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简单介绍工业废渣填埋场工程、运行管理、填埋废物情况的基础上,对渣场及周边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工作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含铬废渣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地下水问题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工程实例叙述了含铬废渣填埋场地的选择.并建立针对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数学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地下水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填埋场不仅工程措施简单,工程投资少,而且对地下水的污染甚微,能够更好地满足填埋要求。  相似文献   

3.
1 概 述  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 ,工业布局以沈阳市为中心呈辐射状 ,各种工矿企业十分集中 ,经各方努力一座符合国际标准的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填埋场在沈阳诞生 ,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我国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示范工程。  现已建成的填埋场由一个总容量 2 4万吨工业危险废物的填埋坑及附属设施组成。工业固体废物年处理量为 2万吨 ,运行期为 12年。2 沈阳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场地条件  沈阳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场在选址过程中 ,十分重视安全土地填埋技术要求 ,现已建成的填埋场场地条件符合技术要求。2 .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自上而下…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2008,(8):52
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近日联合发布《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暂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等四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是环境保护部成立以后,首次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相似文献   

5.
卫生填埋场结构稳定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卫生填埋是一项特殊的工程,可能产生结构稳定性问题。本文根据填埋工程的特点,从填埋工程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卫生填埋场边坡、地基、填埋体、垃圾坝等的稳定性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及其表现形式。填埋工程改变了填埋场原有的力系平衡,填埋体成分结构复杂、抗剪强度低、压缩变形大是填埋场结构稳定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参滤液和填埋气体的孔隙压力、渗滤液的渗透压力、填埋气体爆炸的冲击力、施工作业的人为营力是影响填埋场结构稳定性的主要作用力;抗滑稳定性、渗透稳定性和沉降是填埋场结构稳定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及示范工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国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以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NF)处理技术为例,选取常州夹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作为示范点.重点介绍该处理技术的实际工程远行情况,示范工程渗滤液出水水质达到GB 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一级标准,运行费用(含折旧)为19.55元/m^3,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优势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型填埋场垃圾降解规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在上海市老港垃圾填埋场建造了一座面积为3000m^2,高度为4m,内填生活垃圾10800t的小型卫生填埋场。对该卫生填埋场进行了40个月的监测,分析了垃圾中的总糖、总炭、挥发性物质和有机碳、生物可降解物含量(BDM)、粗纤维含量与填埋时间的关系。同时,也对1991年至1994每年4月份的填埋单元垃圾组成了分析。通过数学聚合,预测了填埋单元封场后的若干年内垃圾组成,对填埋场稳定化程度和垃圾矿化程度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该场的稳定化时间大约为22-23年,届时,该场的垃圾基本上达到无害化和稳定化,绝大部分可降解的有机物得到充分降解。  相似文献   

