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湛江特呈岛红树林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特呈岛红树林植被进行多次和全面的调查,通过采用格子样的方法,选取面积为100~800 m^2的样地,每片样地再分成若干10 m×10 m的样方,对红树林样地内的植物进行每木测量,记录各植物的种名、胸径、高度、冠幅等,并进行重要性以及多样性等常规的群落分析,判定该地区植被的生长特征以及研究其演替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面积较大的群落主要有3个类型,即白骨壤群落(Avicennia marina)、白骨壤+红海榄群落(Avicennia marina+Rhizophora stylosa)、白骨壤-桐花树群落(Avicennia marina-Aegiceras corniculatum);其它面积较小的群落有:白骨壤+红海榄-木榄+桐花树群落(vicennia marina+Rhizophora stylosa-Bruguiera gymnorrhiza+Aegiceras corniculatum)、红海榄+木榄群落(Rhizophora stylosa+Bru-guiera gymnorrhiza);②在3个主要群落中,优势种的苗木和小树相对较少,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衰退型;③各群落的Simpson指数关系为:白骨壤+红海榄群落﹥红海榄+木榄群落﹥白骨壤+红海榄—木榄+桐花树群落﹥白骨壤—桐花树群落﹥白骨壤群落;白骨壤群落的重要值为300,为典型的单优群落;④特呈岛的白骨壤群落是中国该类群落中面积最大的,目前长势良好,无病虫害,并且红树林外缘的白骨壤枝干在波浪冲刷或人为原因下,受到较严重的侵蚀,其幼树在林外缘基本无法存活,需要加强保护,对其生理生态学特征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滩涂养殖中的石油烃污染危害、提高水产品的品质,以珠江口滩涂红树林种植–养殖系统耦验示范研究基地A、B两系统的7个红树种植–养殖塘[包括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的单种或组合种植]为对象,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监测了水体、底质及吊养的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肉质的石油烃含量.结果表明,牡蛎体内石油烃含量在11.10~29.3 mg/kg之间;与水体中石油烃含量呈正相关(r=0.88),牡蛎能很好地指示水体水质状况.单种或组合种植秋茄、桐花树、木榄、红海榄4种红树植物能有效降低水体石油烃含量,与对照相比降幅为50%~80%;使牡蛎的石油烃含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对照相比,红树种植塘牡蛎石油烃含量降幅在20%~60%不等.木榄和桐花树种植塘中,牡蛎中石油烃平均含量分别为11.20 mg/kg、14.13 mg/kg,能达到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因此红树种植–养殖塘具有"种植岛基质–红树植物–微生物"的协同效应,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降低了水体石油烃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养殖生物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田丹  梁士楚  陈婷  李凤  黄安书  肖伟 《生态环境》2011,20(11):1614-1619
采用WEST-1011便携式土壤通量测量仪对广西北海英罗港自然保护区不同红树植物群落土壤的CO2和CH4排放通量特征以及其与气温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群落土壤CH4通量的值都较小,在-2~3μmol.m-2.s-1之间;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群落、木榄Brugiera gymmonhiza群落一天的CO2通量变化很小,秋茄Kandelia candel群落一天的CO2通量变化比较明显,最大值出现在19:00,为5.001μmol.m-2.s-1,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一天的CO2通量变化明显,最大值出现在11:00,为8.325μmol.m-2.s-1。排放通量与气温做相关性研究发现,气温与红海榄群落、木榄群落土壤CH4通量与气温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秋茄群落呈现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桐花树群落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气温与红海榄群落、木榄群落、秋茄群落、桐花树群落的土壤CO2通量均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红树植物凋落叶分解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红树林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的来源、性质及其归宿对于揭示 DOM 在红树林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采集了木榄(Bruguiera gymnoi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3种红树植物的新近落叶进行室内48 d分解实验,探讨了凋落叶分解过程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总氮(TDN)含量、C/N比(DOC/TDN)及紫外-可见(UV-Vis)光谱特征(A280、A240/A420和A250/A365比值)的影响。