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电动力耦合微生物处理落地油泥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动力耦合技术通过在微生物处理落地油泥基础上施加一定的电场,以增加生物活性,通过耦合作用提高微生物对油污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速率。结合中试装置及高效复合降解菌种,在安塞油田首次开展了电动力耦合微生物降解落地油泥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在生物修复基础上施加电场,可将降油率提高15%以上,同时定期翻堆会进一步提高修复效果,添加表面活性剂处理,在电动力-微生物联合修复基础上将降油率再提高约5%。  相似文献   

2.
将电动力强化作为一种手段应用于微生物修复含油土壤,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找到合适作用条件,结合微生物处理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易行等特点,实现两者的耦合技术,以对油泥进行深度处理。探讨了电场对油泥中NO_3~-、SO_4~(2-)等带电离子以及石油烃在电场作用下的分布特征对微生物作用方式和除油效果的影响;研究了营养液传输损失的过程规律及优化与补给方案,把营养液一次性补给到修复系统中,节约人力;分析了微生物种群伴随迁移特征及原位活性损失的补给,论证了活性补给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对比勿色杆属菌种(Achromobater sp)SLTHX114株和黄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avescens)SLTHX214株对原油降解特征的差异性,在40℃恒温有氧实验室条件下,使用两株原油降解菌对塔里木油田原油进行了生物降解模拟实验,分析了生物降解气组分、生物降解原油的族组分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革兰氏阴性SLTHX214株对原油降解能力强于革兰氏阳性SLTHX114株,SLTHX114株对原油中的饱和烃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而SLTHX214株更倾向于降解原油中的芳烃。对土壤石油污染修复和菌种选择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UV/O3复合降解水中2,4-二氯酚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紫外光源为主要依托,变换反应器中的不同工艺条件,分别对紫外光、臭氧和紫外/臭氧三种不同于工艺条件对水中污染物2,4-二氯酚(2 ,4-DCP)的降解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UV/O3复合对2,4-DCP的降解较UV、O3单独作用效果好;溶液的酸碱度影响UV/O3对2 ,4-DCP的降解;此外,溶液中含有细菌时,E. coli的杀灭效果仍表现为UV/O3>O3>UV.细菌的杀灭和2,4-DCP的降解均消耗羟基自由基,形成竞争反应,从而影响到2,4-DCP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5.
论文集文摘     
17、评定塑料表面电气性能用的方案和试验计划的实施(捷)电器设计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与其基本组成系统的电气绝缘材料的可靠性有关.起作用的电场、相对湿度及污染,都会严重影响需求范围内电气绝缘材料的可靠性.本文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类芬顿(Fenton)催化剂铁酸锰(Mn Fe2O4)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此类Fenton法对难降解偶氮染料直接黑38(DB-38)的降解效果,并对反应动力学及材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可能产生的活性物质和降解产物,推测了降解的机制和路径。结果表明,直接黑38(20mg/L)可以被快速、有效的降解,5min后可达到90%的降解率和62%的总有机碳(TOC)去除率。降解过程为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为0.36 min-1。羟基自由基(·OH)是最主要的活性基团,偶氮键被·OH攻击后,中间产物逐渐分解,成为更易挥发的小分子物质。研究表明Mn Fe2O4是一种有效的类Fenton试剂,在废水处理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铁碳处理硝基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碳降解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因素、最佳工艺参数及处理效果;初步探讨了氧化降解污染物的作用机理;通过分析污染物降解的中间产物,提出了污染物降解的可能途径.探讨了pH、铁碳用量、温度以及锰矿物的粒径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TOC测定表明:大部分硝基酚被氧化降解为H2O和CO2.