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丰 《安全与健康》2005,(11):33-35
雷电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虽然放电作用时间短,但放电时产生数万伏至数十万伏冲击电压,放电电流可达几十到几十万安培,电弧温度也可达几千度以上,它产生的强大电流、磁场和磁辐射,不仅对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家用电器、各类建筑物、生产场所等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而且对人的生命也构成极大的威胁,给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危害.雷电灾害已被列为世界上十大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相似文献   

2.
防雷技术与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丰 《安防科技》2005,(6):25-28
雷电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虽然放电作用时间短,但放电时产生数万伏至数十万伏冲击电压,放电电流可达几十到几十万安培,电弧温度也可达几千度以上,它产生的强大电流、磁场和磁辐射,不仅对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家用电器、各类建筑物、生产场所等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而且对人的生命也构成极大的威胁,给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危害.雷电灾害已被列为世界上十大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相似文献   

3.
雷电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虽然放电作用时间短,但放电时产生数万伏至数十万伏冲击电压,放电电流可达几十到几十万安培,电弧温度也可达几千度以上,它产生的强大电流、磁场和磁辐射,不仅对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家用电器、各类建筑物、生产场所等具  相似文献   

4.
人工预防雷电危害自古有之,特别是200多年前发明了避雷针以来,人工防雷技术大大发展。目前我国的防雷产品就有上百个品种。雷电发生时,其放电电压可高达几千万伏,放电功率可高达3亿千瓦以上。据测算全球每年有31~125千万次闪电,雷击事故危害的立体性强,其损失也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雷电伤亡达万人以上,因此,预防和减少雷电事故,正是国防,石油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雷电的基本理论及雷电之特点是电压高、电流大、能量释放时间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为了尽量避免雷电的冲击,减少损失,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雷电的危害。如防雷电感应措施、防雷电波侵入及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查,保护国家的财产和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雷电是自然界的放电现象。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由于雷云电压高电量多,并且放电时间很短,放电电流大,因而雷击电能很大,能把附近空气加热至2000℃以上。空气受热急剧膨胀,产生爆炸冲击波并以5000m/s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最后衰  相似文献   

7.
韩素芹 《安全》2003,24(4):26-26
大家都知道雷电是带有足够电荷的云层与云层及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它能产生数万伏特甚至更高的冲电电压,电流可达几十至数千安培,通过导体时在极短时间内将转换成大量的热能,可以造成易燃、可燃物品燃烧。  相似文献   

8.
1 雷电酿成大危害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雷电灾害系遭受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联合国公布的最严重的10大白然灾害中,雷电灾害被称之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9.
利用闪电监测系统确定光伏电站所在地的雷击大地密度,从而计算电站的年预计雷击次数,并划分防雷类别。提出用雷电统计资料来确定滚球半径,使直击雷保护范围计算更为精确。针对避雷针阴影对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热斑效应,提出使用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来选择避雷针的安装位置,降低阴影对光伏电池板的影响。为降低热斑效应,建议大型光伏电站使用避雷线防护。提出利用雷电流幅值选取浪涌保护器(SPD)的冲击放电电流,降低SPD的钳制电压,优化SPD保护效果。提议控制机房结构内筋兼做屏蔽层,并根据雷电统计数据确定内筋的网格尺寸。最后提出根据光伏电池阵列的布局,结合当地土壤电阻率,分区域建设环形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10.
安全知识     
什么叫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建筑物防雷设施包括对直击雷(含侧击雷),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的防护三大部分。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地面以上的任何部分,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及机械力。直击雷防护设施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损坏,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雷电感应是指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雷电波侵入指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建筑物防雷设施缺少…  相似文献   

11.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雷电灾害系遭受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联合国公布的最严重的10大自然灾害中,雷电灾害被称之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时时刻刻都有雷电交作的奇观,平均每天达800多万起,每年要发生30多亿起。  相似文献   

12.
介绍几种新型防雷装置吕世侠雷击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自美国的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后,200多年来,一直在世界各国使用,对防止雷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避雷针能使雷云向其放电,把雷电流引入大地,保护建筑物不受损害。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有...  相似文献   