在48 d分解期间,3种红树植物凋落叶的输入均明显增加了土壤DOC的含量,其变化在分解第6 d最为显著,各凋落叶添加组比对照组平均增加了149%(秋茄)~196%(桐花树),随后各凋落叶添加组土壤DOC含量呈下降趋势。与土壤DOC的变化不同,凋落叶输入后土壤TDN的变化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明显,但木榄和桐花树添加组的C/N比在分解初期(第6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凋落叶的输入亦在不同程度上增大了土壤DOM的A280值,降低了DOM的A240/A420和A250/A365比值。与土壤DOC的变化相似,凋落叶输入使DOM的UV-Vis光谱特征在分解初期(第6天)的变化最明显,其中桐花树凋落叶的影响最大,秋茄凋落叶的影响最小。结果表明:凋落叶输入使培养初期土壤DOM的含量和性质发生明显改变,DOM中大分子及芳香类组分增多、团聚化程度增加,DOM 的生物可降解性变小。然而,随着分解的进行,不同凋落叶处理组之间土壤DOM的变化差异性逐渐缩小,并在分解后期与对照组趋近。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雷州附城主要红树林群落碳储量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碳储量高、碳汇潜力强的特点,选择碳密度高的红树林树种和最佳的碳汇环境有利于实现碳储量的最大化。以广东省雷州半岛附城沿海红树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林龄、不同潮位、不同树种栽种模式红树林群落碳储量,深入研究不同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红树林碳储量的影响。该研究中,红树林碳储量包括植物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两部分,植物碳储量通过地上植物、地下植物和凋落物的生物量的测定进行计算,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来计算土壤碳储量。结果表明,红树林群落碳储量一般具有随树龄增加而持续增大的趋势,主要原因为土壤碳储量不断增加。高潮位红树林碳储量高于低潮位的,潮位因素与树种因素对碳储量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潮位因素对不同树种的影响程度不同。在研究区域内,20年生各群落碳储量排序为:无瓣海桑(S.apetala)-桐花树(A.corniculatum)桐花树(A.corniculatum)+秋茄(K.obovata)无瓣海桑(S.apetala)桐花树(A.corniculatum)无瓣海桑(S.apetala)-白骨壤(A.marina)秋茄(K.obovata)白骨壤(A.marina),碳储量分别为305.52、236.26、178.15、172.96、145.99、136.98、97.42 t·hm~(-2)。本研究可为合理制定红树林碳汇造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树林是海岸的特有植被类型,研究其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分布,对红树林的恢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为典型案例,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对红树林物种多样性、群落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他与之纬度相近的红树林群落;(2)以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Buch-Ham.、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L.)Blanco.、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为优势种;(3)主要的群落类型为无瓣海桑群落、黄槿群落和芦苇群落等3种,总面积百分比达86.72%,无瓣海桑群落和黄槿群落面积占比分别为41.13%和36.44%,成为红树林的绝对优势群落;(4)红树林群落在空间上呈聚集态分布,聚集度最高的是无瓣海桑群落,其次是黄槿群落,面积占比最低的是木榄群落;(5)引进种无瓣海桑,发展态势好,抑制了乡土种红树植物生长。建议扩种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Forsk.)Vierh.、桐花树和秋茄Kandelia candel(L.)Druce.,扩大其斑块面积,以提升乡土红树植物群落的稳定性,达到有效保护红树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恢复对蟹类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崔丽娟  王义飞  张曼胤 《生态环境》2010,19(12):2929-2933
底栖动物尤其是蟹类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研究检验不同红树林种类及林龄和郁闭度是否对蟹类分布情况存在显著影响。从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动态变化对蟹类密度的影响可以看出:不同植被类型对蟹类密度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光滩与成熟的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桐花树、秋茄、白骨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红树林树种和林龄2因素对蟹类密度的影响的双因素分析中:树种、林龄、树种和林龄间互作均对蟹类密度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不同红树林树种和郁闭度2因素对蟹类密度的影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中:树种对蟹类密度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郁闭度对蟹类密