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应用铁炭法工艺处理含有硝基苯类废水,主要是利用单质铁的还原性质,它可将难生物降解的硝基苯先还原生成亚硝基苯,然后再进一步还原成可生物降解的苯胺。影响反应工艺的因素主要有:反应体系的反应温度、pH值、Eh值、污染物在反应器内的驻留时间、铁炭比和铁屑粒径等。实验得出,在室温和酸性条件下,选择粒径为0.1~2mm的铁屑,控制铁炭比为5:1,当反应时间为60min,硝基苯的还原率可达83.1%;当反应时间为120min时,硝基苯的还原率可达到97.4%。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在Cr(Ⅵ)还原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Cr(Ⅵ)的还原效果及碳源、pH和 Cr(Ⅵ)初始浓度对还原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还原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能有效还原Cr(Ⅵ),3种碳源的还原效果依次为苹果酸>琥珀酸>葡萄糖,其还原率分别为60.86%、43.76%、28.86%; pH=7.0时还原率最高,可达61.71%;随着Cr(Ⅵ)初始浓度的升高,还原量逐渐减少,当Cr(Ⅵ)初始浓度达到157.0mg/L时,Cr(Ⅵ)的还原受到强烈抑制。实验结果还表明: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影响时,其还原率下降;另外,还原Cr(Ⅵ)主要是菌种体内的溶解性酶起作用,细胞膜部分几乎无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Z5菌株(CCTCC M2012445)为菌种资源,探讨了其在外源电子供体条件下以纳米颗粒形式回收溶液中钯的可能性,研究了工业废液(IW)、废旧电路板(PCBS)和废汽车催化剂(SAC)3种模拟废水中钯的回收率,分析了废水中其它离子对钯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肠球菌Z5菌株可以从3种模拟废水中回收钯纳米颗粒.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回收产物为10 nm左右粒径的钯纳米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周质.3种废水中钯的回收率依次为IWSACPCBS,其中吸附率依次为99.8%(6 h)、99.7%(8 h)、90.3%(12 h),还原率依次为99.9%(4 h)、99.9%(6 h)、80.4%(36 h).模拟废水中Pt(Ⅳ)、Ag(Ⅰ)、Cu(Ⅱ)、Au(Ⅲ)和Fe(Ⅱ)对钯的还原和吸附过程都存在影响.具体地,钯的还原效率受影响程度依次为Au(Ⅲ)Pt(Ⅳ)Cu(Ⅱ)Ag(Ⅰ)Fe(Ⅱ).进一步将回收所得的纳米钯掺杂四氧化三铁,可应用于非均相芬顿反应中染料亚甲基蓝降解,80 min内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96.7%,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纪莎莎  李晓东  徐旭  陈彤 《环境科学》2012,33(11):3999-4005
以医疗垃圾焚烧炉布袋除尘器前管道内飞灰(BG)及布袋除尘器后飞灰(AG)为对象,研究不同温度及时间段下其在管式炉中的热脱附特性.结果表明,在低温氮气气氛下,热脱附作用较为明显,2种飞灰中的二噁英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脱除,其中布袋前飞灰中二噁英的脱除率为82.9%~99.9%之间,毒性当量脱除率为77.3%~99.8%,布袋后飞灰中二噁英的脱除率为66.8%~99.8%之间,毒性当量脱除率为43.5%~99.6%.检测收集到的实验尾气,发现了二噁英的存在,且在300~350℃这个温度段生成量最多,且生成的有毒二噁英同系物中以OCDD为主.通过比较发现,当温度为400℃,加热时间为45 min时2种飞灰中的二噁英脱除效率最高.鉴于惰性气氛下的热脱附对处理飞灰中的二噁英具有较好的作用,可将其大规模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5.
海绵铁对印染废水脱色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海绵铁脱色是电化学、氧化还原、电场作用、絮凝沉淀以及物理吸附等的共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海绵铁对色度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研究了海绵铁对几种不同颜色废水的脱色情况 ,海绵铁对酸性金黄、酸性藏蓝以及大红色染料都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脱色率在 90 %以上 ;对耐晒黑染料的脱色效果相对较差为 80 %左右。同时通过几种影响因素的研究 ,确定了脱色的最佳实验条件。并在实际废水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当滤速为 6m/h时 ,脱色率可达到 94%以上  相似文献   

6.
日本三井矿山公司开发的三井—BF 式乾式脱 SO_x 和脱 NO_x 技术是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排放气同时进行脱 SO_x 和脱NO_x 的工艺过程。一般脱硫率高达99.9%以上,脱氮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7.
利用盐酸和硫酸分别对海带进行预处理,通过测定还原糖得率及葡萄糖含量,分析海带水解效率。结果表明,盐酸浓度为1%时,海带还原糖得率为24.16%,葡萄糖含量达到0.32 mg/mL,海带水解效率较高。在不添加K2HPO4和KH2PO4等磷酸盐时,产絮凝菌株Y025(Genbank号为:KX950932)在不同海带水解液体积比(20%、40%、60%、80%和100%)培养条件下,都能够生长并具有产絮凝性质。海带水解液体积比为80%时,菌株Y025具有最高产絮凝率(52.91%)。菌株Enterococcus sp.Y025能够利用海带水解液生长并具有产絮凝性质,这为探究生物絮凝剂的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采用锌镉还原法测定海水中的硝酸盐氮时,锌片的还原率严重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本文从锌片的质量、剪裁、存放,锌片与水样的接触面积、海水的盐度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锌片的还原率,并以此指导平常的实验.  相似文献   