8.
大型垃圾填埋场表面沉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上海市老港垃圾填埋场17号填埋单元建造的2000m^2小型卫生填埋场及表面沉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沉降与拉圾的压实程度有关,在填埋过程中,垃圾被充分压实后,学降就相对较小,在所监测的2.5年时间内,最大螺旋沉降大于1m是垃圾填埋初始高度(4m)的25%,根据垃圾表面沉降的预测结果,讨论了老港垃圾填埋场的利用途径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卫生填埋场水平防渗系统各结构单元的组成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10.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美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标准》,德国《生活垃圾技术条例》.日本《废弃物最终处置场指南》和欧盟《废弃物填埋导则》等有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的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厦其主要特点.井与中国现行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相比较,主要从选址、入场垃圾要求、渗滤液排放标准、防渗结构和终场覆盖系统等5方面分析了GB16889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其修订、完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卫生填埋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市生活垃圾(MSW)处理的主要方式。但按我国卫生填埋技术、污染控制标准,目前国内尚没有垃圾填埋场能全部达到要求,多为准卫生填埋场。其运行后,对周围的大气及水体、土壤等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污染)。本文以武进市夹山垃圾卫生填埋场为例,着重对填埋场运行后垃圾渗滤液等对周围地表、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相关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2.
程文  柴绪春  耿震 《环境工程》2011,29(1):92-94
介绍东海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概况、填埋作业及渗滤液处理设计。设计中,根据填埋场有限的库容及国内一些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的不足,因地制宜,优化了填埋覆盖方式,提高填埋场利用率。渗滤液处理采用MBR+NF+RO组合工艺,技术先进、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垃圾填埋场的问题与改善方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面地调查了中国的内陆城市北京(平地填埋)和西安(山沟填埋)及沿海城市上海(海面填埋)和广州(山沟填埋)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情景,总结出了这些城市目前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在对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各地填埋场的特点,提出了引进“半好氧填埋方式”、缩小填埋场作业面和扩大渗滤液收集管管径等向卫生填埋的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绿色信息     
《环境》2002,(12)
国家环保总局及有关部委10月24日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垃圾填埋气体收集利用国家行动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城市垃圾填埋气体资源估算;发达国家城市垃圾填埋处理技术与管理经验;我国3个示范城市垃圾处理管理体制、政策、技术、融资等情况介绍,以及促进我国城市垃圾管理体制市场化、垃圾处理资源化的建议等。据悉,“九五”期间我国年垃圾生产量为1.40亿吨,处理率为63%,但是真正做到无害化处理的不到10%,我国大中城市近千座垃圾填埋场中,有约90%仍然是简易的堆放,给环境带来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5.
在 2 0 0 1年 9月 2 0日举行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张志刚说 ,“十五”期间 ,要加快制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法》、《金属尾矿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和《废旧家电、废旧电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依法管理。要组织实施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 ,“三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大示范工程。据统计 ,由于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政策 ,“九五”期间 ,我国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实现产值 1 2 4 7亿元 ,年均增长 1 6 4%。在工业废渣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  相似文献   

16.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垃圾填埋场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有利于分级管理及合理安排资源,构建包括垃圾填埋场特征、含水层脆弱性和受体暴露情况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使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指数,并将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风险分为“低”“中”“高”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以北天堂垃圾填埋场的4个填埋地块为例,运用所构建的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4个填埋地块的风险指数分别为5.307、5.845、7.001和7.413.位于东北部和北部的填埋地块1和2风险等级为“中”,位于西北部和南部的地块3和4风险等级为“高”.研究显示,通过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可以识别出填埋场污染的关键环节,对风险等级为高、已经造成污染的填埋场污染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和修复措施,对风险等级为低和中的填埋场,制订相应的监测和管理方案,防止污染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库区分期设计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香贵 《环境工程》2010,28(4):76-78
提出山谷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库区采取分期设计的原则,以福建省连城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例,说明填埋库区采取分期设计后能有效地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从而达到减少工程投资、加快工程进度、减少初期运行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废物填埋场在使填埋后的废物不飞散渗出液不污染河流和地下水成为封闭型的填埋场后又如何管理呢?填埋场能否像普通的土地一样使用呢?这是日本在利用废物处置场方面还未确定的问题。随着近年来的土地开发利用,城市的扩大,考虑利用填埋场的可能性很大。为防止由于不适当地利用填埋场造成环境污染,1989年11月30日日本环境部和卫生福利部发出关于“废弃物最终处置场的管理对策”的联合通知(简称“联合通知”),为填埋场的管理确定了基本方向,并由日本环境部编制监视处置场稳定化的指南,现将其具体内容介绍如下。一、废物景线处五场管理…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建筑垃圾、粘土对垃圾渗透液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保城市地下水源不受垃圾填埋场渗透液的污染,本文通过垃圾淋溶试验测定垃圾中有机物、重金属的含量.并选择粉煤灰、建筑垃圾、粘土作为垃圾场填埋底层,考察其对垃圾淋溶液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为大连市垃圾填埋场选择填埋底层及填埋厚度提供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内危险废物日益严峻的形势,安全填埋已成为一种有效而重要的最终处置方法。高标准、高质量的填埋场是进行安全填埋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安全填埋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工序较为复杂,隐蔽工程较多,环境风险更高。根据广东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示范中心多年的建设及运营经验,分别从选址、防渗设计、清污分流、土建、防渗施工等多因素对填埋场建设质量控制过程进行探究。其中,防渗系统双衬层结构的设计及其施工管理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