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树种和郁闭度之间互作对蟹类密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重金属汞在非根际沉积物-根际沉积物-红树植物连续体系中的分布特征和迁移规律,以及沉积物中汞的化学形态特征,于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实地采集红树植物幼苗样品及其林下沉积物样品,采用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中汞的各种化学形态进行提取,通过冷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对象包括福田红树林3种常见红树植物,包括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2个本土种和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1个引进种,并以无植被覆盖的光滩作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在沉积物-红树植物体系中,根际和非根际沉积物中的总汞含量均高于红树植物幼苗。进入植物体后,汞在茎中的含量均小于根和叶。本土种植株表现出较强的汞积累能力。白骨壤幼苗汞积累量最高,质量分数达到45.32 ng·g-1,其次为桐花树幼苗,汞质量分数为23.49 ng·g-1。3种红树植物对汞的生物积累因子在0.02~0.35范围内,迁移因子处于0.4~0.99范围内,均低于1,表明它们从土壤吸收、并向地上部分运输汞的能力较弱,倾向于采取金属排斥策略,以实现植物体的自我保护。非根际沉积物中汞的各个化学形态质量百分比表现为有机结合态可挥发态残渣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根际沉积物中汞表现为可挥发态机结合态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总体表现为生物可利用态和潜在可利用态质量分数较高,不可利用态较少。与本土种相比,引进种海桑能够将更多汞以稳定性相对较高的生物不可利用态和潜在可利用态形式固定于土壤中,表现出较好的治理汞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闽北山地针阔混交林的养分循环,以7-9年生不同坡位(上坡、中坡、下坡)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混交林的鲜叶、凋落叶及0-10 cm土壤层的养分含量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不同坡位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差异,探讨杉桐混交林随林龄和坡位变化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两种树种C、N、P含量基本表现为叶片凋落叶土壤,且在3个库之间差异显著.(2)混交林叶片N含量较低、P含量较高,凋落叶N、P含量均较低,土壤C、N含量较高而P含量偏低,叶片中较高的P含量是对土壤中相应养分含量缺乏的适应策略.(3)千年桐叶片的C、N、P及杉木的N、P均表现为9年生最高,凋落叶随林龄变化与叶片完全一致;混交林土壤P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4)混交林土壤有机C含量、N含量随坡位变化表现为上坡中坡下坡.结合本项目组的前期研究发现,该研究区幼龄期受N和P的共同限制,而在中龄期受N限制减缓,仅受P元素的限制,表明混交林对林木的养分限制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果可为我国南方地区针阔叶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图3表4参43)  相似文献   

10.
桐花树是我国主要的广布种红树植物,具有泌盐性。通过胁迫实验,研究桐花树幼苗叶片生理生态指标对气态单质汞(Hg0)胁迫的响应,以期了解红树植物吸收和富集气态汞的机制。结果表明:气态汞胁迫造成桐花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而丙二醛(MDA)、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上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总之,虽然Hg0胁迫可增加桐花树幼苗叶的膜质过氧化程度,影响其生理代谢活动,但其叶片可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来提高自身抗氧化能力,进而提高对Hg0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以干热河谷区9、15、26年生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测定并计算其鲜叶、凋落叶的养分含量、重吸收率及其C:N:P化学计量比.结果显示:新银合欢鲜叶N、P含量均表现为15年生>26年生>9年生,凋落叶N、P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N、P重吸收率随林龄增大而下降,N、P重吸收率分别在42.76%-55.90%和26.35%-40.60%之间,N重吸收率均大于P重吸收率;鲜叶C:N、C:P均小于凋落叶,但鲜叶N:P大于凋落叶,且N:P均大于20;N重吸收率除与凋落叶N:P无显著相关性外,与其他化学计量比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重吸收率除与凋落叶C:N、C:P有极显著正相关外(P<0.01),与其他化学计量比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干热河谷区新银合欢养分重吸收率表现出随林龄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说明新银合欢保存养分的能力随林龄增大而下降;而新银合欢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受P限制.  相似文献   

12.
