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用室内模拟放矿实验方法得出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合理结构参数 ,运用这一成果可使经济优化、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估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采矿工艺风险,通过现场实地调查、查阅文献以及咨询采矿专家的结果,将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采矿工艺分为拉底、底部结构、出矿、放矿、通风、运输6个方面进行分析,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对影响采矿工艺环节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及排序。应用解释结构模型和网络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出了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采矿工艺风险为“中等”风险,悬顶、堵塞为特高风险因素,底部结构施工与支护、崩落块度、底部结构的时效性以及铲装及运输为高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对丰山铜矿南缘无底柱崩落法采区的巷道地压特征进行了探讨,针对其地压显现特点,结合工程实践和现场实验测量的结果,提出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巷道的支护加固方案和地压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程潮铁矿开展工程地质调查,采用离散元分析软件UDEC建立其二维地质剖面模型,在假设其上部水平矿房未开采的条件下,模拟了程潮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480 m、-500 m相邻分段的过程,研究单一分段及相邻分段开采导致的围岩“冒落带、导水裂隙带”的分布规律及范围,探索程潮铁矿单分段矿房开采时其上覆岩体形成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y随采长x的变化函数,分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不同分段矿房开采对于上覆岩体变形及影响机理,为类似开采技术条件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地下矿采空区的稳定状态,针对难以长期稳定的大规模采空区,提出了崩落围岩充满采空区的β崩落法及实施方案。对β崩落法的崩落工艺、生产成本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β崩落法采用崩落的散体围岩支撑空区围岩,可以有效地阻止采空区围岩发生大规模地压活动,避免造成危害,控制采空区围岩由不稳定状态、亚稳定状态分别向亚稳定状态、稳定状态正向演化;β崩落法明确了崩落围岩的体积与采空区体积的数量关系,计算简单,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同时解决"隐患资源高效回收"和"空区隐患安全治理"这对矛盾问题,提出交错扇形深孔崩落法;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交错扇形布孔形式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按照1#矿体岩石的物理力学指标确定模型材料参数,采用LS-DYNA动力仿真软件优选扇形排间间隔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空一区排间间隔为100 ms时,岩石...  相似文献   

7.
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司、梅山工程指挥部于1983年11月8日至12日在南京梅山铁矿号开了无底柱崩落法通风方案论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设计院所和冶金矿山的代表82人,其中副教授、高级  相似文献   

8.
用室内模拟放矿实验方法得出了无底柱分段朋落法合理结构参数,运用这一成果可使经济优化、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应用有底柱崩落法采矿的矿山,根据矿体贮存特点,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电耙道的通风方案,为改善电耙道的通风条件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主要是介绍这些矿山的电耙道通风系统,并对某些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供参考。我国部分采用有底柱崩落法矿山的通风简况见附表。一、部分矿山电耙道的通风根据通风系统的特点,有底柱崩落法电耙道通风可分为矿块式和采区式两种类型。 (一) 矿块式通风电耙道的矿块式通风是一个矿块的电耙道由单独的进、回风井巷组成一个独立的风路系统。新鲜风流由矿块的人行通风天井经联络道到电耙道排入矿块回风井巷。  相似文献   

10.
针对以往应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时,没有考虑模型动态更新,以真实反映自然崩落法开采过程的问题,研究了基于FLAC3D软件,进行矿岩崩落过程模拟的模型动态更新思想、原则和流程,利用内嵌FISH语言编制了相应的程序代码。以西南某采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的大型铜矿为应用实例,结合每一步拉底方案模拟其地压演化状态,通过自动识别崩落区、自动消除和重现单元,并修改单元力学参数,再现了矿山开采过程,根据待重现单元体积与空隙体积,确定拉底和出矿速度的平衡关系,从而指导矿山合理确定和调整拉底和放矿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某钒铁矿经多年开采后,由于钒铁矿矿区赋存条件变化导致开采相互制约、资源利用率低、矿柱积压矿量大以及井下采空区隐患大等问题,制定“保钒采铁、分区协同”的开采方案。通过矿柱强度理论对矿柱的强度和承受载荷进行计算,进而通过矿柱安全系数来判断矿柱的稳定性。通过FLAC3D软件对东、西区铁矿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开挖后的位移云图、应力云图以及塑性区分布图来分析矿柱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某钒铁矿东、西区提出的嗣后膏体微胶结充填法及中区提出的分段空场法转分段崩落采矿法可提高矿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相似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对直接顶不规则垮落和规则垮落两带分布形成的原因及其分布高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研究认为,在综放条件下,散体状态的直接顶在渐进流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形成的"散体拱"结构构成了不规则垮落带和规则垮落带的分界线,是垮落直接顶呈"两带"分布的原因。不规则垮落带分布的研究是"两带"分布研究的关键,其分布的高度取决于拱的高度和煤层厚度,其中拱的高度又是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对垮落直接顶"两带"分布高度的研究,对于深化综放采场煤岩流动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矿柱回采方法不恰当,将致使大量矿柱残留采场而无法经济、安全地回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避免或消除深部开采产生的地压灾害,提出了间隔矿柱抽采法回采间柱,"V"型松动爆破并上盘底板松动爆破隔断开采,采用FLAC3D数值模拟了矿柱回采及深部卸压开采的应力变化过程,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开挖进行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矿柱回收及卸压开采的效果。结果表明:间隔抽采矿柱后,1 010 m中段第一分层顶柱及其以下保留的矿柱不会发生冒落,但上盘局部千枚岩会因长期拉伸疲劳破坏而垮塌,为了避免采空区顶板长期暴露、垮落而造成出矿贫化,必须加快出矿;"V"型松动爆破并上盘底板松动爆破隔断开采,降低了910 m中段开采的应力集中程度,基本消除了910 m中段开采时发生岩爆的应力条件;回收过矿柱的相邻采空区的分隔间柱,其回采宽度不应超过1/2;相邻两采空区都间隔抽采间柱并卸压开采后,960 m中段基本实现了垮塌的千枚岩或残留矿柱充填采空区,从而消除了采空区隐患。  相似文献   