9.
Fe3O4稳定化纳米Pd/Fe对水中2,4-D的催化还原脱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周红艺  梁思  曾思思  雷双健 《环境科学》2013,34(11):4311-4318
采用四氧化三铁(Fe3O4)稳定化纳米Pd/Fe催化脱氯水溶液中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获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实验考察了Fe3O4投加量、pH、钯化率、温度、搅拌速率等因素对2,4-D去除的影响.2,4-D去除率随Fe3O4投加量增加而提高,投加量为4.0 g·L-1时,反应210 min后,2,4-D去除率为93.5%,而未稳定的纳米Pd/Fe,去除率为47.3%.低pH可促进2,4-D还原脱氯,pH为2.6~4.1时,2,4-D在110 min内几乎完全去除.2,4-D去除率随钯化率增加而提高.随着钯化率由0.25%、0.50%增加到0.75%,210 min后,2,4-D的去除率也由51.4%、93.5%提高到99.9%.温度在16.5~30.0℃范围内,反应210 min后,2,4-D去除率均可超过90.0%.温度升高到35.0、40.0℃时,去除率显著下降.2,4-D去除率随着搅拌速率加快而提高.Fe3O4的加入可以使纳米Pd/Fe分散和稳定.此外,Fe0可通过Fe3O4将电子传递给H+和2,4-D,促进2,4-D的还原脱氯.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反应时间、pH值、d 半乳糖对锐钛型TiO2 光催化还原Hg2+离子(HgCl2 水溶液)影响,结果表明: 反应20min时,还原率达到最高,随后略下降;还原率随着pH值的降低而降低;d 半乳糖能有效促进 Hg2+离子的光催化还原,还原率一直上升, 不会出现最高点;加入量超过一定值(16mmol/L)后,促进效果几乎相同,反应90min时,还原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
酸浸条件的选择是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电镀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关键。以盐城市某企业含铜镍电镀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酸浸条件对重金属铜镍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硫酸浸出效果优于盐酸和硝酸,其最佳浓度为1.5 mol/L;污泥粒径越小,其重金属浸出率越高;升高浸取温度可以显著提高浸出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固液比为1∶15及45℃条件下,1.5 mol/L的硫酸溶液对粒径为100目的电镀污泥中铜、镍2 h后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7.59%和91.60%。  相似文献   

12.
In Thailand, a large amount of radiographic film waste is generated in hospitals. Fixer and developer solutions removed approximately 35–45% of the sensitive silver compounds from the films, depending on the object exposed. Solutions are reused twice, while used films are kept for the records for more than 5–10 years. After that, these wastes are sold to dealers. More than 90% of the dealers are not officially registered. Wastes are delivered to in-house factories to recover silver either by electrolysis, acid leaching (HNO3) or combustion process. Most waste processors are not really concerned with handling the wastes. Highly toxic chemicals are generally spilled and discharged into the environment. The cleaner technology concept of silver leaching from radiographic film was investigated using weak acids such as acetic, oxalic and malonic acids. Th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s.An oxalic acid solution at 5% (w/v) provided the best leaching condition at 100 °C for 20 min. This achieved 100% silver leaching from the films. The obtained silver was in its metal form and ready for ingot production. Following this, a fact sheet on the waste management of radiographic film waste was created to reduce the risks of spills and leakages of hazardous silver into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银铜复合废料回收的必要性,及国内外对银铜复合废料分离回收现状,实验研究了一套完整的银铜分离回收工艺,该工艺具有高效、简便、低成本、少污染等优点,铜回收率达99.7%,银回收率大于99.9%,回收铜、银的纯度高于99.9%。  相似文献   

14.
铁基固体材料对钒矿污染土壤的固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还原性材料铁粉、硫酸亚铁,氧化性材料三氧化二铁,吸附性材料钢渣、针铁矿,共5种3类铁基固体材料对钒冶炼渣污染的土壤进行了固化研究.结果表明,固定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硫酸亚铁>铁粉>针铁矿>钢渣>三氧化二铁.在1%的添加量、固化7d的固化条件及水平振荡的检测方法下,铁粉、硫酸亚铁对V的固定效率分别达到了97.7%和98.8%.模拟酸雨的浸出环境对还原性材料影响不大.还原性材料固化1d内对V和Cr便达到较高固定效率,之后30d内固定效率呈现轻微下降趋势.随材料用量增加,还原性材料对V和Cr的固定效率增大,实验最大用量2%时,铁粉对两者固定效率分别达到99.6%和78.5%,硫酸亚铁达到99.9%和90.6%.BCR分析表明,还原性材料对实验土样固化后,大幅降低了V的酸提取态,增加了V的可氧化态.  相似文献   

