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福建煤矿生产中,最容易发生的伤亡事故就是顶板冒落事故,根据我矿建矿以来的安全统计资料,顶板伤亡事故占833%,顶板事故严重威胁着我矿的安全生产,我们深深体会到抓好顶板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一九九五年开始我矿安全工作重点就是抓顶板管理,实现了安全生产并年年  相似文献   

2.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了煤矿顶板运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分形特征,提出了用顶板下沉速度的分数维值的变化预报顶板来压、冒落的方法,使得预报顶板来压、冒落的指标定量化成为可能,预报更加科学,把预报的理论与方法推进到新阶段。这对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最近,广西右江矿务局长岭矿采二工区开采的53105工作面机尾段出现了沙层顶板,容易造成采面流沙烂顶现象,为防止顶板事故发生,该工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沙层顶板。  相似文献   

4.
端面顶板是高档普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重点,分析了п型钢梁支护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支护方法,通过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唐庄煤矿屯头系Ⅶ层煤工作面周期性冒项事故,对Ⅶ层煤顶板岩性组成及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控制复合型顶板冒顶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右江矿务局塘内矿开采甲四煤层多次出现顶板破碎时顶板漏水,其中有三次较大的突水,对矿井生产和安全造成较大影响。针对该矿顶板突水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解决矿井开采甲四煤水患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对单体液压支护工作面顶板岩层运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掌握顶板岩层动态规律,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和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巷道蝶叶塑性区顶板破坏深度大、变形剧烈、冒顶事故频发等问题,综合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考虑巷道顶板不同服务阶段的变形破坏特点,研究分析了巷道顶板破坏失稳机理和不同层位顶板的控制要点,提出了以冒顶控制为主的顶板层次控制技术,阐明了辅助支护材料、普通长度锚杆、接长锚杆、长锚索对不同层位顶板的层次控制原理。据此,在保德矿81306工作面回采巷道蝶叶塑性区顶板进行了层次支护设计,并进行了顶板下沉量和接长锚杆支护力监测,结果表明:以冒顶控制为主的巷道顶板层次支护体系较好的维护了顶板整体稳定,保证了巷道安全与正常服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巷道蝶叶塑性区顶板破坏深度大、变形剧烈、冒顶事故频发等问题,综合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考虑巷道顶板不同服务阶段的变形破坏特点,研究分析了巷道顶板破坏失稳机理和不同层位顶板的控制要点,提出了以冒顶控制为主的顶板层次控制技术,阐明了辅助支护材料、普通长度锚杆、接长锚杆、长锚索对不同层位顶板的层次控制原理。据此,在保德矿81306工作面回采巷道蝶叶塑性区顶板进行了层次支护设计,并进行了顶板下沉量和接长锚杆支护力监测,结果表明:以冒顶控制为主的巷道顶板层次支护体系较好的维护了顶板整体稳定,保证了巷道安全与正常服务。  相似文献   

10.
顶板管理是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的重点.据资料统计,顶板事故约占煤矿事故的60%,采煤工作面的事故又占了顶板事故的7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顶板管理,减少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磷矿矿山顶板稳定性分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冒顶片帮事故是地下矿山危害最为严重的事故,矿山地压管理是地下开采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顶板稳定性分析是地压管理的重要方法.提出了顶板稳定性分级的指标和分级方法.首次指出风化作用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并就地下水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庄煤矿中期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新庄煤矿中期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进行评判,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评判者的主观片面性,从而比较客观地反映专家的意见。从安全、技术和经济3个方面对中期的矿井通风系统方案进行比较,按照最大隶属度法确定方案3是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非煤矿山标准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75—2007年间发布的775项非煤矿山标准的统计分析表明,我国非煤矿山标准的制修订、批准发布属于不同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不同的部门;非煤矿山标准属于有色金属、黑色冶金、建筑材料、核工业、化工、轻工、石油、天然气、机械、汽车等行业领域。在775项标准中,推荐性标准有611项,占78.8%,推荐性标准比例高于强制性标准比例;2007—2002年、2001—1997年、1996—1992年、1991—1987年、1986—1982年、1981—1975年间发布的标准分别为218项、190项、270项、76项、12项、9项,发布时间在5年以上的标准占71.9%,平均发布时间为9.6年,我国非煤矿山标准老化、修订周期长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应加强非煤矿山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14.
Digital Mine is a key research domain of Digital Earth. Because of the spatio-temporal, three-dimensional and intrinsically dynamic nature of mine safety management data,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this domain. As a key part of Digital Min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DMSMS) pushes Digital Mine a step forward from operation as a mere concept to achievement as a realistic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cal framework of the DMSMS in the framework of Digital Mine is discussed, including its data,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layers. A key technology is then studied in detail that will enabl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mine safety data.  相似文献   

15.
矿井(煤矿)通风系统安全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矿井(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评价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指标,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等级。  相似文献   

16.
井下属于受限空间,一旦发生火灾,避灾和救护都比较困难。发生矿井火灾时,火灾参数不易测定,但在制定火灾应急救援预案时,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数值模拟就成为一种分析矿井火灾的有力工具。笔者利用地下工程火灾理论,从流体网络的角度给出了污染范围的确定及最佳避灾路线的数学模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根据金川公司二矿区的具体情况,构建了金川公司二矿区矿井火灾救灾决策支持系统;可为火灾时期火情预测、避灾、救灾及制定火灾应急救援预案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桥矿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矿山当前生产实际,提出并实施了降低风阻和提高风量率等优化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巷道火灾开展定量研究,能更好地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巷道火灾预防及防治措施。以某煤矿矿井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安全现状对矿井巷道进行分类,分析巷道火灾事故的诱发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火灾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火灾可能性评价,最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矿井巷道火灾风险性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建议,为矿井巷道火灾现场扑救及火灾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的灰色建模法   总被引:11,自引:12,他引:11  
简要介绍了瓦斯涌出量的常用预测方法 ,指出了各种预测方法的弊端 ,从矿山实际出发 ,把非等间距数列变为等间距数列 ,根据灰色理论提出的预测方法 ,利用不同采深瓦斯涌出量的原始数据建立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动态GM(1,1)模型 ,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 ,选择了合理的误差检验模型 ,并通过实例说明了GM(1,1)模型在预测瓦斯涌出量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预测程度较高。对矿井延深做好瓦斯涌出量预测并进行矿井安全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煤矿风险预控连续统一体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煤矿被动式的安全管理模式真正转变为主动式预控管理模式,从而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借鉴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提出煤矿风险预控连续统一体理论,建立煤矿风险梯度控制框架。将煤矿风险预控对象划分为4种类型,即稳定的安全系统、失稳的安全系统、事故紧急状态和事故,针对不同预控对象所实施的安全管理模式就构成风险预控的"连续统一体"。对煤矿风险应实施梯度控制,控制方案从高梯度到低梯度依次为预防控制、校正控制、应急控制和事故控制。研究表明:只有做好每一个风险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实现煤矿本质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