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武钢焦化厂的循环冷却排污水,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工艺处理。经现场中试试验检验连续运行的可行性,并取得其运行参数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超滤出水的SDI<1.4,出水浊度在0.3 NTU以下,出水的水质均能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废水经双膜工艺处理后,系统脱盐率达98.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了循环冷却补充水的要求,实现废水的回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技术对乙烯化工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超滤膜对乙烯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性能,研究了超滤-反渗透双膜技术各单元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探索了不同清洗方式下膜通量的恢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超滤能有效地去除废水浊度、胶体物质和细菌,为反渗透提供良好的进水水质;超滤-反渗透膜系统产水水质稳定,平均脱盐率达到98%以上。采用0.2%HCl和反渗透产水配制的清洗液(pH>2)对系统进行循环清洗,能够有效去除膜污染,恢复膜通量。  相似文献   

3.
最近,由北京市环保局、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四机部环保办公室在北京主持召开的“聚砜酰胺反渗透膜的研制及其在镀铬漂洗废水中的应用“鉴定会上,来自十三个省市的科研、设计、高等院校和工厂等四十一个单位的代表,一致认为,用聚砜酰胺膜直接处理镀铬废水,解决了反渗透法直接处理镀铬废水的技术关键,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研究成功的镀铬废水闭路循环无排放工艺,既可防止废水污染环境;又能回收资源,同时又保证镀件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反渗透法处理镀铬废水的工作原理,在于必须要有  相似文献   

4.
磺化聚砜反渗透膜(简称SPS膜)是一种离子型反渗透膜。近年来,随着反渗透技术的迅速发展,已有不少报告提到具有优良性能的离子型反渗透膜,也有一些文献提出了离子型反渗透膜的溶质脱除机理,但关于SPS膜特性研究的文献尚未见到。有关  相似文献   

5.
模拟混凝预处理后的高盐矿井水及多级反渗透浓水,进行高盐矿井水多级反渗透的膜分离性能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矿井水混凝沉淀预处理后可能过量的PAC、PAM对膜通量及脱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中30 mg/L PAC、0.3 mg/L PAM对一级膜浓缩无显著影响;二级膜浓缩时18 h后150 mg/L PAC与1.5 mg/L PAM作用下膜通量分别下降至新膜通量的70%和46%;三级膜浓缩18 h后750 mg/L PAC和7.5mg/L PAM作用下膜通量分别下降至新膜通量的61%和35%。三级膜浓缩中PAC和PAM膜污染经NaOH清洗后可使膜通量恢复92%和77%。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脱盐率呈现上升趋势,且PAM对脱盐率的影响大于PAC。  相似文献   

6.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反渗透技术在除盐水工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反渗透除盐工艺参数包括进出水水质、回收率与脱盐率等。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加强预处理系统、膜的类型等控制。  相似文献   

7.
反渗透技术在高硫酸盐硬度矿井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介绍了高硫酸盐硬度矿井水的水质特点,通过试验确定反渗透装置阻垢剂种类、选择和投加量,最终确定适合高硫酸盐硬度矿井水特点的反渗透处理工艺,工业性应用表明反渗透脱盐率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8.
聚砜超滤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备超滤膜的聚合物材料,目前国外主要应用的有醋酸纤维素、聚酰胺和聚砜。国内使用较多的是醋酸纤维素膜,这种膜适用的pH范围较窄(约3—8),不耐化学和生物侵蚀。聚砜是6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耐高温、耐酸碱、化学稳定性高、耐生物侵蚀的工程塑料。西村正人等曾以此种材料用N-甲基吡  相似文献   

