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柏 《劳动保护》2008,(1):72-73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是事故发生后,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但有些单位和领导压根儿就没把事故教训当回事儿,更有甚者,有的单位竟然还能在两年内“前赴后继”,重复发生“一样”的事故。请看下面的几起典型事故案例。  相似文献   

2.
在对待事故上,有的单位为减少“负面”影响,对事故处理采取“低调”,不向上报告,不调查事故原因,不追究当事人责任。其单位领导解释说,当事人已受到伤害,如果我们再给其处分,从情理上讲不过去。把“丑”遮起来,其实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对事故不及时调查原因,不追究责任,在以后的  相似文献   

3.
在对待事故上,有的单位为减少"负面"影响,对事故处理采取"低调",不向上报告,不调查事故原因,不追究当事人责任.其单位领导解释说,当事人已受到伤害,如果我们再给其处分,从情理上讲不过去.  相似文献   

4.
今天有幸参加总公司举办的“关爱生命、自觉守法,杜绝违章”为主题的安全演讲活动,感到万分的荣幸。在此,首先我要感谢总公司领导对安全工作所倾注的心血,其次我更要感谢一条安全带,虽然它很不起眼,但它却在一场事故的灾难中挽救了我的生命。今天,在这个演讲台上,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5.
在安全生产防事故教育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对上级通报的事故,管理者只讲事故前后过程,而不针对自己单位实际情况讲吸取的教训和应查找的薄弱环节,干部职工也只把事故当作“新闻”和“故事”在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还产生抵触情绪,埋怨不该“一人生病,大家吃药”,不理解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翻出一些陈年老帐本──过去的事故结案纪录,有时想想,如果再把这些事故拿出来分析,好象有些残忍,因为这对事故的当事人或当事单位无疑是一次痛苦的记忆。但是,从“前车之辙,后车之鉴”的教育思路来说,分析已定案的事故,把事故的血的教训,真实的原因,详细的真实的经过公诸于众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但愿我们的事故剖析,对当事人的记忆的痛苦能减到最低限度;而把它的教育意义放大到最大最大。让我们今后可以少听痛苦的呻吟,少看夭折的生命和淋漓的鲜血。为此,我们在行文中,将努力把事故单位、事故当事人的影响尽量淡化,对事故…  相似文献   

7.
《现代职业安全》2006,(1):40-41
今天视频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传达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河北唐山刘官屯煤矿“12·7”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批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采取断然措施,迅速扭转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状况,尽快稳定煤矿安全形势。昨天上午,总局党组召开会议,再次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分析面临的严峻形势,研究提出对策措施。根据党组研究的意见,我讲以下三个问题:唐山“12·7”事故,暴露出煤矿安全工作的巨大差距根据目前所了解的情况,“12·7”矿难是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初步  相似文献   

8.
不要只亮尾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职业安全》2006,(6):80-81
从新闻煤体上经常看到矿难事件,也有不少后续报道,如何派出检查团、组…… 当然,出了事故一定要查找原因.追究责任,这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把力量仅仅用在事后,这“事后诸葛亮”也难以挽回巨大的损失。画家看到了这一点,敏锐地画出了这个问题:我们的领导不能只亮“尾灯”,更应把“灯”亮在前头,事故前的检查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普通群众来说,交通事故处理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由于对事故处理程序的不了解,不少群众在遭遇交通事故时,总是质疑事故处理结果怎么还没有出来,民警是否拿了对方的“好处”,不信任感常常伴随着事故当事人。为缓解这个矛盾,让群众体会到交通事故处理快捷、公平、公开、公正,让各方当事人放心,同时强化对民警处理交通事故中的时效、程序、证据的监督,  相似文献   

10.
吕昌元  张社 《安全》2014,35(11):4-6
本文通过分析2010年以来的30多起触电伤亡事故,对事故发生的时间、空间及当事人身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长江下游地区事故多发于6~8月,夹层是触电事故的高发空间,事故当事人无证上岗现象比较突出,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使有些同志错误地产生事故不可捉摸思想认识。害怕安全事故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带有一不定期的普遍性。尤其是有些基层领导,几乎到了谈事故色变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9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通知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吸取“9·8”特大溃坝事故和近期发生的矿山事故教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切实把安全生产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13.
“发生事故我最难受。”这是浙江省开化县池淮镇安监站安监员徐金奎常说的一句话。“不论人家多么讨厌你,该讲的话一定要讲,你不讲出了事故,最难受的就是自己,因为你讲了就有可能救人一命。”每当提起自己的工作,徐金奎总是这样说。  相似文献   

14.
4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火、顶板、瓦斯与煤尘,在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五大“恶魔”中,瓦斯当是主角。据统计,死亡3人以上的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的比例接近70%,死亡10人以上的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的比例达到90%以上。煤矿瓦斯事故,不仅量多,而且其危害也大,容易造成群死群伤,对矿井造成严重破坏,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广泛的负面影响。我国煤矿中,相当一部分矿井是高瓦斯矿井,561处国有大中型矿井中,就有高瓦斯矿井277处。近年来,虽然随着科技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些矿区在治理瓦斯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从整体上讲…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法》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但在现实安全生产管理中,有些煤炭企业领导干部,尤其是一些主要领导,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矛盾,对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隐患麻木不仁,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不负责任的五种表现一是有些煤炭企业领导在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时言行不一,口头喊安全第一,文件写安全第一,会议讲安全第一,而在实际工作中却不坚持安全第一,忘记了自己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自觉不自觉地把安全工作让位于其它工作。特别是当  相似文献   

16.
3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国内动态清样》刊登的《萍乡一爆竹作坊爆炸死亡33人》信息上作了重要指示后,全国各省、区、市都立即召开了常委会或组织副省级以上干部学习,研究落实批示精神的具体意见和工作。4月7日,全国加强安全生产、防范安全事故电视电话会议后,各地结合实际,对进一步贯彻落实江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进行了全面部署,安全生产大检查普遍展开。加强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发生就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各级领导对江总书记批示中“不能允许只要有钱赚,就可以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教诲深有感触。江西省上粟县一些因“3·11”事故…  相似文献   

17.
对于“9·8”溃坝事故,知情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不是天灾,这是人祸!”时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的王君用了24个字形容该企业:“只讲生产、不讲安全,只讲效益、不讲安全,只讲赚钱、不讲安全。”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安全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而且可以帮助员工避免事故发生.但在现实中,有些班组每次安全学习总是照本宣读,读的有口无心,听的充耳不闻,例行公事,应付了之.也有的班组每次通报传达安全事故,不是深刻分析举一反三,结合实际吸取教训,而是把事故当作故事讲.更有的班组甚至记假台帐、搞假签名.为此,某车间几年来坚持采取"五法",认真抓好安全学习检查,提高了安全学习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在很多事故调查中,一讲事故原因,就是4个常用字“违章作业”。在“违章作业”下面应该有它具体而又详细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事故调查时应该像刑侦破案一样,从事故现场调查入手,细致科学地弄清事故全过程。不要轻易放过任何细节。在这个基础上,再从工程和工艺技术的角度去分析、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否则,你就没法解释事故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没法说服人,教育人,也就没法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每每发生重特大事故后,人们就会在大众媒体上看到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强烈言词:“此事一定要严肃查处,一查到底”。然而非常可笑的是,“严查”话音还未落地,新的事故又发生了,而且是频频发生。一方面我们进行着事故的“严查”,另一方面,事故却频频出现,好像这事故是故意和人过不去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