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组合式生物除臭技术对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恶臭气体进行处理,生物除臭装置运行平稳高效。处理后NH_3、H_2S、CH_3SH(甲硫醇)等气体的浓度,都能达到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恶臭污染物有组织排放的排放标准值。 相似文献
3.
4.
5.
6.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对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流体清洁生产、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及超临界水氧化等)在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由于等离子体的特异性能,近年来,除了在等离子体物理技术方面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等离子体技术用于合成新材料、表面改性、多相催化、治理污染以及工艺改进的各个方面.本文综述了等离子体技术在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如用等离子体技术治理二氧化碳,用等离子体化学降解有毒废气,等离子体活化法研究干法烟气脱硫脱硝新技术.本文特别介绍清华大学的樊友三教授等研究用等离子体技术将煤气化.经气化后的煤,无SO2排放,可得到优质的燃料.硫以硫化氢排放,而硫化氢的处理技术成熟,费用低,仅是二氧化硫的1/4-1/5.有效的治理二氧化硫的技术,社会效益是显著的,但科技含量高、投资大.为了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本文提出了几项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9.
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等离子体的产生机理、方法、分类及特点,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三方面论述了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进展,展现了等离子体技术在废物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生化技术在采油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生化技术处理冀东油田的采油废水,在处理工艺流程中采用了悬浮、附着厌氧-好氧氧化池。与其他污水生化处理工艺相比,其不同之处是在池中同时存在悬浮污泥和固着生物膜,保持了很高的生物量,增强了设施耐冲击负荷的性能和处理能力。同时,池中还设置了可自由摆动的中密度弹性立体填料,池底设置了可变微孔曝气管。在曝气过程中,弹性立体填料对气泡有多层次的切割能力,可以提高充氧效率,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对难降解的有机废水也有很好的处理效果。石油类去除率达到83%,COD去除率达到80%,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厂中的除臭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分析了垃圾堆肥厂臭气的来源,臭气的成份,介绍了脱臭技术及其设计参数,提出了在垃圾堆肥厂的设计建设中应重视臭气污染,除臭设施应同步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TCQ型气浮水处理技术系同济大学自1975年以来悉心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成都市环境保护设备厂引进该技术后进行了消化、移植和产品系列化工作,已形成了六种规格的TCQ型系列气浮水处理设备,近几年来该厂产品在省内外得到广泛而成功的应用. 一、原理及工艺气浮处理法是在废水中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使废水中微细的憎水性悬浮颗粒(固态或液态颗粒)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层,然后用机械方法撇除,使污染物得以从废水中分离出来.通常单靠这一物理过程还不能达到净化目的,这是由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化工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许多化工产品废物,如塑料、有毒物质、生物污泥和有机废水等,利用传统技术进行处理的效果较差。超临界流体(SCF)技术作为一种清洁环境的新技术,可用于治理化工污染物。SCF作为反应介质或反应物可替代有毒、有害有机溶剂;用作萃取剂,它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以SCF作移动相的色谱,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将超临界水作为氧化剂,可破坏有机污染物的结构。SCF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介绍现代喷气飞行器设备研制中与可靠性有关的各种随机振动问题,同时阐述随机振动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以及随机振动测试和模拟试验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仪慧民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3,(3):41-44
为促进生态修复技术在河流湖岸生态修复治理过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基于重建河流湖岸原始生态环境的修复理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修复目标,根据技术原理将修复技术划分为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修复三大类,并对这三大类修复技术中常用工程措施进行阐述,将河流湖岸生态修复理念与技术应用于拾得湖生态修复工程,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