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京津冀地理位置上的毗连性,致使其在环境和经济等方面都呈现出牵连的特性。目前区域内发展水平的非称性导致其在社会经济诉求差异突出,使其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上呈现出趋同的态势。在资源的有限性制约下,环境污染也成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应以环境污染治理为切入点,探寻该区域协作的运行逻辑,借助区域内主体的博弈选择优化区域污染防治措施,以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区域内协作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保护规划》的考核节点。为了确保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达到预期目标,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能源局,以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人民政府3月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2017年工作方案》)。汲取2016年冬季大气污染突出的教训,《2017年工作方案》多项措施直指冬季大气污染控制,可以说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核心要求,城市生态协同发展是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关键。城市生态协同发展主要体现为特定地方对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贡献度,体现了特定地方对流域性生态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以上城市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能力差异悬殊。协同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耗和污染排放较少的城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工业污染较少的城市。而生态协同发展能力较差的城市多集中在那些能耗和污染严重的地区。这些城市形成了三大一级城市群和八大二级城市子群的空间分异格局。该格局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协同发展能力之间在现阶段并非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长江经济带生态协同发展需要切实体现一体化治理(流域性)、中央集中性治理(国家战略性)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统筹性治理(复合地域生态系统)三大内在需求。从长江流域整个生态系统恢复与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分工协作入手,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责权利关系,实现上下游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在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的战略协同。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破除现有的环境保护与管理体制障碍,本文从京津冀地区大气重污染防治的现实意义出发,对比分析了属地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与联防联控体系的优越性,探讨了京津冀地区构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的必要性。通过梳理大气重污染预警区域联防联控的发展历程及该地区联防联控的成功实践案例,从工作机制、联动机制、协同机制三方面提出了京津冀地区的联防联控体系构建框架以及具体实施举措,重点包括创新区域空气改善总体规划、统一加强大气污染源管控、建立落实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建立区域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纵深推进,三地在局部流域水污染治理中取得初步成效。但三地仍存在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恶化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在流域水污染治理中陷入"碎片化"治理困境。通过深入剖析困境生成之机理——立法不协同、分割式自我治理体制、治理不同步、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不健全,提出协同立法治理跨界水污染、搭建权威跨界水污染治理机构、编制实施水生态空间管控规划等"本土化"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面临开发与保护的巨大挑战,构建科学、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为其保驾护航成为重中之重。作为一个流域式生态共同体,区域统筹协调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根本关键。本研究导入区域协同治理理念,提出构建梯度式渐进学习环境协同治理框架,并采用数据进行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治理的多情景测度与评价实证检验了梯度间以及梯度内部的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协调机制的潜在影响。最终,从中央、区域和地方三个层面提出梯度式学习视野下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跨区域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争议的解决在于明确环评审批权转移的适用条件.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的形成、跨区域环境信息的公开共享及公众参与权的保障落实,为跨区域环评审批权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基础.面对京津冀地区跨区域环境问题突出、信访纠纷频发、环评联动失调的现状,跨区域环评审批权转移应注重明确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参与主体...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立法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需要立法推动,因此,有必要制定《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条例》或者《京津冀区域国土保护与整治条例》及配套的办法。在基本原则方面,可建立一体化保护、以环境质量管理为核心、功能与用途管制、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等原则。在监管体制方面,可由国务院成立实体性的区域协同发展委员会。 在制度机制方面,可采取统一的环境规划、环境标准、总量控制、环评、监测与预警应急、生态补偿等措施。在法治架构方面,要建立一体化的环境市场、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执法监管等体系。该立法的制定要符合以下标准:定位要精准,立法目的要明确;思路要清晰,措施的层次要分明;制度可实施,协同的措施要实际;原则要坚持,采取的手段可灵活;权利要公平,赋予的义务要均衡;实施可监督,失职的责任能追究。  相似文献   

9.
蒋一帆 《四川环境》2022,(2):145-150
借助于区域协同治理和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来克服传统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局面,降低大气环境治理成本,提高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效益.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在对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和区块链技术的现有相关文献梳理分析之后,发现京津冀大气治理中存在组织结构分散、地方政府间的各自为政和民众的无效参与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区块...  相似文献   

10.
正京津冀大气污染问题是协同发展生态环保领域重要的一环,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应进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机制、加强常规联防联控和督察机制、健全大气污染长效治理机制,并加强区域补偿、产业结构调整等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重污染天气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空气污染现象,由于空气的流动性及污染物来源的复杂性,治理大气污染不能一蹴而就。2016年,国家将重污染天气应对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国家建立重污染天  相似文献   

