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生物流化床的床层膨胀行为直接与生化反应区的水动力学和效率相关,床层膨胀特性是进行合理设计和运行的重要依据。目前流化床设计一般没有考虑生物膜的影响,但生物颗粒的流化行为有别于光滑载体,因此需要对曳力系数Cd和膨胀特性方程中的ui进行必要的修正。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优化两相流化床设计和运行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流化床生物滤器净水效果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流化床生物滤器的工作性能,采用新型填料玻璃珠作为滤器的基质,并将其应用于罗非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了玻璃珠粒径、床层膨胀率、碱度和氨氮负荷4个可控因素对其处理养殖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化床生物滤器挂膜23d后生物膜成熟稳定,当床层膨胀率低于160%时,床层增高和填料流失现象不明显。选用0.2~0.4mm粒径的玻璃珠为填料时,对TAN和NO2--N的去除率显著高于以0.4~0.6mm玻璃珠为填料的滤器;随着床层膨胀率的提高,滤器对TAN和NO2--N的去除率逐渐下降,但对TAN的去除负荷有一定的提高;碱度和TAN负荷的增加有利于滤器的硝化作用。流化床生物滤器对养殖水体中的TAN的平均去除负荷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673.11±23.26)g/(m3·d)和(90.24±3.45)%,显示出较好的硝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生物流化床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对污染物的降解主要依赖于活性生物膜 ,研究生物膜的特性是提高反应器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描述生物膜特性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综述 ,其中 ,生物膜种群构成的差异是影响反应器效率的最重要因素 ,本文重点探讨了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种群分布特征、种群的生态演替过程与反应器性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对生物流化床生物膜特性进行强化的几种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铁炭微电池电解反应器-填充流化床反应器,并对该反应器的水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床层压降法测定临界流化气速,建立了关于临界流化气速Uc的经验关联式:Uc=0.0156C^0.27,Vt0.14,H0.31,通过脉冲示踪物信号法测得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结果表明该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接近于完全混合反应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工程中测试的数据 ,探讨了流化填料净化塔的有关动力学特性 ,包括初始流态化速度、填料被带出速度、操作气速、床层膨胀高度和雾沫夹带等 ,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在工程设计中 ,当条件相近时 ,直接利用这些数学模型指导设计 ,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铁炭微电池电解反应器———填充流化床反应器 ,并对该反应器的水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床层压降法测定临界流化气速 ,建立了关于临界流化气速Uc 的经验关联式 :Uc=0 .0 15 6C0 .2 7Vt0 .14 H0 .31。通过脉冲示踪物信号法测得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 ,结果表明该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接近于完全混合反应器  相似文献   

7.
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生物膜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生物流化床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对污染物的降解主要依赖于活性生物膜,研究生物膜的特性是提高反应器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描述生物膜特性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综述,其中,生物膜种群构成的差异是影响反应器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本文重点探讨了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种群分布特征,种群的生态演替过程与反应器性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生物流化床生物膜特性进行强化的几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压降是保证反应器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了解反应器内的气固流动状况以及压降分布并对其加以调节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通过分析循环流化床内气固两相的流动状态,基于一维轴向流动模型,研究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内的压降轴向分布特性.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压降受烟气流速和循环流量影响下的变化趋势与实验结论一致,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可以用于循环流化床内脱硫传质研究,以及为反应器的设计与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流化填料净化塔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利用工程中测试的数据,探讨了流化填料净化塔的有关动力学特性,包括初始流态化速度,填料被带出速度,操作气速,床层膨胀高度和雾沫夹带等,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在工程设计中,当条件相近时,直接利用这些数学模型指导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生物流化床法预处理受污染的饮用水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总结已有各主要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以生物流化床工艺对受污染饮用水源进行预处理的可行性,提出了预处理与常规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改造方案及生物流化床的基本设计方法。通过经济技术比较表明,以生物流化床作预处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比其他有关方法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王冰  韩松 《环境工程学报》2014,8(6):2456-2460
对四级三相式生物流化床分段进水工艺脱氮效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进水C/N比、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回流比,考察了系统的脱氮效能,并与流化床A/O工艺脱氮效能进行对比。出水氨氮均小于1 mg/L,去除率保持在97%以上,TN去除率最高可达90%,出水水质均能够保证达标。在相同水质和运行条件下,将四级三相式生物流化床分段进水工艺与流化床A/O工艺进行对比,前者从脱氮效能和节约能源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四级三相式生物流化床分段进水工艺无需外加碳源和内回流系统,是一种低碳节能的污水脱氮新工艺。  相似文献   

