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雷达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雷达装备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价问题。方法首先分析雷达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继而构建雷达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的可行性。结果雷达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包括电子对抗侦察环境适应性、电子干扰环境适应性、电子摧毁环境适应性、目标低空环境适应性和目标隐身环境适应性等5个方面。结论算例和分析结论表明,该评价体系反映了雷达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方面的技术要求,同时,也为雷达装备在电磁环境适应能力上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雷达电磁环境的联合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雷达灵敏度、精度的提高,对电磁环境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首先分析了美军的联合建模与仿真系统(JMASS),指出建立一个综合的、可重用的雷达电磁仿真环境是电子战仿真的关键;重点研究了基于球不变随机过程(SIRP)的K分布杂波模型,以及地面/海面的多路径效应模型;最后建立了雷达电磁环境的模型并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3.
雷达电磁环境的联合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雷达灵敏度、精度的提高,对电磁环境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首先分析了美军的联合建模与仿真系统(JMASS),指出建立一个综合的、可重用的雷达电磁仿真环境是电子战仿真的关键;重点研究了基于球不变随机过程(SIRP)的K分布杂波模型,以及地面/海面的多路径效应模型;最后建立了雷达电磁环境的模型并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电磁环境与自然环境综合试验方法。方法针对装备电磁环境与温度、湿度环境的多物理场综合试验需求,基于电磁混响技术,解决不同环境模拟相容性问题,对关键部件进行分析和设计,并依据相关标准进行了性能测试。依据IEC61000-4-21,分别测试电磁环境与自然环境综合箱在常温、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场均匀性。结果综合场均匀性偏差最大值小于3 d B,性能满足标准要求。结论基于电磁混响技术的综合试验方法,为装备在多重环境应力综合作用下效应机理研究和适应性考核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了将民用电磁炉灶应用于舰船环境,尤其是水下近距离非接触爆炸的诱发冲击环境,针对其环境适应性进行了重新设计.论述了舰用电磁炉灶抗冲击的设计要求,提出了舰用电磁炉灶抗冲击设计方法,并通过舰用电磁炉灶抗冲击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舰船目标尺寸巨大、形状复杂、电磁设备繁多的特点,选取并行多层快速多极子技术来模拟仿真其电磁环境.讨论了多层快速多极子技术并行化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案.在北京理工大学电磁仿真中心的并行计算平台上,成功模拟仿真了尺寸达到540个电波长的舰船模型的电磁环境.计算了复杂结构舰船上任意激励源对舰船电磁环境的影响.以两个金属槽间的相互作用为例,分析了存在任意激励时源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对舰船舱室进行了建模以及舱室内电磁环境的仿真计算,得出了舰船电磁环境随舰船甲板上天线数、天线到舱室距离以及天线发射功率变化的规律,并给出了其依赖关系。研究方法及结果可为军标中环境限值的制定及修正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复杂电磁环境对雷达与指控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防空群雷达与指控系统在信息传输、融合与处理过程中的媒介是电磁波,其作战效能的发挥在复杂战场电磁环境下面临严峻挑战。结合部队维修保障经验,归纳了防空群雷达与指控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演习和训练中反复出现的3类问题,设备出厂性能检验合格,实际投入系统使用效果不佳;雷达与指控系统内部不能同时开机,自扰互扰问题严重;敏感设备、单元及端口极易受高功率电磁能量损伤。由此总结出一类共性问题——缺乏系统级电磁环境效应综合评估方法。最终给出解决问题所需开展的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舰船电磁环境特性及预测的常用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电磁环境数据采集与预测方法,并进行了系统设计与实现.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不仅能对舰船电磁环境进行预测分析,还可为其它装备电磁环境的模拟与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武器系统适应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提升装备的作战效能,提出合理的系统电磁环境效应要求,并开展试验评估,以验证指标是否得到满足。方法采用基于使用需求和标准分析的方法,针对系统级电磁环境效应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通过对电磁环境效应要求和标准的分析,提出采用建模仿真,预测电磁环境,开展缩比模型、1︰1模型试验验证等方法确定电磁环境效应指标和要求。结果提出了系统内自兼容、系统间兼容性和系统与外部电磁环境3大类14小类的系统电磁环境效应要求,分析了每项电磁环境效应要求对四大类典型系统的适用性,提出了开展系统电磁环境效应试验的方法和流程,为开展装备系统级电磁环境效应工程研制、试验和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结论采用提出并确定系统电磁环境效应要求和试验评估方法,实施武器系统的电磁环境效应控制和评估,对装备使用性能的充分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雷达典型部件长期工作在高温、高湿、高盐雾等环境下腐蚀情况的影响机理。方法提出在该环境下对雷达典型部件多场耦合的仿真计算方法,以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为平台,建立雷达典型部件的有限元模型,对雷达典型部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得到了雷达典型部件的温度、湿度和盐度分布云图和综合环境腐蚀云图,从腐蚀云图可以看出,部件表面腐蚀程度在0.6 mm以上,腐蚀程度比较严重,仿真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较为吻合。从分布云图可知,单一的温度或盐度因素对部件表面的腐蚀情况影响较小,湿度对其影响较为显著。结论验证了仿真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为雷达典型部件的动力学仿真,为其腐蚀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及预防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linear and nonlinear statistical models to predict enteric methane emission (EME) from cattle (Bos) in the tropics based on dietary and animal characteristic variables. A database from 35 publications, which included 142 mean observations of EME measured on 830 cattle, was constructed to develop EME prediction models. Several extant equations of EME developed for North American and European cattle were also evaluated for suitability of those equations in this dataset. The average feed intake and methane production were 7.7?±?0.34 kg/day and 7.99?±?0.39 MJ/day, respectively. The simple linear equation that predicted EME with high precision and accuracy was: methane (MJ/day)?