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吴云 《环境》2000,(8):21-21
今年入春以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几场席卷半个中国的沙尘暴,给受灾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危害,再次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沙尘暴,中国古代称之为“霾’,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危害极大的气象灾害,是一种天昏地暗、白天也要点灯的风沙天气。中国北方地区是全球四大沙尘暴高发地区(中亚、  相似文献   

2.
昆仑 《世界环境》2011,(4):82-83
沙尘天气是干旱地区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早春大地回暖,气温回升较快,低层空气很不稳定,很容易出现空气扰动把地面沙尘卷向空中的扬尘现象。在扬尘天,空中沙尘弥漫,人们外出活动被风沙搞得灰头土脸;沙尘降低了能见度,对交通运输造成了不良影响。如果遭遇持续强劲的大风,便形成了沙尘暴。强沙尘暴可长距离扩散到数千里之外,沙尘遮天蔽日天昏地暗,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只有几百米甚至几十米。这种气象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
北风 《环境》2002,(6):10-11
今年入春以来,几场沙尘暴席卷半个中国,滚滚沙尘掠过华北、东北,跨过长江,直逼祖国东南。过去不知沙尘为何物的广东、香港,也竟然能从空气中体会到一丝丝沙尘的气味。沙暴最严重的一天,半个中国的天空都是黄色的。在首都北京,最厉害的时候,几十米外的景物都变得模糊不清,街上行人或沙巾护面,或墨镜护眼。专家评价,今年沙尘暴来势之凶猛、风速之惊人、能见度之低是近十年来少有的。频繁肆虐的沙尘暴拉响了生态环境的警钟,也吹响了号角——向沙尘暴宣战。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27—28日中国北方发生了一次影响范围最大、持续时间长的沙尘暴天气过程,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受其影响沈阳市出现了一次以浮尘天气为主的轻度污染事件,给沈阳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影响。主要从天气形势上分析了此次沙尘天气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引起的,蒙古气旋发展和地面冷锋移动经过蒙古国和华北北部等干燥、疏松的地表形成扬沙、沙尘暴,大量的细小沙尘粒子随高空偏西气流携带而至沈阳,形成浮尘天气。  相似文献   

5.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尘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 应用气象站1954-2001年地面观测资料,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尘暴研究得出,北京地区的沙尘暴年均2.08日,1.79小时.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为严重,七八十年代逐渐减少,90年代以来更少.多方研究表明,北京地区的沙尘暴源于当地的土壤大面积风蚀,并非外来,而且沙尘暴和扬沙年均日数,北京地区均高于其大多数周边近邻地区.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内蒙、辽宁等北京周边远邻地区中,内蒙古沙尘暴最严重,其次是河北、山西.但这些邻近省区也不是北京地区的沙尘暴来源之地.而北京冬春季节的裸露农田,才是北京地区沙尘暴、扬沙的主要发生地,因此应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应用气象站1954—2001年地面观测资料,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尘暴研究得出,北京地区的沙尘暴年均2.08日,1.79小时。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为严重,七八十年代逐渐减少,90年代以来更少。多方研究表明,北京地区的沙尘暴源于当地的土壤大面积风蚀,并非外来,而且沙尘暴和扬沙年均日数,北京地区均高于其大多数周边近邻地区。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内蒙、辽宁等北京周边远邻地区中,内蒙古沙尘暴最严重,其次是河北、山西。但这些邻近省区也不是北京地区的沙尘暴来源之地。而北京冬春季节的裸露农田,才是北京地区沙尘暴、扬沙的主要发生地,因此应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沙尘暴     
边归国 《福建环境》2003,20(1):63-63
沙尘暴是强风将地面大量的沙尘吹起 ,使空气很浑浊 ,水平能见度小于 1 0 0 0米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出现是强劲的风力、丰富的沙尘源和不稳定空气状态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成因、强度和危害程度上 ,均不同于扬沙或浮尘天气 ,也有别于单纯的大风天气。强沙尘暴天气 (俗称黄风或黑风 )生成时 ,往往会看到气势磅礴、咆哮而来的几百米高的沙尘暴壁。沙尘暴灾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风沙流的吹蚀与磨蚀。携带沙粒的运动气流(风沙流 )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使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 ,农作物及各种设施遭到损害。2 )流沙埋压。沙尘暴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强度加大,次数增多,影响范围之广、破坏之严重令人震惊。生态环境恶化所造成的恶果在沙尘肆虐中一暴无遗。连续爆发的沙尘暴天气,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9.
呼和浩特地区是沙尘暴发生次数比较频繁的地区。通过对近几年呼和浩特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次数及路径的分析,结合路径区域的自然状况、植被情况、气象条件等因素,本文提出了了沙尘暴监测的布点设置方案,为做好呼和浩特区域沙尘暴监测及研究沙尘暴起因和预警、预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沙尘暴天气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相当浑浊,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灾害性天气。沙尘天气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有的一种天气。  相似文献   

