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提出了一个3层、6个维度(经济潜力、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及廉洁高效)和33个单项评价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2004-2008年西安市及其区县生态建设度的评价研究,表明西安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度有所发展,但整体上发展过于缓慢,各部分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进展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种国际趋势,也在中国受到关注。为了监测评估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有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文章讨论了生态城市的特点;评述了国外的3类指标体系和国内采用世界银行“真实储蓄率”指标在城市一应用研究,提出了建立这类指标的一些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测评方法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探讨分析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与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系统学的理论为指导,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要素进行系统深入分析,构建了一套评价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结构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测评方法.表1,参6.  相似文献   

4.
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建设是当前一项重要城市建设任务,本文运用借鉴已有的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关中城市群中的5个城市的资源节约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关中城市群城市资源节约水平的总体排序及各分量的排序,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关中城市群的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把衡阳建成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现代化建设是现代经济发展必然的途径.本文通过对衡阳城市建设现状与差距的分析,借鉴国内外有关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研究成果和资料,探索了衡阳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基本指标体系和基本标准,并对衡阳市建设现代化城市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将衡阳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战略构想,最后从人口集聚、产业分工合作、发展空间裂变、半径辐射牵引和持续协调发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市现代化建设是现代经济发展必然的途径.通过对衡阳城市建设现状与差距的分析,借鉴国内外有关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研究成果和资料,探索了衡阳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基本指标体系和基本标准,并对衡阳市建设现代化城市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将衡阳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战略构想,最后从人口集聚、产业分工合作、发展空间裂变、半径辐射牵引和持续协调发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及其规划环评工作现状。在对10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评价指标体系在结构层次和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建立了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并展望了其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绿色建筑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介绍了可持续发展人类住区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研究状况,提出了建立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提出了黄土高原县,乡,镇层次上的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以及指标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各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之际,研究制定一套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客观分析各地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和问题、制定乡村振兴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而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内涵则是构建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具体而言,产业兴旺,是指农业本身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兴旺;生态宜居,是指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既包括继承优秀农耕文化,又包括移风易俗、与时俱进;治理有效,是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生活富裕,是指农民的安全感和获得感都大大增强.最后,参考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笔者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与25个二级指标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并就各指标含义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的构架理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较多,然而生态城市的构架体系至今不明确。文章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和指标体系等构架理论,提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基本策略,以期推动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本研究通过筛选具有福建特色的美丽河湖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可量化的美丽河湖指标体系。以闽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福建省水系岸线矢量图、卫星高清影像图、监测数据及现场调查结果,构建涵盖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3大准则层的美丽河湖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对各指标重要程度的打分,综合确定美丽河湖各指标的权重,以此对闽江流域汇水面积大于200 km2的116个河段进行试评价。结果表明,闽江流域美丽河湖总体评价良好,建溪、富屯溪、沙溪3大主要支流评价得分在70~80分,部分河段所在流域在水生态方面存在短板。从要素上分析,制约闽江流域美丽河湖评价的因子最主要为水生态,其次是水资源,水生态修复与水资源保护是闽江流域治理重点。因此,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所得的美丽河湖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为下一步指标体系的确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并根据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目标,建立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滆湖地区农村特点、水环境状况、经济技术基础等条件确定了滆湖地区水污染控制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和权重.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建设现状方面进行了论述与总结,提出了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的内涵及建设内容,为建立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参5.  相似文献   

14.
试论生态规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规划是生态建设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研究自然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和土地利用,从广义上讲,则是根据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信息,从宏观和综合角度参与区域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和决策,并提出相应的土地及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措施.本文从问题讨论的角度,论述了对生态规划基本认识、规划类型、规划指标体系和生态规划的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   

15.
定量化土地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定量土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与依据;分析了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表达方法,特别是空间统计分析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定量化土地评价中的应用。为可持续利用土地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速度较快但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制定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在保护区管理条件、管理措施、科研基础和管理成效等四个方面的评价内容,提出13项评价指标,进而作了详细的评分等级划分,提出一套评价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指标体系,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监督检查提供了一套简便适用、易于操作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人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前沿性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已经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特别是指标体系的构建。20多年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从理论探讨走向了实际应用的趋势。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不同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体系、波罗的海21世纪议程、英国、瑞典、芬兰、德国、美国、瑞士、丹麦及中国等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欧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新西兰玛努卡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美国西雅图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国的云南省、海南省、山东省等省以及南京市和哈尔滨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山西交口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云南山区民族行政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发现如果在以西方文明为主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框架下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和评判,那得到的结论本质上是区域现代化或城市化程度的反映,而不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评判。20多年来,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已逐渐步入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生态型社会的发展阶段,构建环境友好生态型家庭是其中一项重要内涵。在遵循城市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环境友好生态型家庭的科学概念;其次,给出了建立环境友好生态型家庭应当遵循的5项原则和构建环境友好生态型家庭的具体指标体系;最后,给出了建设环境友好生态型家庭的具体对策和措施,并展望了中国未来的生态型家庭建设的相关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展成为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举措之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推进,关键在于其能力的培育与提升。从省域政府的视角,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评价会是其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虽然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已发布多种评价体系,但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评价方面却尚在探索阶段。为此,在文献回顾和政策梳理基础上,借鉴动态能力理论,从投入能力、运营能力和组织能力三要素视角构建省域层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与TOPSIS方法,以中国大陆31省、市、自治区为样本,进行2020年各省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的实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各省市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上表现出集聚效应,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能力优势,尤其是福建、北京、江苏、广东等省市表现出较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西部和东北地区处于相对落后状态。(2)按照能力强弱,31省市可以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其中高等区的组织能力具有优势,运营能力次之,而投入能力除直辖市外其他省相对较小;中等区省市在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上善于借助政府力量,通过加强投入与运营来引领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安全既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而水安全评价则是实现水安全的必然途径。本文旨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宗旨,以水安全的影响因素为依据,构建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导向下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更强调水资源的循环性、效率性、可持续性,水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及平衡性。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自然生态、社会行为、制度规则和精神意识4个维度,然后根据每个维度下水资源的特征及外部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方式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析分析法为各指标赋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