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赤平极射投影法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赤平极射投影法在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中,可以根据边坡的结构面的空间组合关系,做出边坡稳定性状态的初步评价,并进行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计算。本文在万州九龙W2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中,应用赤平极射投影法计算稳定性系数,并通过极限平衡法的计算验证,表明该方法是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右岸泄洪洞引渠内侧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定性分析方法主要通过赤平投影作图初步分析引渠内侧边坡可能出现的组合滑面破坏模式,定性判断边坡局部、浅表层的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刚性极限平衡法进一步分析引渠内侧边坡的整体变形破坏模式,并运用Slide软件计算地震状态下边坡的稳定系数,进而确定引渠内侧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某滑坡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作优  蔡学文 《地球与环境》2005,33(Z1):296-299
深圳地区低山丘陵所占面积较大,进行工程建设活动时,场地边坡稳定性评价是普遍存在的重要岩土工程问题。本文以梧桐山某滑坡工程为实例,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对类似工程问题的评价、治理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深水河大桥桥墩边坡地处广乐高速深水河大桥段,其稳定性直接关系着桥墩桩基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和整段广乐高速的工程进度。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方法对深水河大桥桥墩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赤平投影法作图初步分析边坡局部可能出现的组合滑面破坏模式,再取典型的楔形体进行破坏模式分析,定量计算主要是采用Bishop法分别计算该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系数,从而对该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以便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评价用传统方法即赤平极射投影和实体比例投影方法分析节理边坡稳定性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引进了优势结构面的确定、岩体破坏模式的运动学判释、可移动块体的几何判定和关键块体的确定等方法, 使传统方法得到拓宽和完善,从而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综合目前对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从评价方法特点出发,对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分类为安全系数评价法、阈值评价法、试验模拟法。详细论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是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的核心.首先对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分类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确定性分析和概率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包括拟静力法、滑块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和试验法,并做了简要评述;最后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降雨引起边坡地下水位变化、降低岩土体抗剪强度进而引起边坡失稳产生滑坡是电网工程灾害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文章在现场详细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基于恢复山体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降雨引起地下水位变化条件下某电网工程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现今地下水位条件下,该边坡整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最高洪水位条件下边坡则处于失稳状态。边坡的最大变形位于边坡中上部,并呈现出由上部逐渐向下部扩展的趋势。边坡潜在破坏模式为边坡后缘张拉破坏和中下部剪切破坏的复合破坏模式。最后基于数值分析结果,对该边坡的工程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疆蒙库铁矿矿山高陡边坡为研究对象,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岩性、结构面、几何特性、软弱夹层、爆破振动与冻融循环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蒙库铁矿边坡工程实际提出了该高陡边坡的安全控制措施,并强调指出安全控制措施的制定应以“预防性安全控制措施为主,必要的工程加固为辅”为原则,其中预防性安全控制措施主要包括边...  相似文献   

10.
