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传统的能源消费模式相比,综合能源利用在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比例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成立综合能源服务公司,顺应国家经济发展新要求,积极推进综合能源高效利用工作的开展。对天津市综合能源高效利用工作开展现状展开分析,进行了国网北方客服中心和天津市北辰产城融合示范区等地综合能源高效利用服务,并对今后的继续深入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的几个途径,从能源短缺、环境压力、秸秆过剩数量压力以及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分析了在低碳经济下秸秆能源利用的需求性和紧迫性,提出应该加强秸秆能源利用技术研究,大力推广秸秆能源利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能源利用状况评估指标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制定并实施能源发展规划,解决好能源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国家在制订能源发展规划之前,首先应当对我国的能源利用状况有明确的认识。针对与能源利用相关的问题,选取了“单位GDP能耗”、“能源结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指标作为能源利用状况评估指标的初步方案,为政府制定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农村能源结构相应调整,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趋于多元化,而利用技术水平偏低、利用率不高、管护能力弱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主要探讨研究了宝鸡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围绕新时期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能源是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其能源化利用技术值得探索。为科学评价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资源利用、技术适用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现有文献为基础,对常用于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评价方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各种技术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总结比较了不同方法的评价范围,提出适合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评价方法,即全生命周期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根据现有文献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秸秆能源化技术利用模式的科学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进行秸秆能源化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河南秸秆资源丰富,但秸秆能源化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利用率非常低,只有健全秸秆收储体系,改进各种秸秆能源化利用方式的技术性能,加强应用和推广,提升秸秆能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加大对秸秆能源化利用相关主体的引导和扶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才能为河南秸秆能源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能源大国,加拿大依法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行监管,先后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能源法律体系。通过一系列能源立法,加拿大已在能源效率、能效标签、能源安全、清洁能源促进、能源应急等领域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能源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确的清洁能源利用模式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熟清洁能源替代模式的选择为例 ,着重强调正确的清洁能源利用模式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常熟大气污染和能源结构的分析确定了能源结构上的主要问题 ,针对性的提出了燃气热电联供的解决方案 ,并从政策、技术、趋势、经济成本、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论证。本文强调合适的利用方式对于推行清洁能源的利用来解决大气污染是非常关键的 ,各城市应该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具有针对性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能源消费与供给的情况,针对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北京能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过程中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环境问题的核心,环境是能源决策的关键,如何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满足人类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显得十分重要.H.Cabezas教授通过对影响能源利用的多因素分析,提出了能源可持续利用不等式方程.通过方程的分析,得出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应该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分析了能源科技发展形势,以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规划能源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用无限的科技力量解决有限能源和资源的约束,着力提高能源资源开发、转化和利用的效率,充分运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能源消费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新 《环境保护》2003,(7):47-51
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我国政府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利用近期和中长期我国能源消费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大量数据,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战略高度,分析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消费增长给环境保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既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需求,又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双赢”的战略选择。同时,本文提出了利用有效的环境政策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观点和新思路,有利于提高环境管理的绩效。  相似文献   

13.
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不足的重要方式。实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在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下,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模式,根据其发展模式分为四类,详细探究各类利用模式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城镇污水处理厂是潜在的资源、能源、水工厂,如何最大程度地全面实现资源能源回收、水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已经成为城镇污水处理的主导发展方向。为提高我国城镇污水资源化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系统推进城镇污水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工作,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组织编制并于2023年7月发布了T/CUWA 70052—2023《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该规程首次提出了我国城镇污水资源能源回收的技术路线、工艺参数和运行管理要点,可为处理技术或工艺选择、工程设计、运行优化等提供指导。该规程的实施,对于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转变为资源、能源与水工厂,促进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市的能源消费量在大幅增加,相应地,碳的排放量也在逐步增加。文章首先对上海市物质生产部门终端能源消耗以及能源利用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再运用不产生残差的方法——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index),对上海市物质生产部门终端能源利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增加值是上海物质生产部门碳排放增加的决定因素,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因素引起碳排放强度下降,但能源效率并不总是抑制碳排放的增长。总体上说,上海市物质生产部门能源利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不断的增加,其中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因素起抑制作用,产业增加值起促进作用。最后,文章从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上海市今后几年内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网虫 《沿海环境》2000,(1):15-15
在现代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能源利用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植被破坏、不可再生能源枯竭等诸多问题犹如达摩克利斯剑向人类头上袭来。 合理利用能源,减少能源利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为此,世界能源委员会制定了“生态保护”方案,该方案设想,将大规模节能或高效能技术普及,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大致稳定在1990年的水平,将对人类环境带来深远影响。但世界能源委员会强调实施这一方案,将要求能源利用和能源政策上有一个史无前例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煤炭消耗的第一大国,同时又是有机废物生物质贮存量第一大国。本文叙述了全球生物质能的历史定位,生物质能的主要评价指标,生物质的能源转换技术和生物质能可供给量模型分析与预测实例,以及我国有机废物类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途径,并探讨了有机废物的能源利用与废物污染防治相结合的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能源建设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特殊领域,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论文以滇西北的兰坪县和香格里拉县的能源使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在经济仍处于贫困状态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山区生活能源利用的特点:兰坪县和香格里拉薪柴的使用分别达85%和98%,而以太阳能、沼气、水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仅有7.0%和1.8%,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论文对促进现代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制定农村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健全能源政策体系,争取国际经济和技术支持等。  相似文献   

19.
亚洲国家能源研究及开发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加强利用太阳能和水力发电,以及如何综合利用生物和矿物能源等问题,同时介绍了几种即提高能源利用又减轻环境污染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成都市某区为例,通过研究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与大气环境质量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近五年的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以及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以探索中国城镇能源消费结构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为节能减排、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及城市规划发展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从2006年开始空气质量有所好转,这种变化与主要能耗结构变化明显相关,说明合理利用资源,推广清洁能源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能源、经济和保护大气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