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头屯河流域在主要河道上修建2处拦河水库及多处引水工程,虽然每年不同程度,周期性向拦河控制性工程以下河段下泄河道生态水量,但是尚未分析论证下泄的河道生态水量及下泄周期是否满足全年河道生态需求。尤其在枯水季节头屯河水库下游往往干涸断流,洪水季节易发污染事故,河道生态达不到预期保护效果。河道生态基流分析计算及提出头屯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保障措施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河道生态基流分析计算成果作为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头屯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保障措施的重要技术支撑,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节约,河道两库联合调度、合理利用,维护水生态、保障河道基流量等方面进行工程、调度及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我国降水最少、产水能力最低的地区,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本文基于实测降水、径流数据,依据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形成的新疆降水、径流等值线图,形成干旱分布图,并构建年尺度面降水、径流系列。采用干旱分布图和系列数据,按不同空间尺度量化分析了研究区干旱状态和演变规律。新疆多年平均降水深为157.7 mm,单位面积产水量48.5 mm, 80%以上的面积属干旱、半干旱区,南疆较北疆干旱、山区相对湿润、平原干旱。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呈现不同程度湿化趋势,但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气候形态并未发生改变。近30 a的相对丰水期,由于经济社会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加之高温导致的径流年际波动加剧,使新疆面临更为严峻的干旱形势。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和田河流域玉龙喀什河同古孜洛克水文站1984—2014年的水文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验证玉石采挖对部分流域水土流失及控制断面水文要素的影响;通过对玉龙喀什河水体含沙量年际、年内变化趋势的分析,并进行突变性检验。结果表明,水文控制断面的含沙量变化在部分月份具有显著突变的现象,突变分析指出自1994年水文测验断面的含沙量增加趋势明显,分析成果与这一时期和田玉价格涨幅大,并造成乱采滥挖现象是一致的;和田玉主采区在采玉盛期的水土流失是严重的,政府及时采取的管制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市2002—2016年PM10日均浓度序列数据为基础,结合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等分析方法,研究PM10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周期性、趋势性及突变性特征。结果表明:PM10日均浓度变化具有较典型的季节周期性,主周期为300 d左右,次周期为150 d左右。不同周期分析结果显示,PM10污染春季最高,冬季次高,夏末秋初最低。总体上,PM10浓度以平均每年约4 μg/m3的速率递减。2009年以前PM10浓度呈波动变化,降低趋势不显著,2009年1月为序列的突变点,突变后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新疆河流径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新疆众多河流中代表性好的7条河流,对径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河流径流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年径流量的50.8%—70.7%,春、秋季径流量差别不大,冬季仅占年径流量的4.7%—10.8%。以7条河流径流深值可看出,北疆径流深值比南疆大,最大的是布尔津河,径流深为507.4mm。从径流量的Cv值看,除头道沟为0.44,极值比4.42较大外,其它河流的Cv值均在0.19—0.23间、极值比在1.85—2.42间。同时,新疆大多数河流径流量90年代后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流域上游来水是水库的重要补给源,其水质状况直接决定下游受纳水库的生态系统状态和功能,研究入库来水营养盐的时间演变特征并揭示其变化的影响因素,为水库水质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以新安江水库安徽辖区为研究区,分析了2007—2016年期间流域入库水质的变化特征,探讨水文、气象等环境条件对入库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以来,CODMn和透明度表现为下降趋势,TN、TP、NH3-N呈明显上升趋势,来水营养水平上升,但叶绿素a呈下降趋势。流域降水带来的水文情势的变化对来水水质起重要作用,来水中N、P营养盐丰水期显著高于枯水期,同流域降水过程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城市水质指数法能够量化、直观地反映不同流域、地区或城市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运用城市水质指数法测算了江苏省不同流域或地区的城市水质指数。结果表明,相应时段内苏南城市地表水水质略优于苏北城市;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优于淮河流域;城市水质指数变化程度(△CWQI)的统计结果基本为负值,表明江苏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呈改善趋势;长江流域a市△CWQI为正值,表明该市2020年上半年水质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淮河流域总磷水质指数波动范围最大,该流域总磷污染问题较突出,与水质监测结果总体相符。