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苏洁  陈莉荣  刘文 《化工环保》2015,35(1):99-102
以高炉渣为原料,分别采用酸浸及碱浸-酸化工艺得到铁、铝离子及聚硅酸,再将铁、铝离子引入聚硅酸制得聚硅酸硫酸铝铁(PSAFS)混凝剂。考察了PSAFS的聚合条件对焦化废水混凝效果的影响,并与市售混凝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SAFS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Al+Fe)∶n(Si)=0.53,混凝剂p H=1,熟化时间0.5 h,熟化温度60℃;PSAFS加入量为4 m L/L时,混凝效果最好,对焦化废水的浊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9%和74.5%;PSAFS的性能优于市售的3种混凝剂。  相似文献   

2.
以铟置换液和工业水玻璃为原料,以盐酸为活化剂和调节剂制备聚硅酸氯化铝絮凝剂。考察了聚硅酸氯化铝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铝硅比(铝与硅的质量比)为1、聚合pH为1.6、聚合时间为12h、聚合温度为25℃。用在此条件下制备出的聚硅酸氯化铝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印染废水脱色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聚硅酸硫酸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硫酸氯化铝铁(PSiAFCS),用PSiAFCS处理以硅藻土为原料配制的模拟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n(Al3+):n(SO4-2)=11、PSiAFCS加入量为2.5mg/L、废水pH为6.0~11.0,温度为60℃、静置时间为20 min、废水初始浊度为50.00~500.00 NTU的范围内,PSiAFCS的絮凝效果良好,浊度去除率大于96%.PSiAFCS对赣江水的浊度去除效果优于聚硅酸氯化铝铁(PSiAFC)和聚合氯化铝(PAC).PSiAFCS加入量为2.5 mg/L时,水样的剩余浊度最低,为0.52 NTU,浊度去除率达98.27%,达到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浊度小于1.00 NTU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并用于处理油井压裂废水。制备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的优化实验条件为:聚硅酸活化pH1~2,活化温度25~30℃,活化时间2.0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对油井压裂废水浊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7%和58%。与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相比,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在浊度及COD去除方面有着更佳的处理效果,并且处理后废水的总溶解性固体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5.
利用盐酸酸洗废液制备聚合硅酸氯化铝铁(PSAFC),并用PSAFC处理造纸脱墨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6、PSAFC加入量为240mg/L、搅拌转速为150r/min、搅拌时间为2min,静置时间为25min的条件下,COD、浊度、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7.2%,99.2%,94.5%;PSAFC的絮凝效果明显好于市售的聚合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铁.  相似文献   

6.
均相Fenton氧化-混凝法强化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均相Fenton氧化—混凝法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强化处理。结果表明,该法特别适用于处理同时含有亲水性和疏水性染料的印染废水,处理过程充分发挥了均相Fenton氧化和混凝的协同作用,对废水中的水溶性有机物、胶粒和疏水性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印染废水初始pH4.0左右,H2O2、FeSO4·7H2O和絮凝剂聚硅酸氯化铝(PASC)的加入量分别为3.6,1.8,8mL时,处理后废水的色度降到35,COD降到103mg/L,去除率分别高达95%和94.3%,脱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聚硅酸盐复合絮凝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成了聚环氧琥珀酸-聚硅酸铁锌复配物(PESA—PSFZ),并对其稳定性和絮凝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SA—PSFZ较聚环氧琥珀酸一聚硅酸复配物具有更高的Zeta电位及更好的去浊效果,沉降速率快,适用的pH范围广;当PESA—PSFZ加入量为6mg/L时,对模拟废水的浊度去除率达99.2%;当PESA—PSFZ加入量为20mg/L时,对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达87.3%。  相似文献   

8.
将自制聚硅酸铝铁(PSAF)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复配,制备了复合高分子絮凝剂PSAF-DMDAAC,并将其用于含铊废水的处理。表征结果显示:PSAF与DMDAAC先利用氢键形成聚合体后脱水,然后DMDAAC链上的烯基双键与PSAF中的聚铁、聚铝基团发生桥联反应,以配位键形式将基团引入DMDAAC链,形成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制备的最优条件为(Al+Fe)与Si的摩尔比2∶1、Al与Fe的摩尔比1∶2、60%(w)DMDAAC溶液加入量0.8%(w);废水处理的最优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0.8 g/L、废水pH 9.5、沉降时间10 min;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废水的色度、浊度、铊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0%,96.4%,95.6%,处理后废水的色度、浊度、铊质量浓度分别为10度、6 NTU、13 μg/L。  相似文献   

9.
用聚硅酸铁铝混凝剂处理炼油厂废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以煤矸石和硫酸烧来主要原料研制的聚硅酸铁铝(PSFA)混凝剂对炼油厂废水的絮凝作用及混凝剂种类、用量和体系P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工PH范围内,PSFA对炼油废水具有良好的混凝处理效果。与传统混产剂相比,它具有破乳性能好、投量少、滤饼含水率低、上清液透光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用煤矸石和鼓风炉淤泥制备聚硅酸铁铝混凝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以煤矸石和鼓风炉淤泥为原料,在常压条件下制备高效混凝剂凝剂聚硅酸铁铝的方法,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条件,用该混凝剂处理实际废水,并与聚合硫酸铁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出水COD和色度去除率均提高约30%,SS去除率提高约10%,同时探讨了该混凝剂处理废水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
倒极电解法合成聚合氯化铝絮凝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减少电解制备絮凝剂过程中的极化现象,用特制的自动倒极电源装置合成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确定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电解槽电压2V;电流密度6A/dm2;倒极周期1s。与不采用倒极装置相比,在最佳条件下合成PAC时,该装置可明显抑制极化现象。处理模拟水样试验表明,该法制备产品的絮凝效果优于一般电解法制备产品及市售产品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用副产盐酸和劣质高岭土制备聚合氯化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出一种用废盐酸和劣质高岭土生产聚合氯化铝的方法。分别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盐酸用量以及酸浸时间对铝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依照该工艺生产的聚合氯化铝,其各项指标符合GB15892-95标准。  相似文献   