12.
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炼油厂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酚是一类剧毒性物质 ,是我国重点控制的污染物之一。本文利用三相生物流化床对人工含酚废水和燕山石化集团炼油厂含酚废水进行实验室模拟降解实验 ,生物颗粒使用海藻酸钠、氯化钙和从活性污泥筛选驯化的四种细菌用微生物包埋法制作。结果显示 ,在 3h时段内对酚的降解显著 ,t testP <0 .0 1。在三相生物流化床中使用微生物包埋法制作的生物颗粒处理含酚废水 ,处理效果良好 ,并且用海藻酸钠、氯化钙为主要原料制作生物颗粒可以大大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3.
流化床中污泥干燥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湿污泥为原料在气固流动流化床干燥器内进行了污泥干燥特性的实验研究,考察流化风速、送风温度、联合干燥热量配比的变化对干燥强度、干燥热效率及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流化床污泥干燥最佳流化风速为1.48 m/s左右;随着流化风温的升高,干燥强度和干燥热效率逐渐增大,但增幅减小;单独的加热管干燥和流化风干燥的干燥热效率均较低,分别为33%和45%左右。在相同总输入热量下,随着内置加热管输入热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干燥热效率、干燥强度和平均传热系数均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新型循环流化床进行清水实验及硝化、反硝化启动试验研究,考察了系统对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并分析了曝气量对系统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输送床和传统流化床工艺进行有机结合,技术上可行,可以在系统内不同区建立缺氧、好氧条件,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完成脱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SBR式流化床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组成结构,对该设备进行了启动试验和污水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具有启动方便、反应时间短的特点.当处理周期为2 h时,处理设备的出水水质完全满足<船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条件>(GB10833-89)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三维三相流化床电极处理苯胺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反应器———三维三相流化床电极用于处理苯胺的实验研究。得到了气量大小、外加电压、电介质浓度、pH值、原水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胺溶液COD去除率的影响规律 ,并对之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和分析。结果表明 ,用三维三相流化床电极 ,在一定条件下 ,苯胺可基本被全部氧化。初步论证了苯胺电解过程中有中间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湿污泥在流化床中干燥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鼓泡流化床干燥器内,床料采用0~1 mm的石英砂,以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城市污水污泥的流态化干燥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控制送风温度、流化风量、加料量、污泥粒径等参数,研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床温以及干污泥含水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送风温度的升高,床温升高,干污泥含水率下降,最终趋向于一个稳定值8%。床温随流化风量的增加先是减小而后升高,干污泥的含水率随流化风量的增加先是降低而后增大。当加料量从11 kg/h增加到13kg/h时,干污泥的含水率基本没有变化,当加料量超过13 kg/h时,干污泥的含水率从8.1%开始呈递增趋势。随污泥粒径的增大,床温升高,干污泥含水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8.
初步比较气升式内循环蜂窝陶瓷反应器(IAL-CHS)和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ITFB)对微污染水源水进行生物预处理的效果。IAL-CHS反应器比ITFB反应器挂膜启动速度快,但是在挂膜期承受冲击负荷能力较ITFB反应器差。在进水相同条件下,两者所能达到的最小水力停留时间、最大体积负荷和容积负荷相差不大,但是ITFB反应器的曝气强度却为IAL-CHS反应器的3.33倍,并且比IAL-CHS反应器出水SS高,浊度去除率低,单位载体的生物量及活性生物量小。  相似文献   

19.
双喷嘴矩形喷动床流体力学及脱硫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半干法烟气脱硫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喷嘴矩形喷动床半干法脱硫技术.在相同的静床层高度下,研究了最小喷动速度、最大喷动压降和喷动高度;在相同的Ca/S比、进气SO2浓度、进口温度、绝热饱和温差条件下,以消石灰为脱硫剂,研究了脱硫性能,并与传统柱锥形喷动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矩形喷动床拥有更好的流动性能和脱硫率,得出了实验条件下矩形喷动床的最佳操作范围.  相似文献   

20.
固硫灰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固硫产生的废弃物,具有自硬性、火山灰活性和膨胀性等特性,若以其替代矿粉制备沥青混合料并用于道路工程建设中,将有望为固硫灰处理处置提供新途径。选用固硫灰做填料等量替代普通矿粉,通过马歇尔实验研究固硫灰不同替代量(0%、25%、50%、75%、100%)对AC-13型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对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掺固硫灰沥青混合料在一定油石比范围内均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与普通矿粉沥青混合料相比,掺固硫灰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良好,压实度相同时,掺固硫灰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抗车辙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