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卧龙湖湿地是辽宁省最大的内陆湿地,也是沈阳市第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本文借助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利用多个时期不同平台的卫星影像数据,结合实地调查,建立解译标志。然后,运用AreGIS8.3进行矢量化和空间数据分析。此外,还分析了卧龙湖地区的气象资料,以及近年来的人类干扰活动。研究表明:从1993年~2004年,卧龙湖地区的湿地面积逐渐萎缩,最后完全干涸。年降水量与湿地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同步关系,年降水量减少是卧龙湖湿地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合理的人为开发活动和农业生产方式进一步促使了卧龙湖湿地快速消亡。  相似文献   

2.
采用能值理论,评估了卧龙湖湿地多年平均能值投入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并分析了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系统内外的物质、能量流动特征。结果显示,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年能值投入为4.94×101 9sej,其中自然资源能值投入为1.75×101 9s ej,经济反馈的能值投入为3.60×1019sej:能值投资率为2.06,能值自给率仅为0.27,且环境负载率较高。此外,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能提供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尤其是蒸腾作用,为每年每公顷269万美元,远远高于其他湿地。对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卧龙湖湿地的依赖性很强,而目前卧龙湖湿地的环境负载率较高,因此,加强对卧龙湖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敦煌阳关湿地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明显的特点。人为活动对该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及不合理利用,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湿地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退化等的严重威胁。这也对该湿地功能的发挥和可持续利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以敦煌阳关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阳关自然保护区内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规划湿地、开展湿地资源监测、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本文对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卧龙湖是辽宁西北半干旱区向中部平原湿润区过渡的生态敏感带,本文介绍了卧龙湖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微观角度提出了保护卧龙湖湿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由于人口的增长、经济开发活动频繁增加,社会公众和管理者对湿地的功能和综合价值缺乏足够的认知,对其只是索取,而缺乏有效的保护,致使湿地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造成水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沙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灾害性气候频繁发生,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这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旨及世界潮流相悖.在此,对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以期通过完善区域专项立法、建立湿地专管机构和湿地管理专项资金、完善管理协调机制、建立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责任等途径,切实做到对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并重.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湿地资源保护与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江西湿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江西湿地的主要特点,论述了江西湿地在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卧龙湖湿地干涸原因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龙湖对保护辽宁中部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环境生态学角度出发,婶卧龙湖湿地干涸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阐明了由此引出的一些认知误区。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与湿地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时有着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由于资源的竞争性开发利用,湿地被破坏的情况经常发生。中国是一个湿地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然而人口多,经济快速发展,对湿地生态的压力也很大。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把维持湿地基本生态过程、保障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多年来,环保、林业、农业、水利、海洋和科研、教育等部门结合各自业务,在湿地保护上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依法保护湿地生…  相似文献   

9.
康平卧龙湖生态区是以保护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和迁徙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卧龙湖为浅水湖泊,由于水深较浅,无法形成大面积的挺水植物群落。近年来,卧龙湖在风浪的扰动下,湖底沉积物扩散,导致污染物浓度上升,同时,水体透明度降低,光照条件缺失,导致沉水植物大面积死亡,而植物残体的腐败又进一步加剧了水质的恶化。要改善卧龙湖的水环境,消浪防沙是最重要的一环。通过修建浮式消浪防沙系统,满足生态湖泊的边界要求,为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动植物的栖息创造条件,同时,可在浮式消浪防沙系统上部栽植水生植物,在消浪的同时恢复水生植被,为水生动物及微生物建立良好的生境,修复完整的浅水湖泊水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与珍稀水禽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渭河入黄流路调整工程位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核心区,工程建设将对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在调查该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渭河入黄流路调整工程建设对该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结构与功能、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我国湿地资源被大力开发利用,逐渐面临面积减少、功能衰退和湿地生态系统受损的困境.本文通过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不同类型湿地的成功经验,为国内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制定湿地保护规划,划分湿地功能区;保护湿地生物资源;实施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探索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的新思路;适当开发利用泥炭资源;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科学研究;强化湿地知识的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2.
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但近年来因诸多原因,湿地生态功能日渐退化,保护扎龙湿地已刻不容缓。我国湿地类型众多、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居于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原生态的湿地美景、丰富的鸟类资源、世界闻名的丹顶鹤等已为世人瞩目,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之一,除具有一般湿地的生态  相似文献   

13.
大庆龙凤湿地是除香港外国内唯一的城区中的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建成自然保护区,并设立保护区管理处,但湿地资源仍受到破坏。剖析大庆龙凤湿地环境管理中问题的产生原因,研究湿地的保护措施及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湿地类型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共4大类,总面积12 188.57 hm2,占深圳市国土面积的6.12%。本研究提出深圳市湿地保护和利用模式。湿地保护模式分重点保护湿地和一般保护湿地两个层次,重点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湿地利用模式划分为防护型湿地、资源利用型湿地、水质净化型湿地和湿地公园。水质净化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生态水质净化技术,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河水水质净化、面源污染控制与水源保护等领域。湿地公园是对城市湿地面积缩减的弥补和平衡,具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对城市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的过度利用、气候干旱化等。特别是湿地的生态保护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我国沿海部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受损,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环境遭受污染。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负面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威胁。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提供许多类型的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这决定了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对等。形成湿地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负外部·眭,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通过显示湿地开发利用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异,可以判定湿地开发利用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同时,由于缺乏制度安排等原因,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湿地资源难以得到持续的保护和有效的管理。这就需要适时采取适宜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策略,进行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使其服务功能得以稳定地发挥。  相似文献   

16.
中国湿地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是人类干预较少的生境之一;湿地具有重要而又独特的环境功能,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复杂的自然条件构成厂多样化的湿地类型,使之成为复杂的生态系统的有机部分;湿地蕴含着多样性的生物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国际意义。湿地破坏是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引起的,因此湿地保护必须首先注意合理地开发利用,建立持续发展战略,将湿地保护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强化湿地保护的法律监督,兴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有关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建立有利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保护机制,努力提高人们的湿地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张海鹰 《环境保护》2004,(2):29-31,63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扎龙湿地的生态资源面临严重的威胁。本文就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恢复和重建湿地,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2002年3月10日,江泽民主席在中央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上就湿地保护作出了重要指示:“加强湿地保护刻不容缓,要采取抢救性措施,建立一批湿地保护区,同时要管好已建立的湿地保护区”。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区域湿地资源退化的原因,由此提出恢复湿地工程的有效途径和可持续利用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七里海湿地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之一。近几十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本文借鉴众多湿地保护与开发经验,就七里海湿地生态恢复与绿色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依据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切实保护与管理,通过恢复河流生态补水、翻耕苇地、禁捕鸟类等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其生态功能,进而发展湿地绿色产业、开展项目建设环评等绿色开发活动发挥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沈阳沈北新区黄家乡长河、左小河下游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地设立及建设缺乏法律法规文件支持的问题,提出了将该保护地升级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议。针对保护地功能区划缺乏科学依据的问题,以东方白鹳为保护对象,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法研究确定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范围和界限,并提出了未来建设沈阳沈北"千鸟湖"大型人工湿地的构想,有利于加强物种多样性保护,丰富沈阳绿化空间结构及其生态内涵,并为应对雾霾天气和实施蓝天工程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