11.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天然淡水湖,具有饮用水源、栖息地、水产品供给、人文景观等多种生态功能。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邛海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出现了面源污染严重、区域水质恶化、泥沙淤积、湿地萎缩、面积减少等环境问题,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加重。本文针对流域主要环境问题,探讨并提出了邛海生态环境保护以湖泊生态安全保障为目标,以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和生态保育为核心,实施生态调控、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并举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均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阐述。本文系统梳理了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推进工作的历程和成就,数据显示我国在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成绩。我国通过健全立法、调整结构、联防联控、专项督查等手段应对突出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生态保护等问题,其中健全党内法规和环保立法、实行党政同责与一岗双责、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与专项环保督查以及统筹优化区域资源是关键的手段。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判断,提出两步走的战略,并作出行动部署,为美好中国的目标提供了体制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秦皇岛市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水资源匮乏、大气污染加剧、固体废弃物逐年增加等问题,其他环境安全问题也随之不断凸显。因此,提出秦皇岛市城镇化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加强水源保护;加强PM10和PM25的源头控制;加大投入,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坚持生态学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为调研设区的市立法权放开后各地立法进展,通过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除港澳台外)等公开渠道收集整理的各设区的市"首次立法"(第一部实体法,简称"首法")立法情况,发现截至2017年7月,全国89%新获立法权设区的市已完成"首法"立项,超一半新获立法权设区的市已顺利出台"首法"。从"首法"立项类型来看,约40%设区的市"首法"关注环境保护,仅次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类立法,表明环境保护是各地"首法"立法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从地方环境"首法"立项类型来看,水环境保护领域条例立项数最多,其次是生态保护领域和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从地方环境"首法"立项分布来看,水环境保护类条例多分布于位于水系末端的沿海各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则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及其周边空气质量较差的区域。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各地有必要抓住地方立法这一机遇,研究出台地方环境条例,助力地方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陆楠  魏斌  朱琦  刘定  杨毅 《中国环境管理》2015,7(6):66-70,83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系统是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规划的国家级信息系统之一)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系统的建设需求进行了分析,系统针对大尺度的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问题,紧密结合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要求,开展数据调度与综合分析等功能的建设,旨在通过数据分析提高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与污染成因的评估能力,通过情景模拟与模型运算为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制定与动态调整提供定量化数据支持.系统的建设与实施将有望成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领域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基础工程,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China is confronted with the dual task of developing its national economy and protecting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ince the 1980s, China's policie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ve experienced five changes: (1) progression from the adop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a basic state policy to the adop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2) changing focus from pollution control to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equally; (3) shifting from end-of-pipe treatment to source control; (4) moving from point source treatment to region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5) a turn away from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based approaches and towards a legal means and economic instruments-based approach. Since 1992, China has set dow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a basic national strategy. Howev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gradation in China have continued to be serious problems and have inflicted great damage on the economy and quality of lif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is a critical juncture for China's efforts towards sustaining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nsify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orts, and curbing ecological degradation.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s policie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ll be of primary importance not only for China, but also the world. Realizing a completely well-off society by the year 2020 is seen as a crucial task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an important goal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century, however, attaining it would require a four-fold increase over China's year 2000 GDP. Therefore, speeding up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 major mission during the next two decades and doing so will bring great challenges in controlling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y taking a critical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policy, we try to determine how best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y in order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China'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xamples of important measures includ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reform of energy policy,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industry,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capacity building,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气污染物超标指数、水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污染物浓度综合超标指数等3个指标,针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10个县市,评价了区域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结果 表明:10个县市中,环境承载力超载的县市有7个,接近超载的县市有3个.其中,9个县市的大气存在环境质量问题,4个县市的水环境质量存在问题,整个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时期,我国通过政策和法制改革有效地促进了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四五"时期,须进一步加强政策和法制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从充分性和均衡度两个方面提升我国区域、流域和行业生态环境国家治理的综合绩效。为此,需要发挥党内法规和国家立法的相互支持作用,促进国家立法的有效实施;中央与地方签订行政协议,调动地方深入开展生态环保工作的积极性;推进流域与区域的专门立法或者协同立法,通过体制制度和机制的集成创新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按照流域与区域生态环保目标设立生态环境标准,体现生态环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因地制宜性;实行"法定义务+企业承诺"履行制度,因企制宜地落实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生态环保责任;国家需要总结和推广一些地方探索和有效实施的灵活性工作制度,并发挥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资源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金茂  孙克 《四川环境》2022,(1):250-256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步,但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严重,亟待解决.运用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法对农村生产、生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法制方面存在基本法律缺乏、执法不规范、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的问题.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强化农村环境保护执法、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这三条路径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法制...  相似文献   

20.
Nigeria has abundant deposits of oil and natural gas and their exploitation has improved the economy substantially, but with serious environmental costs. Severe ecological damage has occurred in the Niger Delta area where most of the oil industries are based. Statutory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pplicable to the oil industry in Nigeria appear to be generally inadequate and ineffective. So far, air pollution has not been properly addressed. Natural gas is still being flared from many oil wells, with serious air pollution problems and a waste of this resource. The legal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ongoing operations of liquified natural gas (LNG) and compressed natural gas (CNG) projects is advised along with other measures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control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