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现代人体内的平均含铅量比古人高出500倍之多。铅元素含量过高危害极大:可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和判断能力迟钝及贫血、神经麻痹等,还容易发生癌症,但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来改变体内含铅量的状况。能驱铅  相似文献   

2.
一、自来水的致癌性1974年美国环境防治和保护基金会(民间团体)水质部长 R·Harris 谈到饮用水与患泌尿器官、消化器官癌症死亡率的关系时,指出以密西西比河为水源的居民,在一万名男性白人中有33人因患上述癌症而死亡。同时,Wilkins 也指出饮用经氯处理过的地表水的男性患消化器官癌症的比率比饮用经氯处理过的地下水的男性高3.66倍。详情见下表。  相似文献   

3.
采用GC/MS技术对典型血吸虫病疫区不同水期采集的1种软体生物和5种鱼体肌肉进行分析.实验发现3类二氯苯和六氯苯(HCB)为优势污染物.ΣCBs在软体生物肌肉中几何均值(以脂肪质量计,下同)为11 947 ng·g-1;在鱼体肌肉中范围为1 851~8 159 ng·g-1,鱼体ΣCBs最高浓度出现在鲶鱼体内,最低浓度出现在鲫鱼体内;实验结果与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值比较,显示该区域软体生物体内HCB含量与其他区域相当;鱼体肌肉中HCB含量则处于较高污染水平.癌症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因软体生物和鱼类摄入HCB而带来的风险分别为1.49×10-7和3.73~21.1×10-7,说明研究区域水生生物中因HCB污染引起的癌症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4.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医学科学家就发现了影响人体健康、使人衰老、致人疾病和癌变的主要原因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物理化学等原因,体内的超氧阴离子等氧自由基的含量超过正常水平。它们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威胁,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含氧自由基和60多种疾病有关,其中包括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癌症。  相似文献   

5.
砷作为一种高毒物质早已众所周知,尤其是砷氧化物和一些盐类,对神经、心、肝、肾和消化道均有严重毒性。近年来发现,砷与癌症密切相关,尤其是饮水砷污染诱发癌症已引起环境学家和医学界关注。美国加利福尼亚环境保护署毒理学家约瑟夫·布朗博士调查发现,当前饮用水砷污染程度远较预料的严重,饮水中砷含量达50ppb时,癌症患病率高达1%。严重威胁人类  相似文献   

6.
人类在和癌症作斗争的过程中,为了预防癌症,很早就在探索形成癌症的原因,研究致癌的各种因素。现已发现不少癌症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中致癌因素的发现环境中存在致癌因素,这个发现来源于实践。人们早在1775年,在医学实践中发现清扫烟筒的工人患阴囊癌和煤烟有关。后来从煤烟和煤焦油中分离出一些叫做多环芳香烃的有机化合物,在实验动物身上诱发出了癌症,其中致癌能力比较强,可以定量检测出来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多环芳烃在松花江水环境中的富集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松花江底质中的多环芳烃含量远远高于江水,蚌体内也富集了较高倍数的多环芳烃,鲶鱼体内多环芳烃的含量大于食物链较低级层次的蚌.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通过食物链的富集进入禽蛋及人体的多环芳烃数量及含量是极少的,对人体健康暂不构成太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黄海近岸底栖贝类体内典型有机污染物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文新  胡璟  陈江麟  范永胜  陶澍 《环境科学》2008,29(5):1336-1341
根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凋查数据,确定黄海近岸底栖贝类体内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分布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35%以上的站点,物种体内石油烃含量超过国家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15 000 ng/g),大连湾附近海域贝类体内含量甚至高出第二类标准(50 000 ng/g).在威海、大连湾和胶州湾出现多环芳烃和酞酸酯少数相对高值站点(300 ng/g左右),而其它大多数站点贝类体内多环芳烃和酞酸酯的含量都较低.中、高环组分占优指示近岸海区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热解过程;二丁基酞酸酯和2-乙基己基酞酸酯是酞酸酯的主要组分.在所有站点,底栖贝类体内PCBs的含量普遍很低(<10 ng/g).贝类体内DDTs含量超过第一类标准(10 ng/g)的站点大部分集中在南黄海沿岸,海州湾内一站点已超出第二类标准(100 ng/g),而组分以代谢产物DDD和DDE为主.在所有站点的贝类体内都有p,p'-DDT检出,尤其在北黄海的大连湾和蓬莱附近海区(比例高于50%),指示周边地区存在潜在的DDT输入源.据此,大连湾、威海、胶州湾沿岸贝类体内石油烃和多环芳烃含量较高,胶州湾、海州湾附近海域贝类体内DDTs含量较高,这些属于较高生态风险区,而大连湾、蓬莱近岸可能的DDT新输入对底栖环境构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9.
气相色谱法分析生物样品中的微量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有密切联系,因此人体化学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 继1961年Schwarz提出蛋白质不良症与动物体内缺硒有关后,硒被证明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受到人们的关注,1981年我国公布克山病、地方性大骨节病系缺硒所致。深入研究表明,微量元素过多或缺少都会导致疾病。因此研究体内微量元素适宜的临界含量十分重要。 血硒是体内摄入硒量的反映,是暂时的直接指标;尿硒表示体内的排硒量;发硒则代表身体在一段时期的积蓄情况。人们往往以这三种样本进行人体微量元素分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体内过多地摄入钠离子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原因,摄入钠离子的大部分来源于饮食中,通过从饮料水中摄入的钠离子为从饮食中摄取重量的0.5—9.0%。关于饮用水中钠离子含量的标准,在饮用水卫生标准或美国环境保护局EPA也没有提及。可是美国心脏病学会认为,  相似文献   