大量数据测算发现,城市水质指数法在应用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时存在数据修约、方法检出限、断面统计基数及现状与变化程度排名倒挂等问题,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参考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精河县气象站近56年观测的降水、气温、日照总量数据,分析了近56年来精河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得出如下结论:①精河流域的降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气温也呈明显上升的总趋势,年、代际有较大起伏;年日照总量呈下降趋势,表明阴雨天增多,反应了新疆气候逐步向暖湿气候转型.②精河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性振荡特征比较明显;气温年际变化的周期性振荡特征不太明显;日照总量周期性震荡比较明显.③精河流域全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总量的相关程度并不高,随气温升高降水增加,降水升高日照总量降低.④气候的暖湿转型减少了研究区内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思雅河流域连续3年的水环境质量监测,结合遥感影像获得其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据此研究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12—2014年间思雅河流域自然、农业景观面积占比减少,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研究期间除TDS年均值略微下降外,其余水质指标的年均值几乎均呈递增趋势,尤以TSS和COD增加最显著;TSS、COD、NH 3-N和TP的相对标准偏差均>0.1,显著高于其余参数,说明其波动程度较大。主成分分析表明水环境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为第一主成分(TSS、COD、NH 3-N和TP)。贵安新区大学城建设活动加重了思雅河流域水体污染趋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环保部《关于举办2011年全国环境应急监测演练活动的通知》(环办[2011]60号)文件的精神,新疆环境监测总站于2011年8月16日在头屯河开展了环境应急监测演练活动。自治区环保厅对本次演练活动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自治区环保厅王联社副厅长作为本次活动的总指挥,亲自为演练方案出谋划策,并参加了多次预...  相似文献   

11.
白银市工业污染源重金属排放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单位产值等标污染负荷法,从污染物种类、时间变化、空间分布、行业排放4个方面,分析了白银市工业污染源重金属的排放特征,重点比较了2000—2010年期间重金属排放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近11年以来白银市工业污染源重金属等标污染负荷大小排序为砷>铅>镉>汞>六价铬;重金属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单位产值重金属排放总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但是定量趋势分析的结果则显示最近5年仅有砷和镉呈下降趋势,而汞和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09年重金属等标污染负荷和单位产值等标污染负荷最大的行政区和流域分别为白银区和白银市东大沟流域;污染负荷和单位产值污染负荷最大的行业均为金属制品业。因此,白银市应将白银区东大沟流域沿线的金属制品业行业,特别是白银公司的重金属污染作为环境整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根据贵州省2009~2014 a两期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3S"技术结合遥感野外核查手段获得贵州省2009~2014 a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强度指数和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指数分析贵州省5 a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来看,灌木林地、草地、旱地占主导。从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指数来看,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变化速度最快,其次是未利用地和有林地。从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强度指数来看,有林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草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面积明显减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幅度不大。从土地利用的转化来看,减少的草地主要转化为灌木林地、旱地、有林地、疏林地;减少的疏林地主要转化为灌木林地、有林地、旱地、草地;减少的灌木林地主要转化为旱地、有林地、草地、疏林地。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技术和线性结构模型的漓江流域水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漓江流域布设4个采样点,采集2014年全年水质数据,并作主成分分析,选取生活污水因子、农业径流因子、工业污水因子为污染因子输入线性结构模型中进行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污水因子、农业径流因子、工业污水因子与水质污染因数的关系分别为0.49、0.37、0.13,说明漓江流域水污染主要由生活污水引起,其次是农业污水。把漓江流域7个县区的人口密度、农业比例、工业比例分布归一化,代入水质因数,获得水质评价指数。