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以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及邻二甲苯的混合气体作为试样,考察了生物滴滤工艺中,不同填料选择、不同停留时间、不同进气浓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别以竹炭、陶粒、火山岩及烧结填料作为填料时,特制烧结填料性能更佳,综合成本等因素,工程应用宜采用烧结填料或陶粒;2)生物滴滤池去除VOCs苯系物的停留时间宜取值25~40 s,去除率能够达到80%以上;3)VOCs苯系物应用生物滴滤工艺进行净化处理,含量在50~300 mg/m3时,能取得较高的去除率,去除率为63%~95%;升高到300~500 mg/m3时,出气苯系物残存量较大,应考虑多级滴滤池串联,或者串联其他工艺;4)生物滴滤池工艺对VOCs苯系物的去除具有可行性,最优工艺参数及填料时,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进聚乙烯醇法制成的固定化活性污泥颗粒填充生物滴滤池,考察在不同的进气流量和进气浓度时,生物滴滤塔对乙硫醇恶臭气体的净化效率、抗冲击负荷能力以及连续运行稳定性.结果表明,当气体流量低于0.1 m3/h时,生物滴滤塔对乙硫醇的净化效率可达99.9%以上.当气体流量为0.2 m3/h时,净化效率只有60%.当进气流量为0.05 m3/h及0.1 m3/h时,乙硫醇的净化效率不随进气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气体流量为0.15 m3/h时,乙硫醇净化效率随着进气浓度的提高先降低后增加,出气浓度随进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生物滴滤塔对气体浓度变化造成的冲击负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连续运行情况稳定.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实验室规模磁场强化的生物滴滤池(MF-BTF),并设对照生物滴滤池(S-BTF),以火山石为载体,接种活性污泥,处理目标废气三氯乙烯(TCE).研究了不同磁场强度下,2种生物滴滤池在稳定运行期间对TCE的去除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滴滤池中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当空床停留时间(EBRT)为202.5s,苯酚浓度为0.20g/L,TCE浓度范围为53.6~337.1mg/m3时,对TCE的去除效果依次为MF-BTF(60.0mT) > MF-BTF(30.0mT) > S-BTF(0.0mT) > MF-BTF(130.0mT),其去除率(RE)和最大去除容量(EC)分别为92.2%~45.5%,2656.8mg/(m3×h);89.8%~37.2%,2169.1mg/(m3×h);89.8%~29.8%,1967.7mg/(m3×h);76.0%~20.8%,1697.1mg/(m3×h).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磁场强度为60.0mT时,细菌群落均匀度(Shannon index,Simpson index)及丰富度(OTUs,Chao1,ACE)均小于0.0mT的情况;但是60.0mT下优势门、纲、属为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Acinetobacter,丰度明显大于0.0mT,丰度分别为73.3%,36.8%,34.7%;69.6%,18.2%,10.9%.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磁场强度可以增大优势菌群的丰度,提高对TCE的去除效果.本实验为提高生物滴滤池的工业废气处理效果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UV-生物过滤联合降解苯乙烯废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昊雷  杨国靖  夏静芬 《环境科学》2013,34(12):4701-4705
实验采用主波长为185 nm的低压汞灯为紫外光源,泥炭、棕纤维、多孔活性炭为填料的UV-生物过滤塔联合装置净化苯乙烯废气.苯乙烯进气浓度控制在320~583 mg·m-3之间,稳定后去除率能维持在95%以上.UV光解苯乙烯形成醇、醛、羧酸等水溶性较好的可生物降解的物质,能改善生物过滤塔的运行性能.稳定运行阶段,当总停留时间(total residence time,TRT)较长时,进气浓度的变化基本不影响去除率,随着TRT减少,进气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逐渐显现.TRT为102 s时,联合装置的去除负荷随进气负荷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去除率达95%以上.TRT为68 s时,进气负荷较低时,去除负荷的变化也遵循上述规律,但当进气负荷大于30 g·(m3·h)-1时,去除负荷逐渐偏离直线并趋于某一定值.若仅考虑苯乙烯浓度的增减,UV光解对苯乙烯的去除贡献率高于生物过滤塔,而系统关停10 d后重启,苯乙烯的去除效果在第4 d就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生物膜法净化甲苯二甲苯混合废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在生物滴滤器中对低质量浓度甲苯、二甲苯混合废气的净化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甲苯、二甲苯的净化率均随入口浓度增加而降低,同样条件下二甲苯净化率明显低于甲苯;单负荷进气且气体流量为200L/h时,甲苯最大生化降解量为79.5g/(m3.h),二甲苯最大生化降解量为47.5g/(m3.h);多负荷进气由于竞争抑制作用导致两者净化程度均有所降低。维持甲苯、二甲苯质量浓度不变,两种废气的净化率η均随气量的增加而减少;在气量为260L/h时,两种化合物生化降解量均达到最大值,适宜停留时间为119s。  相似文献   