9.
硅橡胶复合膜富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2的富集成本是O2/CO2燃烧技术能否成功大范围应用的关键.为了检验富氧膜在CO2/O2烟气再循环煤燃烧技术中的可能性,对商业硅橡胶富氧复合膜的操作条件及不同支撑层的富氧膜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膜的原料气侧加压,渗透侧抽真空的组合不仅节能而且延长膜的寿命,低温有利于富氧浓度的提高和膜寿命的延长,当膜器串联时,面积可逐渐减小;聚砜是较理想的富氧基膜材料,但聚醚酰胺是一种可提高O2选择性的基膜材料;现有的商业富氧膜不能达到O2/CO2燃烧技术所需要的O2浓度,开发新的低成本的富氧方式是O2/CO2燃烧技术应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序言 自从Loeb和Sourirajan发现高流量的醋酸纤维素膜以来,在过去十多年中对反渗透新型膜材料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随着反渗透技术在处理工业废水,特别是电镀废水方面的应用,对膜材料也提出了更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疏水性聚砜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甲苯有机气体,考察了甲苯去除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聚砜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MBfR)能高效处理甲苯气体,甲苯去除率可达93%。膜生物反应器启动迅速、抗甲苯负荷能力强。膜生物反应器的适宜运行条件为停留时间为12.3 s,循环液pH=7.2,喷淋密度为5.1 L/(m2·h)。MBfR系统对甲苯气体的最大去除负荷为900 g/(m3·h)。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子生物学方法技术研究膜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聚砜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内主要有Uncultured bacterium、Rhodanobacter sp、Aeromonas hydrophila strain和Rhodococcus sp.等甲苯的降解优势菌。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相转化的方法制备聚砜支撑层,在其表面进行界面聚合得到聚砜-聚酰胺正渗透复合膜。系统研究了聚砜浓度、溶剂比例、支撑层厚度对膜性能的影响,并且优化了测试条件(如:膜面流速、错流方向、原料液温度以及驱动液浓度)。结果表明,在聚砜含量为w=12%、NMP与DMF质量比为3∶1、刮膜厚度为150μm、膜面流速为2.47 cm/s、反向错流方式下,聚砜-聚酰胺正渗透膜性能为:FO模式下,水通量为12.69 L/(m~2·h),反向盐通量为5.55 g/(m~2·h);PRO模式下,水通量为21.48 L/(m~2·h),反向盐通量为9.18 g/(m~2·h)。此外,原料液温度升高和驱动液浓度增加有利于提高膜的性能。正渗透复合膜的形貌和表面粗糙度通过SEM和AFM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一次式连续电渗析系统脱除反渗透浓水中的盐分,同时将反渗透浓水进行再次浓缩。通过对运行数据的分析,废水的脱盐率达到了91.8%,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再利用。反渗透浓水的浓缩倍数达到了3.5倍,大幅减少了蒸发的处理水量,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印染废水回用时水中有机物浓度、盐度和色度高等问题,以苏南某污水处理厂中试试验基地(70%以上为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对混凝沉淀-超滤(以下称组合工艺1)、BAC(生物活性炭滤池)-超滤(组合工艺2)和混凝沉淀-BAC-超滤(组合工艺3)3种工艺进行比较研究,系统考察其作为反渗透预处理技术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组合工艺3对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CODCr、TCU(真色)及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0%、49.2%和99.5%,UV254下降了50.0%,均高于其他2个组合工艺. 对超滤膜表面污染阻力分布的测定可知,组合工艺3中不可逆污染造成膜污染的程度最轻. 此外,3种组合工艺的出水通过反渗透装置后的平均脱盐率分别为98.0%、97.5%和98.2%. 可见,针对该研究中涉及的二级生化出水,组合工艺3预处理工艺是反渗透预处理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5.
印染废水反渗透脱盐系统运行性能及膜污堵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渗透(RO)脱盐工艺对实现印染废水再生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膜污堵却制约了RO工艺应用.对广东省某工业园区印染废水RO脱盐系统运行性能及膜污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经臭氧氧化-砂滤-超滤(UF)预处理后,RO进水COD平均浓度为12.4 mg·L~(-1),浊度1 NTU.RO系统脱盐率稳定在98%,RO产水高锰酸盐指数约为0.7 mg·L~(-1),浊度约为0.12 NTU.但RO系统运行3 a后,跨膜压差高达0.6 MPa,产水量下降至120 m~3·h~(-1),且不能通过化学清洗恢复,在RO膜面沉积了不可逆的污堵物.RO膜面的有机物占总污堵物干重的(53.5±0.2)%,无机物占(46.5±0.2)%,RO膜面有机污堵与无机污堵贡献相近.Si、Al与Ca是RO膜面主要的无机元素.碱液(Na OH溶液)对沉积在RO膜面的Si与Al及有机物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滤+反渗透双膜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农药废水,通过均匀试验考察进水温度、操作压力、回收率和p H等因素对无机盐去除率的影响,建立回归方程,对最佳控制参数进行快速寻优,并在优化工况下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操作压力>进水水温>回收率>p H;最佳控制参数:操作压力为577 k Pa,进水温度为20℃,p H值为6~9,回收率为50%;在此工艺条件下,可使废水的ρ(COD)降至29.1 mg/L以下,去除率达80.2%,ρ(NH3-N)降至4.7 mg/L以下,去除率达69.4%,脱盐率、Cl-去除率、SO2-4去除率分别达97.7%,97.6%、97.8%,浊度基本完全去除,出水水质满足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7.
"微滤+反渗透"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孔陶瓷微滤+两级反渗透"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分别考察多孔陶瓷微滤膜、一级反渗透和二级反渗透对渗滤液COD、NH3-N、电导率及相应去除率与运行时间的关系,还重点考察了一级反渗透系统回收率控制及清洗周期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陶瓷微滤预处理后,出水的COD、NH3-N去除率、脱盐率分别维持在50.3%、30.2...  相似文献   

18.
六十年代后期,在反渗透膜的研制上,除原有的不对称膜外,出现了一种由多孔支撑膜和超薄脱盐层组成的复合膜。这种膜从实验室研制、中间试验到工业应用发展都很快。1978年底在沙特阿拉伯吉达市建成的世界最大反渗透海水脱盐工厂(日产淡水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反渗透工艺对冷轧废水生化处理废水进行处理,获得了较好的脱盐效果。选取进水含盐量、回收率、pH值对系统脱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电导率为1 360μs/cm时,系统脱盐率可达94.7%;进水电导率为3 353μs/cm时,系统脱盐率为85.9%。当系统回收率低于77%时,除盐率受其影响较小在90%左右,但是若进一步增加系统回收率,则脱盐效果显著下降。当进水pH值越高脱盐效果越高,但为降低结垢风险,本系统进水pH值控制在7.1左右。  相似文献   

20.
经金属Fe掺杂改性的TiO_2纳米粒子与PSF铸膜液共混,采用L-S浸没相转化法制备了分散均匀的Fe-TiO_2/PSF光催化复合超滤膜,测试该复合超滤膜的形貌、表面官能团、亲水性能、超滤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光催化性能,考察了纳米Fe-TiO_2光催化剂的含量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TiO_2与PSF质量比为0.20时,Fe-TiO_2/PSF复合膜对罗丹明B(RhB)的去除率(61%)明显高于纯聚砜膜(33%);通过添加光催化剂,可使复合膜在模拟太阳光下具有光响应;同时,催化剂的适量添加,可提高聚砜膜的亲水性和物化性能,拓宽膜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