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谋划"十三五"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发展思路,2015年9月25日,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京组织召开了"十三五"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发展思路研讨会,装甲兵工程学院、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等有关高校、行业协会及部分再制造企业参加会议。会上,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高云虎司长介绍了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绿色制造的有关工作情况。他强调,再制造产业是绿色制造的典型形式,对于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十三五"推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推动再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深化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和再制造产品认定,跟踪指导试点企业工作进展。近日,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再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工业大学及有关行业协会的专家组成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湖南期间,调研组实地调研了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浏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和湖南湘电能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等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3月27—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高云虎司长带队赴天津市开展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赴天津立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天津分公司、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单位进行了实地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升机电产品再制造技术水平,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壮大,根据《关于做好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部组织对相关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进行了验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经试点单位自评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现场核查和验收评审、专家复核论证、网上公示,确定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36家企业为第二批通过验收的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名单详见附件)。  相似文献   

5.
维修及再制造入境旧机电产品作为一种绿色经济模式的产业,与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高度契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重点支持。从“政策引导”和“标准引领”两个方面浅析如何提升维修及再制造入境旧机电产业整体竞争力,尤其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全球入境维修及再制造示范区建设,助力我国维修及再制造入境旧机电产业腾飞。  相似文献   

6.
围绕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论述了再制造的基本商业模式浓出我国发展再制造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政府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4月14—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高云虎司长带队赴北京市吉通轮胎翻修利用有限公司和北京化工大学,开展轮胎循环利用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发展情况。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扎实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和《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了解2016年上半年工业企业绿色发展实际情况,2016年7月7—9日,节能司高云虎司长带队先后赴上海市和贵阳市开展工业绿色发展专题调研。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贵州省经信委、贵安新区管委会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陪  相似文献   

9.
<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探索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2015年7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唐山市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启动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6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重点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代表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高云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4〕825号)要求,我部组织开展了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验收工作,经试点单位自评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验收评审及我部组织专家论证复核后,确定了拟通过验收的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名单(第一批)。根据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专家论证  相似文献   

11.
<正>为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创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于2019年4月26日举办了绿色数据中心政策宣贯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巡视员姜广智等同志出席了会议,相关科研院所、数据中心、第三方服务机构代表约150人参加。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张家港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揭牌签约仪式在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张家港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由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紧密联合成立张家港清研首创再制造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清研首创以张家港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为中心,依托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立足张家港,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重点打造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冶金及工程机械再制造、机床、模具及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5月3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北京组织召开绿色制造工程座谈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围绕绿色制造工程的组织推进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山东、安徽、重庆等地区介绍了工作经验。会上,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在讲话中强  相似文献   

14.
<正>工信厅节[2019]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有关行业协会:按照工作计划,为充分发挥优秀企业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机电产品再制造技术水平,现就开展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验收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再制造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度较高的产业。结合再制造产业特征,分析了再制造企业发展的着力点,提出了再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的六条原则,并从再制造企业发展定位和趋势入手,提出销售的市场导向原则和维护员工的人本管理是再制造企业经营的核心要素,并做了相应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填补了国内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空白,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再制造管理体系的垄断地位,解决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中产业化生产和个性化生产的兼容和匹配问题、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同步问题、逆向物流体系的建设问题、人力资源及企业发展方面的问题等,在生产管理、流通领域、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领域中成效显著,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的监管和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推动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更好地开展绿色再制造,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的发展,能够在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实现节能节材,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为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提供有力支撑。对于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9月2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在湖北襄樊召开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是为配合《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在胡锦涛主席签署第四号主席令公布《循环经济促进法》后召开的。据专家介绍,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起步较晚,社会认知度不广,市场占有率不高,但与欧美等国换件修理法和尺寸修理法的再制造技术相比,我国的再制造主要基于激光表面工程、纳米表面工程和自动化表面工程等高尖端技术与现代化军事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再制造工艺,参加座谈会的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认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工信部节[2015]229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和生态协同发展,探索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按照《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现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9.
2018年6月21—24日,为推进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带队前往江苏省、浙江省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调研,并在浙江省衢州市组织召开了长三角地区工作座谈会。调研组在无锡市、衢州市实地调研了格林美(无锡)、华友钴业等综合利用企业,听取了企业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汇报,了解企业开展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工作现状及目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报废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汽车静脉产业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做好汽车静脉产业绿色协同发展是保证资源循环合理利用、实现汽车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面调研重庆市汽车静脉产业基础上,综述和归纳分析了汽车静脉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集约化合理布局产业、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的汽车静脉产业发展路径,为统筹谋划汽车静脉产业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