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熵权法和物元分析的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更精确合理地评价采空区危险性,针对采空区危险性评价中涉及的各因素复杂性和不相容性特点,运用熵权法与物元分析建立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模型。从地质条件和工程实际出发,考虑采空区稳定性的14项影响因素,基于多指标优化融合的思想,通过物元变换建立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的物元体系,计算评价指标对评价等级的关联度,引入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采空区危险性对评价等级的关联度确定采空区危险性等级。将该方法用于评价湖南冷水江锡矿山8个采空区的危险性,得出其危险性等级分别为Ⅲ级、Ⅲ级、Ⅲ级、Ⅱ级、Ⅱ级、Ⅱ级、Ⅳ级和Ⅳ级,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针对现阶段瓦斯爆炸的模糊性、复杂性及多元性特征,将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运用于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引入9标度法、模糊一致判断矩阵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在改进的三类危险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现场工作人员及专家对二级评价指标的评分,进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构建了基于FAHP-FCE模型的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方法,确立了基于该模型的瓦斯爆炸危险性等级量化标准。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实现瓦斯爆炸危险性辨析和分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机械制造行业综合危险性,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AHP)、预先危险性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PHA-LEC)、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安全检查表法(SCL)等评价技术,利用仿真技术构造机械行业危险性整体框架,研究机械制造行业突发事故的危险程度,并以"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作为具体实例,综合评价突发事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可拓和组合赋权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可拓学物元理论,结合层次分析主观赋权法与灰色关联度客观赋权法,对评价因子进行组合赋权,避免单一赋权方法的片面性,建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影响泥石流危险性的因子有很多,通过现场实际调查,选取一次泥石流最大冲出量、发生频率、24 h最大降雨量等8个因子对泥石流进行危险性评价。运用该模型对卡拉地区7条泥石流沟进行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表明此方法可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化工园区危险性变化特点,讨论了化工园区危险性及其研究现状,从企业安全情况、整体安全规划、应急救援、安全管理四个方面,给出了化工园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广义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耦合,提出了基于可变集对模糊集的化工园区危险性评价模型。应用表明:可变集对模糊评价模型充分利用广义集对分析理论与可变模糊集的优势,科学、合理,为化工园区危险性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杨莉  许开立  郑欣 《安全》2008,29(6):7-9
建立了火灾、爆炸、泄露场所危险性评价模式。运用DOW法和重大危险源评价法对某液化石油气罐区进行危险性评价。将两种方法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进而分析两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为火灾、爆炸、泄露场所进行危险性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汽车燃料存在的着火危险性,从燃料理化特性出发,系统分析了各种评价车用燃料着火危险性的参数.采用德尔菲法建立了评价燃料着火危险性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着火的基础是混合气的浓度在着火界限之内,而达到着火界限的难易程度取决于燃料的危险度日值、燃料的蒸发性和燃料的聚集性.当燃料达到着火界限后有自燃和点燃两种着火方式,点燃着火危险性具有实际意义.引入点燃着火危险因子的概念来评价燃料点燃着火危险性.常用燃料的着火危险性由大到小为:氢气、汽油、LJ)G、二甲醚、天然气和柴油.这证明该模型可以用来评价燃料点燃着火危险性. 燃料存在的着火危险性,从燃料理化特性出发,系统分析了各种评价车用燃料着火危险性的参数.采用德尔菲法建立了评价燃料着火危险性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着火的基础是混合气的浓度在着火界限之内,而达到着火界限的难易程度取决于燃料的危险度日值、燃料的蒸发性和燃料的聚集性.当燃料达到着火界限后有自燃和点燃两种着火方式,点燃着火危险性具有实际意义.引入点燃着火危险因子的概念来评价燃料点燃着火危险性.常用燃料的着火危险性由大到小为:氢气、汽油、LPG、二甲醚、天然气和柴油.这证明该模型可以用 评价燃料点燃着火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采空塌陷区输气管道危险性评价中对主观判断的依赖,提出以突变理论为基础的危险性评价模型。首先,从采矿因素、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环境与地质因素和埋地管道因素等4个方面分析采空塌陷区输气管道危险性影响因素;其次,建立采空塌陷区输气管道危险性指标体系;然后,对指标体系中的底层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和归一化处理;最后,计算得到输气管道危险性突变数值,进而实现对采空塌陷区输气管道危险性等级的综合评判。将以上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突变理论的采空塌陷区输气管道综合评价模型可以用于采空塌陷区输气管道的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高蔓青 《安全》2006,27(6):16-19
同时应用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设备故障分析评价法、工艺偏差分析评价法、现场操作分析评价法和事故树分析法,对聚丙烯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工艺介质危险性;现场操作过程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安全预防措施,为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一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年平  赵春侠 《安全》2016,37(4):9-12