以4年生、8年生、13年生尾巨桉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并计算其鲜叶、凋落叶和表层土壤的养分含量、内吸收率及碳氮磷化学计量比(C:N:P).结果显示:叶片C、N、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86.0-508.56、13.31-15.46、0.60-0.84 mg/g,凋落物为462.55-499.9、8.20-11.51、0.29-0.51 mg/g,土壤为1.87-2.78、0.17-0.33、0.12-0.18 mg/g;植物C、N、P含量显著高于土壤,不同林龄间叶片C、N含量差异显著(P0.05),叶片、凋落叶P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尾巨桉N、P内吸收率分别为31.37%、42%,P内吸收率大于N内吸收率;叶片重吸收效率表现出了随林龄增大而呈下降的趋势,且不同林龄尾巨桉N:P16.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尾巨桉的生长限制因子为P元素,有助于为滨海沙地人工纯林植物群落制定合理的营林规划、施肥评估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植物生长期内植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的研究,旨在阐明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人工湿地系统植物生长期内植被的养分循环及限制状况,为维持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内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借鉴.在一个生长季内分4次(7、14、21、28周)测定武夷山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系统主要植物再力花(Thalia dealbata)、花叶芦荻(Arundo donax var. versicolor)、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和土壤的C、N、P含量变化,分析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一个生长季内,人工湿地系统土壤C、N、P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变化范围分别为14.39-18.32、0.72-6.11、0.47-0.73 mg/kg;(2)再力花、花叶芦荻叶、茎C含量随着植物的生长呈上升趋势,香根草C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再力花、花叶芦荻叶的N含量呈上升趋势,茎N含量呈先减后增趋势,香根草N含量呈下降趋势,再力花、花叶芦荻叶P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再力花和花叶芦荻的茎和香根草P含量呈下降趋势,其变化范围分别为402.56-527.13、6.16-22.06、1.54-3.02 mg/kg;(3)再力花和花叶芦荻的叶C:N、C:P、N:P与土壤C:N、C:P、N:P无显著相关,但叶N含量与土壤N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香根草C:N、C:P与土壤C:N、C:P存在正相关,香根草C含量与土壤中C含量存在负相关,香根草N含量与土壤N含量存在正相关.综上所述,在一个生长季内,3种植物的C、N、P含量、化学计量比及其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土壤N含量影响着再力花和花叶芦荻叶N含量,香根草同时受土壤C、N含量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人工湿地营造策略、环境保护以及植物配置提供参考.(图2表4参55)  相似文献   

14.
滨海沙地不同树种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滨海沙地尾巨桉、肯氏相思、纹荚相思、湿地松、木麻黄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新鲜叶片、凋落叶及0-10cm土壤层样品的养分含量,分析不同人工林碳氮磷化学计量比(C:N:P),探讨化学计量垂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C、N、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叶片503.19-515.80、11.76-22.1、0.37-0.66 mg/g,凋落物474.81-497.28、7.18-15.54、0.34-0.55 mg/g,土壤3.41-4.41、0.33-0.47、0.09-0.12 mg/g;植物C、N、P含量显著高于土壤,不同物种间叶片N、P含量差异显著,凋落物C、N、P含量差异性显著.凋落叶C:N、C:P大于叶片但N:P小于叶片.植物N重吸收率大于P重吸收率(分别为29.54%、18.51%),且植物叶片N:P16.本研究结果表明5个树种较大程度受到P元素限制,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滨海沙地养分循环规律和系统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黔中喀斯特地区10种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其根、茎、叶中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器官性状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分析,旨在探明喀斯特地区主要优势树种养分利用特征及其对贫瘠环境的适应能力。