对硝基酚的降解途径主要是微电解将对硝基酚还原为对氨基酚,对氨基酚在酸性条件下被软锰矿氧化为H2O和CO2做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mFe~0-PS-O_3(微米级零价铁-过硫酸盐-臭氧)耦合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相对于传统高级氧化技术,对有毒难降解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文章对mFe~0颗粒的表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mFe~0和PS之间、mFe~0和O_3之间、PS和O_3之间的反应机理,在反应过程中,mFe~0、PS和O_3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极强的羟基自由基和硫酸根自由基,可以有效降解水中有毒难降解的污染物质,且反应中生成的Fe(OH)_2/Fe(OH)_3絮体对污染物还具有吸附和絮凝作用。阐释了该工艺预处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包气带造纸污水中的降解试验,分析了污染物在包气带内经吸附、过滤、离子交换以及生物化学作用等净化机制,指出生物氧化作用和生物还原作用是包气带中两种主要的生物化学作用.污染物在包气带中迁移时,会在表层形成生物氧化带,在下部形成生物还原带.只有当生物还原带形成后,生化层才发育成熟,包气带对有机物能进行有效地降解和清除,具有良好的天然降解功能.并指出包气带的岩性、结构和包气带的厚度是影响包气带的降解能力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的降解与耐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有机物如天然或合成聚合物,由于外部环境应力与内部缺陷的共同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降解.机械应力如拉伸负载及延伸、压缩、弯曲(弯曲模数)、热胀冷缩、液静压等都会直接导致机械损坏,或使聚合物对化学应力变得敏感,如聚乙烯材料在环境应力作用下的脆裂.  相似文献   

11.
RTV涂料表面特性与瓷、玻璃表面不同,积污的规律存在差异,对涂覆RTV涂料的特高压线路进行绝缘子积污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特高压输电线路防污闪工作。通过仿真研究,分析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场的分布,并以四支±800 k V线路带电运行的绝缘子进行积污规律的研究,通过分别测试绝缘子上下表面的等值盐密(ESDD)、灰密(NSDD),分析了特高压RTV绝缘子的积污规律。研究发现电场影响RTV绝缘子的积污,电场强度大的位置污秽度高一些,自然环境和涂料自洁性对特高压电场下RTV绝缘子的积污其主要作用,风吹和雨水清洗对积污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零价纳米铁(nZVI)在修复受污染地下水中存在的易于团聚、迁移性低及易于老化等问题,详细介绍了近年在这些问题研究上的最新进展,包括材料的改性,改性材料对污染物降解的效果及研究中不同因素的影响等。并就nZVI对难降解复杂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展望了nZVI对一类新兴污染物,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冯皓  吴荫顺  张春英 《环境技术》2007,25(4):30-34,41
埋地管道的杂散电流干扰是威胁管道安全的严重问题.为模拟在阴极电场中开裂涂层下管线表面的化学和电化学状况,本文设计了一种模拟涂覆层开裂起翘的楔形缝隙装置,研究了缝口控制电位分别为-776mVSCE和-950mVSCE时的阴极电场中,X-42钢在NS4溶液中楔形缝隙内电位、溶液Cl-离子浓度、Ph值的分布;并比较了相同缝口控制电位下阴极极化状态时,三种参数的分布.结果表明,当缝外有阴极电场时,缝内试片与阴极极化时一样受到电力线分布的影响,但各试片的电极电位远远高于外加阴极极化时的电极电位,Ph值也明显低于外加阴极极化时的情况:阴极电场对本体溶液中的氯离子产生了屏蔽作用,使得溶液中的氯离子很难迁移进缝内,所以越深入缝隙,氯离子浓度越小,变化也越不明显;缝外阴极电场的屏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缝隙内自催化反应的进行,达到了一定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杨酸降解的UV扫描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在水杨酸的电催化氧化和超声辅助电催化氧化降解过程中,都有吸收紫外光的中间体生成,对吸光度峰值随降解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NLSF),发现其衰减均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而COD值的衰减也都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GC-MS检测到水杨酸超声辅助电催化氧化降解60 min后,有中间产物甲酸、乙酸、苯酚,认为是水杨酸在.OH的作用下,开环氧化降解生成乙酸和甲酸等小分子有机物,最后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系统中,温度、pH、曝气强度、邻苯二酸(Phthalic Acid,PA)及氨氮(NH3-N)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hte,DM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降解DMP的最佳温度、最佳PH值范围、最佳曝气强度分别为25℃~45℃、7.0 ~9.0、1.38 cm/s.