6.
鉴于目前土壤修复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气相抽提系统技术(SVE)相应尾气净化技术的缺失,为有效提高气相抽提系统技术后端尾气净化效率,提出采用复合生物法净化SVE尾气。以甲苯为目标污染物,以活性炭为主要填料,利用焦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接种挂膜研究了生物过滤反应器对模拟气体的净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进气流量、停留时间、入口浓度、入口体积负荷),并将复合生物法与活性炭吸附法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反应器的去除效率随进气流量的增大而降低,随气体停留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随入口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反应器的体积去除负荷随入口体积负荷的增大而增大,这说明生物过滤反应器能有效去除甲苯废气,且去除效果优于活性炭吸附法。  相似文献   

7.
泥炭生物滤塔处理低浓度H2S气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泥炭生物滤塔处理含低浓度H2 S恶臭气体的技术 .实验考察并研究了气体停留时间和H2 S进气负荷对H2 S去除率的影响 ,生物滤塔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以及生物降解宏观动力学 .结果表明 ,当停留时间为 2 5— 30s时 ,进气浓度为 3— 70mg m3 ,去除率达到 99%以上 ,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 .  相似文献   

8.
生物滴滤池净化二氯甲烷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在φ50mm生物滴滤池内进行了二氯甲烷废气净化的实验研究.由工厂活性污泥经驯化培养得到菌种,进一步接种、在填料表面挂膜,接种和挂膜约需30d.滴滤池内装填聚丙烯散堆填料,废气和循环液在滴滤池内逆流操作,循环液pH值为7.0±0.5,温度维持在28.5±2℃的条件下,生物膜系统能较好地适应进口浓度的变化.在气体空床停留时间为15.7s、二氯甲烷进口浓度为0.7~3.12g/m3的范围内,去除效率为72.0%~99.1%.滴滤池中的酸性环境对二氯甲烷的降解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真菌降解废气中邻-二甲苯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真菌降解废气中的邻-二甲苯,试验装置为真菌生物滤池.将滤池内填料分成3段,考察每一段的负荷能力、去除效率以及pH值、温度、湿度的变化特点等.邻-二甲苯的进气浓度为400~700mg·m-3,气量为0 25m3·h-1,停留时间为100s.试验结果表明,真菌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邻 二甲苯,总去除率达到90%以上.其中,从上到下各段的去除率分别为36 8%,28 6%和25 5%.生物滤池内产生CO2的浓度与邻 二甲苯的降解有密切关联,通过在线监测进出气中的CO2浓度变化,可以间接反映出生物滤池的运行状况和生物生长量.在本研究中,降解的邻二甲苯中的碳约74%转化成CO2.微生物鉴定结果表明,降解邻 二甲苯的微生物主要是青霉菌和诺卡氏菌.  相似文献   

10.
烟道气生物脱硫厌氧段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UASB对烟道气生物脱硫厌氧段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浓度和温度进行实验研究。分别从亚硫酸根去除效果和硫化物生成情况两方面考查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36h时,SRB对SO32-的还原效果良好;进水SO32-浓度范围在500~800mg/L时,SO32-还原率在88%左右;在实验考察的温度范围内,反应温度为33℃时SO32-还原速率和硫化物产生量最大。  相似文献   