11.
<正> 五十年代以来,一般认为,从非碱性玄武岩质岩浆(拉斑玄武岩质岩浆)产生的偏长英质火成岩,根据其化学成分变化的特点,可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随着从镁铁质岩石向偏长英质岩石的过渡,SiO_2含量递增不明显,而 FeO(FeO 表示全铁量,以 FeO+0.9Fe_2O_3计)或 FeO/Mgo 值递增。另一种是,随着从镁铁质岩石向偏长英质岩石的过渡,SiO_2含量逐渐增大,而 FeO 含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2.
奇云文 《环境》2003,(1):27-27
瑞典当地时间10月7日,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英国科学家悉尼·布伦纳、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获得,他们的贡献是发现了在调节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和机制。医学专家指出,3名科学家的发现对于研究治疗癌症、艾滋病和中风等疾病有着重大作用。程序化细胞死亡是细胞一种生理  相似文献   

13.
黔西北土法炼锌区典型植物体内重金属的积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黔西北土法炼锌导致的重金属严重污染地区生长茂盛的自然植被及其根部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分析测试。土壤重金属形态用连续提取法区分为有效态和强结合态,结果发现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的重金属含量成正比。所分析的4种植物体内的Pb、Zn、Cd含量表现为Zn>Pb>Cd。接骨草(SambucusChinensis)和柳叶苦荬菜(Ixerisgracilis)在体内富集、运输重金属元素的能力很强,是对污染区生态重建非常有前景的植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废弃拆解地环境中电子垃圾相关污染物的含量水平及其生态风险,本文测试了华南某废弃电子垃圾拆解地野生鲮鱼和鲫鱼体内多溴联苯醚(PBDEs)、多溴联苯(PBBs)、得克隆(DP)和替代型溴系阻燃剂(ABFRs)等卤系阻燃剂(HFRs)的含量和组成,评估了这些污染物对于野生鱼类及食鱼野生动物的生态风险.电子垃圾拆解地鲮鱼和鲫鱼体内∑HFR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230~1680和141~650ng/g,高于对照区1~2个数量级,表明虽然粗犷的电子垃圾回收活动已禁止多年,当地野生鱼类仍然受到HFRs严重污染.PBDEs是鱼体内最主要的HFRs,鲮鱼和鲫鱼体内其分别占∑HFRs的96%和89%.鲮鱼和鲫鱼体内HFRs含量和组成均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其生活习性、营养级和脂肪含量不同有关.风险评估结果显示,PBDEs对野生鱼类及食鱼野生动物均具有较大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5.
卢勇  苏珊珊  黎明  惠阳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Z2):118-122,178
环境中的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通过食物链,可以在水生生物实现生物积累。而人类食用这些含有污染的食品,可以造成对人体的健康危害的摄食暴露,导致癌症、内分泌失调等疾病,并影响生育能力和儿童智力发育。但由于生物体内在因素的复杂性,PCBs和PBDEs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放大等机制仍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8月25日Enn环境新闻网伊利诺伊大学发表在预防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男性和65岁以上的女性,在自然环境中会睡得更好,无论是在公园附近的绿地,还是沙滩,亦或者是海景。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精神萎靡,身体健康下降,认知功能降低,同时还会增加患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机率。而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必须付出代价,对于已婚者来说,甚至可能会增加离婚的机率。社区健康教授戴安娜·格雷斯  相似文献   

17.
<正> 重褶褶皱在造山带广泛发育,过去常常把它看作变形的不连续脉动的证据。近来,许多研究者指出,多世代褶皱可能是单一渐进变形的产物。本文旨在研究皮洛纳片岩中的重褶褶皱的成因,该片岩构成了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和亚利桑那州西南部文森特逆冲体系的下盘。皮洛纳片岩主要由变杂砂岩和镁铁质片岩组成,其上为前寒武纪、古生代和中生代片麻岩  相似文献   

18.
<正> 富钾火山岩或超钾岩(ultrapotassic ro-cks)是一类具有高的K_2O、MgO含量和不相容元素含量的超镁铁-镁铁质碱性火山岩。本文研究了盐边富钾火山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岩石来源、岩浆演化和岩石含矿性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城市生活污泥和蚓粪(污泥或蚓粪在混配土壤中的质量分数为10%、20%和30%(以干重计))施用于土壤后,对生菜和土壤中Cr、Pb和Cd三种重金属元素积累的影响,以期为污泥蚓粪的农用提供依据及指导。试验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比例的污泥和蚓粪,重金属Cr和Cd在生菜体内的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而重金属Pb在生菜体内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国家标准限值,生菜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Pb>Cr>Cd。研究发现,无论施用污泥和蚓粪,大多数情况下重金属在生菜体内的含量以10%施用量处理组最高。20%配比的处理种植并收获生菜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显著低于10%和30%处理组土壤。  相似文献   

20.
癌症乃人类健康的大敌。目前,全世界癌症患者逾三千万,每年死于癌症者有四百万。癌症成了尽人皆知的常见病。人为什么会生癌呢?据研究,癌症大多数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其中化学致癌物质是引起人类癌瘤的主要“之凶”。亚硝胺、霉菌毒素和稠环芳烃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主要的三类环境致癌物质。它们(尤其是亚硝胺)相当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因此,预防致癌性亚硝胺的危害是至关重要的。预防亚硝胺的危害,主要应抓住两个环节:一要减少进入人体的亚硝胺及其前体物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二要阻断亚硝胺的体内合成反应。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