当PA浓度为100 mg/L、300 mg/L,PA对DMP降解起促进作用;当PA浓度为500 mg/L、800 mg/L,PA对DMP降解起抑制作用.进水中50 mg/L的氨氮浓度对DMP降解的影响不大.本研究中采用的19种运行工况条件中,除曝气强度为0.33 cm/s以外,其他18种运行工况条件下,当运行时间达到300 min时,DMP的浓度都小于1.0 mg/L,因此,当水力停留时间达到5h以上时,温度、pH、PA、氨氮对DMP降解速率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电场和光催化协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汤红妍  罗亚田  徐昌伟 《四川环境》2005,24(1):65-67,118
以自由基反应为主的高级氧化工艺是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新型技术,具有良好的拓展和应用环境。超声氧化、电化学氧化工艺和紫外光催化工艺都属于高级氧化工艺,许多研究者发现单独使用这些工艺降解有机污染物效果不够理想,更有效的方法是联合使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超声波和光催化、光催化和电场、超声波和电场协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普通方法难以降解水中农药废水的问题,运用紫外(UV)/过氧硫酸氢钾(PMS)系统降解高效氟吡甲禾灵,探讨溶液中反应污染物的初始浓度、氧化剂PMS添加量、腐殖酸浓度、初始pH值和常见无机阴离子等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UV通过催化PMS产生氧化性很强的活性自由基(·SO_4~-、·OH),能有效降解水中高效氟吡甲禾灵,降解反应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8),反应污染物的初始浓度与降解速率呈负相关;氧化剂PMS添加量与降解速率呈正相关。添加的腐殖酸浓度越高,抑制降解反应的作用越明显,中性和弱碱条件下降解效果较好。当pH=7.41时,具有最大去除率(56.82%);少量的HCO_3~-对降解高效氟吡甲禾灵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会抑制降解。在c(HCO_3~-)=10mmol/L时最大,Cl~-会抑制其降解;添加乙醇和叔丁醇淬灭剂,kobs均大量减小,UV/PMS的活性氧化物主要是·SO_4~-。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酰胺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聚丙烯酰胺(PAM)的降解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文章综述了PAM的主要降解方式,包括化学降解、热降解、机械降解和生物降解,分析了PAM各种降解的可行性及降解产物,并探讨了丙烯酰胺在环境中的降解情况,为以后PAM的扩大应用及其污染治理提供了充分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耐盐石油降解菌性能及降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冀东油田钻井废液中筛选分离出耐盐石油降解菌Virgibacillus sp.(简称SJ菌),其在高含盐条件下对石油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高达56.12%左右。考察了pH值、盐度、不同N和P形态等因素对SJ菌降解石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J菌有较宽的pH值适应范围(pH值为6~10)和较好的耐盐能力(0.5%~20%),在pH值为9及NaCl质量浓度为5%时对石油类降解效果最好,其最佳利用N源和P源分别为(NH2)2CO和KH2PO4,该研究为油田高含盐含油废液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通过微波辅助的离子交换法制备Ag插层K_4Nb_6O_(17)复合光催化剂。复合光催化剂在降解水体中亚甲基蓝的过程中呈现出很高的光催化活性,并且插层复合光催化剂对亚基蓝在碱性条件下能发挥更高效的降解作用且对不同初始浓度的亚甲基蓝均具有较好的移除降解效率。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Ag插层复合光催化剂要比等量的Ag负载K_4Nb_6O_(17),Ag负载TiO_2复合光催化剂活性高很多,使Ag插层K_4Nb_6O_(17)复合光催化剂在净化水体污染物方面表现出更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