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吗啉生产废水的特点,制定处理工艺路线,通过生化试验和化学氧化试验,研究该工艺对废水COD和氨氮的处理效果,并确定生化各段停留时间及氧化剂投加量等工艺参数,最终开发出一套处理吗啉生产废水的工艺路线。试验结果表明:生化段试验进水COD平均7 725 mg/L,平均出水COD为168 mg/L,COD平均去除率为97.7%;进水氨氮平均浓度489 mg/L,出水氨氮平均浓度为2.3 mg/L,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9.5%。最后经化学氧化处理后,出水COD60 mg/L,氨氮5 mg/L,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应用高效嗜油菌处理长庆油田采出水的可行性及对COD、石油类的去除效果。介绍了SBR试验装置概况、试验原理及方法,分析了SBR工艺处理模拟废水的运行效果,及未加入填料载体条件下、加入填料载体条件下SBR工艺处理油田采出水的运行效果,简要分析了所采用高效嗜油菌特性。结果表明:加入高效嗜油菌,SBR工艺处理长庆油田采出水效果较好,石油类去除率均值达到98.2%,COD去除率均值达到95.0%;当进水石油类浓度高于450mg/L的情况下,石油类去除率降低,SBR反应器运行状况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炼厂浮选池出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设计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炼厂浮选池出水,在每天进水容积负荷1.0 kg COD/m3,进水COD浓度600 mg/L,MLSS为900~5500 mg/L的条件下,无论活性污泥表现正常还是膨胀,过滤出水中COD均稳定地小于90 mg/L,处理效果好于目前炼油厂的合建式曝气池(容积负荷为0.5 kg COD/m3左右,出水COD100 mg/L左右)。试验运行期间,膜通量最高可达到42 L/m2·h。该工艺的技术关键是采用特殊流态来降低膜堵塞的膜生物反应器和优良质量的膜。  相似文献   

4.
对己内酰胺生产过程废水的回用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某己内酰胺化工厂的LUCAS出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和反渗透膜处理工艺,研究此系统对己内酰胺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适用于该化工厂的生产废水,出水COD平均值为31.33mg/L,平均浊度为0.2NTU,氨氮平均值为2.81mg/L,可以满足反渗透膜的进水要求。在浓缩倍数为3时,反渗透膜系统运行稳定,且产水可以满足化工部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MBR工艺深度处理线路板废水的工艺特征和效果,本试验在线路板厂以物化处理后清水池中的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对该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污泥浓度4000~8000mg/L,曝气气水比25~30,停留时间4.3~6.3h,出水COD、氨氮去除率分别可达60%~70%、70%~80%,出水浊度达4~5NTU,色度均小于15,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连续运行MBR膜通量可达10~15L/m2·h.  相似文献   

6.
多项膜生物反应器在含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哈尔滨石化公司应用多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炼化企业含盐废水。影响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运行参数有电导率、溶解氧、COD,电导率适宜范围是3000~5000μS/cm,大于6000μS/cm微生物受到抑制,低于2000μS/cm时,去除率显著下降;一级好氧单元溶解氧适宜范围4.2~7.0mg/L或2.0~3.0mg/L,分别是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占据优势;当进水COD低于500mg/L,出水可稳定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COD≤120mg/L)。  相似文献   

7.
以鄂东区块采出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水质特征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的采出水COD和NH3-N的去除工艺,开展了3个阶段的现场试验进行COD和NH3-N去除效果的验证,同时采用GC-MS分析方法探究采出水中有机物氧化降解情况。试验数据显示:最终出水的COD、NH3-N均低于40,2mg/L排放指标要求,难降解有机物种类和数量大幅减少。其中,COD去除率从70%逐步提升至880%,且随水力停留时间(HRT)增加而不断提升;NH3-N去除率可稳定达到99%以上,远低于标准设定值2mg/L,且对HRT的调整不敏感。研究结果表明,以“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为主体的工艺的处理技术,对鄂东区块采出水中的COD,NH3-N和难降解有机物均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将HRT调整至8h左右时,出水仍可稳定达标,此时的直接运行费用将降至1.40元/m3以下,较化学处理工艺处理费用低70%以上,实现了鄂东区块煤层气采出水的“低成本、 稳定达标排放”处理。  相似文献   

8.
以页岩陶粒为滤料,对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水力负荷对COD、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容积负荷对COD去除效果试验,BAF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抗冲击能力试验;结果显示:COD最佳水力负荷为7.0m3/h,NH4+-N最佳水力负荷为5.0m3/h,COD最佳容积负荷为5.89kg/(m3.d);进水浊度平均为12.7NTU,出水浊度平均为3.5NTU时,平均去除率为72.4%。水力冲击负荷对硝化菌的影响较小,而对异养菌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两级碟管式反渗透系统在四川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表明:DTRO仍然存在浓差极化现象;在经过预处理后正常工况下,一级DTRO氨氮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5.1%~97.8%、脱盐率在96.6%~97.7%,UV254的去除率在96.4%~97.4%;二级DTRO氨氮去除率在86.5%~92.1%,脱盐率在87.2%~89.6%;UV254的去除率仅在10%~40%;随着二级DTRO运行压力的增加,膜通量增加,氨氮去除率与脱盐率则降低。  相似文献   

