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五里塘生态农场总体结构。通过对农场及其四个子系统生态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说明在实行生态工程设计和运行后农场取得了较大的生态、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城市垃圾处置是城市环境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后工业化国家普遍采用的末端治理技术不适合我国国情。运用生态工程技术,将城市垃圾处理与利用相结合,寓处理于利用之中,寓环境保护于产业生产之中,发展垃圾处理利用生态产业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可由之路。在广汉市的研究与探索表明:通过硬件、软件、心件的结合,政府引导、科技支持、企业经营、居民参与,使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利用产业化、系统化,可以达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论述了城市垃圾处理利用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具体措施与设计  相似文献   

3.
农村庭院的开发利用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生态经济角度出发,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联系安徽省阜阳地区农村庭院开发利用中出现的生态经济典型实例,阐述农村庭院开发利用的意义和潜力,并分别从生物共生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生物—环境适应原理以及系统工程优化方法对农村庭院开发中应用的生态工程的类型及其生态经济效益加以总结归纳,以探讨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相互促进,达到既提高庭院生态经济效益,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途径。本文对加快农村生产结构调整和庭院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食用菌工厂的创建过程及其生态经济分析,表明以生态工程理论为指导,在黄淮海地区创办食用菌工厂,实行系统开放,易地栽培,生态经济效益显著。研究形成的一整套生产工艺流程,适合大规模生产,在当地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模拟试验表明,氨基酸厂废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旱坡地紫色土某些生态因子的改善,主要表现在该废水可以增加土壤氮素和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水分状况,降低土壤失水速率和极限失水率,但也存在氯、盐分的累积,以及铜、锌、锰、铅等重金属元素活性加强等危险,这些结果已从现场调查及采样分析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6.
吸附—催化氧化—絮凝法联合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吸附-催化氧化-絮凝法联合处理造纸废水,讨论了废水通过炉渣柱的滤速,在絮凝过程中Al2(SO4)3的加入量及催化氧化反应中溶液的pH值,铁屑的加入量,H2O2的加入量等主要因素对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D,SS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达97.0%和95.3%,各项指标超过一级排放标准,水质可以完全回收利用,为造纸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生态工程在中国的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生态工程近 1 0多年有进一步发展 ,研究和应用对象扩展为社会 -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目标明确为可持续发展 ,从追求一维的经济增长或环境与自然保护 ,走向富裕、健康、文明三维一体的复合生态繁荣。在充实“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工程原理和生态控制论的基础上 ,总结出生态工程设计的 8项原则。方法论发展为从物理过程的量化走向生态过程的序化 ,从工程结构的优化走向生态格局的进化 ,从机器的人工智能走向人的生态智能。技术路线发展了硬件、软件、心件耦合 ;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组合 ;调控复合生态系统全生态过程 ;寓环境保护于生产和消费中 ,寓废弃物处理于利用中 ;结构和功能纵横耦合成食物链网式、生命周期式、生态系统式等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8.
近十近生态工程在中国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我国生态工程近10多年有进一步发展,研究和应用对象扩展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目标明确为可持续发展,从追求一维的经济增长或环境与自然保护,走向富裕、健康、文明三维一体的复合生态繁荣。在充实“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工程原理和生态控制论的基础上,总结出生态工程设计的8项原则,方法论发展为从物理过程的量化走向生态过程的序化,从工程结构的优化走向生态格局的进化,从机器的人工智能走向人的生态智能。技术路线发展了硬件、软件、心件耦合;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组合;调控复合生态系统全生态过程;寓环境保护于生产和消费中,寓废弃物处理于利用中;结构和功能纵横耦合成食物链网式、生命周期式、生态系统式等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品因投入劳动和消耗自然界的资源形成价值。农业产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伴随其本身的价值,还会产生其经济效益。利用生态循环中可以再生的资源,可产生生态经济效益,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产生技术经济效益,流通领域中的供求优势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试点实情,运用农业生态工程,对系统内部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不断调控生态平衡,组建成以种植为基础,养殖为中心,沼气为纽带的良性循环系统,促使水体生态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实现无污染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获取持续最佳的生产力和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工业废渣芦苇末的农用资源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造纸工业产生的机废渣芦苇末用农业载基质的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芦苇末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后,加入适量的常规基质原料,可以作为平菇培养基质和园艺植物无土载培基质,与常规的棉籽壳培养平菇及草岩混合基质载培蔬菜相比,不但产量提高,成本降低,净产值增加,而且生态环境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盐城市区污水资源化海涂生态工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盐城市区污水资源化海涂生态工程是根据“控源导流”整治战略构建的一项示范工程。拟将盐城市区污水截流入网,用污水渠道送至海涂生态工程,实现污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结合。全程实行4级水质控制,生态工程的场址选择遵循“四忌四宜”原则,即忌人群、忌饮水、忌生食食品、忌超载,宜苇、宜林,宜草,宜粮。  相似文献   

