地震、火山喷发、洪水、泥石流、大火、雪灾、大旱、高温、飓风……频发肆虐,至少夺去将近26万条生命,超过了过去40年来因遭遇恐怖袭击而死亡人数的总和,是自1976年以来遇难者最多的一年。美国联邦救难总署署长傅格特惊呼:灾难"仿佛是接踵而至,一波一波地袭来,‘百年一遇’一词在2010年失去意义。"美国媒体把2010年称之为"地球反扑年"。  相似文献   

18.
时尚科技     
, 《防灾博览》2013,(4):88-89
科技狂人设计"胶囊超级高铁":纽约到北京2小时日前ET3公司正在致力于研制一个名为"高空管道运输"的项目,按照设计师的预想,它将能达到每小时6500千米的惊人速度。乘客坐真空管道的话,从美国的纽约到洛杉矶仅需要45分钟,从纽约到北京也只花费2个小时,而来个环球游也就6个小时。据介绍,这种高空管道运输的交通工具像一个"胶囊",每一个胶囊被放置于管道中,像炮弹一样被发射至目的地。为了让公众了解更多信息,该公司还在网站上公布了"胶囊"设计的更多细节:每一  相似文献   

19.
正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部,有一个长1 094千米的卡斯卡底古陆断层,这个北美最大的活跃断层距离海岸仅有80千米,是全世界几个地震多发区之一。由于地壳板块相互挤压并下潜,因此造就了山脉、海洋深沟以及火山弧,与此同时也会诱发高震级的地震。300多年来,卡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它一旦在某个时刻"苏醒"过来,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1700年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断裂时,9级  相似文献   

20.
时尚科技     
《防灾博览》2010,(4):86-87
<正>据美国《大众机械》杂志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DNA"折纸术"到骨整合技术,一系列"大想法"受到期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未来我们将有机会触摸压电显示器,也有机会购买自己的第一辆超级电容动力汽车。1仿人机器人欧洲的一组科学家正致力于缩小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差距。他们研制的仿人机器人原型能够高度模拟人类的身体结构。在这种仿人机器人体内,有一副由热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