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湖泊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根据某湖泊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监测资料,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2处饮用水源地原水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2处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监测项目中,对人体有健康风险的有毒污染物主要是化学致癌物As和Cr(Ⅵ);个人化学致癌物总年风险远大于非致癌物总年风险;2003─2007年2处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个人总年风险均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主要原因是化学致癌物As和Cr(Ⅵ)的质量浓度过高;因此,加强治理和控制化学致癌物特别是As和Cr(Ⅵ)是降低该湖泊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环保署提出的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大连市近5a的生活饮用水环境进行评价,探究水体中所含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以国际辐射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为参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的水中化学致癌物主要是Cr+6,致癌风险超过了国际辐射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非致癌物中只有氟化物风险超标;致癌物的风险大于非致癌物的风险。根据评价结果可知在水质治理过程中,应优先治理致癌物Cr+6。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提出的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长治市某县6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进行评价,探讨了水体中所含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潜在影响。结果表明,该县6处饮用水水源所含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均高于国际辐射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0×10-5 a-1;化学致癌物是该县饮用水中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风险来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度排序为:Cr6+﹥As﹥Cd。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较传统的水质等级评价体系能够量化表征水体中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有利于明确水体污染物治理的优先顺序,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苏州太湖饮用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苏州太湖渔洋山和金墅港两个水源地中六价铬、砷、镉等有毒有害物质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两个水源地总的风险值均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有毒有害物质健康危害风险最大可接受水平为5.0×10-5a-1,属于安全级别。评价因子中的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年风险值远大于非致癌物的风险值。砷和六价铬的健康风险已超过USEPA建议值1.00×10-6a-1,所以这两种毒物应被列为饮用水源地水厂制水过程中优先检测和控制的致癌污染物。  相似文献   

5.
淠河灌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等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淠河灌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状况,选取Cr6+、As、Cd、Pb、Mn、Cu、Zn、Fe、F、NH+4-N等10项污染因子作为健康风险指标,运用三角模糊集理论和α-截集技术,确立置信度为0.8,得到各污染指标的健康风险区间值;同时建立模糊化特征的风险等级判别标准和判别方法.结果表明,该水源地水质总健康风险值为4,风险等级为Ⅳ级(一般).3种化学致癌物Cr6+、As、Cd合计风险区间值介于5.586×10-5~9.365×10-5之间,风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Cr6+AsCd,浓度在空间上变化不大,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但均未超过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1.0×10-4;Cr6+风险区间值较大,风险等级较高,应将Cr6+作为首要的健康风险管理控制指标.其余7种非致癌化学有毒物没有风险,不存在负面效应,非致癌健康风险明显低于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6.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就是把水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定量联系起来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上海某地区4个主要饮用水源地经饮水途径所致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7年至2011年,化学致癌物所致的健康风险远大于非致癌污染物,主要风险因子为化学致癌物中的六价铬,应将其作为首要的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天津市饮用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符刚  曾强  赵亮  张玥  冯宝佳  王睿  张磊  王洋  侯常春 《环境科学》2015,36(12):4553-4560
为评价天津市饮用水水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探索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天津市401个饮用水监测点的850份水样的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同时结合GIS进行信息可视化展示和风险因子探索.结果表明,天津市饮用水水质致癌物健康风险、非致癌物健康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83×10~(~(-5))、5.62×10-9和3.83×10~(-5).按健康风险排序:致癌物非致癌物,致癌物的健康风险为市区新区郊区,铬(六价)镉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非致癌物的健康风险为郊区新区市区,氟化物氰化物铅硝酸盐.天津市饮用水个人年健康总风险小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但处于在US 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限值(1.0×10~(-4)~1.0×10~(-6))之间,初步认为该市饮用水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主要健康风险来源于致癌物.致癌物应优先控制铬(六价),非致癌物应优先控制氟化物.GIS能较好地应用于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信息的可视化和进一步的风险因子探索.  相似文献   

8.
以黔江区9个饮用水源地水质作为健康风险评价对象,选取2009年水质监测的部分资料,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区9个饮用水源地经饮水途径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水源地健康风险主要来源于化学致癌物。其中以铬(六价)的风险值最大。  相似文献   

9.
以黔江区9个饮用水源地水质作为健康风险评价对象,选取2009年水质监测的部分资料,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区9个饮用水源地经饮水途径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水源地健康风险主要来源于化学致癌物,其中以铬(六价)的风险值最大.  相似文献   

10.
第二松花江干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选取1995-2004年水质监测数据,对第二松花江干流10个断面由饮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二松干流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化学致癌物Cr(VI);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远远超过非致癌物的个人年风险;1995-2004年有毒有害物质健康总风险超标的断面健康风险值普遍呈现减小的趋势,但2004年仍然有6个断面健康风险超标,主要原因是水体中Cr(VI)和As的浓度过高,因此对排入二松干流的含Cr(VI)和As废水进行控制和治理是降低水环境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重金属健康风险初步评价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对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源地(黄浦江上游地区和陈行水库)水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应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健康风险的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黄浦江上游和陈行水库由致癌物质Cr,As,Cd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个人年健康风险平均值分别表现为Cr>As>Cd和As>Cr>Cd,风险值为10-7~10-5 a-1,Cr和As的风险值高于部分机构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10-6 a-1),而低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的推荐值(5×10-5和1×10-4 a-1),成为上海市饮用水源地主要的致癌因子;黄浦江上游和陈行水库由非致癌物质Pb,Cu,Zn,Hg导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平均值分别表现为Pb>Cu>Zn>Hg和Hg>Cu>Pb>Zn,风险值为10-12~10-10 a-1.各采样点重金属类致癌物质的风险值明显高于非致癌物质.   相似文献   