11.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也导致了大气被污染、环境被破坏的状况,雾霾、沙尘暴等问题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一些工业企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导致大气被污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等方面带来了非常巨大的伤害。因此,应不断的加强大气污染整治力度,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的控制大气污染现象,为人们创建健康、绿色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2.
声音     
《环境》2007,(4):12
“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能被消灭的,所谓制止沙尘暴,实际是违反科学规律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一语惊人。他同时强调,我们不能忽略沙尘暴给人类造成的巨大损失,但目前完全消灭它是不现实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治理它,尽量缩小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日子,北京动物医“伤熊”事件引起了国人的强烈愤慨和谴责。可过了不几天,我国北方地区又发生的十年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影响最严重的沙尘暴,有几个抱怨过?更谈不上愤慨与谴责。理由似乎很简单:“伤熊”是人为事件,“沙尘暴”是天灾,不能怨天只能尤人。其实,这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伤熊”、“沙尘暴”都是人惹的祸。  相似文献   

14.
利用首都圈地区 11个基本和基准气象台站近 50年的观测资料 ,给出了这 11个台站自建站至 2000年沙尘暴发生日数的年际变化序列 ,并分析了其与气温、降水和风的关系 .结果表明 :首都圈沙尘暴具有很大的时空差异 ,西北部沙尘暴日数明显多于东南部 .沙尘暴发生日数的年际波动很大 ,同一站点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几十倍 .二连浩特、阿巴嘎旗、锡林浩特、丰宁、张家口、怀来和北京等 7个气象站自建站至 2000年的沙尘暴日数呈显著的下降趋势 ,其余 4个气象站没有显著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首都圈地区沙尘暴季节性显著 ,多集中在春季 .与沙尘暴日数相关性最强的是起沙风日数 ,有 6个站点的沙尘暴日数同起沙风日数呈显著的正相关 ;其次是气温 ,有 3~ 4个站点的沙尘暴日数与年均温、冬季均温和春季均温呈显著负相关 ;降水量与沙尘暴日数的相关性最弱 ,只有朱日和 1个站点与春季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 .另外有 4个站点的沙尘暴日数与气温、降水和风均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就首都圈沙尘暴的时空变异性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15.
北太平洋地区沙尘沉降与海洋生物兴衰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2001年4月中亚强沙尘暴过程在中国、韩国、日本和北美大陆地面PM10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推算出了北太平洋PAPA地区的沙尘沉降通量,结合同期PAPA地区的海洋表层有机碳和叶绿素观测结果,探讨了北太平洋沙尘与海洋生物兴衰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强沙尘暴过程可以给PAPA地区带去大约3.1~5.8μg/m3的风成Fe元素,它激发了海洋生物泵,引起海洋浮游植物的快速繁盛.  相似文献   

16.
阿拉善地区沙尘暴的统计分析和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阿拉善地区沙尘暴历史资料的分析和对该地区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总悬浮颗粒物年变化规律及沙尘暴发生期间的TSP数据分析。统计分析了该地区沙尘暴形成规律 ,发生原因 ,追踪沙尘暴源地 ,提出有效防治对策 ,控制来自环境的沙尘源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北京沙尘暴源地解析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45  
2000年我国北方春季干旱少雨,气温回升快,低涡频繁侵入,4月3~9日连续3次冷空气活动,造成了北京地区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笔者利用卫星云图和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分析了该次沙尘暴源地及沙尘输送机制。结果证明,北京沙尘暴初始源地为蒙古高原及冷涡移动路径上的沙漠戈壁地区;北京周边地区裸露地的沙尘在气旋尾部上升气流的扰动下,亦形成了边界层的近距离输送。   相似文献   

18.
黄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浩 《环境保护》1996,(1):27-28,21
黄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全浩每年春天,中亚沙尘暴区发生的黄沙在我国北方地区经常造成各种灾害,而且这种天气现象已经持续了几千年。近30年来,由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自然界的变化趋势和人类活动造成的荒漠化面积的扩大,沙尘暴和黄沙的发生频率和强...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日子,北京动物园“伤熊”事件引起了国人的强烈愤慨和谴责。可过了不几天,我国北方地区又发生的十年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影响最严重的沙尘暴,有几个抱怨过?更谈不上愤慨与谴责。理由似乎很简单:“伤熊”是人为事件,“沙尘暴”是天灾,不能怨天只能尤人。其实,这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伤熊”、“沙尘暴”都是人惹的祸。“伤熊”的主儿受到国人谴责,“罪”有应得,因为他伤害了与人类共同生活的朋友———受到法律保护的动物,侵犯了动物的生存权。从环保意义讲,破坏了生态平衡的“链条”。沙尘暴是土壤荒漠化造成的,而…  相似文献   

20.
蒋高明 《环境保护》2006,(10):50-51
今春北京发生的沙尘暴令人记忆犹新.截至5月11日,2006年我国北方共出现了12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5次、沙尘暴3次、扬沙4次.今年是近7年以来沙尘天气的第二严重年份.而在此以前的我国沙尘暴趋势是,前30-4年中平均3年1次,而到上世纪90年代它就每年光顾1回了;2000年很快增加到12次;2001年,我国北方地区共出现1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41天;2002年3月18-21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自西向东经历了20世纪以来最强的1次沙尘天气过程,强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140万平方公里.2003-2005,由于老天帮忙,加上采取了适当的保护措施,沙尘天气有所缓和.今年沙尘暴再度频发,说明我们治理沙尘暴的道路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