14.
Safe pillar recovery operations can result in better miner safety and more efficient recovery of ore reserves. Several parameters influence on safety of pillar recovery operation. Each of these parameters is able to reduce safety of operation and cause to detrimental effects during pillar recovery. In this paper, by emphasizing ground control aspects,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ical parameters influencing on safety of pillar recovery are introduced and the role of them is described. Then,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by combining all of these parameters to assess overall risk of pillar recovery operation in pre-developed room and pillar mines. The proposed method involves calculating the PR-Risk (Pillar Recovery-Risk) indicator. PR-Risk value is between 0 and 100 that based on overall risk of pillar recovery operation divides into four categories: low, medium, high, and very high. PR-Risk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predicting the safety of pillar recovery operation and based on it decision can be made about the safe implementation of operation. Finally, the overall risk of pillar recovery operation in main panel of Tabas Central Mine, located in the mid eastern of Iran, is assessed by use of proposed method in this paper. PR-Risk value in this panel was obtained 51 that show overall risk of operation is medium. Moreover, based on individual assessment of parameters, for the safe implementation of operation and reduction of related risks, reinforcement of roof prior to beginning of operation and partial pillar extraction have been suggested as the most efficient controlling measures.  相似文献   

15.
石膏矿采空区上覆岩层冒落规律与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对上覆岩层冒落的危险性进行有效评价,在工程实勘的基础上,将石膏矿上覆岩层的自然冒落作为一个逐级发展的过程来处理,并根据普氏平衡拱理论对各级拱形作出2点假定,即冒落拱顶部弧线为抛物线,矿柱按θ角剥蚀。提出以临界松散系数K作为其危险性评价因子,并根据所建立的一般冒落拱模型,分别推导得到条带矿柱及间隔点柱区域关于K的计算公式。最后,将该评价因子用于工程实际,实现对邵东石膏矿采空区的危险性分级。该评价体系,即可对石膏矿地表塌陷作出有效预测,也可对石膏矿地表危险程度进行合理分级。  相似文献   

16.
为正确估算矿柱承受载荷,运用普氏理论分析矿柱承载机理,指出矿柱承受载荷为上覆岩层拱形塑性区的重力,计算出矿柱体系中单个矿柱承受的平均载荷。建立矿柱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推导出矿柱能量方程,分析矿柱失稳力学机制,根据矿柱失稳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得出矿柱极限宽度值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主要因素对矿柱宽度极限值的影响规律。通过工程实例验证矿柱宽度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矿柱宽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开采深度、采场宽度和矿柱高度;以冬瓜山铜矿为例,矿柱宽度的理论计算值应大于3.63 m,数值分析选取矿柱宽度为4 m时,矿柱处于稳定状态.现场工业试验表明,宽度为4 m的矿柱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潘三矿1642(1)工作面回采受F24大型逆断层影响,利用FLAC3D软件研究留设不同尺寸断层煤柱情况下,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演化规律,从而提出合理的断层煤柱留设尺寸。研究发现,随着煤柱的减小,应力集中区域逐渐向断层上盘转移;在断层影响下,顶板最大下沉位置发生在靠近断层一侧;当煤柱尺寸减小到一个临界值时,采空区上方塑性区发育高度会突然增大。留设合理的断层煤柱就是确保塑性区不与断层接触的情况下,尽量减小煤柱尺寸。  相似文献   

18.
为对房柱式采空区煤柱群安全稳定性进行客观评价,以概率分析为手段结合重整化群理论,深入研究了煤柱个体与相邻煤柱之间的荷载传递规律及煤柱群-顶板系统临界稳定性。得出结论:重整化群理论可适用于采空区煤柱群稳定性分析,确定煤柱群临界概率范围为0.147≤p*≤0.333;煤柱失稳荷载传递过程中的损失程度可用荷载传递系数α衡量,临界破坏概率p*随着荷载传递系数α的增加而递减;针对不同工况,需通过试验或现场实测获得传递系数α,才能准确的确定煤柱临界概率p*。  相似文献   

19.
在对里彦煤矿采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安全煤岩柱的化学成分及其阻水性能、岩性及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针对里彦煤矿的具体情况,分析了里彦安全煤岩柱的阻水性能,认为其阻水性能良好,可以适当减小防水防砂煤岩柱宽度,以提高开采上限,释放部分煤炭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