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重点探讨和论述了废弃物焚烧过程中极毒物质二恶英类的毒理,生成机构及生成途径,并从工程应用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研究了Fenton体系中羟基自由基的生成规律,考察了H2O2浓度、FeSO4浓度、pH值3个因素对羟基自由基生成规律的影响,这3个因素对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均有较大的影响;采用"生成率"实验确定最佳操作条件,分析了Fenton试剂降解中年期垃圾渗滤液COD的动力学过程,将其分为2个近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538.5 mg/(L·h)和-30.3 mg/(L·h).  相似文献   

3.
以茜素绿的Ti O2光催化降解反应为目标体系,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降解过程中不同反应时间的特征吸收进行了测定。根据降解体系特征吸收的变化及可能生成的中间产物特性,选用HPLC-MS测定了反应初期生成的含蒽醌染料母体结构的降解产物,并采用GC-MS继续跟踪分析了降解生成的蒽醌类和邻苯二甲酸类中间产物。运用离子色谱(IC)测定了降解过程中生成的小分子有机羧酸及无机离子。结果表明,茜素绿分子的降解首先是蒽醌染料母体结构的破坏,生成的主要中间产物蒽醌类化合物可被开环氧化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并可继续降解生成甲酸、乙酸和草酸,最终矿化为CO2和H2O。茜素绿分子中的有机硫主要矿化为SO2-4,有机氮则矿化为NO-3和NH+4,其中有机氮的80%以上被还原矿化为NH+4。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安全文化生成规律,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安全文化学理论,基于"宏观—中观—微观"综合视角,运用理论思辨与文献分析方法,系统研究安全文化生成机制。首先,提出安全文化生成的定义,并提取安全文化生成的人的安全需要、安全威胁与应对者等6个因素;然后,提出安全文化生成的联合型、实践型与理性型等5条途径,以及安全文化生成的自发型与操作型2种动力;最后,分析安全文化生成的形式形态、经验形态与理论形态等4种表现形态。结果表明:可将安全文化生成机制的核心概括为"6-5-2-4"安全文化生成理论,其包括安全文化生成的因素、途径、动力与表现形态等4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研究了Fenton体系中羟基自由基的生成规律,考察了H2O2浓度、FeSO4浓度、pH值3个因素对羟基自由基生成规律的影响,这3个因素对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均有较大的影响;采用“生成率”实验确定最佳操作条件,分析了Fenton试剂降解中年期垃圾渗滤液COD的动力学过程,将其分为2个近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538.5mg/(L·h)和-30.3mg/(L·h)。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环境中驾驶疲劳的生成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预防由驾驶疲劳引起的交通事故,有必要研究在道路、交通和环境的综合影响下驾驶疲劳的生成机理。基于生理、心理学中的经典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采用理论推理的方法对驾驶疲劳生成过程中驾驶员唤醒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驾驶疲劳的生成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工程实际。通过驾驶员唤醒水平的变化,指出驾驶疲劳的生成时刻,及其对驾驶时间的规定和道路、景观设计的影响。该模型以唤醒水平为核心,描述驾驶疲劳生成过程中驾驶员唤醒水平的变化规律,强调道路交通环境对驾驶员唤醒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二噁英类的结构、毒性及理化性质,分析了电弧炉炼钢过程二噁英的产生机理,烟气中的二噁英主要通过从头合成(de novo)反应生成。介绍了我国电弧炉烟气中的二噁英排放情况,讨论了抑制二噁英生成的措施及烟气中二噁英的脱除措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二氧化氯投加量、接触时间、pH值下二氧化氯杀藻中亚氯酸盐的生成规律及其他水质条件(藻初始质量浓度、有机物和氨氮)对亚氯酸盐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氯酸盐生成量随着二氧化氯投加量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放置2 h,生成的亚氯酸盐占二氧化氯初始投加量的10%~30%。二氧化氯杀藻的水样放置时间越长,开始生成亚氯酸盐的pH值就越低。放置30 min时生成亚氯酸盐的起始pH值为6,放置70 min时起始pH值为3.9。在酸性条件下,亚氯酸盐的生成量随pH值增大而增大;而从中性到碱性,亚氯酸盐增加缓慢。藻初始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超过14.93μg/L时,亚氯酸盐的生成量随藻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有机物促进了亚氯酸盐的生成,但亚氯酸盐的生成量并没有随有机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大氨氮质量浓度,亚氯酸盐的生成量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有机废气的化学吸收是使废物重新进入物质循环 ,避免二次污染并产生经济效益的环境工程方法。针对某市荧光灯厂工艺过程 ,分析研究了废气治理的各种方法 ,提出了用氨水吸收醋酸丁酯废气 ,转化生成乙酰胺和丁醇的吸收净化方案 ,并对生成物质进行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产物自燃及其防治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硫油品储罐内壁腐蚀产物(Fe2O3、Fe3O4、Fe(OH)3)与H2S反应生成硫化铁,硫化铁的氧化放热是引起储罐火灾的主要原因.实验模拟了油品储罐中硫化铁的生成,研究了在无氧条件下H2S气体与油品储罐内壁腐蚀产物的反应以及生成的硫化铁在自然环境下的氧化自燃性.结果表明,Fe2O3、Fe3O4、Fe(OH)3,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经硫化后生成的硫化铁具有很高的自然氧化活性,在自然环境中,常温下能迅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热量积聚引起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有机废气的化学吸收是使废物重新进入物质循环,避免二次污染并产生经济效益的环境工程方法,针对某市荧光灯厂工艺过程,分析研究了废气治理的各种方法,提出了用氨水吸收醋酸丁酯废气,转化生成乙酰胺和丁醇的吸收净化方案,并对生成物质进行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2.
