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破解资源环境尖锐矛盾的战略选择。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文明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实践,是生产方式绿色化的实现途径。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区在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环境监管方面的具体建设路径,总结了创新驱动、全产业链、清洁化等3种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和实践成效,为我国工业园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态工业园区"四位一体"运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遵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系统工程,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中介组织为主的“四位一体”生态工业园区运行模式。为诚国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实践的深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我国目前实施循环经济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开发区为例提出了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着重从组织、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为开发区按循环经济要求运行进行了探索,也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型开发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的建设,一直走在经济建设的最前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发区在资源与环境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如何解决前进中的种种矛盾,处理好人、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型开发区,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在结合多次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建设生态型开发区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煤基能源化工基地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指标体系,包括准入指标、行业生态化发展指标和园区生态效率指标,并对煤基能源化工基地生态化建设的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基本原则:提高准入、总量控制、清洁生产、坚持“3R”原则),为国家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开展分类指导提供决策参考。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有待进一步论证和优化。  相似文献   

6.
《电力环境保护》2007,23(3):62-6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近日发布《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51号),环保总局、商务部和科技部将联合在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1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短缺型特大工业城市,天津较早倡导发展循环经济.20世纪90年代,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引进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着手建立生态工业园区.2005年以来,天津市将循环经济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滨海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导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向循环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8.
国内简讯     
国家环保总局采取六大措施推进"循环经济" 近年来,我国在3个层次上逐渐展开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在工业集中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在城市和省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实践包括从企业层次废物排放最小化,到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内企业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再到产品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在这三个层次中,生态工业已经成为循环经济实践的重要形态,而生态工业园区则是实现生态工业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建设生态工业园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面临着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紧缺状况长期存在的现实约束,传统的线性工业生产方式必然加大北京市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在调结构、促增长以及强化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背景下,北京市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地--工业开发区,提出了建设生态工业园的任务,力图走出一条生态化、集约型的发展道路,以推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目前北京市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工作正在稳步地推进中,对其建设和发展的优劣势以及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详细分析,制定北京市生态工业园的未来发展战略,这对规范和引导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探索园区循环化改造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借鉴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以及美、德、日等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某园区循环化改造课题研究,分析了国内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循环化改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简述了园区废物交换平台等关联公用服务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的优选方案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推动工业领域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与实施,探索符合我国行业发展的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管理与运行模式,促进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制度建设,2014年3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召开了工业领域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模式研讨会。来自中国家电研究院、俐通集团、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现实,以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为目的的静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定西市为案例,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利用体系、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4个方面阐述区域静脉产业发展路径,并为路径的优化建立政策保障、评价保障、技术保障、信息保障等保障体系,帮助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实现对区域静脉产业发展的系统认知,加快区域静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无废城市”建设有利于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结合阳江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工作,通过收集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文件及统计数据,对阳江市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利用处置不同环节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固体废物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因素不完善,加上受产业结构影响,导致阳江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大,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尚未构建,部分种类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区域联动有待强化。针对主要问题,从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推行工业绿色生产、完善社会源危险废物收运体系、提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等环境管理方面,提出“无废城市”新理念下固体废物管理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2021年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召开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视频研讨会,研究“十四五”工业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推动编制工业低碳行动方案。钢铁、建材、水泥、石油和化工、有色金属、纺织、造纸、汽车等重点行业协会,以及冶金工业规划院、社科院、赛迪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代表参加。各行业代表围绕产业结构、重点产品市场需求及进出口、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达峰路线图、达峰时间预测以及相应技术路径和政策措施建议等。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发展背景与循环经济内涵入手,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多元资源型县域的现实选择。以辽宁省灯塔市为例,构建以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社会体系为主体的循环经济体系框架,并指出建立工业生态链、引入静脉产业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是完善循环经济体系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研究讨论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思路,2014年11月27—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甘肃省金昌市组织召开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工作会。有关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所在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有关协会、企业代表及专家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力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任务,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努力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关于钢铁企业建设生态工业园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新型工业园区。论述了钢铁企业在搞好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向生态工业园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建设以钢铁企业为核心的生态工业园的三种模式;并对钢铁企业如何适时有效地发展生态工业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为抓手,着力抓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试点示范、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5%,工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和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为实现"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