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普氏原羚种群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杰 《青海环境》2005,15(2):53-56
普氏原羚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现仅生存于青海湖盆地与相邻的区域,已成为世界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之一。本文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普氏原羚的种群、栖息地和产生濒危的主要原因以及所做的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普氏原羚的保护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陈豆 《环境教育》2004,(3):22-23
普氏原羚,因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最早在中国内蒙古草原上发现而得名,一九九六年、一九九八年先后被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列为极危极(CR)动物,一九九九年中国的濒危兽类红皮书中将其列为极危级动物。普氏原羚是目前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  相似文献   

3.
环境百科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普氏原羚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原羚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外形特征体型似黄羊,但比黄羊略小,体长大约为110厘米左右,肩高约50厘米,成年体重雄性个体重约27公斤,雌性个体重约23公斤。尾巴较短,不足11厘米。夏毛短而光亮,呈沙黄并略带楮石色,秋末换毛,冬季毛色较浅,略呈棕黄色或乳白色,四肢内侧和腹部着白色毛被,其中间为醒目的棕黑色尾巴。一旦受到惊吓,普氏原羚臀部的白毛会竖起外翻,在绿色和黄色草地的反村下格外醒目,  相似文献   

4.
普氏原羚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现仅生存于青海湖盆地与相邻的区域,已成为世界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之一。文章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对普氏原羚的种群现状、栖息地和所做的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普氏原羚的保护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十年如一日地利用节假日拍摄野生动物,捕捉了3万多幅震撼人心的镜头.他心系自然界濒危生灵的命运,写下了一百多篇科普和警世文章,为它们奔走呼号.他听鸟语可知鸟意,被人们称作"鸟王",他为普氏原羚起了个响亮的中国名字,因而有"中华对角羚之父"的美誉.  相似文献   

6.
我想把邻居多杰的一千亩草场租下来,给普氏原羚用;我希望女儿白玛措能够有机会重新上学;我想让曾经救护的普氏原羚"果周"恢复野性;我希望保护湿地、治理沙化行动,能够让邻居们受益;我希望青海湖边永远没有污染。  相似文献   

7.
普氏原羚,因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最早在中国内蒙古草原上发现而得名。一九九六年、一九九八年先后被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列为极危级(CR)动物,一九九九年中国的濒危兽类红皮书中将其列为极危级动物。普氏原羚是目前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  相似文献   

8.
最后的美丽最撕裂的悲戚8月31日,来自中国、美国及俄罗斯等国的生物学家云集我国青海湖畔,探讨拯救世界珍稀动物--仅存于我国青海湖、总数不过300余只的普氏原羚。据知,在酝酿已久的此次国际会议上,科学家们纷纷表示,应加强国际合作, 以便更有效地拯救各种濒危物种。此外,各国科学家还将在青海湖展开科学考察活动,实地探索普氏原羚的生存状态、人工繁育和野外放养等问题,以便抢救性地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鼠兔、普氏原羚、雪豹:她用保护的眼光带动科学研究;吉沙、措池、天珠王:让她发现了"社区环保潜力";熊猫蜂蜜:既保护熊猫,更"保护"公众……2013年6月30日,接到吕植老师的微信,她说她在玉树,要在那工作到7月底。问她是不是为了雪豹的事,她简短地回复说:"三江源"。三江源,一个让人容易浮想联翩的词汇,从广阔的地理概念来说,它可以泛指长江、黄河、澜沧江所共同笼络到的所有片区,青海、云南、西藏的不少地区都可以用其来自认;也可以泛指青海的玉树地  相似文献   

