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滨海地区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滨海地区特别是人工围填海地区新建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等级、保护目标、评价标准、影响预测及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等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天津市某滨海工业区新建油气处理厂终端项目进行案例分析,采用解析法估算了石油污染物的扩散迁移范围,为类似地区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以某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项目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场地水文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建立评价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运移规律和浓度变化,分析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特征,评价其对地下水环境及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为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和相应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地铁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无水"作业要求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以及永久性地下构筑物对地下水流场的阻隔。对施工期,在施工工艺分析基础上,对不同控水工艺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施工设计中应关注的重点,包括施工工艺选择应优先考虑环境要素的情形、控水工艺选择应考虑的要素、控水工艺实施时应注意的环境问题;对运营期,结合地铁环境影响特点,提出了不同敏感目标环保关注重点及评价参考标准;最后,对地铁环境影响后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积极开展地铁环境影响后评价实践、准确定位后评价出发点、加强科研支撑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地下水环境影响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在矿区建设生产前必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合某拟建整合灰岩矿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实例分析,确定了保护目标、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矿坑涌水量的计算、预测评价方法的选取等关键技术,以期为相似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某天然气净化厂为例,探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主要技术问题。以实例说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评价范围确定,项目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通过渗水试验和抽水试验,计算相关水文地质参数以了解场地包气带和含水层的防污性能。分析了地下水污染源项,通过计算确定事故工况下污染源源强,采用数值法预测模型,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分区,并对净化厂检修污水池、生化污水处理装置曝气调节池和事故污水池的泄漏情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净化厂各装置单元在预测时限内,除污染源附近小范围外,各污染因子浓度均可满足相应的GB/T 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要求。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程度及评价结果,对厂址区、主体装置区、污水处理区等重点区域按GB/T 50934—2013《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有关要求采取相应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环境重要性认知程度的加深,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环境修复成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维护海洋生态与环境功能的重要方式。通过从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问题诊断、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关键内容、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方法及效果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海洋环评和生态修复研究进展,并对近年来我国海洋环评和修复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未来海洋环评和修复研究应重点注重和聚焦以下方面:1)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基线、监测技术、全球性影响及生态服务等方面的问题;2)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思路的转变,包括修复目标、修复模式、评估指标、监管技术及资金来源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域内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流域、青南多年冻土区等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地下水影响评价和保护力度。全省生态脆弱保护区可划分为绿洲生态脆弱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多年冻土环境脆弱区3个大区、30个亚区。文章对青海省生态脆弱保护区划分及其地下水资源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规划环评工作现处于起步阶段,可借鉴的案例和经验比较少。由于农业规划涉及的地域广、影响面宽,对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稳定性及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具有累积性和潜在性,使得农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复杂性。本文根据我国农业规划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其他领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对农业规划环评的定位、评价指标体系的特殊性、公众参与的特点、评价的有效性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掌握长输油气管道工程经过饮用水水源地、湿地保护区、水库等环境敏感目标发生泄漏时污染物的运移规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假设条件下的石油类污染物泄漏影响范围的模拟预测研究。通过模型概化、参数选取、模型校对及验证、地下水水流模拟,建立了地下水水流模型。根据管道线性工程的特点,结合具体穿越敏感地段的情况,假设两个最大风险泄漏点(距离保护区最近的点和水流到达保护区边界运动最快的点),选取石油类作为模拟因子,并选定初始条件,采用对流-弥散控制方程预测污染物的运移情况,得到假设管道在以上两个最大风险泄漏点发生泄漏事故情况下,污染物在平面上一段时间内的影响到达范围。结果可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以下简称《导则》)于1998年6月1日开始实施。《导则》规定了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内容、方法和程序,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牧业、铁路公路工程项目,旅游、区域开发等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该《导则》的出台,对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全面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如何贯彻实施《导则》,谈几点看法,供参考。一、加强培训,提高环评人…  相似文献   

11.
跟踪评价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组成部分,是规划实施中保护环境的重要环节。依据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总纲》解析了的跟踪评价的定义,从跟踪评价与后评价的区别和目标两个方面对跟踪评价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开展跟踪评价的判别原则,确定了跟踪评价的工作内容,提出推进跟踪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湖南省平江县石牛寨旅游区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为例,采用零方案与规划方案对比的方法以克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9-2011)推荐的综合指数法的不足;以100分制代替导则提出的1分制,并采用指标评分和划分等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明了.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17年10月1日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新修订《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立足于《条例》修改的背景,阐述了《条例》主要从简化环保审批事项、流程,加强环保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优化服务等三方面修改了相关内容;探讨了《条例》实施后企业将面临环保欠账问题突出,生态红线管理薄弱、家底不清,竣工环保验收缺乏规定的标准和程序,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实施不力,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薄弱、人力财力投入严重不足,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等问题;提出加快清理解决历史遗留的环保问题,加强生态红线管理,加强土壤、地下水环保管理,加强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加强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环境信息常态化公开机制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锦州地区地下水饮用水源污染因素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锦州地区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现状;针对部分水源水质超标现象,分析其成因,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工矿企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养殖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不合理开采等几方面进一步阐述水源地潜在污染因素;在此基础上从预防、治理、生态修复及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地下水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自《非污染生态评价导则》颁布以来,水利、水电、矿业、交通等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已逐步纳入生态评价内容,在项目设计中也充分考虑到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安排相应的环保“三同时”内容,工程验收时,要求同时检查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对这类非污染生态...  相似文献   

16.
在对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油气终端登陆管线发生泄漏的情况,开展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滨海地区海陆相交的环境特点,重点分析石油类在地下水中运移至海洋岸线的时间。通过分析工程概况确定管道相关参数,建立预测模型,预测在非正常状况情景下,登陆管线泄漏原油在地下水中不同时间运移预测结果。结果表明:第2944d地下水中石油类 污染物扩散至海岸线,出现检出浓度;第3291d海岸线污染物出现超标现象。为此类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防范重点提供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配置土地资源起到显著的优化作用,可为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科学基础。针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开发与利用状况,运用DPSIR(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模型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可拓学理论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分析自规划实施以来(2006—2015年)该区域土地利用与环境质量的变化过程。基于分析结果,对该地区规划目标年(2020年)的土地利用程度和环境质量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自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以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自然环境质量整体上呈正向发展趋势,但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等指标是影响该地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主要短板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今天,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必然。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建设生态城市主要通过编制城市生态规划,设定合理的城市阶段发展目标以及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生态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起着保护环境与优化经济的重要作用。从我国的城市生态规划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规划对环境保护考虑不足、规划与实际执行脱节、环保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保证城市生态规划的实施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就成为了城市生态建设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随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出台,这一课题有望得到妥善的解决,因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城市规划有着重大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使得环境保护真正的从法律层面上约束着城市规划的编制及实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农业科技园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对其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农业科技园区应按照规划环评的方式进行;指出现阶段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环评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规划环评环境保护目标、总体技术路线和程序、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框架、评价内容与重要专题设置4个方面对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环评共性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环境技术》2012,(1):3-4
据了解,北京在地铁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方面的首个标准《地铁噪声与振动控制规范》日前获批并发布.将从2012年4月1日起实施。据悉,该标准也是我同在该领域中的首个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北京市地铁建设项目噪声与振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体措施的设计及既有线路的降噪隔振的治理也可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