为了快速准确的评价采空区危险性,针对影响采空区失稳的各种非线性指标,运用熵权法和集对分析理论建立了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模型。选取岩体结构、地质构造等14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集对理论与模糊数学方法对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指标与相应指标标准建立集对联系度表达式,并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依照置信规则法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出采空区危险性的评价结果。将建立的模型评价广东省大宝山矿区12个采空区的危险性,并与其它评价方法结果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集对模型简单实用,准确性高,该方法可作为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飞行安全隐患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飞行安全隐患危险性评价方法,建立了支持向量机模型。并以飞行安全隐患危险性评价的基本要素为输入节点,以评价结果作为输出节点,对空军某部的飞行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对于飞行安全隐患危险性评价问题,支持向量机方法较传统神经网络方法精度更高,速度更快,实际应用中也更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联合站储油罐区的火灾危险性,阐明了引起火灾的各种原因如明火、静电火花、雷击、碰撞和摩擦火花、电气设备故障、自燃等。一旦发生火灾,具有爆炸危险性大、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燃烧速度快、扑救难度大,损失大等特点。对储油罐动火维修的安全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煤矿一再的发生事故,绝大部分原因是人为失误.根据人为失误的发生机理,本文提出了生活事件分析方法,并研制了其配套应用程序,对某煤矿企业的人因事故危险性进行了实际评价.该方法可方便地应用于煤矿企业人为事故的预防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事故隐患危险性评价方法,建立了小波神经网络模型.以事故隐患危险性评价指标为输入节点,以评价结果作为输出节点,对兴隆庄煤矿的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比较误差得出此方法优于BP网络评价.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型商贸市场消防安全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军  于明  陈继友  魏国 《火灾科学》2001,10(4):232-236
借鉴国内外消防安全设计成功经验,跟踪国际火灾科学研究,探求一种适用于大型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设计。以具体实例为对象,详细分析了该类建筑的建筑特点及火灾的危险性,采用了非常规性的消防安全设计理念,以满足大型商贸市场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及消防安全的需要,其阐述和讨论结果可为进一步进行消防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原油稳定装置的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对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正压原油稳定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和评价,介绍了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评价程序和计算步骤,定量计算火灾爆炸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和最大可能财产损失,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单元的危险系数和安全措施补偿系数,最后得出单元危险分析的安全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煤化工生产工艺安全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有必要对其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分析。以某甲醇公司煤制甲醇气化装置为例,运用HAZOP方法准确识别工艺偏差危害因素,定性分析偏差产生的可能原因、后果及现有安全措施;在此基础上,运用FTA方法,获得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值和基本事件重要度结果,实现工艺设备设施危害因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安全措施。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给予煤化工企业系统安全分析一种新的思路,使其得到更加科学准确的危险性分析结果,为企业开展危害因素的分级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围绕煤矿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通过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识别煤矿安全事故风险主要包含人因风险、管理风险、信息风险、环境风险和设备风险5个风险因素层的22项风险因子。以人因风险层的6个风险因素为内源潜变量,其他4个风险层的16个风险因素为外源潜变量,构建煤矿安全事故风险因素的CA-SEM模型。运用SPASS17.0和AMOS7.0剖析各风险因素层以及各风险因子对煤矿安全事故风险的综合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从而为实现煤矿本质化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天然气风险及评价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促进天然气行业朝着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对天然气风险及其相关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我国天然气开采、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的输送管道风险、液化天然气风险、输气站场风险、勘探开发风险、钻井工程风险和地下储气库风险,并归纳出这六大类风险相对应的风险评价研究内容、产生风险的原因、风险评价方法等。可以看出,我国天然气的风险评价主要集中在管道风险评价方面,且缺乏系统、详细的统计资料,因此,急需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开发天然气风险评价软件和探寻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以利于我国天然气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0.
风险观对安全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风险本体论、风险认识论和风险方法论三个方面论述了风险观的发展变迁。简述了风险本体论从一维、二维到三维或多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风险认识论从技术导向到社会文化导向的变化,给出了风险方法论的分类。总结了风险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风险评价的发展过程,探讨了确定性风险评价、概率性风险评价和定量风险评价等评价方法在风险本体论和认识论发展背景下的继承性等问题,探讨风险本体论和认识论对风险评价方法论的影响,提出风险沟通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