12.
选择武陵山区域黔江区的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通过2010-2014年每月进行水质监测,获取120组有效数据,运用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13项水质指标(如Cd、As、Hg等)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4年,黔江区小南海、洞塘水库监测指标均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Ⅲ标准,水质状况良好.2个饮用水源地的成人总致癌风险均在0.87×10-7~1.19×10-7 a-1之间,儿童总致癌风险均在2.86×10-7~3.91×10-7 a-1之间,成人和儿童的水质总健康风险均值低于US EPA和ICRP(1×10-4和5×10-5 a-1)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2个数量级以上.健康风险排序为致癌物>非致癌物.计算健康风险指标贡献率表明,通过饮水暴露途径引起健康风险应优先控制Cr6+.黔江区2个城市饮用水源地对儿童产生的人体健康总风险值大于成人,因此儿童更易受到化学物质引起的健康危害.不确定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具有可信性,但污染物浓度、人体单位体质量、日均饮水量以及暴露时间的变动将会影响健康风险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致癌和非致癌环境健康风险的预期寿命损失评价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预期寿命损失法(loss of life expectancy,LLE)可以对致癌和非致癌物质的环境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和比较,是一种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中国目前危害较大的6种典型致癌和非致癌污染物砷、DDTs、苯并芘、铅、汞、镉造成的人体的预期寿命损失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6种污染物的环境健康风险大小.结果表明,预期寿命损失法可以作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的一种方法,致癌物质砷、DDTs、苯并芘分别导致一个健康个体寿命损失3.6 d、2.2 d和12.1 d,非致癌物质铅、汞、镉分别导致一个健康个体寿命损失1.1 d、1.7 d和5.8 d;用预期寿命损失方法可以对致癌、非致癌风险在同一尺度上进行比较,在目标污染物现有相关研究基础上,6种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大小顺序为苯并芘>镉>砷>DDTs>汞>铅.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宝坻区农村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天津市宝坻区农村地下水水体中NH3-N,F,Hg,Pb,As和Cr6+浓度进行调查研究,应用美国环保局(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农村地下水水体中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宝坻区农村,As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致癌风险最大(1.8 10-5 a-1),通过饮水途径引起非致癌健康风险中F最大,NH3-N次之;致癌物质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远大于非致癌物质,但二者都低于国际防辐射委员会(ICRP)的推荐标准。  相似文献   

15.
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饮用水水源受到基因毒物质和躯体毒物质所致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计算模型,并应用于西安市饮用水源地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评价,分别计算出了各类污染物的风险度。结果表明:(1)基因毒物质镉所致健康风险大约为10^-7a^-1,躯体毒物质所致风险在10^-12~10^-10之间。所以,基因毒物质是首先控制的污染物质。(2)对于躯体毒物质,铅的风险度是最高的,躯体毒物质所致的风险度大小排序为Pb〉NH3-N〉Hg〉挥发酚。(3)饮用水中的所有有害物质的健康危害总风险度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5.0×10^-5a^-1,也没超过瑞典环保局、荷兰建设和环境部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6.0×10^-5a^-1。研究结果可直接确定该市地表水源水质的风险污染物的主次及治理的优先顺序,为该市地表水源水质风险管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6.
选取西北干旱区吉兰泰盐湖盆地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71个地下水样品,测定重金属Cr6+、As、Hg,以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以地质统计学插值绘图揭示盐湖盆地地下水中Cr6+、As、Hg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解析地下水中Cr6+、As、Hg的污染及健康风险状况,以统计相关检验进行Cr6+、As和Hg的源分析.结果表明:盐湖盆地地下水中普遍含有Cr6+、As、Hg,Cr6+在盐湖上游及东北部含量较高,As在西南台地含量较高,Hg在西北部巴音乌拉山出现高值区域,其分布与变化受到天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Cr6+、As出现局部区域超标,超标率分别为8.45%和2.82%;Cr6+主要超标区域在盐湖西南侧呈条块状分布,并在盐湖附近Cr6+含量较高;As以点状超标,分布于西南部和东北部;盐湖盆地地下水87.3%处于安全清洁状态,仅5.6%轻度污染出现在西南部,不存在中度和重度污染;通过饮用水途径的化学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远高于非化学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西南部图格力高勒沟谷区域化学致癌物Cr6+超过了US EPA最大可接受风险,但整个盐湖盆地Cr6+的平均健康风险值低于US EPA最大可接受风险;As和Hg均低于US EPA最大可接受风险;盐湖盆地总致癌风险特征与Cr6+基本一致,Cr6+平均健康风险占总致癌风险贡献率的89%;Cr6+超标原因包括盐湖盆地高锰酸盐指数偏高,促使Cr3+氧化成为Cr6+,As与Cr存在一定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