13.
采用CaCl2和纳米SiO2-聚硅酸铝铁复合混凝剂对含氟废水进行两步除氟。实验结果表明:ρ( F)为 420.0 mg/L、pH为8.5的含氟废水经CaCl2处理后ρ( F)降至26.5 mg/L;在二级除氟pH为11.5、复合混凝剂加入量(复合混凝剂与废水体积比)为0.50%的最佳条件下处理60 min后废水中ρ( F)降至5.7 mg/L,而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进行二级除氟时,ρ( F)可降至8.7 mg/L,表明复合混凝剂比PAC的除氟效果更佳。复合混凝剂中自由离子和单体羟基配合物形态Al和Fe的含量相对较高,分别占76.5%和92.5%,而低聚合度的多核羟基配合物及高聚物形态Al和Fe的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
铝灰酸溶法制备聚合氯化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铝灰为原料采用酸溶法制备了聚合氯化铝(PAC),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PAC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并考察了自制PAC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制备PA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铝灰)∶V(HCl)∶V(H2O)=10∶20∶4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2.5h,搅拌转速80r/min,熟化时间30h,熟化温度60℃。采用生石灰可高效、经济地调节产品的盐基度,且产品在处理印染废水时COD去除率达64.7%,高于市售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5.
新型铝硅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高稳定性的有机硅(TEOS)代替聚硅酸(HS)加入到聚合铝(PAC)中,初步制备了一种新型铝硅复合絮凝剂(TEOS—PAC)。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滴碱速度、Si与Al摩尔比和碱化度等因素对该复合絮凝剂絮凝性能的影响,对比了TEOS—PAC与HS—PAC的絮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制备TEOS—PAC时滴碱速度要控制适当(流量刻度定位40);随着Si与A1摩尔比的提高,TEOS—PAC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性能明显增强,最佳Si与A1摩尔比为0.2,最佳碱化度为2.5;在相同条件下,TEOS—PAC的最佳投药量低于HS—PAC,且TEOS—PAC在絮凝过程中形成的絮体沉降性能优于HS—PAC形成的絮体。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农药三唑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铝酸性废水为原料,合成了聚合硫酸铝(PAS)液体混凝剂,并用于厂区污水站好氧池出水的混凝处理。考察了碱化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合成条件及PAS加入量、混凝pH等混凝条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PAS与商售聚合氯化铝(PAC)的混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n(碱化剂)∶n(硫酸铝)为2.1∶1、聚合温度为80℃、聚合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所得PAS液体混凝剂产品的w(Al2O3)为7.8%~9.0%,盐基度为45%~60%,pH为3.5~4.0,产量为0.75 t/t(以废水计);在PAS加入量为2.0 m L/L、混凝pH为10.0时,COD和SS的去除率则分别达到14.6%和83.0%;该PAS可替代厂区常规使用的商售PAC,日节约废水处理成本5 922元。  相似文献   

17.
用废铝渣制备聚合硫酸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雷  赵雅芝  全燮  陈硕  赵慧敏 《化工环保》2005,25(5):382-385
将铝材厂前处理过程产生的废铝渣用硫酸溶解,然后加入有机添加剂等进行聚合反应,制备新型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铝(PAS)。用PAS与聚合氯化铝(PAC)进行絮凝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硅藻土浊度水、水源水和工业废水等,PAS比PAC具有更优异的除浊、脱色、去除COD和悬浮物的效果。该工艺既可回收利用废铝渣,又可省去废渣处置费用,为废铝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某医药企业产生的含铝废盐酸为原料制备了液体聚合氯化铝(PAC)。确定了适宜的有机物去除方法和碱化剂,考察了碱化剂投加量、废盐酸铝离子含量等合成条件对PAC产品指标的影响,并比较了自制PAC和市售PAC对该企业污水站二沉池出水的混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去除废盐酸中有机物,选择固体Ca O作为碱化剂,在活性炭投加量1‰(w)、吸附时间1 h、铝离子含量9.5%(w,以Al_2O_3计)、CaO投加量80 g/L、反应时间24 h的条件下,制备的液体PAC达到行业标准HG/T 2677—2017《工业聚氯化铝》中的Ⅲ类标准;自制PAC对废水COD和SS的去除率均优于市售PAC,不仅可替代其使用,还可外售产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藻土对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的混凝能力进行强化,并用于线路板含络合铜废水中铜的去除。考察了硅藻土加入量、混凝剂加入量、pH、快速搅拌速率和沉淀时间等因素对除铜效果的影响,并与目前常用的硫化钠破络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强化混凝的除铜效果明显好于单独投加PAC或PFS;PFS-硅藻土除铜效果好于PAC-硅藻土;在pH为8.0~9.0、硅藻土加入量为120 mg/L、PFS加入量为60 mg/L、快速搅拌速率为250 r/min的条件下,沉淀40 min后可使出水铜质量浓度低于0.30 mg/L,比传统破络工艺出水水质更稳定,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