边坡防护方案的合理有效是确保边坡治理及边坡长期稳定的关键,分析评价边坡防护方案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采用极限平衡方法对湖北省十堰至白河公路阳南沟隧道进口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整体加固和局部加固的综合防护方案,并采用有限单元方法对边坡防护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与评价,评估防护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采取抗滑桩整体加固措施能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可有效地控制边坡的整体变形,减小边坡变形对阳南沟隧道大桥桥墩的影响,而采取抗滑挡墙能有效地控制边坡的局部稳定;整体加固和局部加固的边坡综合防护方案是合理的,可有效地确保阳南沟隧道进口边坡在施工和运营期间的长期稳定。该研究可为类似地区边坡的防护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方法中,地境再造法主要通过在边坡上重建植物地下生境和植物群落以实现长久覆绿,而边坡内部水量能否满足覆绿植物的需要,则是该技术是否适用的关键。在安庆集贤关选取某高陡岩质边坡作为试验场,应用地境再造法对试验场进行覆绿试种,选用改进的彭曼公式法计算植物实际需水定额,通过概化试验场种植区裂隙岩体单元,计算了试验场种植区裂隙岩体单元中植物生态需水量,并结合后期试验场种植区边坡植物生长状况的野外调查结果,分析试验场种植区植物的生态需水情况以及该技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试验场种植区裂隙岩体单元中植物每年蒸散消耗的生态需水量为18.75~25.00 kg;后期试验场边坡植物的野外调查显示,灌木较乔木成活率高、长势好,乔木成活率高低与乔木的耐旱性强弱有一定的相关性;地境再造技术可适用于安庆试验场高陡岩质边坡,种植区边坡能供给绝大多数植物充足的水量以蒸腾耗散,但可能无法满足耗水量较大的乔木生长需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蔡学文 《地球与环境》2005,33(Z1):422-425
随着深圳特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所需建筑石材日益增长,而开山挖石留下的大量边坡对附近建(构)筑物形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以深圳某采石场边坡工程为实例,详细地分析了该边坡的稳定性,对类似工程问题的评价、治理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爬山虎在高陡边坡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喷混植生绿化法在边坡绿化中存在的造价高、易退化等问题,在对爬山虎习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采用爬山虎绿化高陡边坡的可行性,并将爬山虎绿化法与喷混植生绿化法进行比较,得出爬山虎绿化法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维护简单和对环境要求不高等特点,有效地克服了喷混植生绿化法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采用节理玫瑰花图和赤平投影法,通过对三峡库区某区域岩质顺层边坡的大量节理裂隙的统计和主要结构面组合切割关系的分析,选取12个坡体组合计算点及其坡体组合类型,并利用ArcGIS软件依据岩层倾向一致性原则进行识别与处理,从而确定了每个坡体组合计算点所能影响的区域范围,最终得到研究区域范围内岩质顺层边坡坡体组合类型的空间分布,可为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矿山高陡边坡生态修复难度较大,为切实优化生态修复效果,工作人员应该在明确项目生态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相匹配策略予以修复治理。本文主要结合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先分析了项目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又具体论述了常用的矿山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边坡防护工程因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但关于黄土边坡防护工程碳排放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将黄土边坡防护工程分为生产阶段、运输阶段、施工阶段与维护管理四个主要阶段,建立黄土边坡防护工程的碳排放评价体系;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各阶段评价指标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使用CRITIC法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考虑绿色植被的固碳能力,构建黄土边坡防护工程的碳排放评价模型。以具体工程为例,采用该模型对不同方案的碳排放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柔性支护新技术总碳排放量远小于传统支护技术,能率先达到零排放,节能减排优势明显。可为边坡防护柔性新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工程实践中,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众多,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不相同,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尤为关键。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岩质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首先阐明了如何建立模糊评判体系以及权重和隶属度的确定方法,然后以某岩质边坡为实例,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糊评判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说明该方法真实、有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青莲寺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其寺内建筑、石刻和彩塑均为珍贵的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学价值,一旦遭受破坏,带来的损失将难以估量.本文采用Geo_Slope软件,建立了青莲寺下寺边坡工程的稳定性计算模型,并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该边坡是不稳定的,对此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岩质边坡覆绿研究中,多以覆绿方法的研究为主,对影响边坡覆绿植物成活的生态因子分析较少。以安庆市集贤关废弃采石场高陡岩质边坡覆绿工程为例,结合生态地质学理论探索了高陡岩质边坡条件下影响覆绿植物成活的生态因子,并对研究区内高陡岩质边坡覆绿植物成活的生态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表明:高陡岩质边坡条件下影响覆绿植物成活的生态因子主要为覆绿边坡岩体裂隙因子、岩体内的温度因子和岩体内的绝对湿度因子;覆绿边坡岩体裂隙连通性良好,岩体裂隙率为1.77%~4.58%,岩体内体积含水率大于1%,岩体内温度在5℃~28℃之间,能够满足覆绿植物成活的要求。该研究结果可为高陡岩质边坡覆绿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左双英  李景阳  梁风  陈筠 《地球与环境》2005,33(Z1):104-108
在充分考虑了影响人工边坡稳定性的自然地质条件、诱发因素、人类工程活动等多项指标的基础上,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贵阳市近十年来发生的崩滑灾害和典型人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评判结果与实际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