13.
赵庆清 《安全》2004,25(4):11-13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季,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雷电灾害事故.特别是雷电造成的群死群伤事故.我们知道雷电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当带电的积云即雷云与大地间或雷云之间带有异性电荷时,即可能发生放电现象.雷击是一种自然灾害.当雷云与房屋、电力线路、电力设备等设施、以及人、畜时,会产生极高的过电压和极大的过电流.所波及的范围内,可能造成设施或设备的毁坏或造成大规模停电、火灾和爆炸;还可能直接伤及人、畜.因此,提高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加强对雷电及防雷措施的研究、以致建立雷电观测及预报系统都是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乃至家庭、个人日益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次闪电产生的能量非常大,雷电活动一旦对大地产生放电,便会引起巨大的热效应、电效应和机械力,从而造成破坏和灾难。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新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雷电电磁辐射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为了分析雷电电磁辐射的危害,基于MTLE雷电回击模型,以及北京地区实测雷电流波形,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了雷击时地下空间中的电磁场,并对线缆终端负载进行了雷电电磁耦合,计算了负载上的雷电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计算结果表明,土壤对雷电电磁场的屏蔽并不彻底,地下空间仍需要进行防雷设计;线缆终端负载上感应的电压和电流峰值可达数百千伏和数百安培,并且其数值随雷电波波头时间的减小而增大,对当前大多数自动化系统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6.
静电是人类最早认识的摩擦起电现象所产生的电荷,它相对于经常使用的动力电是静止的,其特性是电流小,不形成回路;其特点是有运动、有摩擦就会发生静电反应,电位有时可高达几千伏或几万伏,放电后迅速消失,不能输送和分配。随着高分子聚合材料的广泛应用,静电危害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不仅可引起着火、  相似文献   

17.
浮顶储罐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避免浮顶储罐在遭受雷击时由于导电片设施在二次密封油气空间中放电引起密封圈火灾,在实验室建立了2 m直径油罐模型,开展导电片火花放电起始电流试验、导电片与罐壁形成空气间隙击穿放电初始电压试验,系统研究导电片在二次密封油气空间中的放电危险性。试验结果表明:导电片靠自身弹性与罐壁贴合时,雷电流大约在400 A时导电片开始产生点燃性火花放电;如导电片与罐壁贴合不良形成空气间隙,雷击情况下雷电流泄放瞬时浮顶与罐壁之间的电位差足以使一定大小的间隙击穿放电,当间隙大小为20~30 mm时,放电电压为26~40 kV。因此,储罐在遭受雷击时,导电片火花放电现象不可避免。结合储罐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取消二次密封导电片、液下刮蜡器与浮顶进行可靠电气连接的改进措施,避免导电片在二次密封油气空间中放电发生,大大降低浮顶储罐雷击火灾事故。  相似文献   

18.
张长清 《安全》2012,33(8):47-48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静电放电现象.由雷击引起的建(构)筑物,生产装置及附属电气线路、变电配电装置等设施的爆炸火灾时有发生.因此研究雷电的特性,采取适当的防雷技术措施,做好工厂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是极为重要的. 1雷电的产生及特性 按照放电形式的不同,雷电可分线形雷、片形雷、球形雷.最常见的是线形雷,云层有时能见到片形雷,个别情况下会出现球形雷.  相似文献   

19.
劈雷闪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在雷电形成的瞬间其电压约为1亿~10亿伏特,电流可达20~25万安培,最高可达60~70万安培。闪电时放出的热量一般可达摄氏3万度,使周围的空气体积聚然膨胀,从而产生巨大的雷声。如此之高的电压、电流、热量对人体会造成严重危害。野外工作人员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在人遭雷击的瞬间,电流迅速通过人体,使呼吸中枢麻痹,心室纤颤或心跳骤停,脑组织缺氧,直到休克死亡。同时,温度极高的电火花也会给人体造成烧伤。为了防止雷  相似文献   

20.
我厂于1980年试制出的一台晶体管、全液压传动的电液压清砂设备,经过近两年的运行,证明具有无粉尘、效率高、用电省、易于实现清砂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等优点。这项电液压清砂技术已被有关部门通过技术鉴定。 工作原理 电液压清砂设备是将被清理的铸件浸于水中,利用特制的电极产生一系列高压放电。这个高压放电形成了电流密度很高的冲击大电流。瞬时可达1万安培/毫米2以上。这样大的电能会把放电区域的水迅速加热汽化,形成高温(数万度)、高压(数千个大气压)的等离子通路,从而在水中产生高速扩张的冲击波(冲击波速度可达 1,500~2,000米/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