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实践为例,从教材重修、课程设计与实效分析三个维度探讨环境先导课程多元化、深层次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完善,对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1]。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学校教育是主渠道[2]。推进以立德树人为目的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协同育人教育合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3]。  相似文献   

2.
<正>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政治和人文素养,牢记自身“教书育人”的使命,为国家培养“美丽中国”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承载着传承历史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和培育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使命,在立德树人关键环节中有着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基于“基础化学”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从发挥教师第一责任人作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和多元化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基础化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理念的本质所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教育为基础,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培植生态文明意识,是新时代下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法规与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探讨了将生态文明观、绿色发展观、环境法制观“三观”教育融入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开设的"石油工业与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为例,阐述了将视频教学融入传统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促进课程改革的优势、取得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石油高校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也为我国石油工业实现绿色发展培养更加优秀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敏  郑晓珂 《环境教育》2023,(Z1):57-59
<正>本文系统梳理当前“环境生态学”思政教育现状,分析当前“环境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协同推进专业课与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融合互促,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理念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抓手。“环境生态学”是思政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新时代帮助年轻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环境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张健  徐明 《环境教育》2023,(Z1):53-56
<正>通过“生态学研究方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提高了研究生了解和掌握生态学研究方法系统性,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1]。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采用“课程教学+科研实践”的培养模式,一方面,通过设置研究生培养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等师范院校环境科学类公选课的教学实践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国家环保局共同编制的《我国1996~2010年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明确规定:师范院校,中等专业学校要逐步把环保课列为必修课程:离等院校的非环境专业要开设环保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华南师范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均有多年的在全校学生中开设环境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的实践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来源,知识背景不同,如何通过开设该类公选课.使学生在学习环境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环境态度.环境意识并最终引起他们对环境的热爱.产生保护环境的行动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和探索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以下认识,期望能推进环境科学知识在高等师范院校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境规划,顾名思义是侧重于“环境”的。城市环境规划工作之提出,与我国环保部门的形成,与环境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分不开,它意味着环境科学开始向城市规划“全渗透”,必将把城市规划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一张皮”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如何?这不仅是环境科学与城市规划工作者探讨的问题,社会各方面也对此都很关心,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城市环境规划是以城市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以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的,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做的一整套规划。它的内容可引用一个框图来说明。从图可见,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是  相似文献   

10.
<正>太原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团队在工程认证教学理念下,凝练课程思政目标,设计工程认证—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方案,落实了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较好效果。随着工程认证工作的开展,我国工科类专业普遍向工程认证标准看齐。目前工程认证的OBE(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已被众多工科院校融入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中[1,2]。作为典型的工科类院校,太原科技大学也积极推动各工科专业的工程认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气候的变十匕开始引入内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分析近一两百年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利用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找出适应性的对策,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各方面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从“现代环境生物技术”课程特点,案例库的建设、案例库的优势等几个角度,探讨了案例库建设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环境生物技术”作为一门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科学紧密结合的新兴交叉型学科,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学科领域。环境生物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科技的进步同时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污染物质种类多数量大,为应对环境问题,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因此,面对环境专业研究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既能理解和掌握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的理论知识,又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解决遇到的环境问题,是教学改革中亟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以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课程为例,探索将新兴的教学手段应用于传统的课程教学,并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优化课程考核方式,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环境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凸显了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环境意识、兴趣和参与度的积极影响。为进一步深化环境教育的影响力,建议加强中小学实践活动的支持,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全球环境挑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的背景下,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和实践活动参与度显得尤为重要。环境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环境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实践活动作为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习效果并增强了吸引力[1]。本文聚焦中小学环境科学教育中的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同时为教育者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孟军 《环境教育》2008,(12):23-24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是培养聋生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的重要场所。从小培养聋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萌发热爱环境的情感;训练他们保护环境的技能,使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如何在聋校语文课中开展“绿色”教学、渗透环保意识作简单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以神秘有趣、生机勃勃为主要特点,夜幕下的植物园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夜游""夜探"型活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植物园的活动中。活动背景植物园是集科学研究、植物种质保存、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综合性功能为一体的重要场所,是公众亲近自然、体验自然、学习自然的理想自然课堂,在公众的科普教育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教学植物园地处北京市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营销统计》课程教学实践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了"一条主线、两个知识模块、三种关键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将统计调查工作设置为一个实训项目,形成"一个项目四个环节"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施健 《环境教育》2000,(1):35-35
1 活动目的通过参观、考察、探索、讨论 ,让学生了解水与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密切关系 ,了解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教育学生要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 ,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2 活动准备组织学生考察附近的水域情况 ,以漫画、照片、录像、考察报告等形式记录下来。查阅课外书籍 ,了解水与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关系。小记者录音采访当地环保局的有关专家 ,了解本地区的水资源状况。3 活动时间三课时。4 活动过程(1)设疑导学。同学们 ,我们走进美丽的长江水厂 ,就会看到这样一条醒目的标语 :(展出标语)水———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19.
<正>依托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力量和场地资源,促使研究生尽早进入科研环境,训练自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延伸学位课相关理论的实践体验,为“双一流”背景下提升高校科学研究水平奠定基础。在“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对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高校科学研究水平,最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3]。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2005,(9):73-73
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全国各校开展环境教育、争创绿色学校的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怎样才能让环境教育既能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又能增强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自觉性,仍值得大家积极探索。兴趣是青少年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第一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