聚合硫酸铁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九兰  张文俊 《安全》1999,20(3):4-6
烟气脱硫后生成的稀硫酸与废金属铁反应制出氢和硫酸亚铁。氢气可供锅炉燃烧,而硫酸业铁可进一步反映生成具有应用价值的聚合硫酸铁。总结出了聚合硫酸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响应曲面法系统研究了掺硼金刚石(Boron-doped Diamond,BDD)膜电极电化学氧化双酚A (BisphenolA,BPA)的影响因素及含氯副产物的生成。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是影响降解速率常数(k)和氯离子消耗量(Δc(Cl-))的最主要因素。以BPA有效降解的同时生成较少量的含氯副产物为标准,通过响应曲面法计算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为:对0. 06 mmol/L BPA、40 mmol/L NaCl(pH=8)的溶液,当电流密度为15 mA/cm2时,k为0. 318 min-1,Δc(Cl-)仅为3. 55 mmol/L。BDD电极电解不仅生成了高浓度的高氯酸盐,还生成了1,1,2,2-四氯乙烷、2,3,4,6-四氯苯酚和五氯苯酚等仅在BDD体系中被检测到的含氯有机副产物。综上,经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尽管整个BPA溶液的毒性明显降低,但还需特别关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含氯副产物。  相似文献   

14.
用模拟太阳光照射Suwannee河黄腐酸以模拟光氧化过程,研究了溶解氧浓度、模拟太阳光波长范围和铁浓度对溶解无机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气饱和样品的溶解无机碳生成速率比空气饱和条件下(3.32 μmol/(L·h))增加了40.1%(以照射过程中线性回归的生成速率计算); 实验以Mylar-D、有机玻璃UF-3和有机玻璃UF-4为滤光片研究了波长范围对溶解无机碳产量的影响,近似计算的结果表明UV-B、UV-A 和可见光部分分别占全波段模拟太阳光光化学生成无机碳产量的43%、42% 和 15%; 当样品铁浓度达到10 μmol/L时,其溶解无机碳的生成速率约为初始样品(Suwannee河黄腐酸铁浓度为1.90 μmol/L)的2.8倍,证实了铁在光化学氧化过程中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芳香类有机物的氯化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几种受污染水中有代表性的芳香类有机物进行氯化试验,研究芳香类有机物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的氯化反应特性,分析芳香类有机物的化学结构对生成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的影响.1)各受试物质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乙酸之和)的生成量和生成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2,4-二氯酚、2,6-二氯酚、2,3-二氯酚、对苯二酚、苯酚、苯乙酮和苯甲醛.2)芳香类有机物氯化生成消毒副产物的特性取决于苯环上官能团的性质、数量和位置等.苯环上的供电子基有利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吸电子基则相反;苯环上羟基的数量越多,越容易生成消毒副产物;间位官能团结构的芳香类有机物容易生成三卤甲烷,邻位和对位官能团结构的芳香类有机物则容易生成卤乙酸.3)对苯二酚的氯化反应可分为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外燃烧假人实验室相关标准及闪火生成系统进行介绍,结合应用实际提出闪火的设计要求是热流量84kW/m2,持续时间为5s。最后从管道压力调节、燃烧器设计、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实验室火闪火生成系统的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烟气成分分析仪、垂直燃烧测试仪对添加几种不同类型阻燃剂的低密度聚乙烯进行实验研究,讨论了不同阻燃剂及其含量对PE燃烧烟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PE中添加TBBA、ZB、Mg(OH)2和纯PE相比燃烧产生CO2浓度变小;含量相同时,TBBA、Mg(OH)2较ZB对PE燃烧生成CO2浓度影响大.含ZB、Mg(OH)2的PE燃烧生成CO浓度较纯PE燃烧生成CO浓度小,而添加TBBA对PE燃烧生成CO浓度影响与所添加份数有关.增大阻燃剂含量对抑制烟气中CO、CO2浓度来说并非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NOx的生成机理分析,阐述了燃烧过程中控制NOx生成和降低排放量的原则,探讨了目前相关的低NOx燃烧技术。强调了在降低NOx的同时必须注意高效率,对低挥发分煤在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情况下的高效低NOx燃烧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遗传-BP算法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煤矿监控系统的测试要求,提出了一种自动生成测试用例数据的方法用于煤矿监控系统的测试任务。该方法利用遗传算法和BP算法对要测试的功能模块和逻辑结构进行分析解读,通过全局寻优得出最佳测试路径和测试数据,对于提高测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有很大优势,而且相对与人工测试更加安全。新的测试用例生成算法结合遗传算法和BP算法,能充分发挥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和BP算法学习能力强的优势,使得数据生成更快捷可靠。选取煤矿监控系统的部分功能测试作为实验材料,与人工测试方法和利用遗传该算法生成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新方法能够更好的检测出煤矿监控系统中的错误,发现错误的数量和时间都较人工测试要好,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较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事故隐患判定依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事故隐患的定义概念,生成机理,发展过程和属性特征,提出了判定事故隐患垢3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