10.
化学强化SBR工艺生物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脱氮为优势条件进行了SBR工艺生物脱氮试验,确定了脱氮模式的运行工艺参数,即瞬时进水-曝气3h-缺氧2h-沉淀闲置1h-出水。SBR在此模式下运行,COD、NH3-N、TN的去除率分别为90%、95%、60%以上。系统对TP的去除也比较稳定,进水TP为6.57—10.4mg/L时,出水为1.68—4.23mg/L。对SBR脱氮后出水投加AlCl3进行化学除磷,试验发现,投加量为20mg/L时出水,TP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标准。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某区块煤层气采出水水质均值为COD 170 mg/L,BOD529.7 mg/L,氨氮5.36 mg/L,氟化物6.59 mg/L,4个污染物指标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质限值要求。文章针对该地区煤层气采出水的可生化性差(BOD5/COD≤20%)、氯离子含量较高等特点,采用“电絮凝+电氧化”法进行中试试验,处理后水质COD≤17 mg/L,氨氮≤0.1 mg/L,氟化物≤1.0 mg/L,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COD、氨氮、氟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指标,使该区块煤层气采出水达到GB 3838—2002标准Ⅳ类水质要求(COD≤30 mg/L、氨氮≤1 mg/L、氟化物≤1 mg/L)。应用中试试验研究成果,采用“双电+保障(过滤)”工艺在该区块建成了煤层气采出水处理示范工程,水处理站建成投运后出水水质稳定,始终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2.
铁屑还原法处理镀铬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铁屑还原处理镀铝废水作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反应的工艺条件,效果良好,Cr(VI)去除率达90%以上。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填充往尺寸为Φ30×300mm,铁屑粒径为1.0~2.0mm,铁屑活化时间为20min,进水最佳pH值为2~2.5,出水pH值为8~9,反应温度为20℃.接触时间15~20min,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稠油废水COD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多种絮凝剂的试验研究,筛选出UP-11混凝剂,在其投加量为2.4 mL/L时,油与COD去除效果最佳。同时在此基础上采用膜SBR法对絮凝出水做进一步处理,当运行条件为:进水0.5h、曝气4h、沉淀1h、排水0.5h时,出水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城市污水化学生物强化一级处理及后续脱氮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殿海  吴军  周琪 《四川环境》2003,22(4):26-28
介绍了化学生物强化一级处理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及其出水的氨氮处理的中试研究。通过试验表明在较低的PAC投加量的情况下,化学生物强化一级处理仍然可以使COD和TP的去除率保持在60%左右。后续脱氮中试研究也表明,新型悬浮填料接触氧化工艺可以在较短停留时间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氨氮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沉淀-SBR-活性炭过滤复合工艺对城市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确定混凝、SBR和活性炭过滤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 2500mg/L、氨氮在900mg/L的条件下,经该系统处理后,出水CODcr均在300mg/L以下,氨氮在20mg/L以下。CODcr去除率达90%以上,氨氮去除率达98%以上,达到去除有机物和氨氮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某工业园区的综合废水处理工艺开展了连续两年的运行调查,进行了其工艺完善及提标改造的技术探讨。研究表明,改造前该污水处理装置的出水COD、BOD5、总磷、SS均能达到排放标准,而唯独出水氨氮处理效果差,难以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要求。通过增设预处理水解装置、生物氧化装置导流墙容积比改进、生物塘深度处理工艺完善后,能够保证出水氨氮的处理效果且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低温地区的城市污水,开展了A2/O工工艺中试研究,考察溶解氧浓度对A2/O工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2/O工工艺并延长好氧池HRT,在系统水温为10℃-14℃的情况下可获得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A2/O工工艺中好氧池末端的溶解氧浓度宜控制在2.8mg/L左右,此时的系统平均出水COD、氨氮、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40mg/L、3.8mg/L、13.0mg/L和0.7mg/L,平均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2.4%、83.8%、72.7%和87.1%。  相似文献   

18.
锦州石化公司采用COBR(高级氧化与生物氧化组合工艺)组合工艺处理反渗透(RO)浓水,论述了COBR工艺流程、基本原理、工艺控制指标以及该工艺在锦州石化公司浓水处理装置的应用经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运行平稳,对RO浓水中的COD去除效果明显:COD去除率为57%;当进水浓度升高、波动较大时,该工艺仍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当进水浓度波动较大时,通过适当调节参数,出水COD仍可维持在50mg/L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西部某污水厂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对该水厂进行工程改造及优化运行。通过采用投加耐冷微生物、好氧池投加填料,改造微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以及调试运行参数以及间歇曝气等措施观察COD、氨氮、TN和TP去除效果的变化,最后辅以高效混凝沉淀池保证出水达标。实验结果表明:好氧池末端DO降到1mg/L时,出水TN浓度减少到17.57mg/L,TP浓度减少到0.48mg/L,氨氮和COD仍去除稳定;TN去除效果随着分点进水量增加而提高,出水TN平均浓度降到14.13mg/L;污泥回流比由100%减少到60%,TN去除率提高,出水TN平均浓度降到13.14mg/L;通过将好氧区改为间歇曝气后,氨氧化菌和反硝化除磷菌成为优势菌种,加强了氮磷的去除,出水TN、TP浓度分别为11.80mg/L和0.35mg/L,TP仍需。经过优化运行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要求,并有效的解决了氧化沟反应池内溶解氧盈余、污泥浓度控制等问题,同时起到很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潜流湿地处理旅游区生活污水生产试验:以COD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大型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为实验基地,对潜流人工湿地工艺进行生产研究,本文介绍其对COD的去除性能。该工程COD进水平均98mg/L,出水平均38mg/L,达到GB18918-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当单级湿地进水COD浓度小于80mg/L,两级串联湿地进水COD浓度小于100mg/L时,可使湿地出水浓度小于50mg/L。工艺类型上,下行流湿地优点突出、最为全面,优势明显。不同植物配置上,本生产实验条件下,一级湿地种植芦苇和芦竹去处效果接近,二级湿地不同植物优劣排序:灯芯草〉美人蕉〉香蒲〉水竹〉香根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