主要结果如下:研究区植物叶片的N/P平均值为(9.75±0.55),主要受N的限制,但固氮植物桤木和马桑因其自身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未因贫瘠环境中N的缺乏而受到N的制约,叶片N/P(13.76)比值接近于14。C含量、C/N、C/P在各生长型间表现为:常绿树种落叶树种,针叶树种阔叶树种,非固氮固氮植物;N、P含量则为:常绿树种落叶树种,针叶树种阔叶树种,非固氮固氮植物。各器官的养分分配方式:全C含量为叶(438.93 mg·g~(-1))茎(393.83 mg·g~(-1))根(355.95 mg·g~(-1));全N含量为叶(16.26 mg·g~(-1))根(5.1 mg·g~(-1))茎(3.73 mg·g~(-1));全P含量为叶(1.73 mg·g~(-1))根(0.52 mg·g~(-1))茎(0.29 mg·g~(-1))。植物各器官N与P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体现了植物吸收N、P养分元素的协同性。植物叶与根,茎与根以及茎与叶的相同元素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环境供应植物体各器官的养分元素具有共变性。叶、根、茎中C与C/N、C/P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N、P对植物的生长及有机物的积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林窗大小对马尾松人工林林窗下更新过程中优势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在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选取7种面积不等(100 m~2、225 m~2、400 m~2、625 m~2、900 m~2、1 225 m~2、1 600 m~2)的人为采伐形成的林窗,以林下为对照,分析更新优势植物油樟、芒萁、芒和皱叶狗尾草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化学计量特征对林窗大小响应不同,在各自林窗梯度中均有显著差异.4种植物C:N为17.0-37.7,C:P为152.5-748.0,N:P为6.4-21.5.随林窗面积增大,油樟、芒和皱叶狗尾草C:N均先升后降,C:P和N:P先降后升,芒萁变化不明显.油樟C、N、P元素分配最佳的林窗为625 m~2,芒萁为1 225 m~2,芒和皱叶狗尾草为1 600 m~2.4种植物在多数林窗中不受N、P限制,但900 m~2林窗中油樟和芒萁均处于缺P状态,400 m~2林窗中芒和皱叶狗尾草均受N限制.综上,更新油樟树种采用625 m~2林窗表现出较理想的效果,芒萁、芒和皱叶狗尾草的自然更新则在大面积林窗(1 225-1 600 m~2)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不同人工林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规律,以福建三明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不同季节采集其新鲜成熟叶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格氏栲叶片C、N、P及其计量比(C:N、C:P、N:P)分别为488.48 g/kg、15.67 g/kg、0.93 g/kg和31.87、537.16、17.32,杉木为501.99 g/kg、13.67 g/kg、1.00 g/kg和37.32、511.55、13.97,其中格氏栲叶片N含量、N:P显著高于杉木,C含量、C:N显著低于杉木,P含量和C:P与杉木无显著差异.(2)格氏栲和杉木叶片C含量均表现为从春季到冬季先升高后降低,秋季达到最大,格氏栲叶片N含量为秋季最低,而杉木叶片N含量为秋季最高,格氏栲叶片P含量为夏季最高、春季最低,杉木叶片P含量则为春夏季显著低于秋冬季.(3)格氏栲和杉木叶片C:N、C:P变化趋势与其N、P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叶片N:P与其P含量变化趋势相反,说明叶片N、P含量对叶片C:N与C:P起主导作用,叶片N:P主要由P含量决定.(4)除叶片C含量和C:P外,其他指标均受季节和树种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叶片C:P主要受季节的影响,其他各指标受树种的影响最大.本研究表明杉木人工林N的利用效率高,格氏栲人工林P的利用效率高;格氏栲在春冬季受P限制,秋季受N限制,夏季同时受N、P限制,杉木在秋冬季受N限制,春夏季同时受N、P限制.(图1表3参38)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亚热带常绿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系统稳定机制,以四川省宜宾市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种典型森林(水杉和柳杉人工林、中华木荷和鸡爪槭次生林以及总状山矾和天全钓樟原始常绿阔叶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表层土壤(0-10 cm)和乔木、灌木、草本生活型植物叶片的C、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C、N、P含量以原始林最高,人工林最低,人工林土壤C:N最高,次生林土壤C:P最高,原始林土壤N:P最高;(2)乔木叶片C、N、P含量最高,草本植物最低;人工林乔木叶片C:N、C:P比最高;乔木、灌木、草本N:P比分别为13.9、14.1、9.3;人工林乔木N:P(10.2)最低,次生林乔木N:P(14.5)与原始林(13.8)较高;(3)植被整体及乔木、灌木、草本整体叶片N、P含量间Ⅱ类线性回归斜率约等于1,表明叶片N与P含量呈等速投入关系.可见,乔、灌木整体更易受P限制,草本更易受N限制;在土壤N、P供应较为贫瘠的人工林受N限制更为明显,而物种较为丰富、土壤养分供应较为充足的天然林P限制更为明显.(图4表3参37)  相似文献   

19.
