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功能分区是协调森林旅游地自然保护和旅游利用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和管理工具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可以开展森林旅游的地区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征之后 ,探讨了森林旅游地功能分区规划的基本目标、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森林旅游地功能分区规划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功能分区是协调森林旅游地自然保护和旅游利用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和管理工具,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可以开展森林旅游的地区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征之后,探讨了森林旅游地功能分区规划的基本目标、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海军  马建章 《生态环境》2008,17(2):866-871
旅游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是生态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而森林自然保护地是一类重要的生态旅游区.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自然保护地的定义与分类方式,可认为我国的森林自然保护地主要应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公益林场三种类型;森林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单纯地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价与核算,二是从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对资源的可开发性进行评价,其侧重在于找到保护与开发的的科学平衡点;在森林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研究上,必须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三大效益"兼顾的原则,才能实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由于经营目的和保护级别差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公益林场的生态旅游研究与实践尚存在发展不均衡、功能不突出等问题,随着生态旅游事业的深入发展,一些非热点和低等级的森林自然保护地在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开发实践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游客量与生态负荷量之间的关系,强调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坚持生态经济原则。据此,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定位站的设想,论述了其建立条件、研究内容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旅游的生态影响——兼论建立定位站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游客量与生态负荷量之间的关系,强调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坚持生态经济原则。据此,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定位站的设想,论述了其建立条件、研究内容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森林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内容,运用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森林旅游开发和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阐述了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在森林旅游开发环保中的应用,分析指出应结合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改变博弈方的收益,使博弈达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纳什均衡,提高森林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效率,以及处理森林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有效决策.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城市森林的空间特征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城市林业的基本理论和GIS技术,广州市城区森林的空间分布以两山(白云山、越秀山)两河(珠江、流溪河)为核心,辅之公共绿地和道路绿化,形成多功能、多类型的网络式结构。近郊森林建设好风暴旅游林以及环绕卫星城镇和重点工业镇的生态公益林。远郊森林保障了“菜蓝子”工程,促进森林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森林康养是利用森林资源、辅以医学疗养技术和必要的设施设备来增强人们身心健康并实现养生养老目标的所有活动总称.全面评述了森林康养及产业含义、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意义、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状况与森林康养产业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森林康养及产业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森林在固碳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区域空间尺度上,如何准确预测森林碳储量仍是热点与难点。以新疆主要森林类型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综合激光雷达树高数据与森林调查数据,采用幂函数模型估算新疆森林植被生物量并转换为碳密度,基于森林植被生物量利用Logistic模型与Gompertz模型估算新疆森林年龄获得新疆森林年龄空间分布图。在构建适合新疆主要森林类型的年龄与碳密度模型的基础上,预测2030年和2060年新疆森林植被碳储量与碳汇速率。结果表明,(1)构建的适合新疆主要森林类型生物量和森林年龄的估算模型以及森林年龄与碳密度的生长模型拟合度和显著性水平都较高,通过验证确定了对应的最优模型及参数。其中新疆森林生长模型表现出随林龄增加碳密度逐渐增加,到达成熟林后碳密度逐渐趋于稳定的特征。(2)2019年新疆森林年龄与碳密度空间分布大致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与不同森林类型的环境适应能力及生长速率有关。2019年新疆森林的平均生物量、平均碳密度和年龄分别为147.84 Mg·hm-2、73.92 Mg·hm-2  相似文献   

10.
利用遥感驱动的生态过程模型-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 (BEPS)、2001-2006年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一类清查-样地尺度)和2003-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二类调查-区域尺度),分别计算江西省吉安市的森林生态系统生长量,从不同空间尺度和森林类型对3种数据源估算的森林生长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点尺度上,BEPS模型模拟的森林生长量(4.18 Mg·hm^-2·a^-1)低于群落生长量(5.86 Mg·hm^-2·a^-1),与乔木层生长量(4.29 Mg·hm^-2·a^-1)基本一致,模型模拟结果与两者的拟合R2分别为0.48和0.43。区域尺度上,BEPS模型模拟、二类调查数据计算的群落及乔木层生长量分别为4.65、4.36和3.34 Mg·hm^-2·a^-1,BEPS模型估算的吉安市各县森林总生长量与二类调查数据计算的群落、乔木层生长总量拟合R2分别达0.84和0.83。一类清查数据计算结果高于二类清查数据计算结果,BEPS模型模拟森林生长量分别与基于一类清查数据计算的乔木层生长量及二类调查数据群落生长量较为一致。从研究区两种主要森林类型来看,常绿阔叶林年平均生长量高于常绿针叶林,常绿针叶林与模型估算结果差异小于常绿阔叶林。最后利用模型估算了研究区2001-2010年平均生长量,为认识研究区的森林生长空间分布差异及更新森林生物量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朱亭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株洲县朱亭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基本条件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并且对朱亭森林公园如何进行旅游开发规划建设做了初步探讨.对类似朱亭森林公园背景条件的森林旅游资源非优型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具有现实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森林资源利用概况及我校林副产品加工专业的现状分析,阐述了该专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南岳衡山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南岳衡山开发生态旅游条件优越,生态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区位优越,市场前景广阔,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风景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毁损,无法弥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风景资源面临着污染、破坏和衰竭的局面,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蚩尤故里”湖南新化县丰富的山水文化、历史文化、名人文化、洞穴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特色和开发利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在其开发旅游资源的一些构想及科学规划的建议.参3.  相似文献   

16.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低碳农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描述气候变化、固碳减排对粮食安全、土壤碳汇、森林固碳、资源循环利用等影响和促进作用,深入分析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如何在农业领域内开发高效循环生产体系,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固碳减排目的。由此,提出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之一,它是一个复合技术体系,涉及了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突破,改造、提升低碳农业技术,改变农业现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状况,实现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最后提出发展现代的低碳农业产业经济的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We combined ethnographic investigations with repeated ecological transect surveys in the Dzanga‐Sangha Dense Forest Reserve (RDS),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to elucidate consequences of intensifying mixed use of forests. We devised a framework for transvaluation of wildlife species, which means the valuing of species on the basis of their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ymbolic roles in human lives. We measured responses to hunting, tourism, and conservation of two transvalued species in RDS: elephants (Loxodonta cyclotis) and gorillas (Gorilla gorilla). Our methods included collecting data on encounter rates and habitat use on line transects. We recorded cross‐cultural variation in ideas about and interactions with these species during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of hunting and tourism encounters and ethnographic interviews with hunters, conservation staff, researchers, and tourists. Ecologically, gorillas used human‐modified landscapes successfully, and elephants were more vulnerable than gorillas to hunting. Economically, tourism and encounters with elephants and gorillas generated revenues and other benefits for local participants. Symbolically, transvaluation of species seemed to undergird competing institutions of forest management that could prove unsustainable. Nevertheless, transvaluation may also offer alternatives to existing social hierarchies, thereby integrating local and transnational support for conservation measures. The study of transvaluation requires attention to transnational flows of ideas and resources because they influence transspecies interactions. Cross‐disciplinary in nature, transvalution of species addresse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s to conservation because it recognizes the varied human communities that shape the survival of wildlife in a given site. Transvaluation of species could foster more socially inclusive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approaches attuned to competing economic demands, specific species behaviors, and human practices at local scales.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经费困难和开展生态旅游的现状入手 ,概述了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法和加拿大国家公园使用者收费情况 ,并探讨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若干方式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展生态旅游 ,目前已得到国内外的共识 ,但旅游开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问题同样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就如何正确处理自然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