15.
生物硫铁复合材料处理含铜废水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Hungate分离出一株产生物硫铁复合材料(生物硫铁)的硫酸盐还原菌SRB2,考察了投加量、pH值、温度、搅拌速度对生物硫铁处理含铜废水的影响,并分别从化学置换、胞外聚合物(EPS)吸附等途径研究了生物硫铁去除Cu2+的机理.结果表明,生物硫铁投加量越大、温度越高对铜的去除效果最好,在pH4.0、35℃、0.6661g生物硫铁、搅拌速度100r/min时,2min即可使Cu2+去除率达到99.9%以上.化学置换途径在生物硫铁去除Cu2+时占主导地位,10min去除率达90.9%,EPS吸附途径在生物硫铁去除Cu2+过程中不占优势,24h去除率为38%.  相似文献   

16.
浸出时间、H2SO和Fe^3+浓度对硫脲浸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废旧电脑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废旧电脑主板中含有丰富的可回收金属资源,对其回收处理意义重大。本实验采用硫脲对电脑主板中的金进行浸取研究,在硫脲浸金过程中,主要通过调整时间、硫酸浓度、Fe^3+浓度,考察对浸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t=60min、硫酸浓度为15%、Fe^3+浓度为0.45%时,金的浸出最大,可达91.14%。因硫脲具有浸金速率快,试剂易再生,对环境污染小、反应条件易控制等优点适于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7.
银膜富集法测定大气中的气态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用银膜富集管测定大气中气态汞的方法、影响气态汞吸收率的因素和银膜富集管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 :银膜富集管对大气中的气态汞能有效富集。当银膜长 /管径大于 2 0 0 mm/4.5mm,流速为 0 .4L/min时 ,银膜富集管对气态汞的吸收率达 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施南迪  董少刚 《环境科学研究》2013,26(10):1110-1117
为以较好的技术手段和较低的经济成本治理煤矸石淋滤液、矿坑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通过土柱淋滤试验、PRB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模拟试验以及场地修复试验,对煤矸石淋滤液中重金属(Zn、Mn、Pb、Cr、Cu、Cd、Hg)及As的吸附性进行了研究. 土柱淋滤试验结果表明:离石黄土(粒径0.05~0.10mm)、亚砂土(粒径0.05~0.10mm)和细沙(粒径>0.10~0.25mm)对煤矸石淋滤液中的重金属(Zn、Mn、Pb、Cr、Cu、Cd、Hg)及As的吸附能力为离石黄土>亚砂土>细沙,其中离石黄土对As的分配系数为2.26L/kg.模拟槽试验表明,在地下水流速为0.20m/d、m(煤矸石):m(离石黄土)分别为5和7的情况下,淋滤液中的As能够全部被黄土墙吸附;m(煤矸石):m(离石黄土)为10时,部分As透过黄土墙向下游迁移. 5个月的场地修复试验表明,利用离石黄土作为PRB的吸附材料能够较好地去除地下水中的重金属(Zn、Mn、Pb、Cr、Cu、Cd、Hg)和As,厚约0.5m的离石黄土墙对被煤矸石淋滤液污染的地下水中Cr的去除率最高,达到70.97%,对Pb的去除率最低,为43.14%.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粉煤灰渗滤系统处理北方寒冷地区城市污水,结果细菌数量去除率在89.6%—99.9%之间,粪大肠菌群数量去除率在90%—99.9%之间,此方法成本低、效果好,适合北方中小城镇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20.
粮食需求日益增加,为了实现增产,大量氮肥被施入土壤,而氮肥利用率较低导致土壤氮淋失严重,造成水体污染. 生物炭施入土壤被认为是减少土壤氮淋失的有效措施. 本文通过室内土柱模拟淋溶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对照(仅施氮肥,B0)、氮肥+1%新鲜生物炭(B1)、氮肥+4%新鲜生物炭(B4)、氮肥+1%老化生物炭(Ba1)、氮肥+4%老化生物炭(Ba4). 在植物-土壤-淋溶液系统内探究不同施加量的新鲜和老化生物炭对土壤氮淋失和油菜氮吸收的影响,并通过物质守恒定律来探究其对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1%和4%新鲜生物炭时土壤氮素含量分别提高4.63%和9.68%,淋溶液氮素含量分别降低33.91%和61.18%,油菜氮素含量分别增加40.70%和129.65%;添加1%和4%老化生物炭时土壤氮素含量分别提高7.46%和13.30%,淋溶液氮素含量分别降低53.68%和72.05%,油菜氮素含量分别增加78.20%和185.76%;气态损失的氮量随生物炭老化和施加量的增加而减少. 研究显示,土壤中施加生物炭对于提高土壤氮素固持能力、减少氮素淋失、促进油菜氮吸收和减少气态氮损失均具有显著效果,且施加老化生物炭的促进效果优于新鲜生物炭,证明生物炭减少土壤氮淋失的效应具有长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