10.
青海湖地区野生动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青海湖地区野生动物种类比较丰富,共录得243种。鸟岛自然保护区的成立在促进区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发展旅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普氏原羚已成为极濒危物种,仅在青海湖地区分布,且总数不超过300只,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大天鹅(Gygnus gygnus)和青海湖鲤(G.przwalskii przwalskii)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尤其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已受到无序的经济开发活动的威胁。作者根据实地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和利用他人研究成果,分析和探讨了青海湖地区(重点是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类、分布特点、保护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叫中华对角羚(普氏原羚),羚羊的一种,也有人叫我们“黄羊”、“滩黄羊”。眼看着我的家族成员越来越少,已到濒临灭绝的境地,我万般无奈,斗胆向人类呼吁呐喊。我们和藏羚羊、藏原羚、鹅喉羚是同属兄弟。我的家族成员多栖息在海拔3400米以下较为平坦的半荒漠地带。1875年,一个叫普热瓦尔斯基的俄国人,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看到我们这一中国特有的动物,兴奋异常,给我们取了“普氏原羚”这个外国名字。直到最近,青海的朋友才给我们取了“中华对角羚”这个具有我们外部特征和充满爱国色彩的中国名字。和其他偶蹄类动物一样,我们平时雌雄分居,只有…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09,(2):86-86
外形特征体型似黄羊,但比黄羊略小,体长大约为110厘米左右,肩高约50厘米,成年体重雄性个体重约27公斤,雌性个体重约23公斤。尾巴较短,不足11厘米。夏毛短而光亮,呈沙黄并略带楮石色,秋末换毛,冬季毛色较浅,略呈棕黄色或乳白色,四肢内侧和腹部着白色毛被,其中间为醒目的棕黑色尾巴。一旦受到惊吓,普氏原羚臀部的白毛会竖起外翻,在绿色和黄色草地的反衬下格外醒目,警示同伴有危险,临近。  相似文献   

13.
国家的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人参、金花茶、银杉、珙桐、水杉、望天树、秃杉、桫椤。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蜂猴、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金丝猴、长臂猿、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暨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鹿、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车、扭角羚、台湾鬣铃、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  相似文献   

14.
毕舸 《绿叶》2007,(11):48-48
新华网乌鲁木齐11月4日电:经过多日全力救治,在新疆卡拉麦里国家自然保护区被撞伤的第五匹普氏野马,终因无法站立而在病痛中死亡。两个多月来,陆续有五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野马遭遇车祸死亡。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09,(4):65-65
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27日,并于2003年11月1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是巨生综合行业指数(公用事业)及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之一。主要在中国及中国周边地区开发、建设和运营600MW及以上的大容量、高效率火力发电机组,兼营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业务,是亚洲区增长最快、效益最好的独立发电商之一,普氏(Platts)全球能源企业250强之一。  相似文献   

16.
侯蓓丽 《绿色视野》2008,(12):43-45
普氏野马有6000多年的进化史,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保留着马的原始基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普式野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活在我国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但是从2007年8月至今,先后有4匹普式野马在通过马路时被汽车撞死,此事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护动物的生命,为了拍摄野生鸟类和动物,葛玉修每每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军人的勇敢与无畏。42年来,他用绿色引领生命的方向,执著追求,无怨无悔,为这片净土热土奉献了热血青春和真情痴爱。17年来,他用镜头语言和文字作品记录着野生动物的美丽,用心灵呐喊和实际行动呵护着濒危动物的生命,风餐露宿,踏遍青山,演绎着青海高原的天地大美,拓展着人与自然的天地大爱。他就是葛玉修,一个在青海几乎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个在全国知识界、环保界、摄影界、动植物学术界声名显赫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4,(6):60-60
普氏野马(以下简称野马)原产于我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干旱荒漠草原地带,因此又被称为准噶尔野马或蒙古野马。它的体型健硕体长约28米,高1米以上,体重约为300公斤。它与家马的主要区别是头部比例较大,耳朵小颈上鬃毛短硬呈暗棕色逆生直立不似家马垂于颈部的两侧,它的额上是秃裸的吻部为白色此外野马的染色体为66个,比家马多出一对。  相似文献   

19.
野马的故事     
本期“生态热线”刊登的《野马的故事》,讲述发生在马年的关于马的事情。人们为了挽救普氏野马——这种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进行了种种不懈的努力,人类的行为真的能使这一物种在地球上继续生存繁衍吗?这是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需要用事实来回答检验的一个大大的问号。破坏、毁灭很容易,恢复、保护却很难。但愿有更多的人认识这一点,但愿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没有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20.
颜鲁魁 《环境教育》2014,(5):98-103
正青海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鸟资源闻名于世,成为世人了解青海的一个窗口。2013年5月11—12日,青海湟川中学20名学生和3位教师参加了全球环境基金(GEF)和西宁市教育局共同组织的"经历青海湖"大型环保科普活动。这次活动成为一次在课堂上无法实现的生动的地理课。一、活动要素1.时间:2013年5月11—12日,星期六,星期日。小雨、阴转多云。确定时间的依据:5月中旬为青海湖鸟类资源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