11.
生物滴滤池对BTEX的去除及相应细菌群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预先驯化的菌群和活性污泥作为起始接种物用于生物滴滤池(BTF)中,研究评估了BTF去除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混合气体(BTEX)的性能,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BTF能在短时间内得到驯化,填料附着的生物量从第10 d的5.7 mg.g-1迅速增加至第30 d的112 mg.g-1.BTF能同时有效去除混合BTEX中的各组分,在进气负荷和停留时间分别为269.7 g.(m3.h)-1和39 s时,可获得的最大去除能力为216.6 g.(m3.h)-1.DGGE图谱表明,BTF中优势微生物种群主要来源于富集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运行时间发生变化,但在BTF上下空间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2.
棕纤维复合生物填料床净化三甲胺和臭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某鱼粉厂建立了三甲胺(TMA)、臭气生物过滤床工程装置.该系统采用了棕纤维复合生物填料,在温度为25~35℃、空床停留时间(EBRT)20.0s、TMA 进气浓度536~895mg/m3、臭气浓度为9724~13431 倍时,系统对TMA、臭气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1.98%、98.70%.EBRT 和进气浓度对净化效率影响明显,进气TMA 浓度1500~1600mg/m3 时, EBRT 从22.5s 增加至60.0s,TMA 去除率从64.67%提高到84.38%.同时,系统对TMA 降解中间产物NH3 也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生物滤塔处理含氨气体的长期运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含氨恶臭气体的处理,选用堆肥和污泥颗粒作为填料,研究了生物滤塔长期运行(210d)处理氨的效果.结果表明,运行初期在低负荷(NH3浓度<110 mg·m-3)条件下,生物滤塔对氨的去除能力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氨去除效率达到99%以上;随着负荷的不断增加,到实验后期,当进气浓度大于190 mg·m-3时,氨去除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考察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BACF)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能,研究了填料填充度、曝气位置、气水比、水力停留时间和p H等影响因素对滤池去除有机物、氨氮和总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运行条件为:填料填充度为80%,底部曝气,气水比为3:1,水力停留时间为8 h,p H为7~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运行反应器,COD、氨氮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5%、90%和57%,出水可达到实验设定水质要求。BACF具有较强的抗有机负荷能力,进水COD浓度在323至3 000 mg/L之间时,COD去除率稳定在80%。反应器受氨氮冲击负荷影响较大,氨氮进水浓度低于90mg/L时,出水可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构建了复合型除臭菌剂——YDEM-1,考察YDEM-1对生物滤池除臭反应器的启动及NH_3、H_2S等恶臭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发现:YDEM-1对生物除臭反应器初次启动和二次启动速度快;相比之下,YDEM-1对NH_3去除效率高于H_2S,如NH_3进气浓度为58.9、100.9、165.3、230.3 mg/m~3时,去除率达到100%所需空床停留时间分别为12.6、29.6、63.0、100.8 s,而H_2S进气浓度为15.7 mg/m~3条件下,实现98%以上的去除率,所需停留时间为29.6 s;该反应器适宜含水率范围在25%~50%。该复合型生物滤池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利用紫外预处理加强氯苯的生物滴滤净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试验采用主波长为185nm的低压汞灯为紫外光源、醚型聚氨酯海绵(PU-foam)为填料的紫外-生物滴滤塔联合装置净化氯苯废气.进气氯苯浓度为600mg·m-3、停留时间分别为92、69和46s时,联合装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9%、95%和80%;最大去除负荷达到59.6g·(m3·h)-1;联合装置和单独生物滴滤塔生物膜形成时间分别为20d和27d;联合装置的抗冲击能力较好,停留时间缩短至30s,联合装置去除效率可达75%以上,高于单独生物滴滤塔的去除效率(25%).对紫外-生物滴滤塔联合装置机制初步探讨表明,紫外氧化氯苯形成了水溶性较好的可生物降解的物质,降低生物滴滤塔氯苯的处理负荷,同时紫外辐照过程中产生的O3能有效地控制生物滴滤塔内微生物的过量生长,从而维持整个装置的最佳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7.
白腐真菌生物过滤塔处理氯苯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竹子为填料,构建新型的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生物过滤塔,考察该过滤塔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对氯苯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白腐真菌生物过滤塔对氯苯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在进口浓度200~1 500 mg/m3,空塔停留时间122 s的条件下,最大去除率接近80%,平均去除率约50%.过滤塔的去除速率与进口负荷和去除率有关,在进口浓度500~1 500mg/m3,流量0.5 m3/h的条件下,最大去除速率可达94 g/(m3·h),平均去除速率为60 g/(m3·h).过滤塔去除速率对进口负荷变化的响应幅度与流量有关,在低流量条件下随进口负荷的变化率较大.过滤塔中氯苯浓度的沿程分布呈现出非线性下降的特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过滤塔内生物量的分布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以水产饲料恶臭废气中的主要组分H2S、NH3和三甲胺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填料塔进行脱臭的试验研究,考察运行生物填料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污染物净化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塔内生物菌落对目标污染物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且气体流量、进气浓度和液体喷淋量对恶臭净化效率的影响较小。在进气浓度≯300mg/m3、气体流量不高于0.45m3/h(停留时间≮20s)、循环液喷淋密度在0.05~0.9m3/(m2.h)时,系统对H2S、NH3和三甲胺的净化效率分别保持在100%、99.2%和99.4%左右。经扫描电镜分析可知,净化水产饲料恶臭废气的主要微生物为副球菌属和硫杆菌属中的细菌。  相似文献   

19.
曝气生物滤池中COD去除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为研究对象,对COD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对COD去除效果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进水COD质量浓度均值为68.3mgL时,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均值为26.1 mg/L,去除率为61.8%,去除效果稳定.不同操作条件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为:曝气生物滤池只需较低的曝气量,在V(气):V(水)=5:1的情况下即可获得对有机物较高的去除效率;曝气生物滤池时有机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进水端0~60cm范围内;水力负荷在0.5~1.5 m3/(m2·h)的变化范围内.反应器对有机物去除能力基本不受影响;水力负荷和进水COD等2种途径带来的COD容积负荷变化对其去除率没有明显的区别,并且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颍  郭新超  慕银银 《环境工程》2015,33(11):42-47
为了强化生物滴滤池脱氮除磷能力,采用单级并联及两级串联A/O 2种组合方式的生物滴滤池处理校园生活污水,考察了水力负荷、填料组合类型及回流比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发沸石+焦炭组合填料对TP处理效果较好,斜发沸石+兰炭组合填料适宜去除TN,两者处理污水的最佳水力负荷均为0.6 m3/(m2·d);串联A/O+回流复合结构可有效增强生物滴滤池脱氮除磷能力。当进水负荷为1.5 m3/(m2·d)时,去除TN、TP的最佳回流比分别为50%、100%,平均去除率达41.67%、46.84%,比单级生物滴滤池分别提高约17%、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