采用GIS对漓江流域人口密度和企业密度的空间分布和聚类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漓江流域人口分布、企业分布与水质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近年来中国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2008—2013年全国地表水338个可比国控断面监测数据,从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污染较轻和较重断面变化情况及污染变化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年际变化看,全国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污染总体呈减轻趋势,平均浓度下降32.2%,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5.0个百分点;2从流域分布看,辽河、黄河和海河流域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程度明显减轻,其他流域较为稳定,海河流域高锰酸盐指数污染一直较重,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流域次之,其他流域污染较轻;3污染严重断面由22个降至5个,污染较轻断面稳定在242~248个;4COD排放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的减轻,但个别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纳污量仍较高是流域污染较重的重要原因,污染严重断面主要分布在海河流域,这与其COD接纳量较高、水资源总量较少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综合应用Mann Kendall(M K)、季节性Kendall(S K)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LOWESS)分析东江流域长时间尺度(16 a)和短时间尺度(5 a)水质变化趋势,解析流量与点面源污染对水质指标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东江干流DO呈明显下降趋势,TN呈明显上升趋势;二级支流淡水河整治成效显著,水质呈明显改善趋势。流域中上游水体耗氧有机物相对稳定且水平较低,而下游存在较大量耗氧有机物排放。S K检验有利于发现不同月份水情影响下的水质变化,检验出东江干流NH3-N呈明显下降趋势。M K(LOWESS)模型有利于解析各水质指标受上游集雨区汇水过程和点面源污染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6.
太湖南溪水系水体中氨氮的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太湖南溪水系水体中的氨氮在不同河段,不同水期,不同年际的时空变化情况,指出,氨氮在水体中的含量变化受水量控制,与入河的城市污水和沿河两岸地表径流水中的氨氮有直接关系,氨氮含量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强化流域综合管理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新疆车尔臣河新阶段流域综合管理工作的现状,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健全流域管理体制与机制、强化流域统一管理、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就如何强化流域综合管理,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流域综合管理提出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01-2015年松花江流域水污染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1-2015年松花江流域国家监测网30个可比断面监测数据,从流域和断面水质变化、各项指标超标情况和浓度变化、污染负荷等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流域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特别是2007年以来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该流域长期以来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染均有明显改善,但氨氮污染改善不明显。在继续加强COD排放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有效削减氨氮排放是促进松花江水质改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5—2020年近地面NO2质量浓度数据和2019年哨兵-5P TROPOMI卫星探测的对流层NO2柱浓度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探究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6个城市NO2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年均值来看,天山北坡经济带NO2质量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2018—2020年下降明显。其中乌鲁木齐NO2质量浓度值最高、博乐最低。(2)从季度均值和月均值来看,各城市NO2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月均值呈“中间低、两头高”的变化特征。(3)从日均值来看,各城市NO2质量浓度大多呈现双峰型分布,分别出现在早上10:00和晚上23:00。(4)从空间分布来看,NO2柱浓度高值区多分布在人口密集和工业发达的城市地区,尤其是乌鲁木齐、昌吉、五家渠、石河子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近地表主要温室气体本底浓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3年1月-2005年6月太湖流域近地表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本底浓度的监测资料,研究了该流域近地表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观测时段内,该流域近地表大气CO2浓度呈上升趋势;CH4浓度呈逐年递减趋势;N2O浓度呈先减后增趋势.3种气体主要与人类活动、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发展有关,CO2浓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高,夏秋季低,最高值在12月,最低值在8月;CH4浓度由春至夏升高,由夏至秋至冬递减,最高值在7月,最低值在2月;N2O浓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它们主要受源汇强度变化影响.CO2浓度的日变化基本呈双峰态,是源汇强度变化和边界层稳定程度相互作用的原因,CH4浓度无明显日变化规律,N2O浓度日变化中的最高值总体呈现是夏、秋、春至冬逐渐延迟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