13.
废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Ⅱ—类型及一些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列举了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包括城市污水就地、分散、小型、地埋式、无动力处理系统 ;快速渗滤土地处理与利用系统 ;慢速渗滤土地处理与利用系统 ;芦苇湿地渗滤系统集中处理与利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主要通过减量、回收、转化、回用和再循环。另提供了一些案例帮助说明各类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是以占地6公顷,日处理污水1400m~3的渗滤型芦苇湿地实验工程为依托,采用静态模拟与工程运转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对污水湿地处理系统BOD_5的生物降解模型进行研究,建立了确定Q值和K_T值的方法,提出了适于天津渗滤湿地系统的Q值和K_T值,为湿地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具有现代意义的.2000年开始的中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标志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全面启动,是创建国家林业生态安全体系的航母.2000年以来,国家投资林业生态建设超过l000亿元,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在全国生态环境中,其中有的项目或有的地方生态环境整体逐步转好,有希望全面转好.  相似文献   

16.
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农业系统生态经济评价体系及评价的方法,阐述了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提出土壤健康在农业持续发展评价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生态-经济系统整合模型在建立生态农业最优化模式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生态退耕的"效益问题"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刘黎明  李蕾  赖敏 《生态环境》2005,14(5):794-797
在剖析了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内涵的基础上.指出退耕还林还草项目首先追求的是较好的生态效益,并在此前提下要求尽量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目前评价退耕效益可采用以下两种思路: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化法与综合评价法。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化,可以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考察退耕还林还草的投资成本和获得的情况,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提供客观依据。按照综合评价法获得的结果,则能为退耕前选择退耕预案、退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政策以及退耕后进行实施成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黑龙江省肇东市为例 ,通过对该市玉米生态工程建设成效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得出生态工程建设是当前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 ,这一建设手段在肇东市的利用也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说明了它在目前生态建设中具有巨大的生命力。但是 ,要使这一技术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 ,必须大力发展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9.
The components of a water system in a settlement should benefit the residents, environment and nature. Ecological engineering for water use in settlements is crucial for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a sustainable commun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easures and technology case studies in China for systematic regulation of the multiple functions of water in a sustainable community. These methods include reusing all sources of water (rainwater, wastewater and surface water), separating water that has been used for different purposes, promoting nutrient cycling, and improving the 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y controlling pollutant loads.  相似文献   

20.
The steady-state assumption is a mainstay for th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systems with more than three or four states. However, it is well accepted in ecology that inputs to large systems come in pulses assumed to have a reasonably constant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Steady pulse inputs and the use of electro-chemical–mechanical control systems methodology enables limited short term dynamic responses of ecological systems of a scale often occurring in systems of potential engineering importance to be analyzed.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presents a survey of multi-input–multi-output (MIMO) control systems analysis of ecosystem network models to better understand pulse frequency issues and further develop experimentally verifiable approaches to testing the MIMO concept. The analysis process is demonstrated using two network model exemplars. Two aspects of MIMO analyses appear relevant to understanding ecological systems: (1) Eigenvalue invariant analyses an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analyses enable assessment of stability and relative strength of states. Eigenvalues reflect time constants and provide a check on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system matrices. (2) Analysis of SVD versus frequency for each output indicates maximum pulse frequencies that allow system components to benefit from pulsing. As a group, MIMO analyses complement other analytical methods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systems focus convenient for analyzing ecosystems from an engineering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