森林凋落物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起着促进作用。近些年来日益增加的氮(N)沉降对生态系统稳定构成一定威胁,因此了解大气N沉降增加背景下凋落物动态变化对于预测森林碳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以连续施N 7年的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为研究对象,观测4年(2014-2017)森林凋落物的生产量,旨在探求森林凋落物年际动态变化驱动因子及其对N沉降的响应。以NH4NO3为外施氮源,设置对照(CK:0g·m~(-2)·a~(-1))、低氮(LN:2.5g·m~(-2)·a-~(1))、中氮(MN:5g·m~(-2)·a-~(1))和高氮(-HN:7.5g·m~(-2)·a-~(1))等4种处理,每个处理包括3个重复(n=3)。结果表明,(1)凋落物总量和兴安落叶松凋落叶量的年际动态变化驱动因子为生长季月平均温度,而枝、果实及其它繁殖器官凋落量与年最大风速显著相关。(2)年际凋落量的大小顺序为:2015(3.15±0.31)t·hm~(-2)·a-~(1)2016(3.10±0.25)t·hm~(-2)·a-~(1)2014(2.83±0.31)t·hm~(-2)·a-~(1)2017(1.48±0.25)t·hm-2·-a1,各组分凋落量所占比例大小顺序均为兴安落叶松叶阔叶枝果实及其他繁殖器官;施N处理对总凋落量和兴安落叶松凋落叶产生抑制作用,且凋落量随N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然而不同施N处理对枝、果及其它繁殖器官凋落量作用不明显。(3)N沉降对兴安落叶松凋落叶中C、N、P含量及C/N影响不同:凋落叶C含量整体年际动态变化不明显,且施N对凋落叶中C含量无影响;凋落叶N和P含量在不同年份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总体上施氮增加了凋落叶N含量却降低了P含量;凋落叶C/N在各个年份对N添加响应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施N降低了凋落叶C/N。(4)凋落叶N归还量在年际间随着N浓度不同呈现一定的波动,N沉降降低了凋落叶C和P的年际归还量,且表现出N浓度越高,归还量越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植物种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碱韭(Allium polyrhizum)、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栉叶蒿(Neopallasia pectinata)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阶段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变异系数,揭示荒漠草原不同物种、不同发育阶段w(C)、w(N)、w(P)及其计量关系,以期为大尺度、大范围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w(N)/w(P)均小于14,生长主要受到N素的限制。植物w(C)、w(C)/w(N)的季节变异范围较小,分别为2.58~14.09、14.85~29.92,表现出较强的内稳性;植物P的变异范围为26.39~51.56,植物N的变异范围为18.39~36.51,植物w(C)/w(N)、w(C)/w(P)的变异范围分别为14.85~29.92和26.29~43.38。短花针茅全氮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6.51%。无芒隐子草w(C)、w(P)、w(C)/w(P)和w(N)/w(P)的变异系数均为最高,分别为14.09%、51.56%、43.38%和37.19%。w(C)/w(N)的变异系数以短花针茅最高,为29.92%。各物种叶片w(N)、w(P)含量均表现出在生长初期显著大于其他生长时期(P0.05),叶片w(C)表现为生长初期低于生长后期,叶片w(C)/w(N)和w(C)/w(P)随生长季推移逐渐升高。植物叶片w(C)、w(N)及w(C)/w(N)、w(C)/w(P)、w(N)/w(P)主要受植物种类的影响,其次为植物种类与月份之间的交互作用,最后为月份的影响,而植物w(P)含量主要受月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