=?1.29(±0.906)?+?0.878(±0.125)?×?dry matter intake (DMI, kg/day), [root mean square prediction error (RMSPE)?=?31.0 % with 92 % of RMSPE being random error; R 2?=?0.70].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 that predicted methane production slightly better than simple prediction equations was: methane (MJ/day)?=?0.910(±0.746)?+?1.472(±0.154)?×?DMI (kg/day) – 1.388(±0.451)?×?feeding level as a multiple of maintenace energy intake – 0.669(±0.338)?×?acid detergent fiber intake (kg/day), [RMSPE?=?22.2 %, with 99.6 % of MSPE from random error; R 2?=?0.84]. Among the nonlinear equations developed, Mitscherlich model, i.e., methane (MJ/day)?=?71.47(±22.14.6)?×?(1 - exp{?0.0156(±0.0051)?×?DMI (kg/day), [RMSPE?=?30.3 %, with 97.6 % of RMSPE from random error; R 2?=?0.83] performed better than simple linear and other nonlinear models, but the predictability and goodness of fits of the equation did not improve compared with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s. Extant equations overestimated EME, and many extant models had low accuracy and precision. The equation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will be useful for improved estimates of national methane inventory preparation and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ietary factors influencing EME for tropical cattle feed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战场电磁环境复杂性内涵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战场电磁环境是信息化战争发展的产物。综述了战场电磁环境的构成及其层次结构,分析了其复杂性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定量描述电磁环境复杂程度的思路,即以用频设备的灵敏度区间将战场电磁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子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14.
以河南省几处滑坡隐患点为研究对象,根据工程地质勘查与现场监测资料,基于MapGIS组件式开发技术和ZedGraph绘图技术设计开发了河南省滑坡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使用MapGIS提供的控件和组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可交互的GIS平台,并在建立灾害监测点动态监测数据查询功能的基础上,通过9种常用的滑坡灾害预报模型,实现了不同滑动阶段下滑坡的预测预报,从而从时空上实现了对滑坡灾害的全面监测预警,同时通过SQL Server数据和MapGIS数据的结合以及MapGIS COM组件的应用,实现了从监测数据采集、计算分析到预警发布流程的自动化,为河南省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存在多部门“九龙治水”的现象,导致各类数据信息分散、科研成果碎片化,缺乏综合性信息查询与管理平台支持.针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数据资源共享与精准决策的需求,提出构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智慧决策平台(简称“长江平台”),按照基础层、数据汇集层、数据治理层、大脑层、应用层构建平台系统框架,设计数据采集处理、数据挖掘分析、基于WebGIS的数据展示、数据分级共享、调度会商、长江舆情发布、水环境模型工具、空间制图工具等主要功能,提出平台部署方案与分期建设方案,分析了平台建设面临的多元数据汇集与标准化处理、水质目标模型筛选、水环境预测预警功能开发等难点与关键技术,同时提出平台建设与运行保障机制.通过平台建设,可实现长江流域数据采集多样化、生态环境要素可视化、环境问题诊断精准化、管理响应自动化和决策会商便利化,为长江大保护提供智慧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交通噪声的衍射作用对住宅小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噪声对住宅小区的影响分析,除考虑直达声和反射声的影响外,还应加入衍射声场的作用。该文建立了典型住宅区中噪声衰减的完整理论模型,计算分析了交通噪声对建筑群纵深的影响,并对无规则分布的建筑群中声衰减作了定性分析。还以典型建筑群为例,对已知建筑布局下噪声在其中的衰减特征,作了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贵阳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充分考虑影响贵阳市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地质条件、诱发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MAPGIS基础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用权重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并对两种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和综合评价,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针对自主研制的算法和模型进行软件化、标准化、自主化,解决“因人因事”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基于属性细分原则,形成应用体系和流程。方法 选取中远场水下爆炸预报与评价流程设计为目标,按照知识封装,属性细分的原则,首先针对每一个细分属性,采用由“程序到软件”的思路,集成专家知识,开展封装设计、系统测试和验证,形成细分属性APP,然后开展各APP间数据交换和需求流程化设计,最终形成中远场水下爆炸设计流程。结果 针对中远场水下爆炸APP开展体系梳理和细分APP开发,形成了中远场水下爆炸APP集,并基于数值船海AppStudio平台,构建了中远场水下爆炸性能预报流程。结论 基于属性细分的舰船中远场水下爆炸预报/评价体系初步设计与实现,为我国后续舰船抗爆抗冲击体系化开发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也为总体所开展抗爆抗冲击设计提供了APP集和流程化评估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深入了解掌握临近空间大气风场的扰动状态,给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精确入轨、有效运行提供可靠的环境信息。方法用昆明站(25.6°N,103.8°E)临近空间观测平台中的MF雷达开展临近空间大气风场扰动观测。基于谐波拟合方法得到昆明地区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期间的周日和半日潮汐分量及背景风场,分析昆明地区临近空间80~100 km之间潮汐波动的变化特征。结果周日潮汐振幅具有明显的年变化和半年变化,最大值均出现在10月份和3月份的86~92 km高度范围内,同时第一年度的潮汐幅度明显强于第二年度,类似准两年变化。纬向半日潮汐的变化特征不是非常明显,而经向半日潮汐在88~94 km之间具有年变化,在其他高度处则出现多个峰值。结论潮汐相位的变化结果表明潮汐的下行传播,潮汐振幅的高度变化符合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呈现胞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